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株洲市 > 茶陵縣旅游

茶陵縣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
  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位于株洲市茶陵縣城關鎮前進村三角坪。舊址原系南宋至清代的縣(州)署衙,始建于宋代中葉,占地10521平方米。地處湘贛要沖的茶陵縣,是井岡山的西部屏障。當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上安家后,毛澤東便將攻打茶陵作為向外發展的首選目標。趁著駐守茶陵的國民黨正規軍調走之機,1927年11月18日,工農革命軍主力近500人在團長陳皓等率領下,勝利攻占茶陵縣城。這是工農革命軍進軍井岡山之后占領的第一座縣城。工農革命軍進城后,陳皓等領導人缺乏管理經驗,他們不做群眾工作,僅委派了一個縣長,完全按舊政府一套制度行事,部隊所需經費仍由商會攤派。宛希先在力促中共茶陵縣委成立和工農群眾組織恢復的同時,目睹了新成立的茶陵縣政府種種弊端,以及陳皓等軍官的所作所為,甚為憂慮,寫信囑人送交遠在茅坪的毛澤東。毛澤東立即復信宛希先,指示:由部隊派人當縣長是不對的,不能按國民黨那一套辦。要成立工農兵政府。要保護商店,保護郵局,保護學校,保護醫院。接到毛澤東的指示后,宛希先向部隊里的黨員、團營干部、士兵委員會,向新……[詳細]
2、茶陵云陽山 AAAA國家級森林公園
推薦2
茶陵云陽山
  云陽山地處湘贛交界的羅霄山脈武功山系,由云陽山、天堂山、楊柳山、巖鷹嘴等幾大山頭組成,最高峰天堂山海拔1130米,最低海拔仙人灣110米,相對高差1000余米。云陽山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地形多樣,差異明顯。海拔500多米的云陽仙一帶,在炎熱的夏季氣溫保持25℃。宜人的森林氣候,是游人避暑消夏休閑度假的理想之地。云陽山山高谷深,溪河縱橫,有大小溪流10余條。湘江一級支流米水流經公園15千米,年平均流量每秒134.57立方米,終年通航。云陽山文化底蘊深厚,山水秀美,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于一山。在這里可覽七十二峰,可觀十大靈巖,可拜岳圣始祖,可沐道佛祥光。云陽山是神農故封。據《漢學堂絲書》和《皇甫記》等古籍所載,云陽山是因黃帝之子少昊云陽氏始封于此而得名,又是第八代神農炎帝的封地。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在云陽山興農事,種五谷,嘗百草,采茶茗,至今在云陽山留下了祈豐臺、洗藥池、曬藥坪、碾藥槽、煉丹灶、神農殿等靈跡。1986年,在云陽山南麓發現的獨嶺坳大溪文化遺址0土的60……[詳細]
推薦3
云陽大峽谷茶鄉花海景區
  云陽大峽谷茶鄉花海景區主要包括云陽山大峽谷為主的生態旅游區、以汪水溝為中心的森林康養區和以茶王古鎮為中心的旅游商業區等三大功能區;項目將堅定不移地走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的農旅康產業特色發展道路,通過主題資源整合、功能合理布局、線路自然優化、產品不斷創新、要素著力提升,科-營管理,準確把握游客健康休閑的心理需求,形成項目可持續發展制高點;項目建成后對打響茶陵縣花品牌,傳播茶文化,豐富“三茶”產業,推進株洲生態健康旅游、健康養老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項目第一期主要以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開發為重點。緊緊抓住茶陵發展“三茶”特色產業契機,依托縣花(山茶花)傾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山茶花主題公園,做響茶花品牌。一是將注重發展產業與重點設施相結合,堅持高標準配套完善的設施。二是將注重發展產業與旅游要素相結合,留住游客的身心。三是將注重發展產業與精準扶貧相結合,認真組織實施精準扶貧油茶重點產業。四是將注重發展產業與提高其附加值相結合,著力開發茶花系列產品,彰顯虎源生態產業特色。“茶鄉花海”既是產業項目也是生態旅游……[詳細]
