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漳州市 > 華安縣旅游

華安縣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福建土樓·華安景區
  福建土樓粗略統計總共有三千多幢,華安縣的土樓現存才68幢,數量雖然不多,但是華安土樓以其鮮明的地域特色與特殊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與科學價值,在福建土樓中占據特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華安仙都鄉鎮大地村的“二宜樓”,是華安土樓的典型代表,是福建土樓的杰作,是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1、環境最宜居“二宜樓”背依蜈蚣山。山體逶迤成巒、樹木蔥蘢。樓前曲水回環、視野開闊,近有龜山作案,遠有九峰作屏。左邊獅子山勁拔前伸;右邊虎行山低矮退縮,故添建玄天閣以補風水,使左右均衡。這里秀山環抱,豐水匯集,山明水秀,藏風聚氣。背山能擋寒潮,面水迎接涼風,植被可保水土。土樓與環境有機融合,構成理想的生態格局。既獨具優美景觀,又方便生產生活,確是宜山宜水宜居宜人。2、布局最獨特福建圓樓的平面布局有內通廊式與單元式之分。單元式土樓集中在漳州市所屬的平和、詔安、云霄、漳浦、華安等縣。絕大部分單元式土樓,是單個開間為一個獨立單元。而華安大地村的“二宜樓”、“南陽樓”則以多開間作為單元。“二宜樓”環周有十個是四開間的單元,一……[詳細]
推薦2
華安縣九龍江水利風景區
  華安縣九龍江水利風景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境內,依托華安水電站而建,屬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風景區,規劃面積9.55平方公里。 景區資源獨特,既可觀賞具有齊聚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珍稀竹種的竹類植物園,又可品味高山族同胞那古樸熱情的民風,既可品鑒中國民間藝術之瑰寶——華安玉雕,又可體驗大自然神斧巨作之玉雕走廊。景區以華安九龍江豐富的水資源、優良的水環境為基礎,以改善城市生活環境,提高居民的精神生活水平為目標,結合福建土樓——華安土樓,展示華安豐富自然、文化景觀,打造華安的旅游品牌,提升華安城市形象,帶動華安的經濟建設。……[詳細]
推薦3
汰口古寨
  在距離素有“千古之謎”、“江南一絕”的華安縣沙建鎮仙字潭約3公里處,也就是在九龍江北溪汰溪下游的小山頭上,在參天大樹之間座落著一座古兵寨建筑——汰口寨。它雖然歷經六七百年以上的風吹雨打,但仍然保持原始的兵寨建筑風貌,絲毫現代建筑的痕跡,與山腳下近年來的現代化住宅形成鮮明對比。這里不僅自然風光優美,而且有著悠久的建寨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這就是古老而神奇的汰口寨。汰口寨古稱“桃源口古寨”,又稱“全保樓”。漫步古寨,映入眼簾的許多大樹枝繁葉茂,郁郁蔥蔥,將古老而神秘的古寨若隱若現地包圍著,為這個小寨增添幾分神秘色彩。此時此刻,你也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詩人陶淵明筆下世外桃園的醉人佳境,因為它是見證了六七個世紀以來的歷史風云。古寨的神奇魅力首先在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兵寨建筑風格,它坐落于一座龜形山上,三面環山,一面臨溪,長約?84米,寬約46米,建筑面積約3800多平方米。山寨正門上方赫然寫著“全保樓”,后門則無題字,側門寫著“百谷朝宗”四字。正門進去,便是鵝卵石鋪就的通廊式庭院,俗稱“天街”,兩……[詳細]
推薦4
高山族風情園
