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南部有“滄州的獅子,景州的塔,真定府的大菩薩”三大古跡的說法。這景州的塔,指的就是景州舍利塔。景州舍利塔全名“釋迦文舍利寶塔”,簡稱“舍利塔”,俗稱“景州塔”。該塔位于景縣縣城中心,是我國建成年代較早、保存完好、規模宏偉、現存較高的內旋式磚石塔,它以明快、簡潔、樸實無華而著稱,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州舍利塔高63.85米,底座周長50.5米,為密檐八面十三層磚石結構,由塔基、塔身、剎網三部分構成。塔基由巨石成臺,下有一口深井。塔體由磚砌成,每層內砌環行走廊,與東西南北四個洞戶相通;層間砌階梯數百級,盤旋而上,可達塔頂,登頂遠眺,有欲窮千里之慨。塔頂為葫蘆狀,以青銅鑄造,高2.05米;銅頂下部罩以鐵剎網,高3.3米,四面各懸一鐵匾,南面鐵匾之上鑄佛像三尊,東、西、北三面鐵匾均鑄有“齊隋重修”字樣。剎網、鐵匾與洞戶被風鼓蕩,作水濤聲,故有“古塔風濤”之說。遠古的脩(tiao,音:條)地,是由古黃河、漳河沖擊而成。堯舜時,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創造了古老的歷史文……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