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 > 吉安市 > 安福縣旅游

安福縣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安福武功山景區
  武功山位于羅宵山脈中段,我省的中西部,距安福縣城70余公里,是我省境內的最高峰,也是全省著名的風景名勝區。武功山素以峰雄、水秀、草綠、樹茂、竹奇花美聞名遐邇。特別是位于海拔1918米高處綿延數十萬畝的高山草甸,堪稱中國一絕。據廬山植物園林業專家考證:在如此高的海拔,生長著如此大面積的高山草甸,不僅在中國,乃至整個亞洲都十分罕見。她是江西的一塊綠色寶地。武功山北視廬山鄱湖,西鄰南岳衡山,是我國道教“三十六河山洞天”之一。主峰白鶴峰,位于安福縣境內西北面,海拔1918.3米,是江西境內高峰之一。它的四周簇擁著滬峰、箕峰、九龍、明月、香夕爐等十大高山和千座峰巒,犾如“眾星捧月”一般,歷史上曾因武功山冠蓋衡廬,有“衡首廬尾武功腰”的說法。古籍中也曾將衡廬和武功山并稱為“大江西南三巨鎮”。武功山四季風光各具特色:春日,杜鵑盛開,漫山遍野;夏日,10萬畝草甸,一片翠綠;秋日,澄紅金黃,野果清香;冬日,飛雪迎客,冰崖百丈。人們常說武功山有六美:山雄、草綠、樹奇、花艷、水清、云壯,晨昏雨后,云霧升騰,云……[詳細]
推薦2
羊獅慕景區
  羊獅幕又名楊思墓,位于安福泰山,章莊兩鄉交界處;距萍鄉城58公里的蘆溪縣最東端和宜春市也可去羊獅幕,羊獅幕東與明月山緊相連,西接發云界,南至武功山泰山鄉文家社邊村,北接萬龍乾坤奠,東西走向,主峰海拔1670米。羊獅幕是江西省武功山金頂的姐妹峰,山上的植被保護較好,到處都是迎客松之類的奇異珍木,嶙峋怪石舉目可見。云羊午獅銀幕顯,遙望石筍掛明燈。1500米以上的同峰競相挺拔,嵯峨羅列,峰峰景色各異,氣象萬千。不同的地質構造和氣候影響,使得同處于亞熱帶的諸峰地貌形態千差萬別。有草甸、有石筍、有奇松、有怪竹,在云海中時隱時現,陽光下變得瑰綺壯麗,千姿百態。溝壑谷深不見底,流泉飛瀑自天降,置身其中,不知人間仙境,峰、水、石、松、云、竹、茶,人在畫中游。悠悠萬古,青山不老,羊獅幕沉睡了不知多少萬年,隨著時間的飛逝,她變得更加雄偉秀麗。明朝時期那里就盛產綠茶,納為朝廷貢品.清朝間有蘆溪沈氏家族在羊獅幕種植的萍術,遠近聞名,遠銷江、浙上海一帶,使羊獅幕這塊神奇的寶地煥發了“神奇力量”,羊獅幕也更加威名遠……[詳細]
推薦3
武功山溫泉山莊
  武功山溫泉山莊位于江西羅宵山脈西段武功山腳下的安福縣泰山鄉文家村,屬武功山風景點之一,并于2008年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3A級旅游景點。這里青山合抱,溪流淙淙,人置身其中恍若步入桃源圣地。冬暖夏涼的小氣候,負離子含量豐富的清新空氣以及滿眼的蒼翠,無一不使人心曠神怡,陶然自得。相依的松竹,掩映的古樟,還有那諧趣天成的怪石,每一處都顯得是天地之靈秀、造物之精華。由此,武功山溫泉山莊被湖南中南林學院的教授們譽為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溫泉山莊。山莊溫泉四季恒溫達80多度,含有硫、鋰、鍶、鋅、碘、硒、偏硅酸等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對改善人體循環功能,而且對于皮膚病、類風濕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心腦血管疾病以及坐骨神經痛、神經衰弱等多種病也有顯著的療效。正如唐詩所云“溫泉水滑洗凝脂,皓首沐浴回常春”蒸騰的水汽帶有淡淡的清香,沐浴其中,實為人間一大享受。清涼透徹的泳池內碧波層層,可嬉水、可游泳,不僅能為您解乏消困,更可為您遣散酷署的煩悶。古樟群下的音樂茶座有碎石小徑穿行其間,錯落相連,音樂燈柱飄出的薩克斯曲縈……[詳細]
推薦4
銀圳清代居民群