  華安是一個多民族的縣份,有高山族、畬族等多個民族,是高山族同胞居住在祖國大陸最多、最集中的縣份。高山族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風情習俗和生活習慣。他們勤勞勇敢、能歌善舞、熱情為客,充分顯示本民族的才智、靈氣及其生活哲學,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高山族同胞對舞蹈情有獨鐘,每逢祭祀或節日必舉行舞會,并表演精彩、內容豐富、風格多樣,趣味性和游客參與性強,具有較高的娛樂和欣賞價值。為弘揚少數民族文化、拉近兩岸親情以及拓展我縣特色旅游,縣旅游局于1999年動工興建華安民俗風情園,占地100畝,第一期工程已投資近一百萬元興建了高山族村寨。現寨內建有工作室、起居室、表演場、觀賞臺、了望塔等,配套興建了餐廳、茶座、卡拉OK廳以及兒童游樂設施。今后,民俗風情園計劃投資千萬元,將它開辟成為一個具有濃郁地方特色、文化含量大,集觀賞性、娛樂性、參與性為一體的綜合旅游文化景區。華安是祖國大陸高山族同胞人口聚居最多、最集中的縣份。這里有一支由高山族青年自發組成的高山族風情歌舞表演隊,其歌舞熱情奔放,生活氣息濃厚……[詳細]
推薦5
官畬村
  華安縣新圩鎮官畬村,是建在半山腰上的畬寨,古樸的自然風光、多樣的畬寨風情成就了官畬這個小村落。在這樣的村莊里,于青山綠水間領略畬寨風情,儼然有種超脫世外之感。但是近期一系列的活動打破了這個深山小村莊的寧靜,美麗多情的畬寨火爆起來了。官畬村的由來 官畬村起源于300多年前的清順治年間,一群畬族人從華安汰口逆江而上,到達新圩古渡散居,后來看中了半山腰上的這處螺旋地形,發現已有一戶漢族人家居住。而這戶人家的主人剛科舉中榜,將遷居漳州府郡為官,就把家園交給了畬族人。“前有漢人為官,后有畬民為居”,于是“官畬”之名就流傳至今。獨特文化 紅紅火火“請火節”每年的農歷大年十二,官畬村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請火節”。當天,由畬族同胞們組成的請火隊伍從山頭祈請圣火后,組成長龍,在鼓樂伴隨下,巡游全村,先后歷經“踏社”、“踩火”、“搶火”等環節。其中,在鳳凰臺前的“踩火”儀式把整場活動推向了高潮,畬家漢子肩抬神像,赤足飛踏在高及小腿的火紅炭堆,引得炭火四濺,觀眾陣陣喝彩。最后,畬族同胞老老少少紛紛拿起早先備……[詳細]
推薦6
南陽樓
  南陽樓位于華安縣仙都鎮大地村的獅形山下,走近南陽樓,“福建省土樓博物館”幾個大字躍入眼簾。南陽樓系二宜樓創建者蔣士熊之孫蔣經邦所建,時在嘉慶丁丑年端月(1817年農歷正月)比二宜樓遲建47年。由于有二宜樓作為藍本參照,因而二宜樓建筑設計方面的優點特點為其所吸收,可稱是二宜樓的縮影,其木雕、石刻用材方面較之二宜樓更勝一籌。南陽樓坐東南朝西北,占地3100平方米,樓高13.25米,直徑51.6米,設4個單元,每個單元均為7開間,共有房間96間。現樓內陳列了土樓主人當年的家具、文具、文玩等物品、勞動工具等保存完好的珍貴文物,再現了當年土樓主人的生活原貌。”莊子曰:“南方有鳥…非梧桐不棲,非練實不食,非澧泉不飲”,南陽樓的樓門,便是這“鳳棲之木”所制,可見其用料之精良。門樓為細磨的花崗巖砌筑,高5.99米,闊4米,門放1.7米,三門頂皆置水箱,外敵火攻時灌水可成水幕加以防御。南陽樓石匾額為行書勒刻,左巷門石匾額勒“山高”右邊“水長”,筆力蒼健。左邊勒寸楷“嘉慶丁丑”,右刻“端月立”,本建筑其石刻……[詳細]
推薦7
竹種園
  竹子,在我國的文化史上源遠流長,它與松、梅并譽為“歲寒三友”,與梅、蘭、菊一樣有“君子”之稱。竹種更是多姿多樣,風情萬種,除用途廣泛、經濟價值較高外,還有特殊的旅游觀賞和審美價值。華安的竹類植物園就是這樣一個包容萬千的旅游勝地。竹類植物園創建于1992年11月,址在城關九龍平湖北側的龜仔垅山。園內又分為五區一園:即竹種分類區、觀賞竹種區、生產區、珍稀竹種引種區、紀念竹林區和民俗風情園。竹子從用途和經濟效益講,可稱上一竹多用濟民生:竹材可供造紙、生產人造板、日用品、竹工藝品;竹筍是上乘佳肴;竹頭可以雕刻;竹枝可以加工竹掃帚;竹葉可以用于生產飲料或作出口包裝用品;從竹材中提取的鮮竹瀝、竹璜等可作中藥;竹屑是培育菌中皇后竹蓀的優質原。從觀賞和審美角度看:竹子四季常青,瀟灑多姿,姿態優美,獨具風韻。竹子“未出土時便有節,及凌云處尚虛心,象征著虛心文雅的特征,高風亮節的品格。而一片片一叢叢郁郁蔥蔥的竹林,使人們自然想到它們不畏逆境、不懼艱辛、寧折不曲的品質。走入竹林,到處茫茫竹海,清蔭通幽,惹人情……[詳細]
