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廣佑寺,始建于東漢,是佛教傳入中國后最早出現的寺院之一,也是東北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佛教傳播中心。公元1161年,金世宗完顏雍在這里政變稱帝,此后,廣佑寺倍受歷代朝廷恩典而成為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歷史上多位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都曾到此朝拜,并留下吟頌她的諸多詩篇。1900年,這座千古名寺慘遭沙俄焚毀。重建的廣佑寺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在寺院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設計建造牌樓、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萬佛閣、甘露戒臺、三寶樓,在東西兩側建有鐘樓、鼓樓、碑廊、東西配殿,寺院西部建有別院圓通禪院。圓通禪院為廣佑寺附屬殿宇,建于白塔北側的人工土臺之上。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350平方米,大殿為五開間歇山單檐式仿古建筑,通高17米。殿額牌匾圓通禪院為全國著名書法家啟功所題。圓通乃觀世音菩薩別號,故此殿專門用于供奉觀音菩薩。殿內中央置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坐像,通高6.2米。坐像左、右前方為善財童子和龍女二立像,是為觀音二近侍。殿內東、西兩側1.2米高的須彌座上,對稱排列觀音為教化……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