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衡陽市 > 石鼓區旅游

石鼓區十大旅游景點

1、石鼓書院 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1
石鼓書院
  石鼓書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原址在衡陽石鼓山,時衡州名士李寬在石鼓山尋真觀旁結廬讀書,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邑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為衡州學者講學之所。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賜額“石鼓書院”,遂與睢陽、白鹿洞、岳麓書院并稱全國四大書院。書院主要建筑有武候祠、李忠節公祠、大觀樓、七賢祠、敬業堂、合江亭。1944年7月,石鼓書院在衡陽保衛戰中毀于日軍炮火。2008年當地政府仿照清代石鼓書院格局重建了石鼓書院。建于唐代衡州石鼓山(今衡陽市石鼓區石鼓山),故名。唐初,刺史齊映,建合江亭于山的左側。憲宗元和年間,州人李寬筑屋山巔,讀書其中。宋代太平興國2年(978),宋太宗趙匡義為賜“石鼓書院”匾額和學田(朱熹的《石鼓書院記》:“始唐元和年間,州人李寬之所為,至國初時嘗賜敕額”。《國朝石鼓志》卷一事跡篇:“案文獻通考賜額在太宗太平興國二年,與朱子記國初者合”)。宋太宗至道三(997年),州人李士真請求郡守在這里建立了正式的書院,招收生徒講學。宋仁宗……[詳細]
推薦2
衡陽來雁塔
  來雁塔,衡陽名勝之一,距市中心約3公里,與回雁峰對峙,寓雁有來回,故名為來雁塔,該塔興建的目的是用以導航,類似今日的航標燈塔。塔基為壘石構成,塔身用青磚砌成。整個塔體內為樓閣式,共七層,呈八角形,高28米。塔的第一層東南設門,南向拱門上嵌有清兵部尚書彭玉麟手書“來雁塔”橫額的漢白玉碑一塊。從第二層起塔身逐級遞縮,塔的每層皆設有對稱神,開兩窗四門,可憑遠眺望。塔檐為疊座,下無斗拱,外壁飾石圖案。拱門上有石質龍鳳浮雕。塔角舊有風鈴,塔上有鐵頂,置相輪。整個塔的結構突出了明代的建筑特點。此塔自建成后,歷經多次修繕,保存至今。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清乾隆《衡陽縣志·古跡》載:“萬歷辛己(1581),宗伯曾朝節倡郡人建浮屠其上……經十三載而告成。”其后,清嘉慶、道光、同治及民國年間均曾修茸,基本保持明代建筑風格。來雁塔系樓閣式磚石塔,座北朝南,七級八楞,中空,通高36米,底邊長7.3米。塔置于須彌座石基上,塔基施圖案雕飾。門額為漢白玉石質,中鐫“來雁塔”三個大字,系清同治年間兵部尚書彭玉麟書丹。……[詳細]
推薦3
明翰公園
  明翰公園位于衡陽市明翰路。1990年8月在夏明翰烈士誕生90周年之際,衡陽市委、市政府為弘揚夏明翰烈士視死如歸、大無畏的革命主義精神,決定鑄夏明翰烈士銅像安放西湖公園,并將西湖公園改名為明翰公園。8月25日,夏明翰烈士銅像在西湖公園(明翰公園)舉行奠基典禮,宋任窮、張愛萍、張平化、熊清泉等領導及夏明翰烈士的外孫女夏倩參加活動。夏明翰烈士銅像于1993年12月在明翰公園落成。夏明翰是衡陽市最著名的烈士之一。1919年五四運動中,他與蔣先云等人發起創建湘南學生聯合會,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反帝反封建斗爭。1920年秋赴長沙,在毛澤東的直接領導下從事-。1921年8月在湖南自修大學由毛澤東、何叔衡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第一位衡陽籍中共黨員。同年10月,陪同毛澤東來衡陽,建立了中共衡陽地方第一個黨組織——中共湖南三師小組。1927年初,赴武昌協助毛澤東工作,任全國農民協會秘書長兼中央農講所秘書。大革命失敗后,受組織派遣回湖南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兼組織部長,參與領導了秋收起義中的……[詳細]
