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陽泉市 > 郊區旅游

郊區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百團大戰紀念館
  百團大戰紀念館位于山西省陽泉市區西南10公里的獅腦山山頂,百團大戰紀念碑猶如一把鋒利的刺刀直沖云霄。雄偉的百團大戰紀念碑坐北朝南,由主碑、三座副碑、一座大型圓雕、兩座題字碑、4個烽火臺和長227米蜿蜒起伏的長城組成。1940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日本侵略軍一面對華北抗日根據地實行“囚籠政策”;一面在正面戰場上集結重兵,陰謀進犯西南、西北,妄圖迫使中國投降。在這緊要關頭,為了粉碎日軍陰謀,爭取華北戰局向好的方向發展,并影響全國的抗戰局勢,八路軍總部決心向華北日軍占領的交通線和據點發動大規模進攻戰役。百團大戰歷時5個多月,總共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40年8月20日至9月10日,主要任務是破壞敵人的交通、重點打擊正太鐵路。第二階段是從1940年9月22日至10月5日,主要任務是消滅交通線兩側的敵人據點和碉堡。第三階段是從1940年10月6日至1941年1月24日,百團大戰的第一、第二階段已經徹底破壞了正太鐵路,所以喪心病狂的日軍調集了數萬名兵力對太行根據地實行了瘋狂的報復掃蕩,因此……[詳細]
推薦2
陽泉翠楓山景區
  陽泉翠楓山景區翠楓山位于陽泉市郊區西南部,東連市區、南接平定、西攘壽陽、北抵新景,占地面積13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430米,相對高差700米,年均氣溫10℃。自然森林覆蓋率97%以上,各類植物生長茂盛且分布均勻。這里春天桃紅李白;夏季綠野凝翠;秋天楓葉流丹;冬季冰雕雪砌;一年四季風景如畫,堪稱自然仙境、天然氧吧。翠楓山旅游區的物候特征較明顯的月份主要有4-10七個月份,其中4月中旬桃、杏開花,9、10月份紅葉滿山,是旅游區山林景觀最有生機的季節。據中國地質科學院山西分院的勘查,翠楓山旅游區內的岳家溝泉為:二疊系碎巖裂隙水層,為含鍶——低鈉型飲用天然礦泉水,其出水量大小為60m3/日。其礦泉水質較好,水量較穩定,具有很好的旅游開發前景。翠楓山文化資源豐富,旅游區內保留有局部的抗日戰爭遺址——擋馬墻遺址。翠楓山風景區內有與自然生態相融合的八百米“自然之神”大道,大道兩側有囊括天地之神的40根圖騰柱;有山西民間的泥人、面花、木偶、皮影、各種休閑茶屋、餐廳,是游客休閑的絕好去處。景區標本館內展出……[詳細]
3、桃林溝 AAAA
推薦3
桃林溝
  桃林溝,一個古老的名稱,因古時這里的溝溝梁梁都長滿了桃樹,因此而得名為“桃林溝”。步入桃林溝景區仿佛進入了東晉大文學家陶淵明筆下描繪的那種“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世外桃源”。桃林溝生態園建成了千畝桃花園,目前是集娛樂、休閑、觀光、采摘為一體的生態旅游園區。每年4月中旬舉辦桃花節,以花為媒、以節會友,吸引了八方賓朋前來踏青賞花。桃林溝景區包括桃花柱、桃花源里公園、水上人家、農業觀光園等景點,大家在體驗采摘、品嘗美味佳肴的同時,還可以欣賞鳥語花香珍禽異獸。園林內孔雀、七彩山雞、珍珠雞、王鴿等珍禽免費市民開放。另外,桃花源里公園以鄉土樹種為主,喬灌草合理搭配,地被與宿根花卉應用豐富,同時引進南方木棉樹和本地百年老松等珍稀樹種,形成了大樹濃蔭、季相豐富的植被景象,兼具生態性和觀賞性,富有很強的韻律感,還實現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可以說,這里就是一個佳木薈萃、欣欣向榮的珍稀植物園。桃林溝碩果累累的豐收時節,您可以親自感受摘桃的感覺,品嘗無公害綠色果品,熱情好客的桃林溝人歡迎您前來賞花、摘桃、品桃……[詳細]
推薦4
狼峪抗戰遺址公園