推薦4
中華茶祖文化園
  中華茶祖文化產業園位于湖南省株洲市茶陵縣,赤松街與106國道交叉口西100米。中華茶祖文化園總占地面積為496畝,主要展示千年茶史,弘揚茶祖文化,打造“天下名茶大觀園、天下茶人尋根地、世界茶人精神家園”。園區主要包含謁祖圣道、茶陵茶史苑、中華茗品苑、中華茶史苑、中華茶技苑、茶祖印象廣場、茶人廣場、茶圣廣場、謁祖廣場、茶祖紀念館、天琴湖湖濱景觀區等。中華茶祖文化園內的茶祖神農雕像是標志性工程,雕像坐落在云陽山麓,遙望著遠方,栩栩如生、雄姿威武。雕像主像高72尺,意為茶祖神農“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底座36尺,意為三十六天罡,為北斗七星斗柄,呈現天人合一的茶道精神,底座邊長56尺,意為神農是中華始祖,乃中國56個民族的開山者。千年國飲,始于茶陵。茶陵因茶得名,是中國唯一以茶命名的行政縣。史籍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中國的神農氏是人類最早發現和利用茶的人,神農即為茶祖。“茶祖在茶陵”、“茶山”即云陽山,證明了茶陵是中華茶文化的發源地之一。這里擁有規模最大的茶祖神農……[詳細]
5、洣江書院 AAA國家級森林公園
推薦5
洣江書院
  洣江書院坐落于云陽山麓,洣水河畔的獅子山上(現茶陵一中校園內),是茶陵古代規模和影響最大的一所州立書院。書院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由時任茶陵知州林廷玉創建。創辦之初,格局宏敞,規制齊全。有主敬、行恕、修德、凝道四齋舍及講堂、鄉賢祠、汲秀亭等建筑。后歷經戰亂動蕩,于清乾隆六年(1741)得以恢復。乾隆五十九年(1794)復遷至獅子山原址。再經多次改造擴建,增之御書樓、大成殿、崇道祠等建筑,刊刻《白鹿洞書院學規》,規制更其完整,規模更其宏大。光緒二十八年(1902),書院改為茶陵州立高等小學堂。民國二十三年(1934)改為茶陵、安仁、酃縣、攸縣四縣聯立簡易鄉村師范學校。民國三十年(1941年)湖南省立第二中學入遷洣江書院。1952年,改為茶陵一中。書院建筑采用中軸遞進、左右對稱的院落形式,青磚黑瓦馬頭墻,屬典型的徽派建筑風格。自明迄清,雖屢經戰亂,多次曠廢,三易其址,但書院一直秉承反對尋章摘句,致力經世致用的辦學宗旨,孕育出了狀元蕭錦忠、翰林曹詒孫、御史周燾等大批卓越的山長、師儒和……[詳細]
推薦6
臥龍山莊景區
  臥龍山莊景區,國家3A級景區,位于茶陵火田鎮臥龍村。早在2015年,臥龍村因其山水資源獨特、民居特色鮮明,設施條件完好等諸多因素,被國家農業部評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臥龍村的旅游資源及特色主要表現在:一山一水、一文一武,即風光秀麗的泰和仙、溪水潺潺的沛江、歷史悠久的文昌閣、由來已久的習武傳統。除此之外,景區內的紅色文化、獨具特色的民居、多姿多彩的客家民俗等資源同樣豐富。“鄉約臥龍·詩意棲居”為其旅游總體定位。……[詳細]
推薦7
曉塘古城
  茶陵縣地處湘贛邊界、羅霄山脈西麓,總面積2500平方公里,古因陵谷多生茶茗而稱“茶鄉”,后因炎帝神農氏崩葬于“茶鄉之尾”而得名“茶陵”。茶陵早在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縣,宋代曾為軍,元、明、清曾為州。據相關記載和考證,境內城池較多,自東往西逐漸遷移:早在戰國中晚期,在距現縣城東北49公里的曉塘村修筑了楚國東南部的防御和對外擴張重要軍事城池——曉塘古城;西漢初期,茶陵候劉沂在今火田鎮修筑“茶王城”;五代時期,馬殷自封稱王,在今高隴鎮古城村筑“馬王成”;北宋祥符年間(1008—1016),鄧宜在今思聰街道辦事處大興村筑“金州城”;南宋紹定年間,知縣劉子邁在今云陽街道辦事處前進村筑“茶陵古城”,該城沿用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后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茶陵古城才逐漸被“遺棄”,縣治中心往西遷移了3公里。下面,我就曉塘古城做詳細解說:從茶陵縣城出發沿泉南高速或S320省道行駛約20分鐘到高隴鎮后,轉高彭鄉道行駛約20分鐘到秩堂鎮曉塘村村部。曉塘村東面與江西蓮花縣田南村金家屋毗鄰,處在由……[詳細]
