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鄭州市 > 登封市旅游

登封市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嵩山少林景區
  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縣境內,地處中原,故稱中岳,分太室、少室二山,各36峰,主峰海拔1492米。嵩山以其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名勝古跡繁多,居五岳之冠,全山有72峰,峰多寺也多,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二寺”之說。有著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的嵩山,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主體由太室山、少室山東西兩座大山組成。嵩山被譽為我國歷史發展的博物館,儒、釋、道三教薈集,擁有眾多的歷史遺跡。其中有中國六最:禪宗祖庭——少林寺;現存規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現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現存最古老的闕——漢三闕;樹齡最高的柏樹——漢封“將軍柏”;現存最古老的觀星臺——告城元代觀星臺。“日出蒿山坳,晨鐘驚飛鳥,林間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一曲悠揚的《牧羊曲》依然讓人心如潮水。少林寺的秀麗景色早已從這首優美的歌里栩栩如生地縈繞心懷。有著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的嵩山,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主體由太室山、少室山東西兩座大山組成。嵩山被譽為我國歷史發展的博物館,儒、釋、道三教薈集,擁有眾多的歷史遺跡。其中有……[詳細]
推薦2
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登封縣城西北13公里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若從鄭州、開封、洛陽乘汽車,可直達寺院門前。少林寺創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因此寺建于少室山麓的叢林茂密之處,故名“少林”。正如《說嵩》中所說:“少林者,少室之林”。少林寺是我國佛教禪宗的發樣地,所以又稱《少林禪寺》和《大少林》.據文獻記載,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印度高僧跋陀自西域跋涉來洛陽,他0幽棲,常到嵩山,又受孝文帝尊崇,“詔于少室山陰,筑少林寺而居之”。北魏正光至孝昌年間,另一印度僧人達摩來中國,修禪于嵩山少林寺。他廣集弟子,傳授禪宗,使少林寺的影響日益擴大,傳說達摩曾在山中面壁九年,因此留影于石。少林寺原有建筑較多,分布較廣。現在少林寺包羅的范圍除主體建筑常住院外,還有離寺西不遠的塔林,寺西北阜地上的初祖庵,少溪河南岸的南園,缽盂峰下的二祖庵,寺東太室山麓的三祖庵,以及分散在寺周圍的古塔、碑刻等。常住院是少林寺的主體建筑,位于少溪河北岸,院內現存有山門、客堂、達摩亭、自衣殿、千佛殿(毗盧閣)和地藏殿等,常住院自山門……[詳細]
3、嵩山
推薦3
嵩山
  嵩山,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成稱為“岳山”,以嵩山為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定嵩山為中岳,始稱“中岳嵩山”。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處登封市西北部,西鄰古都洛陽,東臨古都鄭州,屬伏牛山系。介于東經112°56′07″~113°11′32″,北緯34°23′31″~34°35′53″。嵩山總面積約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共72峰,海拔最低為350米,最高處為1512米。主峰峻極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連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東通鄭汴,西連十三朝古都洛陽,是古京師洛陽東方的重要屏障,素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蘊,是中國佛教禪宗的發源地和道教圣地,功夫之源。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親臨。《詩經》有“嵩高惟岳,峻極于天”的名句。嵩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也是中國名勝風景區,為五岳中的中岳。2004年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地質公園。2007年3月,嵩山被國家旅游局……[詳細]
4、登封中岳廟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4
