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黃石市 > 陽新縣旅游

陽新縣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陽新仙島湖旅游風景區
  仙島湖位于陽新縣王英鎮,幕阜山北麓,距華中重鎮武漢140公里、廬山130公里,106、107國道擦肩而過,版圖面積276平方公里,1002個島鑲嵌在4.6萬畝的水面上,恰似銀河星座,不是仙境勝似仙境,享有“荊楚第一奇湖”之美譽。仙島湖植被優良,物種群集,空氣負離子濃度1010個/立方厘米,湖水能見度達5米,盛夏日均氣溫25度左右,冬日8度左右,且湖岸巖洞成群,洞內成溪。仙島湖是省級生態旅游風景區、中央電視臺影視拍攝基地,國家4A級景區,與杭州千島湖、加拿大千島湖并稱“世界三大千島湖”。仙島湖飽經滄桑巨變。唐代駱賓王歸隱陵寢圣跡依存,明末嘉靖甲寅歲“飛來鐘”保存完好,“靈通仙島”石碑字跡分明。仙島湖因湖畔山崖上懸有一塊“靈通仙島”的古匾而得名。這里自然風光旖旎,人文古跡眾多,生態野趣橫生,是鄂贛邊境的一處度假勝地,距陽新縣城48公里,距黃石市區70公里,距大廣高速公路三溪出口15公里。它遠離城市,湖內碧波萬傾,水中仙島競秀,兩岸青山峽嶼,山中溶洞幽深,是不可多得的世外桃源。仙島湖位于湖北省……[詳細]
推薦2
湘鄂贛邊區鄂東南革命烈士陵園
  湘鄂贛邊區鄂東南革命烈士陵園始建于1979年,是為紀念湘鄂贛邊區21個縣市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中犧牲的3萬烈士、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犧牲的20萬烈士、抗日戰爭中犧牲的5萬烈士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3萬烈士,共31萬革命先烈而興建的,位于湖北省陽新縣市區竹林湖畔的伏虎山上,占地面積427畝。是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北省國防教育基地、湖北省廉政教育基地,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和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烈士陵園座北面南,整個建筑隨山勢自然分布,按主峰兩翼布局,取中軸對稱形式,分7級高低平臺組合,由152級臺階串連,將具有民族精神,現代風格的主體建筑安建在750米長的主峰上。烈士陵園由園名坊、兩組雕塑、紀念廣場、紀念碑、紀念館、彭德懷塑像、烈士紀念堂、烈士墓地、將軍墓園、國防園、正氣亭、浩然亭等主要紀念設施組成。原國家主席李先念為陵園題寫園名,原國家主席楊尚昆、原國防部長彭德懷分別為烈士紀念碑題寫碑名和題詞,原中共中央總書記-為烈士紀念館題寫館名……[詳細]
3、五夫生態園 AAA
推薦3
五夫生態園
  五夫生態園位于陽新縣軍墾農場,距陽新縣城25公里,106國道穿境而過,南距杭瑞高速公路排市出口僅4公里,區位優勢,交通優勢明顯。園區規劃總面積3000畝,通過近幾年的建設,目前園區面積已達到2000余畝,形成了“一園三區”的發展格局,F有南方避雨栽培葡萄1000畝,火龍果、草莓、桑葚、櫻桃、彌猴桃、枇杷、藍莓、無花果等水果采摘園500畝,名優花卉苗木1000畝,設施蔬菜500畝。已建成綠色蔬菜基地、水果采摘區、花卉觀光區、休閑垂釣園等景點,已初步形成了集種植生產、采摘體驗、少兒科普、兒童游樂、戶外拓展、休閑垂釣、生態度假、餐飲娛樂、農耕文化展示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體。五夫生態園于2012年正式開園營業,年接待游客8萬人次以上,2015年創建成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近年來,五夫生態園相繼被評為國家葡萄綜合標準化示范區、國家農產品質量追溯實施單位、農業部水果標準園、黃石市現代農業示范園、湖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湖北休閑農業示范點,是黃石市第一家現代農業綜合體和農業旅游生態園。2014年……[詳細]
推薦4
三溪口鄉村園博園
