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婁底市 > 婁星區旅游

婁星區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婁底連璧書院
  連璧書院位于湖南湘鄉(今屬婁底)。清乾隆十年(1745),知縣張天如率邑紳彭華翥等倡建于望湘門之東,取莊子“以日月為連璧”之義,故名。每年僅支“學田修金20兩,師生住齋者少”。嘉慶十八、十九年(1813—1814),邑紳議移建,“以基地構訟”未果。二十一年(1816),知縣李世經重修。道光四年(1824),知縣胡鈞率邑紳遷建于觀化門左側,有門堂、齋舍、藏書樓、大成殿等,“規模之大乃更十倍”于前。道光九年(1829)山長謝琇、二十三年(1843)邑人李仁棠、咸豐二年(1852)劉象履、七年(1857)李竹航、同治三年(1864)顏次豪等或捐田,或增修,計有學田251畝,錢284.5千文,藏書萬余冊,圖書卷首皆加朱印,印上首橫刊“連璧書院”,下豎刊“隱瞞撕毀、永絕書香”。道光九年(1829),信岳麓、城南書院模式,立先師廟,占地面積20000余平方米。主體建筑有前兩殿和東西書齋,院前有漣水,北倚莊山,“擇形勝之區挹山水之秀”,四周紅墻圍繞,蔽于綠蔭之中。院前有一長約5米漢白玉拱橋。門楣有曾國……[詳細]
推薦2
石馬公園
  石馬公園得名于舊稱“石馬山”,位于湖南省婁底市區中心,與婁底新火車站相距0.5公里。公園東接新星路,南依湘陽街,西鄰春園路,北連月塘街,總面積22.5公頃。內有水榭、亭臺、山景等,將市區最高點納入園內,供登高遠眺。公園設計是以山地為主的自然式園林,其中山地約占五分之三。石馬山主峰高40余米,全園由游覽觀賞、娛樂休閑、服務管理三大部分組成。功能分區明確,動靜有別,既互有穿插,又互不干擾。公園的景觀布局:以石馬閣為主景,御馬湖為主體。石馬閣為五層,高18米左右。御馬湖面積50余畝。從南面進入公園,迎面為一浮雕屏風墻,經屏風墻左右繞道而上,一溜臺階直通山頂,臺階兩邊坡上花木蔥郁,五彩繽紛,樹木蔭翳,清風習習,拾級而上,直奔石馬主峰的石馬閣,當游人帶著浮想登上石馬閣,四面遠眺,視野開闊,境界超然。東部海拔155米山巔上的相馬亭,東北面的望星樓,掩映在翠綠披拂的樹林中。西北部伯樂亭,音樂廣場坐落在疏林草地。西南角有花卉盆景園,境苑(展覽館),翠竹婆娑,在煙波彌漫中時隱時現。北面中部,御馬湖波光粼粼……[詳細]
推薦3
婁底市博物館
  婁底市博物館是婁底市唯一的一座具有標志性、地方性和綜合性的市(州)級博物館,也是婁底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的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位于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商業繁華的婁底市長青中街17號。婁底市博物館始建于1994年,館舍面積3400平方米,館藏文物數千件,其中不乏許多珍貴文物。現有基本陳列兩個,即“成仿吾紀念室”和“婁底名人展室”,“成仿吾紀念室”集中展示了作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文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成仿吾先生光輝而功勛卓著的一生,現已成為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研究成仿吾文學、教育思想的重要基地,每年接待中央至地方各級前來參觀的領導及學術團體20多批次。“婁底名人展室”陳列展示了從三國蔣琬至近代曾國藩至現代劉筠等數十位在中國歷代政治、軍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婁底籍人士的圖片、實物和文字資料,是展示婁底地方文化特色、進行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和婁底市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同時婁底市博物館每年組織舉辦臨時展覽近20個,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了文化藝術交流,彰顯……[詳細]
推薦4
石花彭氏支祠
  彭氏支祠位于婁底經濟開發區大埠橋街道辦事處石花村,坐南朝北,據彭氏族譜文字記載,支祠始建于明崇禎二年,民國三十六年大修。磚木結構,兩側為馬頭形封火墻,進深三廳,長38.7米,面闊14.3米,祠內均為青磚柱和石柱礎,結構穩固,牌頭有各種彩繪圖案和八仙過海等泥塑造型,保存完好,雄偉壯觀,泥塑栩栩如生,上廳還刻有“大清嘉慶二十五年渡船捐碑”的字樣。彭氏支祠前有漣水相依,后有獅形山為靠,可謂風水寶地。歷經幾年的申報,彭氏支祠經婁底市文物管理處【2012】14號文件批復同意列為不可移動文物保護點。劃定支祠本體建筑以內為保護范圍,支祠本體建筑東南西北各三十米范圍內為建設控制地帶。近幾年,祠堂主體建筑設施不斷修復和完善,保持了文物風貌,環境煥然一新。為有效保護好文物資源,弘揚傳統文化,石花村特意成立了彭氏支祠文物管理協會,據協會主席彭國軍介紹,為了讓祠堂更加規范和完整,文物級別不斷升級,最終成為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協會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盡最大的努力保護和建設好國家的珍貴資源,傳承傳統文化。同時,協……[詳細]