登封中岳廟
  中岳廟即指嵩山中岳廟,位于河南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腳下,距河南省登封市城東4千米。它背倚黃蓋峰,北依黃蓋峰,面對玉案山,西有望朝嶺,東有牧子崗,群山環抱,布局謹嚴,規模宏偉,紅墻黃瓦,金碧輝煌,總面積11萬平方米,為中州祠宇之冠,也是五岳中現存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河南省規模最巨、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如此宏大而又幽雅莊嚴的廟宇在全國也是罕見的。登封中岳廟,道教著名宮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東麓。始建于秦,西漢元封元年(前110年)漢武帝游嵩山時下令祠官增其舊制;東漢安帝元初五年(118年)增建“太室闕”;南北朝期間曾兩遷廟址于嵩山玉案嶺、黃蓋峰。約在北魏時改為今名,后廟址復有變遷,唐玄宗時復歸原址,并有擴建;宋乾德二年(964)增建行廊一百余間,祥符六年(1013)增修崇圣殿及牌樓等八百余間,時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為極盛時期;明代崇禎十七年(1644)毀于大火。現存廟宇為清代重修后的規模。仿佛是一群歷史老人,靜謐的肅立著,對游人訴說中國輝煌的古代文明。中岳廟歷經2000多年的滄……[詳細]
5、嵩陽書院 AAAA
推薦5
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在河南省鄭州登封市嵩山南麓。創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時,時稱嵩陽寺,至唐代改為嵩陽觀,到五代時周代改建為太室書院。宋代理學的“洛學”創世人程顥、程頤兄弟都曾在嵩陽書院講學,此后,嵩陽書院成為宋代理學的發源地之一。明末書院毀于兵燹,清代康熙時重建。嵩陽書院經歷代多次增建修補,規模逐漸形成,布局日趨嚴整。書院的建制,古樸雅致,大方不俗。嵩陽書院與河南睢陽書院(又名應天書院)、湖南岳麓書院、江西白麓洞書院并稱我國四大書院。嵩陽書院環境十分幽美,為讀書勝地。書院內建筑布局保持著清代前的風格,現存殿堂廊房五百余間,共有五進院落組成。首為先師祠,供奉與書院有關的先師先賢,其后為講堂,講堂后為道統祠,最后是藏書樓。兩側配房原為“程朱祠”、書舍、學齋等。院內廊房墻壁上鑲嵌有歷代文人、墨客題字留言,其內容書法各具特色,西偏院有清代嵩陽書院教學考場部分建筑。嵩陽書院歷朝并置有學田,以充書院費用。嵩陽書院是我國古代高等學府,它與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湖南的岳麓書院、江西的白鹿洞書院,并稱……[詳細]
6、三皇寨 AAAA
推薦6
三皇寨
  三皇寨景區是嵩山世界地質公園、嵩山風景名勝區和嵩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嵩山風景名勝區內一個以山岳自然風光為主的景區,位于嵩山少室山西麓,距登封市區15公里,北與少林寺景區接連交壁,總面積約35平方公里。三皇寨是一處懸掛于少室山腰的天然山寨。整個景區山體陡滑,山頂平寬。具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北恒之奇、南衡之秀等特點,以峰奇、路險、石怪、景秀聞名中原。春夏綠林吐翠,百花芬芳;深秋層林盡染,萬山紅遍;嚴冬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是我國北方少有的自然景觀,因人們為了紀念人祖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在嵩山一帶開天辟地之功而命名,踏遍嵩山的寺廟宮觀,唯有這里敬奉的神靈游離于三教之外,以人祖為宗,虔誠奉祀。曾有對聯稱:“跳出紅塵三界外,人注白云一洞中。”三皇寨景區自然風光奇特,人文景觀豐富,森林環境優美,主要人文景觀有蓮花寺、清微宮、安陽宮、三皇寺、盤古洞、玉皇廟等。自然景觀有好漢坡、龍脊峽、猴子觀云海、老虎石、龍頭、龍尾、駱駝石、象門關、一線天、飛來石、吊橋、三仙石、石林、千佛迎賓、懸空棧道……[詳細]
推薦7
大熊山仙人谷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大熊山風景區的仙人谷風景怡人、山清水秀、幽幽曲徑,好似室外桃源一般。這里是堯帝故里,是少林寺歷史上的糧庫水峪寺所在地。登封情人谷的名字來自于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夏代時期的大熊山原來是光禿禿的荒山,周圍百姓連年干旱苦不堪言,九龍圣母以慈悲心腸帶領龍子開泉引水后,大熊山變得山青水秀,面貌一新,成為遠近聞名的風水寶地。盛唐時期起,少林寺地位得到空前的高漲。皇家賜良田無數,隨在大熊山建立水峪寺,屬于少林寺下院,因位于馬峪川畔而得名。水峪寺不僅是少林寺的下院,也是少林寺的一個重要糧倉,歷史上少林寺曾儲藏糧食于此,災荒時救濟災民。而其他僧人們也爭先駐足,寺廟林立。其中有座梅花寺,主持隱覺善事常為,威望甚高。救得一落難少女李秀梅,秀梅誓報其恩,女扮男裝,皈依佛門,并蒙生愛戀之情,晚間常拉著師父隱覺到這里散心,逐漸發展到談情說愛,隱慧難敵情戀,終于辭寺還俗,成就婚姻。離別此溝時,吟詩嘆道:亂石坎坷荒涼谷,師徒散心常駐足,頑石無情助人性,還俗難忘情人谷。不料被一小和尚聽到,一傳十,十傳百……[詳細]
