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焦作市 > 中站區旅游

中站區十大旅游景點

1、許衡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1
許衡墓
  許衡墓位于焦作市中站區新李封村南1千米處,建于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許衡墓現存墓冢、享堂、墓園等建筑。原塋域占地近20萬平方米。墓冢呈圓形,坐北朝南。封土直徑16米,高約7米,周邊青石砌筑。墓前豎立“元儒許文正公墓”古碑一通,此碑下深埋元代《塋域之圖》碑,上建仿古碑樓。墓碑之南為神道,兩側有石人四尊、石馬一對、石虎一個、石羊一對。石人文東武西,手持笏板和兵器,系元代遺物。此外,尚存元代“許衡神道碑”等殘塊。墓園內南側為饗堂,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南北檐下分別懸掛“朱子后一人”、“道接程朱”匾額。享堂內有許衡漢白玉塑像一尊。墓園的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兩側各有掖門。許衡墓自修建至今已有700多年,歷經元、明、清、民國,多次修葺,是一處保存較完整的元代高級官僚貴族家族墓地。這些墓葬自北向南昭穆排列,相隨有序,對研究當時墓葬制度、埋葬風俗等具有重要作用。許衡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理學家。一生任過京兆提學、太子太保、國子祭酒、中書左丞、集賢大學士等官職。景點位置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區李封村南的……[詳細]
推薦2
沈鹿宿火神廟
  鹿宿火神廟位于新區陽廟鎮沈鹿宿村中,坐北朝南,現有山門、拜殿、大殿、東西廂房及東西跨院等古建筑,占地約有五畝之大,整座廟宇宏偉氣派。山門為三間,前后有廊,中有大門,兩側有掖門,東掖門為南方門,西掖門為火德門。山門前后分別有兩根四面八棱石柱,柱約有3米高,上面刻有楹聯;后兩根石柱上的楹聯已模糊難辨,前兩根石柱上的楹聯為:“位正離宮炎炎帝德光南極,堂居坎地赫赫神威璨北□!鄙介T前后廊墻上共砌有10通古石碑。一通為“重修橋梁碑記”,立碑時間是乾隆三年三月,據碑文記載,火神廟前有一座橋梁,因“風雨損壞,橋已傾頹”,村民便集資重修了橋梁,使“橋煥然復新”。據年近七旬、原村黨支部書記沈克讓介紹,廟前橋梁一直保存到“文革”前,橋下有渠,引秦河水灌溉農田,后毀于“文革”。又一通為“初建戲樓碑記”,立碑時間是乾隆二年十一月;據沈克讓介紹,廟前原有戲樓一座,每年正月初八,附近十里八村都來這里“耍故事”,舞龍燈、踩高蹺、跑旱船等各種表演都有,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前來觀看,使火神廟聞名遐邇,戲樓毀于“文革”。說到……[詳細]
推薦3
太行區第四專區及焦作市黨政軍機關舊址
  太行區第四專區及焦作市黨政軍機關舊址位于焦作市中站區龍翔街道辦事處十二會村。年代為1939—1948年。 太行區第四專區及焦作市黨政軍機關舊址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1946年10月12日,國民黨對焦作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焦作地區被國民黨軍隊占領,太行區第四專區及焦作市黨政軍機關轉移至十二會村。太行區第四專區舊址(1946.10-1947.4),位于十二會村西北角一農家院中,為四合院,坐東朝西,全為石木結構。北、東、南各3間,平頂,西屋為兩間,南一間作為大門,F北屋、西屋尚存當年機關-留下的桌椅、板凳、油燈、床鋪和取暖、做飯的煤火及炊具,還有當年-留下的板胡、黨章、子彈等物。焦作市委、市政府舊址(1947.4-1948.10),位于十二會村西一農家院中,此院原為三合院落,全為石木結構,皆為平頂,北屋為5間兩層樓房,東屋為兩間樓房,緊靠東屋南有兩層炮樓,炮樓上層東、南、西面各有六角形小窗戶槍眼。據當地人介紹,這家主人原是個地主,比較富裕,為了防止土匪,在1921年建起了這個炮樓,同時也……[詳細]
推薦4
北朱村民居
  北朱村民居位于焦作市中站區府城街道辦事處北朱村,現存97座、367余間,明末1座,其余為清代建筑。民居多為木構架結構院落式住宅,總體建筑形式分一進、二進、三進院落,以四合院為主。大門兩側多有一對方柱門墩和抱鼓石,上刻祥云、花鳥、動物、詩句等浮雕圖案。門迎面有影壁,南側倒座(街房)通常作客房、雜用等。北朱村民居整體建筑都為封閉式宅院,結構和造型一般是在抬梁式木構架的外圍砌磚墻,屋頂以硬山灰瓦居多,有脊飾,明間大都是精雕細刻,裝飾有花鳥圖案的格楞門窗,檐下有明柱和走廊,內外方磚鋪地。彩色以大面積灰青色墻面和屋頂為主,在大門、二門、走廊、明間隔扇等處施彩色,大門、影壁、墀頭、屋脊等磚面上加若干雕飾,獲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北朱村古民居群數量大且集中,保存較好,為漢民族北方典型的民居建筑院落,每座房屋墻體的下部多為條石。墻體的磚砌、斗拱、臥立枋、垂蓮柱、門窗槅扇、門眉、壓窗石、柱礎、大門口的石墩等構件上有石刻、磚雕、木刻、彩繪等,雕刻藝術精湛,建筑形式獨特,是古建筑遺產和古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詳細]
推薦5
漢代墓冢群
