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鄭州市 > 上街區旅游

上街區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五云山山地生態公園
  五云山地處鄭州市上街區,腹地11平方公里,主峰營坡頂海拔588米,景色優美,是“鄭州市唯一自然山區”。生態公園就建在面積近11平方公里淺山坡地上超過17000畝的自然山林中,包含了生態農業、山地運動、休閑度假、商業服務四大體系,成就為中原首座山地生態公園。而作為重頭戲的休閑度假體系,就是五云山的小鎮度假居住體系。該體系以慢城生活為藍本,規劃了“一城九鎮”,開發建設以意大利九個著名小鎮命名的托斯卡納風格田園生活居住社區,用濃郁的異域風情和閑適的山居慢調生活,旨在創造一種適宜的莊園生活方式。目前,盧卡小鎮是五云山開發的第一個小鎮,自2009年至今已完成開發面積50000平方米,主要以定制級私家莊園、定制級企業會所、雙拼別墅為主。除此之外,五云山山地生態公園已經建成了萊蒙多騎士俱樂部、埃克森高爾夫俱樂部、盧卡鄉村酒店、可以舉辦婚禮,也可以舉辦大型節日活動的圣馬可廣場以及意大利式山居教堂等,已能基本滿足生活需求。五云山游覽攻略:1、萊蒙多騎士俱樂部,可以騎馬,也有騎術表演可以觀看;2、埃克森高爾……[詳細]
推薦2
桃花峪生態滑雪場
  桃花峪生態滑雪場位于黃河中下游的分界處滎陽桃花峪風景區,毗鄰黃河游覽區、楚河漢界遺址和三皇遺址,面朝黃河,距離鄭州市區20余公里。桃花峪生態滑雪場造雪面積為15萬平方米,另有5000多平方米的綜合服務大廳。是目前中原地區最具規模的滑雪場。雪場雪道依山而建,完全按照國際標準和國人的體質特點而設計。總長度達3200米。相對落差100米,中級道最大坡度為15度,初級道設計坡度為8度。雪場建有戲雪區、兒童區、教學區和滑雪區及2萬余平方米的雪地休閑廣場。不但可以使初學者能夠體驗到滑雪運動的樂趣,也能夠滿足滑雪愛好者展示自己和過足滑雪癮的要求。30余臺套最新技術的造雪設備,7條雪道專用拖牽,4000余套滑雪器材,2000余套新款專業滑雪服,日接待能力可達7000人次。雪場引入便捷的電子收費系統,板鞋分離的合理記時方式,輔之于導向標志,避免了擁堵現象,節省了賓客的記費時間,最大限度的為賓客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優質服務。雪場的主要娛樂項目有:雪上飛碟、雪地拔河、雪地足球等;篝火晚會、雪地慢搖、歌舞表演等;為……[詳細]
推薦3
馬固王氏宗祠
  馬固王氏宗祠建于明神宗萬歷年間(1575年),創建人王汛。占地二十七畝。現存房子十八間,整體為明代建筑格局。正宮兩進,東西廂房,門樓、影壁俱全。碑刻二十余通,含有宋代蘇頌所撰的王田墓鋕,“狼吞日”的雕塑影壁。宋元明清的神道碑。王氏宗祠坐北向南,由主院和西跨院兩個四合院組成,中間不用圍墻分隔,可自有貫通,只在兩院外圍做圍墻以分內外。主院整個布局明朗均稱,以中軸左右分列,主殿座中,是中國傳統倫理文化和傳統建筑文化的重要特點;中軸線上有的門樓、影壁、拜殿、寢殿,影壁兩側分立東西廂房;整個院落環境地形為北高南低,從大門拾級而上。西跨院有庫房、休息室等建筑。主院大門布置在院落正中,正對照壁,主殿布置到最后,這種布局是中國傳統寺廟和祠廟的布置方式,也是宮院院落布局的縮小形式,而不是傳統民居四合院的布局形式,有著明顯的區別。院內種植松柏,整個宗祠布局緊湊合理,給人以莊嚴、肅穆、古樸、端方之感。門樓是一座硬山磚構建筑,面闊一間,五級青石臺階,青磚砌墻,正中墻體上辟兩扇板門,墀頭有精巧的磚雕,門前有精美的……[詳細]
推薦4
方頂村傳統民居
  方頂村傳統民居位于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方頂村。現保存有明清至民國時期的多處建筑,多為依山而建的后窯前院式四合院和三合院,其中方氏宗祠、關帝廟、火神廟和石寨墻等建筑群本體保存較好,真實反映了方頂村的建筑形式。這些古建筑中的磚雕、石雕、木雕和彩繪等裝飾元素也較為豐富。建于清光緒年間的方氏宗祠是最具代表性的四合院建筑,其中的磚雕、木雕、石雕雕刻精美,內容多為耕讀傳家、忠孝禮儀等傳統文化元素,建筑中的“五脊六獸”保存較為完整。石寨墻從明代到清代不斷地修葺和加固,保留了中原地區不同時期的石徹工藝和歷史信息。關帝廟和火神廟為硬山式建筑,其作為公共建筑承載了較多的民俗文化信息,也具有一定的價值。該建筑群是目前鄭州境內發現的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建筑群,體現了中原獨特的鄉土建筑文化,真實地反映了中原地區明清以來的鄉村街道布局、民居建筑風格、鄉村歷史風貌以及民風民俗,有一定的歷史、科學、社會、藝術等價值。第七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推薦5
觀溝村重陽觀