  狼峪抗戰遺址公園,位于郊區舊街鄉草帽山,占地7.4平方千米。這里留存有日偽時期舊鐵路站點遺址和當年日軍修筑的工事群。遺址公園設有接待中心、展覽館、培訓室、住宿部,建有紀念碑、緬懷亭、將軍像、烈士墓、宣誓墻、百團大戰系列版畫,重點呈現百團大戰期間抗日名將、八路軍第129師新10旅旅長范子俠在陽泉西線鐵路破襲戰中的傳奇故事和平西縣游擊隊大隊長葛堯臣英勇就義的壯烈事跡。2022年12月,確定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詳細]
推薦5
陽泉關王廟
  關王廟又稱“老爺廟”,座落在中國北部山西省陽泉市東南2公里處的玉泉山山腰,是一座建于北宋時期(公元960~1127年),用來祭祀關公的廟宇。關王廟始建于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進行了重修,以后歷代又對其進行了多次修葺。關王廟占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分內、外兩個院落。建筑以內院的關王正殿為主,包括獻殿、端門馬殿、南北配殿、圍插廊、五關通以及外院的東樓戲臺、落箭亭、飲馬亭、關廟東門等建筑。除部分建筑沿襲了唐代風格外,大部分建筑均保持了宋代《營造法式》中的建筑規范。殿內供奉有關公、關平、周倉等人的塑像,塑像雕塑精美、形象生動,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關王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關公廟宇,具有重要的文物歷史價值。同時它也為人們了解中國古代歷史、藝術、科學、建筑等方面的面貌,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國家文物局)……[詳細]
推薦6
小河古村·評梅景區
  位于郊區的義井鎮小河古村評梅景區,是陽泉市首家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因民國才女石評梅而得名。庭院深深深幾許。走進小河古村,鱗次櫛比的房屋建筑讓你有穿越回歷史之感。在這座古村里,有石家大院、李家大院、石家老院等;街巷有福地巷、李家祠堂巷、宜遠興巷、石家老宅巷東、石家老宅巷西等;另外還有古井、古磨等文物古跡。小河村保存了相對完整的、真實的歷史遺存,同時附帶了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體現了很高的文化水準,反映了當時文化的輝煌,見證了明清時期該地區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小河村文化底蘊深厚,現存的建筑遺產非常豐富,有明、清、民國各個時期的建筑共計18.3萬平方米。小河歷史文化名村的建筑類型也非常豐富,其中寺廟建筑有關帝廟、觀音庵等,祠堂建筑有石家祠堂、李家祠堂、竇家祠堂等,商業建筑有當鋪、商鋪、醋坊等。·自然遺存·小河村四周山崗環繞,綠樹成蔭,村前有小河(現覆蓋到路下),背山面水,負陰抱陽,背山可以防西北風沙的侵蝕,可以接納充足的陽光;面水可以方便生活。……[詳細]
推薦7
陽泉北山公園
  陽泉市北山公園位于山西省陽泉市開發區西部,總規劃面積86萬平方米,占地1300畝。建于2006年,公園的主題群雕是以圣經的耶穌事跡為背景,這在中國內地獨一無二。公園的原址,是一座煤矸石堆成的荒山,曾經是陽泉鋼鐵公司的廢渣山,近80萬方的冶煉廢渣和垃圾污染了城市環境,公園景觀主體風格為歐式、森林、生態、休閑。是山西省最大的城市公園、唯一的歐式建筑公園。公園的的主要景觀有南大門、萬人廣場、臺階步道、浮雕、旱噴廣場、主題群雕、休閑廊道、文化長廊、林蔭廣場、神秘園的魔法石、許愿池、奧德修斯故事園、紫藤長廊等。休閑廊道為東西對稱的兩條,各長108米、338級,沿山勢蜿蜒而上,如同二龍騰起,又似雙臂舒展,拱衛著中間蔥蔥郁郁的萬米大草坪。廊道兩邊一路敷設的24組燈光廊柱,可以非常漂亮地打出百米長的七彩光廊,把夜晚的休閑廊道裝點成一條閃爍明滅、色澤迷蒙的“魅力隧道”,環抱著寧靜的大草坪上、15組由明轉暗的聚光射燈漸次鋪開的一層層波紋狀的銀輝。似有若無之間,真可謂虛實相生,形神兼備。其目標,就是要營造一個……[詳細]