推薦8
秩堂鎮毗塘村
  秩堂鎮毗塘村,國家2A級景區。位于茶陵秩堂鎮西北部,全村以譚、李、張三大姓氏為主,是明代文淵閣張治的故里,該村的紅色文化、宗祠文化、學士文化等非常豐富。列寧學校前身是“雩江書院”,位于秩堂鎮毗塘村洲頭嶺,是茶陵縣三十八所古代書院中唯一完整保存至今的書院。戰爭時期,在這里培養了一大批革命人士,至今門口廊內墻壁上仍保留著紅色革命標語。……[詳細]
推薦9
湘贛革命根據地舊址
  湘贛革命根據地(xiānɡɡànɡémìnɡɡēnjùdì)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井岡山、贛西南、湘東南地區革命斗爭基礎上,于1930年2月至1934年8月建立發展起來的。根據地位于贛江以西,株萍鐵路和袁水以南,粵漢鐵路以東,大余以北湘贛邊界,包括湖南的茶陵、攸縣、酃縣、醴陵、耒陽、資興、郴縣、桂陽、宜章9個縣及長湘區委,江西的永新、寧岡、蓮花、安福、遂川、吉安、萍鄉、新余、宜春、峽江、分宜、上猶、崇文、萬安、信豐、大余等16個縣,共計25個縣,總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基本蘇區人口100余萬。境內山高林密,水網交織,南北走向的羅霄山脈,橫臥于湘贛兩省邊界。連綿不斷的崇高峻嶺,險要的地勢,豐富的物產,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游擊戰爭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1929年1月,紅軍第4軍主力向贛南、閩西挺進后,留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部分紅軍和各縣赤衛隊,在中國共產黨湘贛邊特別委員會領導下,經過兩年的斗爭,擴大了根據地。1931年7月,中共湘東南、湘南兩特委和西路、南路、北路3個分委根據中共蘇區中央……[詳細]
推薦10
雩江書院
  雩江書院位于秩堂鎮毗塘村洲頭嶺,是清朝嘉慶二十一年(1816)由茶鄉三都(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都)公建的學堂,也是茶陵縣38所古代書院中唯一完整保存的書院。因脈自雩山,蜿蜓而來,林木蔥蘢,雩水縈繞其前,故取名雩江書院。秩堂鎮位于湖南省茶陵縣東北部,距縣城44公里,東北與江西省蓮花、永新兩縣接壤,西南與高隴鎮、嚴塘鎮為鄰。因明清兩代連出李東陽、張治、彭維新三位大學士,有“三大學士故里”之稱。書院坐東朝西,四周良田環繞,系青磚、青瓦和磚木結構的四合院式建筑,棟頂建騎馬垛,有前廳、中堂、后堂、左廂房、右廂房等,中堂有4根大圓木堂柱,直達堂頂,左右各有一口4米見方的天井,全院共有大小房屋40間,總占地面積1136平方米,造型古典雅致。雩江書院雖為茶鄉三都合辦,實為彭世恕、龍俊寅牽頭,劉、譚兩姓相助倡建的族辦書院。倡建者彭世恕,號亭生,監生,三都人士皆推重于他,其孫彭鳳鳴、彭鳳階相繼為庠士;龍俊寅,字亮天,監生,其子孫亦相繼為庠士。清光緒六年(1880)探花譚鑫振,幼時曾就讀于雩江書院。1931……[詳細]


全部茶陵縣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麻豆国产精品 | 亚洲区国产精品精品 |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欧美一区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动漫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