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新鄉市 > 延津縣旅游

延津縣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新鄉黃河故道森林公園
  黃河故道森林公園是在國有延津林場的基礎上建立的,總面積6.4萬畝,位于新鄉市正東20公里處的黃河故道區。北臨濟東高速,南靠新荷鐵路,西有京珠高速,省道新長北線、新滑線貫穿其中,區位優勢明顯,交通十分便利。這里林木茂盛、草清水秀、花果飄香、環境幽靜,被人們譽為“天然氧吧”和“世外桃源”的萬畝槐林、千畝果園、千畝景觀林、3萬畝楊樹片林、國家級濕地鳥類自然保護區、大沙河水產養殖區等,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黃河故道旅游風景線,延津黃河故道森林公園(省級)是在新鄉市東20公里處原國有延津林場鳥類保護區的基礎上建立的,總面積6.4萬畝。森林公園是黃河故道區,北臨濟東高速,南靠新荷鐵路,西有京珠高速,省道新長北線、新滑線貫穿其中,緊靠新鄉工業園區、新鄉榆東工業區等,區位優勢明顯,交通十分便利。這里林木茂盛、草清水秀、花果飄香、環境幽靜,被人們譽為“天然氧吧”和“世外桃源”的萬畝槐林、千畝果園、千畝景觀林、3萬畝楊樹片林、國家級濕地鳥類自然保護區、大沙河水產養殖區等,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黃河故道旅游風景線,200……[詳細]
推薦2
延津大覺寺萬壽塔
  大覺寺,位于延津縣城北街,始建于唐天寶年間(724-755)。明洪武年間置僧令司,宣統六年(1426)僧定元重修。大門三楹,二門三楹。正殿為大雄殿,三間,供奉佛祖釋迦牟尼。大雄寶殿前右側有元代書法家趙孟頫(字子昂)親書《長明燈記》石刻一副。正殿兩廂房左為伽藍殿,右為地藏殿,正殿后為水陸殿(萬歷年間改為大土閣),三殿各三間。現僅存大殿。大覺寺門口,高聳著一座六角七層的古塔,這就是萬壽塔。據延津縣志記載,萬壽塔始建于唐天寶年間,毀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又二年,知縣李元春勸令士民重修,修了兩層因財力不足而停工。隆慶三年(1569年),知縣陳彝募捐續修,又未完成。至萬歷十一年(1583年),知縣郝亦立再次施材續建,因郝奔喪,又未完成。直至萬歷十三年(1585年),才有知縣張光宇捐俸銀命匠合頂,并鑄千余斤重的銅寶瓶(塔葫蘆)置于塔頂,至此才算竣工。重修該塔自破土到完成,共經歷了三代皇帝、十五任知縣,歷時三十六年。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萬壽塔高28.4米,底層周長23.1米,自下而上每層高度……[詳細]
推薦3
陳玉成墓
   陳玉成,原名丕成,1837年出生在廣西藤縣西旺村一個貧農家庭。幼年時父母雙亡,靠其叔父陳承容撫養成人。14歲時隨叔父參加金田起義,被編入童子兵,隨軍作戰機智勇敢。18歲領兵督戰,屢立戰功,被提拔為殿右三十檢點、冬丞相等職。  1856年初,鎮江太平軍被清軍圍困,陳玉成帶領少數精銳,駕一條小船從湯頭直下鎮江。江南清軍船只四面攔截,炮火熾烈。陳玉成奮不顧身,左沖右殺,竟安全地沖入城內,會同守將吳如孝從城內殺出,與城外太平軍內外夾擊,連破清軍營壘十六,解了鎮江之圍。同年秋天,天京內訌,太平軍人心離散21歲的陳玉成在危難之際,被任命為右掌率,成了太平軍重要領導人。  公元1858年7月,陳玉成攻克長江北岸重鎮廬州,進軍烏衣,大敗清朝江北大營欽差大臣德興阿,恢復了天京與江北的交通大道,粉碎了敵人攻取天京的企圖。  1859年,天王洪秀全以陳玉成屢建奇功,將年僅22歲的青年將領陳玉成加封為英王。同時,還明確宣布“京外不決之事,問于英王。” 陳玉成晉封英王后,又接連打了幾個漂亮仗。十月,進攻浦口……[詳細]
推薦4
延津大覺寺