  重陽觀位于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觀溝村。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遷修于此。重陽觀規模較大,主體建筑有山門、三清殿、老君洞、祖師殿以及戲樓、道院等。現僅遺留三清殿、道士房東西屋、廣圣殿等四座建筑及數孔窯洞。另有明代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立“遷修重陽觀記”碑一通。重陽觀的建筑群格局布置為坐北朝南,前有寨山,后有重山,兩側為護山,是典型中國古代建筑選址、布局藝術的縮影。三清殿及道士房是重陽觀的遺留建筑,是表現重陽觀明清建筑建筑群的風格、序列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清殿建筑為明代風格建筑,也是河南省乃至中原地區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座無梁磚石制建筑,為研究明代無梁殿提供了實物。道士房東西屋建筑為清代建筑,是重陽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陽觀歷史演變的實物,為研究重陽觀歷史格局變化提供了依據。第七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推薦6
王博文墓
  原墓冢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現為平地。墓前立宋代碑刻2通:一通是王博文之子王疇所立,碑高1.98米,寬0.64米。題銘為:“宋□□□□□(5個被鑿毀)樞密院累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封鄭國公謚肅諱博文字仲明王公之墓”;一通為王田之子第峋等7進士所立,題銘:“大宋朝奉部太守常少卿致仕護寫賜紫金魚袋諱田字介然王公之墓”。王博文,字仲明,曹州府濟陰人。幼善文,以回文詩4篇中進士,人謂之“王回文”。真宗時任亳、淮司事,后升至監察御史、梓州路轉運使。天禧中,任尚書兵部員外郎、戶部郎中、龍圖閣侍制、樞密院事。有二子,長子王田,天圣間進士,官至樞密院副使;次子,王疇,字景彝,以父蔭補將作監主簿,累遷太常博士、翰林學士。……[詳細]
推薦7
魏崗遺址
  魏崗遺址地處丘陵地區,地勢呈西高東低,后被平整為梯田。在地面采集有陶片、殘石器等遺物。在遺址中部及北部斷崖上發現有灰坑及文化層分布,灰坑為袋狀坑,弧壁平底,坑口距地表0.5米左右,口徑1.2-1.5米,底徑1.8-2.2米,深1.6米,坑內填土為黑灰土,夾紅燒土塊及大量的草木灰,包含物豐富。文化層暴露部分厚0.6-0.8米。另外還發現一處陶窯遺存,大部分已被破壞,內含紅燒土塊、草木灰及陶片等。采集遺物有陶片、石器、獸骨等;陶片有灰陶、黑陶、紅陶等;陶質以泥質陶為主,夾砂陶次之;紋飾有繩紋、藍紋、方格紋、弦紋、素面等;器型有陶罐、高領甕、盆、碗、豆等。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推薦8
李后陵
  1984年發掘,位于永熙陵北,斜坡墓道,墓門為券門,青石門楣和門扉線刻飛天、武士等圖像。墓室為接近圓形的多邊形磚砌單室,穹窿頂,墓壁周圍砌有磚雕的角柱、昂、耍頭、枋、椽、望板、檐瓦等,耍頭鋒面還刻有人首、人身、兩手合掌、鳥腹、鳥爪、背上有翅的迦陵頻伽圖像;有墨線勾勒的盆花圖案,周壁還繪有樓臺殿閣和云朵彩畫,已剝蝕不清;墓頂涂青灰色蒼穹,用白粉繪出星辰及銀河。墓前發現2道磚基,出土許多磚、瓦等建筑構件。推測陵前當時應有建筑。墓內遺物早年被盜殆盡,殘存文物多已破碎。出有玉冊及80多件青釉、白釉或黑釉的瓷器殘片,其中帶“官”字的定窯瓷器和越窯龍紋大盤,頗為難得。……[詳細]
推薦9
峽窩曹彬墓
  墓為大冢,高10米,方圓占地7畝。前臨汜河,后倚曹坡。墓前立有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汜水縣令曹德錫撰文墓碑一通,碑文載:“草公墓在沙窩曹家坡,千載久土,人不知為冢,傳為鳳凰臺,……隆慶年間,臺下有狐貍穴,捕縱者窮其穴底得志石一方,讀之為曹公之長夜室。……于宋咸平二年卒于京師,其子璨、瑋迎葬于汜水,故其土地名曰:‘曹家坡’。”一址在鞏義市東5公里北山口鎮北官莊村東南嶺上,與趙普墓相并,現在長城地毯廠院內,其墓冢周圍現用磚砌成城堡式,頂部建涼亭。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推薦10
鄭州石咀遺址
  石咀遺址位于鄭州市上街區西部,汜水河東岸臺地上,南鄰汜水河支溝,東部北昆侖路南北向穿過。現地表為耕地,地勢南高北低。在遺址東部因取土形成的斷崖上發現有大量灰坑,土色灰褐色,包含有石塊、燒土、草木灰、陶片等遺物。采集大量陶片,陶片陶質為泥質和夾沙,陶色有灰陶和紅陶,紋飾有繩紋、附加堆紋、素面等,器形有罐、盆、鬲等。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全部上街區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午夜视频精品视在线 | 亚洲高清网站在线 |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地址精品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爽爽爽 | 日本在线亚州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视频香蕉欧美在线最新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