  三溪口鄉村園博園位于陽新縣三溪鎮,南與國家4A級旅游景區——仙島湖生態旅游風景區僅一壩之隔,距縣城38公里,351、316國道、三王(三溪至王英)公里在景區主入0匯,距大廣高速公路三溪出口500米。三溪口鄉村園博園總規劃面積8000畝,一期建設面積2000畝,總投資1億余元。三溪口鄉村園博園以王英河為軸線,沿河兩岸精心布局了蜿蜒5公里生態河岸,長約13公里的專用自行車道,入口區、花海園區、-區、彩色苗木種植區、水果種植區等功能區,著力打造成集山水觀光、農業休閑、農耕文化展示、戶外運動、健康養生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綜合體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16年,湖北花韻生態園藝有限公司和陽新縣城鎮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入資金8000余萬元,整體開發建設三溪口鄉村園博園。2016年4月開工建設,2016年9月建成開園,正式外接待游客。根據國家旅游局《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管理辦法》要求,湖北花韻生態園藝有限公司極開展國家3A旅游景區創建活動,編制了《三溪口鄉村園博園總體規劃》,新建了游步道、自行車賽……[詳細]
推薦5
石田古驛生態旅游區
  石田古驛位于湖北省陽新縣楓林鎮境內,規劃投資3.03億元人民幣打造國家級4A風景旅游區。楓林鎮與江西省交界,是湖北的東大門!笆锕朋A”位于楓林牛湖之畔,總面積一萬余畝,其中水域面積3000余畝,她風景秀麗,交通便捷,景觀眾多。戰國時期。楓林鎮與江西省交界,是湖北的東大門!笆锕朋A”位于楓林牛湖之畔,總面積一萬余畝,其中水域面積3000余畝,她風景秀麗,交通便捷,景觀眾多。戰國時期,伍子胥在此操練士兵,留有伍子胥點將臺遺址。北宋詩人蘇東坡、明代狀元羅洪先都曾在此留下珍貴墨寶。牛湖春魚是湖北三大名魚之一。經過規劃,“石田古驛”總投資3.03億元,按照4A級標準設計,近期規劃為2012——2015年,一期投資8000萬元。旅游格局為龍頭、鳳尾、虎背、熊腰、一心、一帶,簡稱為“一心一帶四區”。其中“龍頭”為“石田古驛”入口處,按古代驛站標準設計,有城墻、門樓、哨兵等。預計2012年國慶節期間第一批農家樂建成營業![詳細]
推薦6
陽新蓮花湖國家濕地公園
  蓮花湖濕地公園位于陽新縣老城區與新城區接合部,與網湖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隔湖相鄰,規劃總面積1047.49公頃,其中濕地面積為892.21公頃,濕地率85.2%,由蓮花湖、大泉湖、盧家壩湖和石灰寨湖等自然湖畔組成,分為濕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管理服務區等區域,為長江中下游淡水湖泊濕地,是小天鵝、白琵鷺等珍稀水禽的重要覓食區,也是雁鴨類、鷺類、鷗類等水禽的主要覓食、繁衍、棲息區之一。近年來,陽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確立了“生態立縣”發展戰略,大力構建“兩湖一山”生態旅游發展格局,持續推進林業示范縣、生態縣的創建,斥資5億元,遷移污染企業、拆除蓮花湖沿湖違規建筑、治理污染源、恢復水生植被、構建自然景觀。為保護蓮花湖濕地公園環境,陽新縣建成了蓮花湖上游城北工業園污水處理廠,改建了環城路排污管網,啟動了富池中下游流域“七湖連通”工程,建成了蓮花湖、大泉湖控制水閘,改制了竹林塘漁場經營體制,停止了大泉湖對外承包養殖珍珠合同,按計劃順利開展了設備拆除,為創建國家級濕……[詳細]
7、坡山
推薦7
坡山
  坡山位于縣城東南20.5公里處,楓林鎮區西南側,東與廬山橫亙相接,西與大德山連綿逶迤,北與雞籠山對峙。主峰碧云峰海拔491米,山勢突兀巍峨。主峰北側,懸崖峭壁;峰頂平如樓臺,登高眺望,群峰拱衛,長江似線,氣象萬千。坡山原名碧云山,因北宋文學家蘇東坡于元豐年間由黃州赴筠州,途經上地,登山游覽,因而改名。俗有“廬山九十九座廟,坡山九十九個洼”之說。從山腳向上,一條條山筋挑起,形成無數條山槽,活像撐起了一把巨傘,這就是“嵐界一只旗,坡同一把傘”的由來。傳說秦始皇趕山塞海,認坡山為龍頭,以為只要龍頭一動,群山必跟著走,于是他奮鞭連抽九十九下,而坡山巋然不動,只是落下現在看到的這九十九條洼。坡山勝跡彌多,有碧云洞、仙人盆、觀音洞、凈室寺、茶海、谷倉等,一物一景,物美景佳。碧云洞,又名碧山洞,座落在碧云峰下100米處,全長150米、高5米、寬7米。洞室里寬敞明亮,內有石桌、石椅、石床、石盆等物。據劉氏家譜載,其先人劉碧山于明萬歷四十一年赴京參加癸丑科殿試,不屑于考官索賄,憤而拒考,赴里隱居,藏身碧云……[詳細]