  大覺寺,位于延津縣城北街,始建于唐天寶年間(724-755)。明洪武年間置僧令司,宣統六年(1426)僧定元重修。大門三楹,二門三楹。正殿為大雄殿,三間,供奉佛祖釋迦牟尼。大雄寶殿前右側有元代書法家趙孟頫(字子昂)親書《長明燈記》石刻一副。正殿兩廂房左為伽藍殿,右為地藏殿,正殿后為水陸殿(萬歷年間改為大土閣),三殿各三間。現僅存大殿。寺廟介紹  大覺寺門口,高聳著一座六角七層的古塔,這就是萬壽塔。據延津縣志記載,萬壽塔始建于唐天寶年間,毀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又 二年,知縣李元春勸令士民重修,修了兩層因財力不足而停工。隆慶三年(1569年),知縣陳彝募捐續修,又未完成。至萬歷十一年(1583年),知縣郝亦立再次施材續建,因郝奔喪,又未完成。直至萬歷十三年(1585年),才有知縣張光宇捐俸銀命匠合頂,并鑄千余斤重的銅寶瓶(塔葫蘆)置于塔頂,至此才算竣工。重修該塔自破土到完成, 共經歷了三代皇帝、十五任知縣,歷時三十六年。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萬壽塔高28.4米,底層周長23.1米,……[詳細]
推薦5
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就義紀念地
  出河南省延津縣城關西街口,沿古城墻南行數百米,可見城墻東側有一六角涼亭,亭內挺著一通方柱形石碑,這里便是太平天國將領、英王陳玉成就義紀念地。陳玉成,1837年出生在廣西滕縣西旺村一個貧苦家庭,幼年時父母雙亡,靠其叔父陳承熔撫養成人。14歲時隨叔父參加金田起義。由于作戰機智勇敢,屢立戰功,18歲即被提拔為殿右三十檢點,領兵督戰。1856年年初,陳玉成帶領少數精銳,會同鎮江守將吳如孝,連破清軍營壘16座,取得了鎮江大捷。1858年7月,陳玉成又率軍攻克長江北岸重鎮廬州,進軍烏衣,大敗清朝江北大營欽差大臣德興阿,恢復了天京與江北的交通大道,粉碎了敵人攻取天京的企圖。1859年,因屢建奇功,年僅22歲的陳玉成即被加封為英王,成為太平天國后期的重要軍事將領。陳玉成晉封英王后,又接連打了幾個漂亮仗。同年10月,進攻浦口清軍,攻破敵人營盤50多座,打死清朝湖北提督周天培,收復浦口。次年3月,又打垮天京城外的江南大營,進而又攻克常州、蘇州。此時,曾國藩全力進犯安慶。安慶是保衛天京的最后一道屏障,保衛安慶……[詳細]
推薦6
延浚汲淇抗日辦事處舊址
  延浚汲淇抗日辦事處舊址,又稱四縣邊抗日辦事處舊址,位于延津縣馬莊鄉原屯村,北臨村委會和原氏宗祠。現存院落四座,主要有工委舊址、武裝部舊址等。四縣邊行政抗日辦事處成立于1943年10月12日,由中共冀魯豫四地委、專署在馬莊鄉原屯村建立,1945年底撤銷。辦事處曾在建立基層政權、壯大抗日力量、發展地方武裝以及組建地下交通線、保障人員過往、物資流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具有獨特作用。一、歷史背景1943年,隨著抗日戰爭的不斷深入和戰場的進一步擴大,日本侵略者從物力、財力、兵力出現嚴重供應不足,戰敗已成定局。為保障供應,挽回敗局,日本侵略者在平漢鐵路兩側增派重兵,在偽四十軍、二十四軍的配合下,增設了暗堡、明崗、暗哨。對過往行人嚴密盤查,許多無故百姓被槍殺,平漢鐵路東西上百公里的村莊在日偽的-籠罩下,造成了我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通往延安的通道被切斷。為保證交通線暢通,中共中央電令冀魯豫軍區黨委,不惜一切代價在敵統治薄弱地段迅速建立自己的基層政權,在站穩腳跟的基礎上,尋找……[詳細]
推薦7
沙門城址
  沙門城址地處黃河故道,位于延津縣西北榆林鄉沙門村東北2公里,東南距延津縣城約18公里,西距新鄉市區約20公里,南距現在的黃河約35公里。歷史上延津縣長期位于黃河南岸,屬開封府。宋金時期,沙門城址是由開封北上衛輝府的水陸交通要道,北宋時稱為宜村,為黃河南岸一處重要的渡口。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八月,黃河向南改道,宜村改處黃河北岸。據《金史·地理志》等文獻記述:“衛州,……貞祐二年(公元1214年)七月城宜村,三年五月徙治于宜村新城,以胙(zuò)城為倚郭。正大八年(公元1231年)以石甃(zhòu,砌筑)其城。”胙城縣治為避風沙亦遷于此。蒙古蒙哥汗元年(公元1251年)衛州治所由宜村遷回汲縣(今衛輝市)。明憲宗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黃河徙流縣南,縣北之流遂絕,自此延津由黃河之南變為黃河之北。由文獻中的這些記載可知:沙門城址在北宋至金代前期為黃河南岸一處重要渡口,金代后期至元代初期有近40年的時間為衛州州治和胙城縣治所在地,地處黃河北岸。經過初步的調查勘探確定,沙門城址大致……[詳細]
