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晉中市旅游

晉中市十大旅游景點

1、平遙古城 AAAAA
推薦1
平遙古城
  位于山西的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御外族南擾,始建城墻,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墻垣基礎上重筑擴修,并全面包磚。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歷各代進行過十次在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臺。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筑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墻總周長6163米,墻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墻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墻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筑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平遙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間的周宣王時期,為西周大將尹吉甫駐軍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實行“郡縣制”以來,平遙城一直是縣治所在地,延續至今。平遙古城歷盡滄桑、幾經變遷,成為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時期中國古代縣城的原型。……[詳細]
推薦2
靈石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靜升鎮(2003年被命名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距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35公里、介休綿山4公里、十八羅漢頭像海外回歸故里資壽寺2公里,是山西省近年來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為優勢,推出的一條精品旅游線路。同蒲鐵路、108國道縱貫縣境,大運高速公路靈石出口處距王家大院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歷史上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靜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先后建成。建筑規模宏大,擁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別被喻為“龍”、“鳳”、“龜”、“鱗”、“虎”五瑞獸造型,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現以“中國民居藝術館”、“中華王氏博物館”和“力群美術館”開放的紅門堡(龍)、高家崖(鳳)、崇寧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間,面積8萬平方米。高家崖、紅門堡、崇寧堡三組建筑群比肩相連,皆黃土高坡上的全封閉城堡式建筑。外觀,順物應勢,形神……[詳細]
3、綿山 AAAAA
推薦3
綿山
  綿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清明節(寒食節)發源地,中國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館。綿山風景名勝區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條支脈。綿山起源于春秋時晉國介子推攜母隱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綿山又名介山,綿山早在北魏之時就有寺廟建筑,唐初時已具有相當規模的佛教禪林。綿山風景名勝區的仿古建筑群風格多樣,從建筑的角度來剖析,綿山仿古建筑既取之先代建筑之長,又加上設計者和建設者的現代創意,集華夏古今之精華,構成了現代仿古建筑物的獨特風格。它地處汾河之陰,距介休市區20公里,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對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條支脈。綿山,又稱介山,在介休城東南20公里處,山勢陡峭,多懸崖絕壁,蒼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優美,是省級風景名勝區。綿山的景觀很多,有白云庵、光巖寺、云中寺、地藏殿、世姑廟、龍王廟、柏龍、說法臺、棋盤石、五龍墓、舍身崖等。還有直徑1米的……[詳細]