推薦4
衡陽博物館
  衡陽博物館位于衡陽市風景秀麗的西湖公園之南,建筑面積4500m2,建筑風格仿我國江南明清建筑,典雅、莊重、古樸。衡陽市博物館屬地方綜合類博物館,現有館-史文物2萬件,其中珍貴文物千余件,有國寶,有多件歷史文物赴20多個國家展覽。設有文物陳列廳、臨時展覽廳、電教室、中心庫房,接待室、資料室、辦公室,是衡陽市精神文明建設窗口單位和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衡陽博物館開館,舉辦了《館藏珍品陳列》、《國防教育展覽》,內容豐富,藝術形式新穎,直觀形象地展示了衡陽五千年文明。館-銅器陳列觀眾進入館-銅器展館時,古樸典雅的木質展柜,與精美絕倫的青銅器,給人帶來輕松、和諧的感受。在180平方米的展室中陳列了青銅精品90余件。其中以春秋動物紋提梁卣最具魅力。與它相媲美的商代青銅牛尊,工藝之精湛,美侖美奐。館藏書畫作品陳列薈萃了明清以來時期的名家作品,展示了衡陽本土書畫家的藝術成就。其中有書壇翹楚肖云楚的《南岳七十二峰圖》長卷;有書壇巨擘曾熙的《四體書法》集屏。這些書畫瑰寶無疑奉獻給廣大觀眾一次高雅的藝術享受……[詳細]
推薦5
青草橋
  “瀟湘八景畫難描,雅愛衡陽青草橋,雨后憑欄新月上,漁歌矣乃櫓聲搖。”這是清朝朱佩連《清泉雜詠》中對青草橋的贊美。蒸湘匯合處,石鼓左側旁,屹立著青草橋。有橋至今,歷時近八百年。南宋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薛伯渲任衡州知府時,在青草渡修建木橋,為第一代青草橋。明正統三年(公元1438年)始,歷時四年多修成石橋,改名永橋。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建欄桿,乾隆年間重修后,仍稱青草橋。1933年被洪水沖毀南北兩孔,次年修復為七孔橋,1944年被日寇炸毀。1956年市人民政府又重修寬敞的石橋,次年元旦通車。青草橋如彩虹飛架南北,橋下船只穿梭,更顯得多姿。青草橋,原系半圓拱橋,尖墩,建筑藝術較高,表現著古代衡陽人民的聰明才智。橋頭兩端店鋪鱗次櫛比,成為集市貿易繁華之地,加上石鼓名山勝景,吸引著許多游客。店鋪當中,尤以酒店居多,故八景中就有“青草橋頭酒百家”的詩句。當人們佇立橋頭,你會感到如置身在圖畫中:“草入簾青,水沉玉碧。舴艋往來,燈明兩岸之星,棹拂半江之雪....。如今,青草橋作為一景,……[詳細]
推薦6
虎形山公園
  虎形山公園位于衡陽市石鼓區黃沙灣街道進步村。虎形山公園為衡陽市中心城區綜合性生態公園,公園有虎形山南、北兩座山頭。園區“人造”與“天成”平衡,所謂“人造”,即人為地在公園中“嵌入”式加入人工景觀。“天成”則通過原有形式多樣的自然生態環境,如草地、坡地、灌木林、樹林、山地、水面等,形成多樣的自然景觀,讓游人感受到自然界不同的生態環境。虎形山公園分為4大景區:東部的“朝暉晨曲”景區、西部的“夕陽暮歌”景區,山頂的中央活動區以及山脊的山地體驗區,并按其不同的特色安排相應的活動。“朝暉晨曲”區位于東邊山坡,這個景區主要由主入口廣場活動區,休閑運動區,休閑娛樂區,兒童游船碼頭等幾個功能區組成。“夕陽暮歌”區位于西邊山坡,這個景區主要由次入口廣場活動區,林間劇場等幾個功能區組成。山頂活動區主要由山頂觀景臺,休閑茶座,兒童活動區等幾個功能區組成。山脊體驗區則由特色攀爬徑、極限運動區等功能區組成。虎形山公園植被保存較好,為湖南省詩意浪漫休閑勝地。春天,山茶杜鵑花展開鮮艷的花朵;初夏,廣玉蘭寬廣的葉子中間……[詳細]
推薦7
石鼓公園
  石鼓公園在城北石鼓山,面積約四千平方米,形如半島伸入湘、蒸二水匯流處。由于水流撞擊石崖聲若鼓鳴,故名石鼓山。山上有一尊石鼓,高2米。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有石鼓高六尺,湘水所經,鼓鳴,則有兵革之事。”可見其歷史久遠。唐元和年間,衡陽人李寬結廬讀書于石鼓山。宋至道三年(公元九九七年),衡陽郡人李士真創建書院。景佑二年(公元一零三五年)欽賜匾額“石鼓書院”,成為北宋四大書院之一。山上曾有唐刺史齊映創建的合江亭,后因韓愈題合江亭詩,致其“緣凈不可唾”之意,雅名緣凈閣。宋張軾在亭中立碑,書韓愈詩鐫于碑上。亭右有朱陵后洞,相傳可達南岳。唐董奉先曾棲洞-九華丹,洞門、洞壁留有古人題跡,“朱陵后洞”和“東崖”祠鐫刻,至今歷歷在目,禹王碑、武候廟、大觀樓、會講堂、李忠節祠、七賢祠等古代建筑點綴著石鼓山,朱熹贊為一郡佳處,并有湖南第一勝地之稱。自唐以來,文人墨客來此游覽或講學者甚多。現石鼓山修葺一新,辟為石鼓公園。重建了合江亭,復興緣凈閣,雕塑石鼓,修筑欄、橋、植樹種花,成為衡陽市風物佳麗,清雅宜人的……[詳細]
