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疆 > 五家渠市旅游

五家渠市十大旅游景點

1、青格達湖 AAA
推薦1
青格達湖
  五家渠青格達湖旅游區,以猛進水庫為依托,背靠天山。煙波浩淼,碧水連天;映天山雪峰,展大漠風情;花香樹綠,宛如江南;天然修飾與人工雕鑿相得益彰。三十公里長的和平渠湍湍流水;尤如一條閃光的彩帶。9.5公里大壩巍巍雄壯,逶迤彎曲的防浪墻,將旅游區點綴得更加美麗。青湖旅游格達區,雖比不上杭州的西湖秀美,江南太湖浩渺,但茂密樹林下的野餐,自然沙灘。風味小吃卻具有邊塞綠洲之特色。湖心閣,新疆第一游,它座落在猛進水庫湖心![詳細]
推薦2
一萬泉旅游度假區
  一萬泉旅游度假區六師奇臺農場東連奇臺縣老奇臺鎮、七戶鄉,西鄰奇臺縣半截溝鎮,南處天山北麓,北接303省道奇(臺)木(壘)段。南北長45.5千米,東西寬4.51千米。有效積溫2916℃~3134℃,日照3070小時,無霜期130~150天,適宜種麥類作物。土地面積43.6萬畝,總人口3.3萬人。作物有小麥、玉米、油料,是兵團和農六師重要的糧食基地之一、優質大麥生產基地,擁有西北最大的麥芽廠。奇臺農場(中心團場)自2004年4月成立以來,成為六師東線政治、經濟、信息、商貿和文化的中心,海拔842——2202米,地勢南高北低,依次為天山森林區、天山前山區、上山丘陵區、戈壁平原區。一萬泉旅游度假區位于奇臺農場以南無名峰下,源于哈拉薩依溝,有眾多泉水匯成一股清流,常年不息,故名“一萬泉”。此處是北疆東部天山-最好的天然牧場之一,自然降水豐富,山梁陰坡翠松挺拔,陽坡牧草茂盛,空氣清新,景色怡人,遠處雪山連云、巍峨壯觀,近處云山高聳、此起彼伏,構成一望無際的-。每年6——9月,各種野花開遍山崗,不僅將……[詳細]
推薦3
瓊梯木驛站、烽燧遺址
  瓊梯木驛站、烽燧遺址瓊梯木驛站、烽燧遺址位于圖木舒克市51團拜什阿恰爾村東北約18公里。時代:唐宋時期。1999年7月29日公布,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F名“瓊梯木”是維吾爾語,意為“大烽火臺”,此為唐代郁頭州的“謁者館”。原為唐朝絲綢之路北道上接待國際使者、軍人、-、僧侶的巨大招待所或者驛站,故名“謁者館”,唐朝宰相賈躭在他的《道里記》中有準確的里程記載。此遺址面積很大,其東有燒陶場遺址,東南有煉銅場遺址,北面曾經有過一座小佛寺,大烽火臺旁是一座小型不規則的城堡,20世紀80年代尚存在木結構的一些建筑物,現在已經被盜掘一空。城堡內外唐代遺物十分豐富,出土過大量陶器、銅鏃、開元和乾元通寶、龜茲錢幣、骨制品、煉渣、裝飾品、葡萄、核桃、杏核,書寫著龜茲文的陶片等等。其南尚有肖梯木(又稱阿薩梯木)。這四處“梯木”形成了唐代農墾、宗教、軍事各方面的一片遺址群。后因喀什噶爾河改道斷流,這片遺址遂被沙漠堙滅,成了探險家向往的地方。該烽燧是1985年自治區博物館文物隊首次發現、發掘,并有考古調查報告刊……[詳細]
推薦4
脫庫孜薩來古城
  脫庫孜薩來古城脫庫孜薩來古城位于圖木舒克市51團托庫孜薩來村西約200—300米處。時代:漢唐—宋。1957年1月公布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公布為第五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古城地處脫庫孜薩來山東南端,依山而建,西高東低。民國17年(1928)中國考古學家黃文弼教授在新疆考察,曾到巴楚調查托和沙賴古城,稱:托和沙賴塔格系—南北行小山,中斷為二,一在路南,一在路北,現行大道即從中經過,古代遺址即散布在大道兩旁山上,路南為古寺廟遺址,半山腰有一木牌,為巴楚縣知事段瑔所立,-尉頭州廢城遺址,又在兩旁題識云:‘按志載尉頭州故城遺址在此,惟迤北五里,及玉河北百余里東扎拉提屬地,尚有廢城遺址,頹垣敗屋,規模宏大,疑為尉頭州遺址似在于茲,或為漢時尉頭國建治之所,亦未可知也’。按東扎拉提故城,為清代所筑,并非故址。迤北之古城,疑即托和沙賴北山之廢城遺址也。路北為古城,在北山南麓,計城三重,城墻已毀,現僅余城基。內城自山腰繞至地面,計756米。山腳并有古房屋建筑遺址。外城計1008米,……[詳細]