8、登封觀星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8
登封觀星臺
  觀星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東南7.5公里的告城鎮,北依嵩山,南望箕山,處潁河之濱,地望十分優越,曾是古代陽城所在地。前后院落共分照壁、山門、垂花門、周公測影臺、大殿、觀星臺、螽斯殿等七進,院內復制安裝各種天文儀器十多種。觀星臺是我國現存時代早、保護較好的天文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建筑之一,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觀星臺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公元l276年,距今己有7OO年的歷史,它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是世界上現存較早天文科學建筑物,元世祖忽必烈統一中國后,為了恢復農牧業生產,任用著名科學家郭守敬和王恂等進行歷法改革。首先,讓郭守敬創制了新的天文儀器,然后又組織了規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測量,在全國二十七個地方建立了天文臺和觀測站,登封觀星臺就是當時的中心觀測站.經過幾年的辛勤觀測推算,終于在l8年(公元l2l8年)編制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授時歷》。《授時歷》求得的回歸年周期為36.2425日,合365天5時49分l2秒,與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使用的陽……[詳細]
推薦9
少林寺塔林
  塔林,位于河南省登封縣少林寺西約250米,為歷代和尚的墓地,占地約21000多平方米。有唐以來歷代古塔230余座,是國內最大的塔林,有磚、石和磚石混合結構的各類墓塔。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余為清塔或時代不詳者。有單層單檐塔、單層密檐塔、印度窣堵坡塔和各式-塔等。有正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圓形等,式樣繁多,造型各異,是綜合研究我國古代磚石建筑和雕刻藝術的寶庫。少林寺塔林是少林寺歷代和尚的墳墓,佛教界有名望。有地位的和尚死后,把他們的骨灰或尸骨放入地宮,上面造塔,以示功德。塔的高低、大小和層數的多少,主要根據和尚們生前對佛學造詣的深淺、威望高低、功德大小來決定的。少林寺塔林現有232座塔,占地面積l.4萬多平方米。歷經唐、宋、金、元、明、清不同年代,是中國現存面積最大、數量最多、價值最高的一個古塔建筑群。塔的層數不同,一般為一至七級,高度約在l5米以下,造型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有柱體、椎體;有直線形、拋物線形;有瓶體、.喇叭形。種類繁多……[詳細]
推薦10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于北京時間2010年8月1日7時43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4屆大會上通過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39處世界遺產。“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包括周公測景臺和觀星臺、嵩岳寺塔、漢三闕(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中岳廟、嵩陽書院、會善寺、少林寺建筑群(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8處11項優秀歷史建筑。登封“天地之中”經漢、魏、唐、宋、元、明、清,綿延不絕,構成了一部中國中原地區上下2000年形象直觀的建筑史,是中國時代跨度最長、建筑種類最多、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代建筑群之一,是中國先民獨特宇宙觀和審美觀的真實體現。周公測景臺和觀星臺周公測景臺和觀星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天文觀測建筑。測景臺創立于西周(約公元前1037年),周公為測日影定地中而建土圭,唐代(公元723年)仿舊制改建成了石圭。觀星臺建于元代,郭守敬以此為中心點觀測并推算出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歷法——《授時歷》,其精確度與現行公歷僅相差26秒,創制時間卻早了300年。周公測景臺……[詳細]


全部登封市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乱码国产精品 | 亚洲9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2021 | 亚洲精品理论国产电影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小片 |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