推薦8
石鼓摩崖石刻
  2003年以來,石鼓山上陸續發現了摩崖石刻,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自那時起,有關部門和文物專家對摩崖石刻進行了搶救和保護。據考證,石鼓山山體保留了較為完整的露天“摩崖石刻”。據統計,在面積約4000平方米的山體巖壁上以及朱陵后洞內外,保存有歷代摩崖石刻40余處,其中唐刻3處,宋刻7處,元刻3處,清刻9處,年代不詳刻石21處。許多石刻仍保存完好。這些石刻刻工精細,包括隸、楷、行、草等,書體繁多、流派紛呈。石鼓摩崖石刻跨越1000余年,大部分記載著歷朝歷代文人墨客游歷石鼓山的感悟,其中還有不少官吏為官任職的記事,保存較好的石刻有“西奚谷”、“江上清風”、“蒸湘”、“介崖”、“高山流水”以及部分記事刻石。……[詳細]
推薦9
衡陽烈士陵園
  衡陽烈士陵園1954年由原中央領導陶鑄同志攜專家堪考定址并命名為“衡陽烈士陵園”。陵園占地面積134畝,綠色覆蓋面積已達到總面積的40%,園內四季常青,四季有花。2006年被評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被評為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09年又被評為國家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10年被評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2年,我園根據民政部民發[2011]31號文件和省民政廳發[2011]38號文件精神,我市烈士陵園已被列入省民政廳和民政局確定的全省兩家市級提質改造項目之一.加快烈士褒揚區的建設步伐,為全市人民打造好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推薦10
石鼓江山
  “石鼓江山錦繡華”,這是詩人對石鼓江山的贊美,倘若你能親臨其境,必定會使你心曠神怡,流連忘返,覺得這詩句還遠沒有體現石鼓江山的風貌。石鼓位于衡陽市北,海拔69米,面積約四千平方米,雖不象匡廬“躍上蔥蘢四百旋”那樣高大,卻有“一山飛峙大江邊”那樣奇崛突兀;也不象七星巖“削玉辰峰窗外列”那樣磅礴,卻有“仙洞危樓半出林”那樣深邃,其山勢之險,水-秀,實為天下名山勝水中不可多得之景觀。蒸水環其右,從邵陽緩緩而來,湘水挹其左,從零陵滔滔而來,耒水橫其前,從郴州滾滾而來,三水匯合,浩浩蕩蕩,直下洞庭。而石鼓正當其沖,不懼馮夷之威,力敵陽侯之怒,橫截江流,泰然若素,此乃石鼓千古之奇觀。春冬四季,其景觀則各有異趣:春則日穿柳岸,浪舞潮歌;夏則霧鎖板橋,綠影浮紅;秋則水天一色,陽鳥高翔;冬則銀裝素裹,寒江獨釣。來雁珠暉,雙塔列其前,岳屏回雁,兩峰挹其后,衡岳峙其西北,五嶺橫其東南,鐘三湘之秀氣,極四時之奇觀,正如宋范成大在《石鼓山記》中所寫:“石鼓大踞要會,大約如春秋霸王會諸侯勤王,蒸湘如兄弟國奔命來會,……[詳細]


全部石鼓區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五月的丁香六月的婷婷综合 | 亚洲步兵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专区 | 久久伊人精品天天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视频 | 亚洲中文AⅤ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