推薦5
三臺溝原始森林景區
  三臺溝原始森林景區三臺溝原始森林景區地處吉木薩爾縣三臺鎮南、天山中深部,距三臺鎮40km,景區旅游面積66.7km2,旅游基礎設施占地面積15km2。景區長而寬闊,原生態的自然景色,非常幽美,是以雪山、原始森林、草原、濃郁哈薩克民族風情為特色的典型天山風光。景區氣候涼爽,空氣清新,猶如仙境。層巒疊嶂的山巒,大多被原始態的塔松和綠樹覆蓋,山高溝闊,天山雪水清澈見底,草原植被茂盛,山間羊腸小道迂回曲折直達山頂,山勢峻峭、雄偉、壯觀。雪山終年不化,清晰可見。游客登臨雪山,可見雪雞、馬鹿、野豬、大頭羊等野生動物,還可采到天山雪蓮,野生蘑菇及貝母、黃蓮、當歸、黨參等名貴藥材。三臺溝溝谷地勢平坦,谷底萬余立方的“飛來石”,雄偉壯觀,屹立在馬背山底端,背后還隱藏著凄美的愛情故事。雪白的羊群戀著廣闊的大草原,80千瓦水電站鑲嵌在山腰間,空中運砂索道雄偉壯觀,氣宇非凡。世代生活在這里的哈薩克牧民性情純樸、能歌善舞、熱情好客,過著牧民的生活,也成為這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紅旗農場還將開發……[詳細]
推薦6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國第二大沙漠,五家渠市103團是進入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天然綠色通道(古爾班通古特沙漠103團至182團更是被稱為“血脈”之旅)。綠色沙漠通道以五家渠為起點,沿途良田萬頃、綠樹成排,道路寬闊、通暢、方便,白家海子、青草嶺子、東道海子、梧桐窩子、“三北防護林”、新渠城子遺址、軍墾村都在這條線上,所到之處,處處見景,又處處不同。同時,一0三團有著“中國甜瓜之鄉”之稱,這里的哈密瓜香、甜、酥、脆、營養、安全、綠色產品遠銷國內外。夕陽斜照,站在古老的胡楊樹旁,吃著甜美的哈密瓜,那情致,意味,無法用語言形容。走進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你會發現這里一點也不恐懼,這里也并不缺少生機。梭梭、紅柳、苦艾蒿、白蒿、蛇麻黃、囊果苔草和多種短命植物等物種頗多,黃羊、駱駝、野兔等更是隨處可見。這里沒有滿天黃沙,卻有湛藍天空、異常鮮新的空氣;這里,綿綿沙丘,蜿蜒流長,連綿不絕,起伏間見柔美,迂回中顯百態;這里梭梭、紅柳,姿態萬千,婆娑著,扭曲著極力生長,那固執,那堅強,置干燥和嚴寒與……[詳細]
推薦7
圖木舒克佛教遺址
  圖木舒克佛教遺址圖木舒克佛教遺址位于圖木舒克鎮英買里村(51團6連)西南1公里處。東經79°02′7.74″,北緯39°57′53.16″。時代:唐宋時期。1999年7月29日公布,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坐落于圖木舒克山北端二級坡地上,遺址分東、中、西三部分,其中東寺與西寺范圍較大,中間較小,東寺南北偏東西走向,目前可見部分為大片紅色土質的房屋殘墻基址,呈長島形分布,大致有15間,其中似大殿結構2處,長20米,寬15米,其余為小間。遺址中部可見部分房屋殘墻基址2處約4間。遺址西寺與東寺在同一級坡地上,目前可見部分也為殘墻基址,約有房間15間,按南北走向呈倒三角形排列,最北邊一排由西向東依次為較大房屋2間,其中一間似為佛塔遺存,具體特征為一方形結構基址中間有一堆突起的土堆,破壞嚴重,但形制可辨,長寬10米。該遺址西邊臨圖市至一間房公路,依次分布較大房屋結構殘墻3處,其中一處較清晰,其余為一大片無明顯痕跡的紅色土,東邊為4處較小房屋結構基址。遺址東寺東山腳20米的山凹里分布有一些土堆,……[詳細]
