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 > 宜春市 > 宜豐縣旅游

宜豐縣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淵明湖水利風景區
  宜豐縣淵明湖水利風景區位于宜春市宜豐縣境內,依托豐產水庫而建,屬于水庫型水利風景區,規劃面積65.18平方公里。景區因毗鄰陶淵明故里而得名,景區包括豐產水庫、陶淵明故里和洞山景區三部分。景區內工程景觀宏偉,自然山水風光怡人,風景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良,動植物種類繁多,文化底蘊深厚,素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炎涼適宜、物阜民豐”之美譽。宜豐縣政府立足于景區的可持續發展,確立了保護優先,科學布局,適度開發的理念,充分發掘景區內的歷史文化內涵,經過近幾年的持續投入和規范管理,各項配套設施較為齊全,景區開發建設已初具規模,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淵明湖水利風景區(以陶淵明故里所在地國家中型水庫豐產水庫而冠名),位于宜豐縣澄塘鎮鉤下村,距縣城17.5公里,離大廣高速公路宜豐出口16公里。水庫大壩于1958年9月由上萬群眾夜以繼日、憑著“愚公移山”精神用肩挑、手推、“土機械”筑建而成,起到為下游2個鄉鎮農田水利的灌溉作用。淵明湖水利風景區核心景區(豐產水庫)面積47.5平方公里,水面面積2.4平方公……[詳細]
推薦2
南屏公園(省級森林公園)
  位于縣城南郊,是省級森林公園,也是全省縣級最大的公園。由南屏山、釣月灣、鹿洲三部分組成,由于歷越千年,文化積淀豐富,先后有許多文人墨客在此題詠,大文豪蘇東坡、蘇轍、黃庭堅曾慕名訪竭,黃庭堅小時候在此讀過書,并作《東郭南園記》;北宋著名詩僧惠洪描寫南園風情的《秋千》詩,入選《千家詩》,誦為千古名篇,另一詩作《筠溪晚望》入選《宋詩紀事》使釣月灣名播中洲,南宋詞人劉辰菊在此寫下《小斜川亭記》,還有不少文人在此留下名篇,清嘉慶新昌縣令陳云章曾作詩贊美這一帶風光:“此幫水木最清華,一路風光似若耶”。該園建于1982年。主要景觀有:(1)岳飛塑像 該塑像11噸重,為紀念岳飛在宜豐8年抗金而建。(2)岳王廟(又名精忠祠) 宋建炎四年(1130)至紹興三年,岳飛和他的兒子岳云率岳家軍數度轉戰宜豐,征伐金將領補顏鐵木爾、馬進等,岳飛遣岳云從洪州運米賑濟新昌饑民。為懷念岳家父子為新昌“御災捍患”之功德,南宋時邑民在縣城立岳王廟以祀之。該廟始建于縣城東郊,因城市建設需要,故搬遷到這里的。此廟始建于南宋,……[詳細]
3、洞山禪林 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3
洞山禪林
  洞山是中國佛教曹洞宗祖庭,天下舉宗,曹洞宗弟子遍及世界,早在公元840年就有日本瓦室能光、朝鮮利嚴等和尚在洞山長住,使曹洞佛法徒入日本及朝鮮。現在,曹洞弟子在日本就有千萬之眾,良價大師(公元835年)創立的曹洞佛法,傳揚世界,良價于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唐懿宗敕以“悟本禪師”法號,圓寂后敕建“慧覺寶塔”建于洞山后山。洞山,不但是佛教曹洞宗祖庭,且是一處集佛教文化、自然生態于一體的旅游勝地。景區原始森林內,古木參天、藤蔓環繞、獸走鳥躍、鳴泉飛瀑,景致美不勝收。景點20余處,有普利寺、價祖塔、蘇轍詩石刻、木魚石、七仙橋、千年羅漢松、石上楠、逢渠橋及夜舍山、紅米堝塔林、牛頭山塔林、經坑塔林等多處佛塔林,雄偉的山門有已故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撲初老先生親題“洞山禪林”四個金字,洞山山清水美,代代出佳人,畫壁娘娘沐洞山溪泉,如芙蓉出水,深得皇帝寵幸,因此,洞山溪泉被譽為美容之神水。君到洞山來,看佛光、沐洞山之靈氣,定能逢兇化吉,遇難吉祥,事業發達,事事順遂。普利禪寺:始建于唐咸通中期,幾經興廢,198……[詳細]
推薦4
東方禪文化園