  銀圳村均為金田金溪王氏后裔,而金田金溪王氏又由太源王氏后裔遷徙而來。其始祖王德載榜中進士,任吉州刺史,于唐乾符年間(公元873-879年)徙金田開基以來,歷一千一百余年,發展至“一族兩房十三團房”素有“金田千煙村”之稱。據考證,歷代達官顯人及鴻儒鄉賢達219人,明代以王時槐、王懋中為代表的京官達10余人。銀圳村與王氏族人原屬同一個金田村,七十年代分為銀圳、文明、六房、園背等近10個行政村。金田大村村落空間格局自古有“三槐、九牛(石)、十八井”之說,而銀圳村正轄一槐、二牛、三井之內。時至今日,古建筑保存數量較多和完整性較好的也大多在銀圳所轄范圍。明永樂年間,開基祖第十八代孫貢鼎造新居于北江下游,此處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古樟環抱,銀陂水從中穿流而過。北江下游,即現在的銀圳村。銀圳之名始于銀陂水,北江在村北高山下分兩支子水渠貫穿原金田大村,其中一支名金陂,另一支名銀陂,因水陂在本地常說成水圳,銀陂也講成銀圳,故此。金田大村均處在四周連綿小山崗環抱之中,北面小山之外有高山依托,村落所在地屬平坦小……[詳細]
推薦5
松田古村
  松田村地處安福縣城東7.5公里,與楓田鎮隔河相距。東臨瀘水河,南連東陽峰,西與石屋山、黃牛嶺相接,北靠安吉公路。境內西北偏高,東南低。東陽峰、黃牛嶺環抱本村。石屋山腰有石屋洞,高敞明亮,可容一、二百人。鐫刻有“石屋洞天”大字。明正德年間,村人彭簪任靖州太守辭歸后,隱居石屋洞,筑玩易草堂,建臥云亭。松田周邊環境優美,山河秀麗,尤以“中溪八景”為甚,文人雅士多有詠唱。明安福縣令程文德曾有游石屋洞詩“剛入花封境,先來石屋游。山川相國里,云樹洞仙邱……”。楊士奇曾為《中溪八景詩》作序:“安成彭氏,世居邑東中溪之上,據山水之勝。其居之東,曰東陽峰,有巨石。將雨,則云氣自石出,士人嘗視為雨候。其南有石巖如屋,高廣可數丈,中祀唐安福令劉像。志云,像死為神,祀以祈靈云。南又有白馬峰,以劉像嘗乘白馬駐此。峰特高諸山,先得旦日。稍西,曰黃牛嶺。昔有仙人騎黃牛于此,得名。山趾磅礴而高峻絕出。當日暮景暝,獨愛返照,屹立類金壁可玩。嶺之巔舊有臺。相傳嘗有三仙人止此,民筑臺祀之。臺之廢,而至今或見夜光如燈煜煜其上者……[詳細]
6、安福孔廟 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6
安福孔廟
  安福孔廟為江西省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廟,坐落在江西18大文明古縣之一的安福縣城南.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安福縣城,距吉安市60公里。是江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廟。始建于北宋元豐四年(1081),舊稱“學宮”、“文廟”,后屢有興廢,至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遷現址。現存主體建筑坐北朝南,面積2148平方米,整個院落10000多平方米,有下馬碑、泮池、圜橋、大成門、名宦祠、鄉賢祠、東西兩廡、露臺、大成殿等建筑。大成殿采用中國宮殿的營造風格,殿內陳列了安福縣自秦始皇至今2200多年的建縣史,以及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人文景觀。孔廟占地10余畝,主要建筑物均以一條南北向的中軸線排列,它利用層迭推進的門闕、津橋、院落豐富空間的變化,借以突出尊崇孔子的主題。大成門與大成殿是孔廟的主體建筑,占地面積3000余平方米。歇山重檐,琉瓦飛甍,展翅欲飛。大成殿高14米,寬25米,采用臺梁框架結構,臺基拱柱,橫梁穿方,8根合抱楠木大柱頂天立地支撐大屋架,木雕奇獸,梁枋彩畫,紅柱金匾,歷代楹聯,顯得……[詳細]
推薦7
香樟園生態休閑農莊
  安福縣香樟園生態休閑農莊位于江西省安福縣竹江鄉高村村,距吉安45公里,安福縣城15公里。是吉安市到武功山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必經之路,是一個集園林、立體養殖、休閑垂釣、餐館住宿、棋牌娛樂、會議培訓、健身度假、水果采摘于一體的農莊。農莊交通便利、環境優美、設施齊全。是游客度假、休閑的好去處。農莊規劃占地面積3000余畝,計劃總投資3億元人民幣。安福縣香樟園生態休閑農莊布局由資深園林公司設計師精心設計,園內交通便利,現已完成水泥硬化路面約4公里,大小水塘七座,建有仿古四合大院、民俗古樓,道路兩邊擺放天然景觀石2萬噸,園內有300個品種的花卉苗木和本地鄉土樹種。目前已種植直徑50cm-130cm的大香樟2000余株;國內罕見的大盤根羅漢松樁景2000余株;造型羅漢松直徑10cm-15cm的10000株;國內最精品的金桂直徑13cm-20cm的400株;成品金桂直徑12cm-16cm的5000株等。有紫薇、紅豆杉、紅葉石楠樹、銀杏、木荷、垂柳、紅白玉蘭、紅楓、櫻花、杜英等各種規格的景觀樹近……[詳細]