推薦8
駱駝圈子
  駱駝圈子駱駝圈子位于51團15連北約10公里。時代:唐-宋。該遺址為一處基本方形結構遺址,長寬60米,面積3600平米。據當地人講,此地早些年有駱駝隊在此駐扎過,因呼“駱駝圈子”,至于遺址的年代據說很早,連他們也不清楚。遺址現只剩四周一段段殘墻,高約3米,厚1米。在該遺址中和附近發現一些陶片,有紅陶、黑陶、灰陶、夾沙陶等,陶質特征與瓊梯木附近沙漠中發現陶片相似。但從目前情況和遺址形制特點及位置來看,東連瓊梯木等遺址,西距唐王城約20公里,位于一條線上,站在殘墻上向四周觀察,雖然遺址內外都是紅柳包和堿地戈壁,東面約500米為雅丹地貌,但不影響基本形制構造的判斷,遺址周圍地勢平坦,有些地方似為田地,故此處更接近于一座小城址。城中沒有建筑物痕跡,不過在城內東南角發現一盜坑,在城外東南方向10米處有一土堆,也被挖開幾個盜坑,從這些盜坑的斷面上看,似為文化層。此城保存現狀較差,盜挖破壞嚴重,僅有的一點殘墻也因自然和人為因素而坍塌。沿此城一直到瓊梯木以東的廣大范圍內到處可見大量陶片。當地人把51團北……[詳細]
推薦9
麻將勒克古城
  麻將勒克古城麻將勒克古城位于圖木舒克市51團5連北2.5公里。時代:唐-宋。2005年4月28日公布,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這是一片古屯墾區,其南面是喀什噶爾河古河道,北為大沙漠。越過喀什噶爾河古河道就是農三師51團的阿克塔木村。遺址面積6千平方米,周圍的面積很大,地表散布的陶片很密集,多為夾細沙紅陶,有的飾紅色陶衣,基本手制,個別口沿部有輪制痕跡。口沿有平沿弧唇和方形唇,凹沿方唇等。器耳有半月形豎耳和柱形橫耳。紋飾有劃紋、附加堆紋和壓印紋等。尚存的小城堡大概就是管理者們的駐地。該遺址的古代居民利用的是喀什喝爾河的河水進行灌溉,河水斷流以后,遺址便成為荒漠。其東邊有一座巨大的墳墓,至今保存完好。周圍的古代渠道和田畦還依稀可見,有些小渠道里尚可揀到兩千多年前的螺螄殼。其放棄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河水改道,水源斷絕。在民居的廢址上揀到過不少玻璃碎片。遺址區內存在有許多雅丹,遠望酷似古代城墻。……[詳細]
推薦10
脫烏拉塔格驛站遺址
  脫烏拉塔格驛站遺址脫烏拉塔格驛站遺址位于51團4連西約14公里。時代:唐宋時期。2003年2月9日公布,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從唐王城起沿圖市至一間房公路13公里處向東拐2公里處。沿老路繞山而行,可見自然形成的山頂烽火臺下面的山凹里,這里三面靠山,南為開闊地,地勢隱秘,風景絕佳,在山凹里依山勢建有一大片遺址,面積約2700平米,現只剩殘墻斷垣,建筑材料為紅色土塊,東、西兩翼砂山上也有建筑物殘跡,主建筑區山腰有一塊白色玉質巨石,直徑10米,上面沒有人為雕鑿的痕跡,這座遺存盜挖破壞十分嚴重,盜坑、盜洞,前后相連貫通,一片狼籍,我們在盜挖的土中和洞口采集到了有蓮花紋的浮雕石膏塊和佛像殘件,其材質特征與托庫孜薩來佛寺殘留物品相當,二普資料稱為驛站遺址,但是從這些大量的殘留物及遺址建筑特點、形制等分析,應為一座佛教遺址更為合適![詳細]


全部五家渠市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看国产国语三级在线看 | 亚洲欧洲卡通动漫精品 | 日本精品一二区性爱片 | 欧洲亚洲日韩国产AV一级 | 亚洲婷婷综合另类一区 | 精品v大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