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 > 阜陽市 > 臨泉縣旅游

臨泉縣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臨泉魔幻之都文化旅游景區
  臨泉魔幻之都文化旅游景區位于在臨泉縣縣城西北角泉河與流鞍河交匯處,是一個由八大主題園區、三大主題酒店、一臺大型封神魔幻演出共筑的旅游盛宴。項目主要包括沈子國遺址公園、中國魔幻之都•封神演義主題樂園、濕地公園三部分,是一座集文化、民俗、商業、養生、宗教等功能為一體,兼具休閑、娛樂、康體、文演、美食等業態的綜合性,全年全季節運營的特色文化旅游景區。中國魔幻之都•封神演義主題景區項目,依托臨泉縣深厚的商周文化底蘊,深入挖掘姜尚故里品牌內涵,結合經典神話名著《封神演義》,充分利用泉河、流鞍河等自然資源,古沈子國遺址、千年古銀杏、老丘堆等歷史文化資源,融入當地傳統小吃、雜技等民俗文化打造的中國首個封神主題文化景區,是臨泉縣深化老城區改造,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重要項目。……[詳細]
推薦2
木一博覽園
  安徽木一博覽園位于臨泉縣姜寨鎮楊樓,是廣東屹清集團旗下的苗木養護基地,總規劃面積5800畝,目前占地面積2500畝,總投資5.8億元。園區內大片的苗木林風景如畫,給予游客“以樹寄情”的網絡消費新模式,是積極創建“旅游+體育”新型旅游形式的綜合性園林景區。……[詳細]
推薦3
千里躍進大別山紀念館
  千里躍進大別山紀念館位于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韋寨鎮吳營村,始建于2013年6月,展館面積800余平方米。整個展館以時間為序,運用雕塑、圖片和聲光電高科技等手段,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戰略以及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作戰方針為依據,再現了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及轉戰淮西的恢弘氣勢和光輝歷史。1947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戰略部署,率領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強渡黃河,千里躍進大別山,建立了擁有2000萬人口的大別山革命根據地,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揭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實現了黨中央經略中原的戰略目標,成為中國革命戰爭史上的偉大轉折點。轉戰途中,劉鄧大軍在臨泉駐守88天,不斷鞏固擴大了豫皖蘇解放區,開展整黨整軍運動,支持保衛了臨泉新生的民主政權。期間,臨泉兒女為部隊休整、后勤補給、戰略西移做了大量工作,為加快中原乃至全國解放進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在一幅幅珍貴的圖片面前,在一件件帶著戰火痕跡的實物面前,在一場場通過現代技術呈現的戰場面前,王賓宜、李平一……[詳細]
推薦4
崗上遺址
  崗上遺址位于阜陽市臨泉縣,年代為新石器時代、夏商周、漢。遺址位于村東里許隆起的高地上,當地群眾呼其地曰“桃行”,其余部緊靠郭河,水自南向北折向西流淌。崗上遺址與徐時村遺址(其地現屬山亭區)隔河相望,遺址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200米,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從河岸西側的斷崖上觀察,土層中暴露出大量灰層堆積,并夾雜著許多紅燒土粒,人骨、獸骨、陶器殘片等。“文革”中,遺址遭受嚴重破壞,在中心部開掘了一條東西向水渠,破土時,發現了許多完整的人骨、陶器、石器、骨器、玉器、松綠石等文物,其中一件人面紋玉飾特別精致,其長3cm,寬3.6cm,用陽線刻劃人面輪廓和橢圓形眼眶,眶內刻短線表示眼睛,三角形鼻,口用短橫線表示,人面神情含蓄恬靜,具有明顯的宗教意義。這件人面紋玉飾,不僅為研究史前雕刻藝術,同時也為探索東夷部族的原始宗教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在這個發掘過程中,歷時半月,共清理墓葬八座,灰坑一個,開鑿探溝一條,獲得文物、標本百余件。根據發掘資料分析,此處遺址的年代,最早的屬于新石器時代的大汶口文化……[詳細]
推薦5
張老家祠堂