8、銀圓山莊 AA
推薦8
銀圓山莊
  銀圓山莊位于平坦鎮官溝村,屬典型的明末清初北方式民居建筑群。銀圓山莊由張家大院和天然礦泉水等景觀組成,張家大院始建于清代中葉約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前后,地上、地下建筑面積共24000平方米(含沙灣雙喜院),共有房舍185間,窯洞125眼。整體院落依山而建在30米高、75度斜坡的石崖上,上下共有10層建筑,11套院落組成。近年來官溝村采取邊規劃邊開放邊開發的方法,開發了張士林先生故居、張梅林烈士紀念室及養正學堂舊址等,將古老的大院建筑與現代審美情趣融為一體,被譽為山西的“小布達拉宮”。張家大院,位于陽泉市西郊三公里處的平潭鎮官溝村,是一處清代末年民國初期的民居建筑群落。它帶有晉東特色的北方民居,成為陽泉市內少有的民俗旅游景點之一。共有十一套院落,它們在石崖上倚山而筑,上下落差達50米,形成了隨形變化的十層建筑物。它高低錯落、依山臥石、鱗次櫛比的完整的建筑形制,成為一種特色。外地人都形象地稱之為陽泉境內的小“布達拉宮”,遠遠看去,真有幾分形似之處。進入張家大院的大門,會看到一條由石頭砌……[詳細]
推薦9
獅腦山森林公園
  獅腦山森林公園系以紀念參加百團大戰的八路軍英雄業績為主要內容的紀念性森林公園,位于陽泉市區西南部,距市中心5公里,占地面積1984畝,海拔1160米,為陽泉市區最高峰,是抗戰期間聞名中外的“百團大戰”主戰場之一。1940年8月,為粉碎侵華日軍的“囚籠政策”,八路軍動員105個團,在華北敵后戰場向日軍發動了大規模交通破襲戰,史稱“百團大戰”。戰役第一階段,在實施對正太路的破襲中,為牽制陽泉敵第四混成旅團,使其不能出動增援西段守敵,八路軍129師385旅14團、769團奉命扼守在獅腦山,浴血奮戰七個晝夜,重創敵軍,使獅腦山陣地始終牢牢地固守在我軍手中,出色完成了掩護破襲戰之任務。“百團大戰”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敵人,堅定了全國軍民抗戰到底、抗戰必勝的信心。陽泉在戰斗的烽火中變成了中國共產黨在華北敵后重要的抗日堡壘之一。為了緬懷抗日英烈、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對廣大人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1985年,時值紀念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陽泉市委、市政府報請中共山……[詳細]
推薦10
石評梅祖居
  石評梅祖居(第五批省保)時代:清至民國地址:陽泉市郊區義井鎮小河村石評梅祖居所在的小河村是20世紀20年代我國新文化運動先驅、著名作家、詩人石評梅女士的祖籍故里,石評梅女士短暫的生命光彩照人,她與我黨革命先驅高君宇的愛情故事凄美動人。小河村石家祖居始建于清雍正年間,距今已有270多年歷史。石評梅祖居初為石顯玉家所建,坐落在小河村南口的西山坡上,坐西朝東,背山面水。院落布局呈階梯狀分布,從下而上是大致可分為三個大的層次:第一層,主要是“含清堂”的院落;第二層,主要是“三元堂”的院落;第三層,也是最上邊的一層,主要是“明遠堂”的院落。建筑面積約10000平方米。院中有窯洞65眼,房屋112間。院落北側建一座玲瓏剔透的小花園,透著江南園林的靈氣。石評梅祖居是由二十一個小院組成的一個大院,大院有六座大門,三個后門,二十一個小院由七十二道過門相連,或上或下,或左或右,院中有院,院上有院,院旁有院。七十二道過門一開,院院相通,撲朔迷離如入迷宮;七十二道過門一關,個個小院又互不相擾自成一統,十分幽靜。……[詳細]


全部郊區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在线播放 | 久久国产香肠视频限制免费 | 日本日本乱码视频在线看 |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