推薦8
三舍古村
  三舍,古稱上井。1060年,南唐工部尚書劉適之子劉君造任吉州推官。宋下江南時,劉適隱退,便到兒子官宦處尋訪山水之勝,“經安福縣南之上井,愛其秀麗,遂卜居于谷木塘之北”。劉適之孫劉璞,中南唐進士,“璞子愍、愍子員、員子知剛皆為宋上舍生,鄉人榮之,稱三舍”。“谷木塘”改為進士塘。三舍走小路去吉安府為90華里,這也正合劉適“退隱三舍”(一舍為30華里)的初衷。三舍村位于江西省安福縣甘洛鄉政府所在地石陂村東南11公里的山沖里。四山環抱,風景清幽。發源于老山、雷禾仚、高臺嶺的幾條小山溪匯成東溪水由西向東從三舍田肥土沃的米窩垅穿過,注入大陂,進吉安縣境。正如吉安名士撰文所述的“谷木塘,村居勝地也。雄關鎖其外,巖壑盤其內;萬山四湊,上薄云霧,有泉焉,自西南裂石罅瀑涌左,會而成溪,風雨朝夕,四時異態”。明代三舍儒士把他們引為自豪的秀麗風光歸納為“三舍八景”:獅泉噴玉、羊嶺浮嵐、西塢余曛、東溪疊嶂、進士名塘、龜巖書院、平疇春種、松壑秋聲。喜愛山水之勝的文人墨客在三舍游覽后多有吟詠。荊州同知王澄淵有詠“羊嶺……[詳細]
推薦9
上街古村
  上街村座落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洋門鄉北端,屬羅霄山脈延伸段。地形東、北高、西南低、四境丘陵環抱、中部多見平疇、形似盆地。村北靠金溪山,西依金蓮山,東傍前山,三面環山,形成天然屏障,整個村莊依山傍水綠樹成蔭。發源于陳山山脈的陳山河宛如玉帶從村莊的西南面婉蜒而過。村后三條山谷間溪水匯聚成常年不竭的三條江,分別為雷源江、吉源江、海源江。在三條江旁村民開墾三塊共計3000余畝良田,分別是雷源垅、吉源垅、海源垅形成了上街古村的主要生產區。唐貞觀元年(627年)梁氏先祖彥俊由湖南長沙來此開基,至今有近1400年歷史。五代時劉謙由泰和韭洲遷徙至此,拓荒創業、發展壯大,現整個村落成為以劉姓聚居為主的傳統村落。村莊山環水繞、風景優美、民風純樸、天然形勝。上街村以明清建筑為基礎,融祠堂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儒教文化、紅色文化為一體,交相輝映,是目前我縣傳統文化濃郁,典型建筑保存最完整的千年村落之一。2012年被國家住建部、財政部、文化部公布為第一批傳統村落。上街村保留著代表農耕文化的村落選址特色和鮮明的……[詳細]
推薦10
武功山祭祀遺址
  武功山祭祀遺址,位于安福縣錢山鄉、泰山鄉境內,處在東經114°10’,北緯27°27’,以主峰金頂葛仙壇、沖應壇、汪仙壇、求嗣壇、白鶴峰寺為主,范圍衍及觀音巖、三天門、九龍山、集云庵、箕峰、行臺、南坪、文家一帶,面積3000公頃,散落在60平方公里范圍之內。金頂海拔1918.3米,被譽為:“乾坤之勝境,神仙之福地”。這里地處吳楚交匯之要沖,自古以來,即為湘贛兩省先民朝天祈福的圣地,吳風楚韻演繹、發展和豐富了武功山祭祀文化。祭天祈福之風歷代不衰。直到明代,地方官吏率吏民上山祭祀的活動,仍不絕于史書。自三國吳赤烏年間,葛玄入山--,首開武功山道教之風,后世道徒來山修真者甚眾。葛仙翁也成為武功山歷代宗教信徒崇祀的主神。唐宋以降,道、釋、儒三教融匯于山,逐步形成多教派、多神祗、多壇庵的局面。道徒羽流、釋子梵民、香客信民及儒士賢達來山朝圣者絡繹不絕。至明代,僅白法寺一處,即有“食僧千指”,進山朝圣者,多時達1萬人。清代中期,圍繞主峰一帶的宮觀壇庵達百處之多。武功山祭祀習俗,蘊含了自然崇拜與宗教崇拜……[詳細]


全部安福縣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天堂在线天堂在线视频 | 在线不卡免费高清播放AV网站 | 亚洲成a人片在线v |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看 | 香蕉久久高清国产精品观看 |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