  張老家祠堂位于阜陽市臨泉縣譚棚鎮,年代為明清。譚棚張老家原籍山東,始遷祖妣張大公于明永樂年間(1403-1425年)從山東棗林莊遷徙潁西七十里泉南潤北之地(今張老家)。張大公定居張老家后,長子張興生子張表,張表生子張守文,張守文生四子:長子張珙、次子張琦、三子張玠、四子張珮。此后,四門家族繁衍生息至今。如今,譚棚張老家人分布于臨泉譚棚鎮、高塘鄉、楊橋鎮及潁州區馬寨鄉等地,近10萬人口都是這四門家族的分支流派。為追祖德宗功,不忘傳統,傳承詩書傳家、尊師重教的家風,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明貢生張表投資興建了張氏祠堂。隨后,祠堂歷經數百年,出現了部分損壞。清嘉慶八年(1803年),張家第十四世孫張湘,曾任靈璧縣儒學正和池州教諭,對祠堂進行重修。至今,形成了目前張老家祠堂的樣子。2012年,張老家祠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保護面積為祠堂占地,面積600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西各15米,南5米,北8米。……[詳細]
推薦6
魏野疇烈士陵園
  魏野疇烈士陵園建于1986年,位于臨泉縣老集鎮,陵園由墓區、綠化區、三角園塑像區、陵園廣場四部分組成,總占地5860平方米。魏野疇,陜西興平人,1898年生,1921年畢業于北京高等師范大學,積極參加五四運動,創辦了進步書刊《秦鐘》雜志,編著了《中國近世史》,翻譯了《美國史》。1923年經革命先驅李大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駐陜總司令部政治部副部長,同年赴廣州參加國民黨二大。1927年應邀來皖北楊虎城將軍部隊,任該軍政治部主任兼三民軍官學校教官、中共皖北特委書記。1928年4月,組織和發動了著名的皖北“四·九”起義,因起義失敗,在率部突圍途經臨泉老集時慘遭當地土匪殺害,年僅31歲。26年來,魏野疇烈士陵園采用報告會、座談會、清明節掃墓大會、重大節日入團入黨宣誓等形式,用魏野疇精神鼓舞人、教育人、激勵人,取得良好效果,接待解放軍官兵、學校師生及社會各界人士300多萬人次,開展多種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300多場次。……[詳細]
推薦7
育才閣
  育才閣在長官集中心的涎河南岸。是革命烈士張蘊華于1929年任長官小學校長時所建。當時,他組織有學生會、窮人會、夜校等,提出“扒廟宇,打神像,興學堂”的口號,帶領學生、教師和窮人先后扒掉7座廟宇,又扒掉自家的3間瓦房,并勒令當地土豪劣紳獻糧獻款。建成育才閣后,他在大門上寫一副對聯:“豎起兩根硬骨頭;誓與土劣拼死命”。在二門上寫一副對聯:“有什么思想說什么話;做一番事業盡一番心。”育才閣有上、中、下三層,共16間。第一、二層為教室,第三層僅一間,仿意大利式建筑。從整體看,既美觀而又嚴整,既樸實而又和諧。……[詳細]
推薦8
銀杏樹
  在縣城西古城子處。銀杏樹、古城子、老丘堆并稱為臨泉三大古跡,樹高30余米,胸圍8米。九棱十八丫、七十二枝杈,又有兩千多年的樹齡。至今仍枝葉繁茂,挺拔蒼勁,銀果累累,突出地面的根部,自然形成的各種造型,如雄獅巨龍,如躍虎奔馬,千姿百態,任憑想象。其中,在一根木上見一清晰的馬蹄印,附近根木上又有一人腳印。傳說,為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李闖王玫打北京時,在此倚樹稍息留下的。據林業工作者考證,離城市這么近,又這么大,這么古的銀杏樹,為全國第一。此樹已列為我省重點文物保護樹木。……[詳細]
推薦9
費子街遺址
  費子街遺址位于阜陽市臨泉縣涎河匯入泉河西岸的楊橋集費子街村,年代為新石器—漢。高出河床3米,長300米,寬150米,周圍環水,中間有河流沖擊形成的一條大溝。在這里采集有石錛、陶網墜、陶紡輪等古代文物。屬大汶口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早期的遺址。是春秋戰國時期費無極的故居,總面積36000平方米,是新石器時期至漢代的古遺址,文化內涵豐富,對于研究地方歷史等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2012年,費子街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北緯33°0036.0-33°0101.7,東經115°2230.1-115°2253.9間范圍,面積310000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遺址一周向外20米。……[詳細]
推薦10
劉鄧大軍會合紀念碑
  劉鄧大軍會合紀念碑在韋寨中學校園內。1947年8月間,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為戰略-的序幕。在大別山實施戰略再展開期間,-司令員率領的后方指揮所于12月轉出大別山,來到臨泉的韓老家。1948年2月24日,-政委率領的前方指揮所自大別山轉出,來到韋寨,與-率領后方指揮所在分別75天后勝利會合。1991年縣政府拔款的此立碑紀念。……[詳細]


全部臨泉縣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精品99国产视频 | 亚洲国产在人线动图 |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 亚洲h成年动漫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合成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 中文美女乱婬试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