推薦8
延津黑龍潭遺址
  延津縣胙城鄉王堤村黃河古堤有一處黑龍潭。千百年來,關于黑龍潭的傳說一直在胙城一帶民間流傳。據說很早以前,有一年,一連幾個月沒落一星雨,天旱得一地起狼煙,老百姓吃水都到黃河里去挑。黃河的小兒子黑龍。是一個從小嬌生慣養的兒子。一次他沿黃河尚閑逛,見兩禾苗枯焦,一時動了感情。未經父親允許,便亂自拱開了黃河大堤。頓時,滔滔黃水順著缺口、奔瀉而下,淹沒了許多州縣。老百姓先遭旱魔又遇水患、怒氣沖天。老龍王得知此事后,便把幾個兒子召集到龍宮詢問,小兒子黑龍以為自己做了件好事,沒等老龍王說完、就搶著回答“爹,這下子再也不旱了,俺再去淹它幾個縣吧!”老龍王一聽,火冒三丈,惟恐小兒子再惹禍端,觸犯了天條,召來滅門之災。一怒之下,把小黑龍貶為庶人趕出了龍宮。小黑龍出宮后,看到昔日所見村莊已經陷入一片0之中,心中十分懺悔。他踏水而行,相到自己今后不知何處歸宿,心中無限惆悵。走啊、走啊!來到東辛莊村頭,小黑龍早已饑餓難忍,見一片菜園里有一間小草房,就胡亂抓了把青菜到小屋里躺下,狼吞虎咽的吃起來。原來,這個菜園的主……[詳細]
推薦9
玉石關帝廟
  延津縣城內西教場(陳玉成殉難遺址)原有一座玉石關帝廟,又名“山西驛館”。據當地長老去:此廟系太原知府周計百所建。當年,該廟有大殿和配殿二十余間,僧侶三十多人,每日香煙繚繞、晨鐘暮鼓、往來善男信女不斷。據傳,延津才子周計百在太原任知府十載;為官清正廉明,山西百姓敬其如若父母。一天有兄弟二人在分家產時,為一尊玉石關帝塑像發生爭執。條件是誰出二兩銀子歸誰,但又都不愿意出,官司一直打到知府大堂。周計百見那玉石關帝雖高不過盈尺,但卻精工細雕,小巧玲瓏。看后競愛不釋手。又見兄弟二人衣著破舊,家境貧寒,便命人取出自己的俸銀二十兩,分于二人,留下關帝塑像。計佰性情峭直,為官多年仍兩袖清風,告老還鄉時,聲言不帶山西一草一木,但唯獨這尊玉石關帝卻難以割舍。況又是自己花銀子所買,量不為過。但為名聲清白,暗地著人把轎車木軸鑿開,暗藏關帝塑像帶回。又出俸銀百兩,在延津兩教場建一廟宇,把關帝塑像敬于其中。后山西-與庶民多來延津探望計百,為寄托對山西百姓的情思,計時命僧人清掃偏殿作為山西驛館。據傳:此玉石關帝不但制作……[詳細]
10、酸棗閣
推薦10
酸棗閣
  延津縣城北二十里,石婆固村東頭,有一片沙丘,沙丘上有一棵雙臂合抱不住的古酸棗樹,據說,延津古時被稱為酸棗縣就是以此而得名。至今這里還流傳著許多動人的故事。唐太宗時,宮中一位受寵的娘娘得了病,經太醫診治、病總不見輕、太宗降旨、遍訪天下名醫,病仍不見好轉。為此,許多人被砍了腦袋。朝中軍師徐茂功夜里偶得一夢,夢中見一老翁對他說:”想治娘娘病,需用酸棗山上大棗仁做藥引。”天明入朝,徐茂功把此事呈奏,太宗遂派人到延津來取酸棗仁、娘娘吃了酸棗仁做的中成藥,病果然好了。娘娘病好后,唐王覺得此樹乃天下一奇,就派尉遲敬德到酸棗山修廟和亭閣、感謝神靈。敬德領旨.帶領工匠人馬,來到延津。先修好了東岳廟、又根據樹的形狀、修了一座;隆麗輝黃的亭閣、閣的東北角露出一個粗大的樹枝,人稱“龍頭”據說“當時建閣時,敬德曾把鋼鞭掛在樹枝上、閣頂的兩根大梁是一個和尚化齋得來的紅荊根后經魯班修理、又一夜之間送到此處。據傳、當時象這樣的酸棗樹共有二十株。其它都長在閣外,慢慢都死了。僅留下一棵。這棵樹上的酸棗,大于平常棘果三四倍,……[詳細]


全部延津縣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亚洲精品专区人妖系列 | 一区二区三区夜夜玩人妖 |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中文 |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在线小说视频 | 亚洲真实片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