推薦4
喬家大院
  喬家大院位于祁縣喬家堡村正中,又名“在中堂”,是清代著名商業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第,也是《喬家大院》、《大紅燈籠高高掛》等30多部影視作品的拍攝點。如果看過這些電影,那你一定對這里的場景不陌生:成排高掛的紅燈籠、高高的磚墻、精美的雕刻、漂亮的斗拱飛檐、深邃的巷落,這就是著名的喬家大院。這是一個明清時期的民宅建筑群,建筑樣式如城堡一般,威嚴氣派,是典型的明清北方大家庭的居住格調。從高空俯視,整個院落布局很像一個象征大吉大利的“囍”字。這里的建筑群布局嚴謹,同時也富有變化,僅是房頂的一百四十余個煙囪也各有特異。有“皇家看故宮,民宅看喬家”的說法。進入喬家大院大門,一條長約80米的筆直石鋪甬道把六個大院分為南北兩排。依照傳統的叫法,喬家大院北面的三個大院從東到西依次叫老院、西北院、書房院;南面三個大院依次叫東南院、西南院、新院。表現了各個院落的建筑順序。每個院子里的磚雕、彩繪、牌匾都非常精美,磚雕首推大門口的“百壽圖”影壁,100個形態各異的篆體“壽”字,你能感受到藝術和文化完全融合在了一起,……[詳細]
5、常家莊園 AAAA
推薦5
常家莊園
  山西榆次常家引,以財取天下之抱負,逐利四海之氣概,制茗于武夷山,扎莊于恰克圖,拓開萬里茶路,經銷蒙俄北歐,綿延二百余年,遂成富甲海內之晉商巨賈,中國對俄貿易之第一世家。常家事業長盛不衰之原委,就在于該族深謀遠慮,居富思危、課子苦讀、家學淵源,代代恪守“學而優則賈”的家訓,源源將優秀的文化人才輸送到商界,經商集團保證了持久精英,縱橫捭闔,將儒家思想與倫理道德完美地體現在經濟意識與經營活動中,實現了經濟理性與道德理性的合一,遂成清代馳名中外之儒商望族。作為堅持“學而優則賈”的儒商世家,常家非常重視子弟們的學術教育,家族中既有進土、舉人、秀才,又不乏書畫名家。除了深邃的儒文化內涵外,這里的藝術含量也很高。分布于各個大院的門式、窗飾、彩繪、匾額、楹聯、磚雕、木雕、碑刻法貼等堪稱晉商文化精品。如果說喬家大院使山西的大院文化首次為國人知曉,那么常家莊園則把大院文化帶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位于太原東南晉中市榆次區的常家莊園,是清代晉商巨賈常氏一族的私家莊園。高大的堡門坐西朝東,名為郭艮吉,門外有條環……[詳細]
6、平遙鎮國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6
平遙鎮國寺
  鎮國寺坐落于山西省平遙縣縣城東北的郝洞村。鎮國寺原名“京城寺”,始建于五代十國時期北漢天會七年(963年),明清時寺廟頹敗。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仿照原樣重修了寺內的主要建筑萬佛殿。寺院分前后兩進院落,布局嚴謹。山門內是天王殿,內塑四大天王,左右鐘鼓樓對峙分布。前院正中為萬佛殿,東西兩廊內有二十余通石碑,大多是記載寺院歷史的。后院有觀音殿、地藏殿和三佛樓。除了觀音殿外,各殿均有塑像,比例適度,面型端莊秀麗,隨其內容的不同,各具特色。三佛樓內兩山墻上繪有釋迦故事的壁畫,構思超凡脫俗,景物清晰,人物傳神,是明代壁畫的上乘制作。萬佛殿是寺中最早的建筑,大殿脊榑下有題記“準大漢天會七年歲次癸亥叁月建造”。佛殿深廣各三間,平面近方形,單檐歇山頂,出檐深遠,斗拱總高超過柱高的三分之二,十分罕見。殿內梁架施六椽栿兩層,上邊設有四椽栿和平梁,形制古樸,雄渾莊重。殿內的雕塑頗具藝術價值,共有一佛、二弟子、四菩薩、二天王、二供養菩薩,共計十一尊佛像,均面形豐潤,身軀微曲,保留有五代時期的造型特征。萬佛殿……[詳細]
7、平遙雙林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7
平遙雙林寺
  雙林寺(第三批國保)時代:明地址:平遙縣城西南6公里橋頭村雙林寺原名中都寺,因平遙縣古時曾為“中都”城而得名。寺創建年代待考,據寺內現存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姑姑之碑》記載,中都寺創建于北齊武平二年(571年),后毀于兵火,宋時修葺一新,并取佛經上“佛陀雙林入滅”之說,更名為“雙林寺”。以后明景泰、天順、弘治、正德、嘉靖及萬歷年間予以重建,清道光、宣統年間曾進行過多次葺補。現存建筑多為明代建造,塑像亦多為明代作品。寺院坐北朝南,建在3米多高的土臺基上,四周圍以夯土高墻,形成寺堡,建筑面積3711平方米。寺內布局完整,有兩條軸線,經堂、禪院在東,寺宇殿堂居西,由三進院落組成。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堡門、天王殿、釋迦殿、大雄寶殿和佛母殿。前院兩側為羅漢殿、地藏殿、武圣殿、土地殿,釋迦殿兩側有鐘、鼓二樓對峙,中院寬闊,千佛殿和菩薩殿左右對稱。寺內大小10座殿宇內,滿布塑像。大者丈余,小者尺許,共計2052尊,完好者1500余尊。明代所塑之像居多,少數為清代重粧。雙林寺的彩塑大都屬明代作品……[詳細]