推薦8
貢鴨山森林生態旅游區
  貢鴨山森林生態旅游區位于福建省南部的華安縣境內,距華安縣城28公里,由貢神峰和麒麟峰組成,面積626.7公頃。區內森林資源豐富,自然景觀奇特,以林茂、山雄、石怪、樹奇、水秀、壑幽、洞異而聞名。這里氣候宜人,春天山花爛漫,白霧環繞,夏季百木垂蔭,清爽宜人,晚秋樹果累累,四處飄香,冬季寒意襲人,一派北國景象。區內萬石靈秀,素有“山奇石更奇,石動物風光冠八閩”之美譽,特別是“天狗夢月”、“群龜越山賽”、“老鷹捉小雞”、“翠鳥戲沙鯊”等天然動物石奇觀,形象逼真,維妙維肖。我國著名考古專家蓋山林,來到貢鴨山考察時,特地作詩一首“輕云淡淡霧綿綿,-蒼茫罩山顏。盡說漳南風光好,貢鴨山景甲眾山”。中國著名攝影家徐肖冰、侯波夫婦題詞“八閩奇觀華安貢鴨山”。原中國文聯副主席、世界杰出藝術家呂厚民題詞“貢鴨山旅游勝地”。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福建省文聯副主席、福建省攝影家協會主席、著名攝影家張宇多次來貢鴨山創作并題詞“神山奇景”。區內保存有5000多畝的南亞熱帶天然常綠闊葉林,是福建省除武夷山和梅花山兩個國家……[詳細]
推薦9
南山宮
  南山宮位于福建省華安縣良村鄉的南山腰,距縣城13公里。南山宮坐西向東,面對筆架山,海拔300米,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始建于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明正統六年(1441年)重建。明太仆陳天定曾流寓此宮二年,親題匾額“德茂天初”。南山宮祀圣祖大仙(仙媽)和都統舍人神像,有簽詩36首,據傳為陳天定所作。南山宮為道觀,建筑仿皇宮太和殿式,磚木結構。道宮基盤近正方形,四周均有走廊。宮內呈正方形,有彩繪天花板,正中是一圓錐形旋式藻井,藻井的斗拱計99個,上置八卦太極圖,蘊含天圓地方之意。殿堂四根紅漆棱形木柱,有云龍和八仙彩繪,宮內外木壁墻上均有彩繪,圖畫清晰可見。宮中木作構件,挑梁椽榫較為古樸凝重,裝飾構件相當簡約明快,屋脊飾飛禽走獸、花草樹木、人物故事、重檐迭脊、翼角飛舉。南山宮現存建筑風貌,基本上屬明清風格,唯四支紅柱及柱礎工藝異于椽梁,經鑒定為宋代遺物。南山宮今仍存有長方形蜈蚣旗13面。蜈蚣旗俗稱大旗,因其形狀酷似蜈蚣而得名。另有輦轎兩輛,據傳,每輛轎子要用48兩黃金研末粉飾。蜈蚣旗……[詳細]
10、齊云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10
齊云樓
  齊云樓建于明萬歷十八年(一五九O),距今已有600多年,是目前已知始建年代最早的圓形土樓,堪稱“樓母”,證明華安是閩南圓土樓發祥地。齊云樓郭氏家庭,是一大旺族。據齊云樓珍藏的兩本《郭氏族譜》記載,他們的開姓始祖是周文王之弟號叔,以太原為最古郡望,又望出華陰、馮翊。至唐代郭子儀中興唐室,封“汾陽王”,其后以“汾陽”為堂號,奉郭子儀為郭氏一世祖。郭子儀有八個兒子,長子郭曜生子巖、嵩。唐代王審知人閩之際,郭嵩隨軍入閩,居于漳州芝山東麓郭坑,是為郭氏入漳始祖。其后經過三十幾代子孫非常復雜的播遷,傳到郭子儀以下第三十世孫郭叔資,于明成祖永樂年間(1403-1442年)開基華安沙建岱山村。郭氏家族在岱山傳衍了七、八代,到明萬歷年間已是巨族。齊云樓興建之后,直到清末,郭氏家庭向外遷移的非常多,其中最集中最多的是遷往臺灣。清末編修的郭氏岱山大宗譜,記載到岱山第十八世。譜載,從十世至十八世,九代人中,岱山郭氏共有三百多個男丁遷臺開基。每代遷臺人數均不下四十人,聲勢浩大。有清一代,在臺岱山郭氏子孫經常回齊云……[詳細]


全部華安縣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三上悠亜国产精品一区 |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专区一区 | 亚洲日本香蕉91视频 | 亚洲最大色资源在线观看 | 丝袜精品国产香蕉在线 | 亚州精品私密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