推薦5
賀國中故居
  賀國中故居,位于婁星區雙江鄉新莊村,建于清宣統年間,占地211平方米,正房八間,磚木結構、土磚青瓦,坐北朝南,東面有婁星區第一高峰洪家大山,北臨勝仙洞,清澈的杉山河從旁流過。1904年1月,賀國中誕生于此。賀國中故居是婁底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婁底紅色旅游的五大基地之一。故居建于清宣統年間,占地211平方米,正房八間,具有典型的湘中民居特色。……[詳細]
推薦6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創建于1978年,是經教育部批準的省屬綜合性公辦普通本科大學,位于湖南湘中新城婁底,這里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物產豐富,交通便利,是全國最適宜人口居住的園林式城市。校園占地面積1050畝,學校積極開展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切實加強管理,狠抓內涵發展,在省內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詳細]
推薦7
婁底玄真觀
  仙女山玄真觀,位于婁底市城南萬寶新區,地處水府廟湖區與孫水河交匯處,山環水抱。古有三女采藥,行醫修行于此,后功成行滿,白日飛升,故名曰仙女山。唐莊宗年間曾修仙女殿于此,文革期間諸殿皆毀。2003年,婁底市道教協會籌資重建,主體建筑有南岳圣帝殿、慈航殿等,現為婁底市道教協會會址。……[詳細]
推薦8
澄清塔
  澄清塔地處杉山鎮澄清村漣水之濱。修此塔一為焚字以示尊孔,一為鎮邪以保風水。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漣水經常泛濫成災,毀壞沿河良田。一日深夜,狂風大作,濁浪里騰出一條孽龍,剎時大雨傾盆,良田頓時成了一片汪洋。村子里有個叫澄清的青年,見此情景,奮力撒開漁網,將孽龍網住,又甩出漁叉,正中孽龍頭部,他一手狠扣漁網,一手緊撐漁叉,咬緊牙關,將孽龍拖到岸邊。此時,他已筋疲力盡,漸漸覺得身子在變大、變重、變高,竟化成一座石塔,鎮住了孽龍。清光緒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1899~1900),當地人們依傳說在此修塔,并取名“澄清”。該塔為八方三層磚石空心塔,塔高約12米,塔基為石砌方臺。一層正門用石塊劵拱而成,為焚字燒香入口;內有爐膛,下與灰道相通,上與塔頂相連。二、三層每向均有一小拱門,內各置泥塑菩薩。每層疊四線出腰檐,飾彩繪,檐角稍翹。頂為盔頂攢尖,上置葫蘆形塔剎,蓋小青瓦。造型挺拔,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1995年7月,婁底市人民政府將該塔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塔為婁星區八景之一,不少文人騷客為其作詩填詞。……[詳細]
推薦9
洪家山森林公園
  洪家山森林公園位于婁星區雙江鄉境內,距婁底城區20公里。公園區域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園內森林覆蓋率58%,內有喬、灌植物84科、436種,其中列為國家珍稀瀕危保護的有3種,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森林植物190種,野生動物100余種,其中省級以上珍稀保護動物52種。園區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景觀奇特。由120多座大小山頭組成的洪家大山,層疊起伏,林木蒼翠;曾吸引明代正德皇帝駐足流連的圣仙洞,以其險、幽、奇、深而令人稱奇叫絕;保存完好、尚待開發的華池洞,更讓人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登上洪山之巔的觀景臺,不僅能朝觀日出、晚賞夕照,還可以遠眺三湘數十城,近瞰群山千重霧;正在興建之中的青龍湖,是一處山青水碧的人間仙境。還有紅軍“虎將”賀國中的故居。整個公園集山、水、洞、人文景觀為一體,是人們休閑度假、旅游觀光的好地方。……[詳細]
推薦10
藏君洞景區
  婁底藏君洞景區因景區的藏君洞而聞名,為一天然溶洞,傳說削發為僧的明惠帝朱允炆在觀音崖遭叔父“靖難軍”的攻打,曾藏身此洞30余天,此洞得名“藏君洞”。 景區除藏君洞外,還有白玉樓、惠帝殿等。……[詳細]


全部婁星區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无遮挡在线 | 日本三级人妇在线 |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福利在线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在线 |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日本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