推薦8
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
  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景區位于革命老區左權縣麻田鎮,距左權縣城45公里,距山西省會太原195公里。是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4A級旅游景區。目前,景區分八路軍總部舊址和八路軍總部紀念館兩部分。總部舊址占地總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于1980年對外開放。2011年以來,投資2000余萬元,本著“修舊如舊、以期恢復四十年代抗戰時期舊貌”的理念,對總部大院、鄧小平舊居、左權舊居進行了修繕,并對中共中央北方局、野戰政治部、后勤部、北方局黨校、魯藝學校、《新華日報》報社等舊址進行了恢復,讓游客真切體驗和感受到當時八路軍的真實抗戰生活。2007開工建設,2012年9月竣工的紀念館總投資1.2億元,是山西省紅色旅游景點中展覽路線最長、文物實物最多、內容最全的專題紀念館。紀念館位于麻田鎮上麻田村西山腳下,與麻田總部舊址相互呼應、融為一體,是集教育、旅游觀光為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占地總面積7.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400平方米,展陳面積達3800平……[詳細]
9、大寨景區 AAAA
推薦9
大寨景區
  聞名于世的大寨,位于太行山西部,山西省東側,物華天寶,人文薈萃,風景秀麗,是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山西省著名特色旅游景區、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十大名村”之一,大寨展覽館是全國第二批紅色景點。山負虎踞龍盤之雄,水占含華毓秀之勝的省級大寨森林公園,松濤淺唱,秀色四季,諸美迭見,亭臺廊榭和自然景觀水乳膠融,宛若天成。大寨是舉世無雙的世界名村,人文名勝得天獨厚。眾多的中央領導,軍界將領,社會名流及五大洲政壇要人曾到大寨參觀訪問,七溝八梁一面坡留下了他們的足跡身影,特殊的文化沾潤使大寨益發顯得詩意蔥蘢,魅力無窮。大寨是華夏農業文明的佳作名篇。首戰白駝溝、三戰狼窩掌、奮力戰洪災、三不要三不少、搬山填溝造平原、科學種田等至今膾炙人口,留下史跡斑斑。團結林、知青林、紅碑、軍民池、周恩來紀念亭、虎頭山標志石、大寨全景、墓園、賈進財墓地、郭沫若詩魂碑、孫謙紀念碑、團結溝渡槽、大寨文化展示館、大寨展覽館、大寨村標樓、大柳樹、-故居、大寨生態園等眾多特色景點構成了全國著名的紅色旅游景區,這里旖旎動人的精……[詳細]
推薦10
平遙文廟學宮博物館
  平遙的文廟,又名文廟學宮,建于唐貞觀初年,其中大成殿為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重建,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至今保持原貌,這是我國現存各級文廟中歷史最悠久的文廟,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文廟建筑群。文廟,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祭孔、尊孔以及辦學的廟堂。從公元前478年開始修建孔廟以來,唐宋尊孔之風日趨繁盛。至明清兩代,孔廟建筑與祭祀已成定制。文廟成為在中華大地上最具文化特征的祭祀建筑系統,是除皇家建筑之外結構布局最嚴謹、氣勢最雄偉的古代建筑群落,是中國古代精神世界的皇宮。平遙文廟位于平遙古城內東南隅,是古城內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氣勢最雄偉、形制最典型的一座,是我國華北地區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座文廟。它座北向南,占地面積40580平方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選址、建筑風格、殿堂配置是儒家禮制思想在建筑上的集中反映。文廟的殿宇規模宏敞而布局莊嚴,內涵豐富而層次井然。廟區紅墻灰瓦,宛如帝王宮殿,充分反映了漢民族歷史中崇儒重……[詳細]


全部晉中市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电影日韩亚洲中文久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影院 | 中文字幕乱老妇女一视频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电影99 | 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 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