  東方禪文化園規劃面積1000畝,規劃區域地理位置優越,生態環境優美。根據規劃,東方禪文化園由主入口區、禪歷史博物館、禪意園、禪文化研修中心、花崗巖雕五百羅漢像等組成。規劃工作已經完成,同濟大學著名古建筑學家路秉杰先生單綱建筑設計。該園建設規劃總體布局為“一塘、一林、兩園、一中心、一寺”。園內將安放500尊石雕羅漢,主像高2.2米,坐像1.7米,每尊重達數噸,造型精美逼真,氣勢恢弘震撼,千姿百態,清奇古怪,實為中華之瑰寶,禪文化之重器,是我國首創安放石雕羅漢最多、規模最大的佛教文化景觀,它的建成將為弘揚和繼承中國佛教禪宗文化、打造禪宗強勢品牌、發展宜豐旅游經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東方禪文化園建設得到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的鼎立支持和悉心指導。南先生對園區建設規劃和設計提出了大量具體的意見和建議;發動弟子積極支持羅漢像認捐和旅游區公路建設;并為東方禪文化園親筆題寫了園名。宜豐獨具禪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山清水秀的優良生態。東方禪文化園建設的目標是打造世界級禪文化旅游觀光和研修平臺,使之成為傳承中華優秀……[詳細]
推薦5
宜豐五峰山
  五峰山,坐落于宜豐縣黃崗鄉境內的五峰山凈覺寺(江西省宜豐縣黃崗鄉汪溪村)。有歸云、積翠、羅漢、月桂、拂巖五峰,俱稱幽勝。山中凈覺寺始建于南朝劉宋永初年間(420-422),距今1500余年,后改名普利寺。唐大中年間(847-859),高僧常觀在此住持。唐宋時,這里僧眾云集,香火極盛。柳公權曾為該寺書額,黃庭堅等有詠同詩,蘇轍嘗為寺僧撰塔銘并舍經于寺。五峰山、洞山、黃檗山合稱“釋家三大祖庭”。山中峰奇瀑高,終年云蒸霧騰,古跡薈萃! 素S佛史記載,五峰山為南朝開國皇帝劉裕(公元420—422年)御批敕建。唐大中年間(公元847—859年),百丈寺懷海法師的高足常觀禪師與臨濟始祖希運出師后,一個在黃檗山開揚宗風,一個在五峰山-托缽。清朝初期(公元1663—1741年),臨濟三十二、三十六世孫煦杲照、慈念等重振受挫臨濟于五峰山林,擊鼓傳燈,為世人留下這佛教勝跡。  出宜豐黃崗集鎮折北朝西,轉瞬即入層巒疊嶂山林,公路沿途斗折,高低跌顛。到得汪溪村,只見五峰如掌,陰靜生涼,周邊山形宛如僧人的道帽……[詳細]
推薦6
黃檗山
  位于宜豐縣的黃崗鄉黃檗自然村,是宜豐、萬載、銅鼓三縣的交界山,離縣城48公里,主峰仙姑棟海拔1404米。黃檗山是唐宋時期盛極一時的著名禪宗道場,也是中國佛教禪宗五家之一臨濟宗的發祥地。黃檗山不僅以臨濟宗祖庭而聞名海內外,其茶、竹、瀑、泉也名聞天下。黃檗禪茶,被譽為“中州絕品”,曾作為貢茶。宋代著名文字家蘇轍、劉克莊、王應麟均在黃檗山留下了千古絕贊。今天的黃檗山,已成為中外臨濟宗徒尋根問祖的圣地,名聲更為遠播。希運禪師于唐開成年間在黃檗開寺-,首創“當頭棒喝”法,一時四方僧侶云集。唐宣宗李忱沒當皇帝時曾隱居在黃檗山,跟隨希運學佛。希運圓寂后,真身葬在黃檗山的塔前山上,唐宣宗賜其“斷際禪師”謚號,尊希運為空前絕后的高僧。在公元十二世紀末,日本僧人榮西將臨濟宗引入日本,使臨濟宗成為日本佛教禪宗主流,黃檗山也成為臨濟宗共尊的祖庭。主要景觀有:①千年龜石 此石長10余米,高2米,狀如龜,其眼、頭分明,傳為仙女峽神龜,有感于希運說法,希運圓寂后,行至希運墓塔前,甘為守塔。龜石亦被黃檗村民視為守護一……[詳細]
推薦7
官山自然保護區
  官山自然保護區是江西省建區最早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它位于贛西北九嶺山脈西段的宜豐、銅鼓兩縣境內,總面積11500.5公頃。保護區內森林茂密,幽谷迭翠,奇峰崢嶸,怪石嵯峨,一年四季雨量充沛,氣候溫暖,景色宜人,既是野生動物棲息的王國,也是人們科考、游覽、度假、避暑及療養的好地方.官山自然保護區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系統,是野生生物類野生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區內植被保存完好,不僅有參天古樹,還有奇花異草:不僅有清澈見底的涓涓溪水、悅耳動聽的幽谷泉聲,還有氣勢磅礴的吊洞山澗?飛瀑;成群的野雞、歡快的小鳥、活潑的獼猴,真是可愛無比。那陡俏的山峰和懸崖,千姿百態的怪石,更能激發攀登者和探險者的濃厚興趣。區內山峰綿延起伏、云霧飄渺,常常讓游客有如臨仙境之感;石花尖的噴薄日出十分迷人,落霞美麗,常使游客留連忘返。官山自然保護區是天然的公園,區內有世界性四紀冰川遺跡及其遺留的原始森林,有“活化石”穗花杉群落,有古老木蘭科植物含笑群落,有遮天敝日的千畝麻櫟群落,有以奇石居稱的麻姑尖、石花尖、蓮……[詳細]