8、玉堍古村
推薦8
玉堍古村
  陽新縣玉堍村,位于縣城西北十公里處風景秀麗的黃姑山腳下,自然環境優美,村前有小溪長流,村后有群山環繞。翠竹搖曳,泉水叮咚,民風純樸,家樂人和。玉堍村建村歷史悠久,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據陽新縣志和玉堍村李氏族譜記載,該村自宋元時期,便有先人居住。至明清兩代,該村更是人丁興旺,香火鼎盛。玉堍村后的黃姑山上,清代所建的西山寺,暮鼓晨鐘,經聲朗朗;百佛山上,明代所建的百佛廟,百尊鐵佛、栩栩如生;崖頭堡上,寶下古洞,洞中套洞,蝙蝠成群,涼風習習,幽深難測,至今,沒有一人能夠走到洞底;更有那沈家嶺上的古樟,高約十余米,樹冠如蓋,圍寬5米,需3人合抱,至今已有400余年的歷史。玉堍村前,本有明代古橋一座,可惜山洪沖擊,至今只有橋墩兩座殘存;村中有明代青石雙井,井水依然清澈,百年從不干涸,至今還供村民飲用;村中近百米長的兩條明代青石板小巷,仍然迎來送往過路的客人;村中的明代民居,四方墻斗一樣高大,一字形門墻,只有屋尖、杉木衍條裹在方墻體內,簡單實用,村民蘆章黃至今還居住在這幢老屋里;村中最為醒目的,是村民……[詳細]
推薦9
鳳棲洞
  鳳棲洞,位于富水水庫大壩北端的小寶陀山(亦名下琴山)西南麓。因崖頂有一石酷似棲息之鳳而得名。明成化七年(1472年),巡按監察御史王賓游此洞時,認為“鳳棲乎竹,末聞棲乎崖”,又見此洞“白云吞吐無間朝暮”,遂大書“白云洞”三字懸于洞口。鄉民聞此言,唯恐石鳳他飛,便漫山遍野廣植烏啼竹,仍呼“鳳棲洞”。鳳棲洞為石灰巖溶洞,深邃異常,莫究底蘊。已探明的前四生,長約200米,面積約2千平方米,空間約1.6萬立方米。洞內鐘乳凝結,類人狀物,百態千姿,瑰麗多彩。游人都稱此洞為絕無僅有的“神仙窟”、“蓬萊真境”。站在洞前,舉目四望,奇山秀水,如詩如畫,令人陶醉。洞口左側10米處,有一寺院,因洞名為鳳棲寺。此寺規模雖不大,但精巧別致,環境清幽。明清時期,最為鼎盛,游人香客,絡繹不絕。寺中不僅為游客提供齋飯、茶水,還備有文房四寶,以便騷人墨客即景題韻。洞口形如古城門,仰望洞頂,那“丹鳳朝陽”、“蟾宮玉兔”、“金兔報曉”、“海鱉曬背”、均凌空高懸;細審兩邊洞壁,那“原始人群”、“兩馬爭道”、“金貓捕鼠”、“母……[詳細]
10、金竹尖
推薦10
金竹尖
  金竹尖位于龍港鎮東南約7公里處,海拔677米,為龍港境內最高峰。它東攜茗山-,西牽石下煤山,北眺龍燕老區旖旎風光,南瞰通山三源、武寧泉口、瑞昌肇陳數鎮煙霞,有“一腳踏兩省,兩眼觀四縣”之說,是鄂贛邊界一方名山。金竹尖亭亭玉立于碧波蕩漾的金竹水庫之畔,恰如出浴少女;那飄忽不定的霧氣,又給她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這里山高霧重,氣候多變。時而艷陽高照,時而大霧迷朦,時而細雨紛紛,時而云蒸霞蔚,可謂“一山有四季,十丈不同天”。山色多姿多彩:春夏之交杜鵑如火、梨花飄雪、幽蘭送香;秋冬時節則野菊獻金、丹桂燦銀、瓊枝疊玉。盡管山色隨時有變,但常年基色卻是蒼翠蔥籠,層次分明:山下松杉蔽日,墨綠滿眼;山間茶圃如帶,嫩綠盈目;山頂楠竹搖風,翠綠漲潮。山上的萬綠叢中,掩映著幾處竹蘺茅舍。一條蜿蜒而潔凈的山路如飄帶般將它們彼此維系,山道彎彎走起來雖要半個時辰,可隔山的吆喝聲卻聽得清清楚。一年四季中,仲春是金竹最美也是最熱鬧的時節。數百畝茶園層層疊疊把金竹尖纏裹得渾如碧螺。清晨,穿紅著綠的姑娘媳婦們提籃背簍踏著露珠……[詳細]


全部陽新縣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日韩中文无线码免费观看 | 亚洲国内一区二区 |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6月 | 在线看免费的国产大片 |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