  位于焦作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初步統計分布有10座漢墓冢。最大的漢墓冢封土呈橢圓形,東西向,占地面積近五千平方米,冢高約5米。其次是位于南洋大道與迎賓路交叉口的西南部,第三座是位于黃河路與中原路的交叉口西北角墓冢封土呈橢圓形,東西向,占地面積約兩千平方米,冢高約5米。其他現存的漢墓冢占地面積在兩百平方米至一千平方米左右,冢高約4米左右。漢墓冢的時代應為西漢末期至曹魏時期的墓葬,距今約1700年至2000年。兩漢時期的人們“事死如生”,去世后,營建豪華墓穴,陪葬大量的隨葬品。但是,要建造規模如此之大的漢墓冢,巨大的耗資卻不是一般家庭能夠完成的巨大工程。在方圓不過1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分布著如此眾多的漢墓冢,從自然環境、經濟條件,并結合兩漢時期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分析判斷,這些漢墓冢的主人,應當是兩漢時期分布在此的封建大莊園經濟的主人,漢墓冢的建設規模,也預示著兩漢時期漢山陽縣莊園經濟的繁榮發達程度和莊園經濟主的經濟實力,對研究漢代山陽縣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詳細]
推薦6
商周墓葬群
  商周墓葬群位于焦作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陽廟鎮聶村北的大沙河河道內,目前已發掘48座古墓葬、15座灰坑,墓葬為東西向布局,排列整齊,占地面積約800平方米,人骨骼保存完整,頭向東,分為仰身直肢和俯身直肢兩種,深度從1米至20米不等,隨葬器物有銅戈、銅錛、陶鬲、陶罐、貝幣等,為殷墟二期墓葬,即商代晚期墓葬。聶村(遺址)墓地是焦作市首次發現的商代墓地,也是全國發現為數不多的商代墓地之一,其文化內涵與殷墟二期相同,可以互相印證,是研究商代晚期文化的重要例證,對研究商代晚期的墓葬制度、埋葬方法及隨葬習俗,有重要的意義。其出土的銅戈、銅錛,對研究商代晚期冶金技術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同時聶村遺址是焦作市發現為數不多的先商文化和早商文化遺址,內含豐富,是研究先商文化、早商文化演變的重要實例,也是研究我國先商文化與二里頭文化(夏文化)相互關系的重要證據,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詳細]
推薦7
早商府城遺址
  府城遺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西南郊約10公里處的府城村西北部的臺地上,是一處商代(公元前17世紀-前11世紀)文化遺存。遺址面積近10萬平方米,重要部分是早商文化遺存,主要分布于遺址的中部。發現的遺跡有城址、宮殿基址、房基、灰坑等。城址平面為方形,周長約1200米,西城墻和北城墻保存較好,長度均為300米,地面上暴露的部分高2~3米。在城址東北部發現4處宮殿基址,四者之間有疊壓打破關系。其中,一號宮殿基址位于城址的東北部,平面形狀為長方形,分為南北兩個院落,由南殿、正殿、北殿與東回廊、西回廊構成一個封閉性的組群建筑。這種建筑結構在商-古中首次發現。府城商代早期城址是河南繼鄭州商城和偃師商城之后又一重要發現,對研究夏商周斷代以及夏商周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具有重要價值。(國家文物局)景點位置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區朱村鄉府城村……[詳細]
推薦8
陽邑廟大殿
  陽邑廟大殿位于陽廟鎮政府院內,F僅存大殿一座,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綠色琉璃瓦覆頂,檐下置三重昂七踩斗栱,斗口為9公分,明次間置二攢平身科,梢間置一攢平身科,平身科上要頭為雕刻龍頭,象鼻昂嘴。室內在下金檁下方有木柱四根,柱頭普柏木方上置重昂五踩斗栱,大木構架采用自然材質,皆有彩繪。大殿兩側現存碑記七通。大殿始建年代不詳,現存有大清康熙十七年塑神碑志和大清乾隆重修碑志各一通。陽邑廟大殿室內藝術構件較多,雕刻精細,規整。石質窗榻板上雕刻,線條精細流暢,所刻動物花草活靈活現,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陽邑廟大殿為研究明清建筑藝術和雕刻藝術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詳細]
推薦9
張昺墓
  張昺墓明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區北朱村村西張氏祖塋中張昺(公元1358-1399年),山西澤州府(今山西省晉城市)人,葬于懷慶府(今河南省焦作市),明代初期累任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工部右侍郎、刑部侍郎、北平布政使等職,靖難之變中奉建文帝命監視、牽制藩王即后來的明成祖朱棣(公元1360-1424年),不幸被捕后威武不屈,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六月被明成祖朱棣殺害,《明史》有傳。明仁宗朱高熾后為其平反,后又被數次敕封![詳細]
推薦10
焦作李嶷墓碑
  介紹:李嶷墓碑位于焦作市西王封鄉西馮封村北1.5公里的小山坡處。李嶷,唐代人,官授黃州都督府君曹參軍、簡州長史。碑系方座蟠龍首,高2.5米,寬0.98米,厚0.26米,記載李嶷的生平。1982年11月,公布為焦作市文物保護單位。景點位置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區西王封鄉西馮封村……[詳細]


全部中站區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夜夜 | 香蕉人成年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 五月婷之综合在线 | 宅男网免费在线无毒不卡 | 日本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