推薦8
宜豐崇文塔
  崇文塔,位于宜豐南屏公園最東端耶溪之濱、綠秀山尾。此塔非佛教寺院之藏經塔或貯舍利之塔,乃為崇文而建。明天啟六年(1626)創基,崇禎四年(1631)建第2層,十三年(1640)建第3層,清康熙元年(1662)建第4、5層,康熙五十六年(1717)方續建第6、7兩層,歷時91年始合尖。乾隆四十年(1775),改磚剎為瓷剎。崇文塔,嘉慶二年(1797)又改瓷剎為銅剎,光緒十九年(1893)重修。崇文塔,塔為七層八面,樓閣式。磚石結構,以桐油石灰為粘合物。塔體里外都施白堊。塔高45.5米,每兩層間有腰檐與平臺,腰檐面為斜坡溜水,下部作鋸齒迭澀和仿木椽頭。平臺面敷石板,下部作鋸齒迭澀,第l、2層間與2、3層間的平臺下無迭澀,只作斜面,石板下置龍紋瓦當和風紋滴水。崇文塔,底層外對徑8米,內室對徑4.3米。從第2層起逐級收分。第7層外徑6.5米,內室對徑3.2米。收分比為1:0.035。底層南、北、西三向各開一券門,東門為假門,形似神龕。西門一側夾層磚壁內設石階梯通道,繞南折至東盤旋通人第2層,直至……[詳細]
推薦9
宜豐廣福寺
  進入宜豐縣城,來到南屏公園右側大約40米遠,就是著名的廣福寺,廣福寺是宜豐曹洞祖庭的下院。廣福寺門樓熠熠生輝,門柱外的上聯:皓月麗天川川現;下聯:-墜地顆顆圓。透射出佛法的博大精深。進入門樓是廣福寺的前庭,兩邊的對聯道出了佛教的真諦:橫批:普渡眾生上聯:北岸觀潮救苦救難盼諸孽回頭是岸;下聯:南海觀音大慈大悲保眾生脫離苦海。彌勒菩薩(梵文Maitreya),意譯為慈氏,音譯為梅呾利耶、梅怛儷藥,佛教八大菩薩之一,大乘佛教經典中又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常被尊稱為彌勒佛。被唯識學派奉為鼻祖,其龐大思想體系由無著、世親菩薩闡釋弘揚,深受中國佛教大師道安和玄奘的推崇。觀世音,梵名Avalokites/vara ,音譯阿縛盧枳低濕伐羅。以慈悲救濟眾生為本愿之菩薩。又作光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觀世自在菩薩、觀世音自在菩薩、現音聲菩薩、窺音菩薩。略稱觀音菩薩。別稱救世菩薩、蓮華手菩薩、圓通大士。另一梵名為A^rya^valokites/vara ,音譯阿唎耶跋盧枳羝鑠筏啰,為圣觀世音……[詳細]
10、天寶古村
推薦10
天寶古村
  位于宜豐縣境北,距縣城23公里,為天寶鄉辛會村、辛聯村所在地,合稱天寶古村,面積2平方公里,有住戶2067戶,人口5803人,大廣高速(武吉段)、昌銅高速在天寶設有互通出口處,交通極為便利。天寶古村自三國東吳(公元220)至唐代在此四設縣治達250年之久,故稱“古宜豐治”。天寶古村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的船形地貌,獨特的自然環境,東南有2500余米的東水西流彎山繞城的護城河,西有藤江河,北面有1490余米長氣勢恢宏的古城墻遺址。古村原有三街六市,六座城門,十三第宅,48條巷,48口井,四周設內外八景。先后被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級生態鄉鎮”、“中國民族優秀建筑文化魅力名村”、“中國獨具特色名村”、“江西省鄉村旅游示范點”等稱號,2010年入選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小城鎮展區展覽。歷史上的天寶古村人才輩出,它置于船形地貌之中,是山環水繞、風水寶地,氏族文化,起源之地,鐘靈毓秀,古墨飄香,又可說是書香之地,吉祥之地。據史料記載,天寶古村曾出進士、舉人150多人,其中,進士20多人,故而還有“……[詳細]


全部宜豐縣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n∨中文字幕在线 | 人人视频久久精品视频 | 曰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 亚洲中文字幕欧美高清 | 色妞在线视频网址免费观看国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