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肇慶市 > 高要區旅游

高要區十大旅游景點

1、貓爪谷景區 AAAA
推薦1
貓爪谷景區
  貓爪谷景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坐落于高要區回龍鎮,總規劃面積1800畝,一期占地600畝。景區以萌貓藝術、互動體驗、特-紅民宿、花海等景點及水上項目為特色。另外,貓爪谷景區是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廣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自然教育、非遺文化活動的開展日漸增多,是集休閑住宿、娛樂游玩、風景觀賞與研學教育為一體的景區。涂喵墻涂喵墻位于貓爪谷游客中心外60米外,墻上畫有貓咪藝術墻畫,因此名為“涂喵墻”。同時,涂喵墻是貓爪谷“Running喵”任務打卡點之一,游客可以和墻上的貓貓進行場景互動,按下快門創作完成任務。除了游客中心外的涂喵墻,景區內的其他景點,游客也能欣賞到大大小小的貓爪谷IP形象墻繪,這是貓爪谷景區的特-一。最佳游賞時期:全年。貓の窩咖啡館貓爪谷景區內的一間貓咖館,名為貓の窩咖啡館,是供游客悠閑歇息、下午茶的店鋪。貓咖館內有孟加拉豹貓、泰貓、布偶貓、加菲貓、藍貓、暹羅、金吉拉等多種名貴貓品種,游客可選擇購買優惠套餐入場親近貓咪,也可以在貓房外的公共領域……[詳細]
推薦2
黎槎古村(八卦村景區)
  •黎槎古村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呈八卦形狀,布局精巧,暗藏洛書河圖的玄機。黎槎古村落位于高要市回龍鎮北面的黎槎崗上。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南宋時期,由于該村沒有水利堤防設施,低洼地帶常受洪水淹浸,所以村民們多將房屋建于山腰上。因該山崗形體似鳳,故又名“鳳崗”。鳳必朝陽,所以村民們都選擇了鳳崗的東面或東南面進行居住,祈求村莊不斷發展壯大,期望族人的-越過越好。黎槎古村呈八卦形狀,布局精巧,暗藏洛書河圖的玄機,以中國古代儒家論述萬物變化的重要經典——《周易》的八種基本圖形,亦稱八卦,即“-”和“--”的符號形狀把房屋建在一座鳳凰形的名叫鳳崗的小山崗上。這些房屋依山而建,環水而設,以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等卦形排列,呈圓形分布,一座座一排排,一圈接一圈,玄機重重,風格獨特。整個古村呈大圍屋形狀,古屋、村道分布走向狀似八卦圓形,周邊是圓形的護村池塘與環村大道,僅有南北兩個出口與外界陸路相通,又具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當你閑庭信步在環村大道上走一圈,可以真切地感覺到整個古……[詳細]
推薦3
紫云谷旅游風景區
  •紫云谷是端硯的發源地,景區內有古石磨、水車作坊遺址、老坑洞遺址、錯落的瀑布群。景點介紹紫云谷是西江羚羊峽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區內自然風光十分優美,由于這里交通便利,旅游資源豐富,因此許多都市人都把此地當作回歸大自然、保健養生的最佳生態旅游線路。在這里游客可以醉心于優美的大自然風景之中,呼吸山林中清新的氧氣,弄瀑戲水、沐浴山泉,享受生活。紫云谷景區的四條豪華游輪是整個西江羚羊峽段唯一的旅游船只,游客游覽完景區后,更可坐上游輪享受不一樣的動態旅游。春夏之際更是煙霧彌漫,氣象萬千,讓游客全身心感受羚羊峽峽兩岸美景,并可觀看到硯坑城墻、大小龍門、羚關古道、清風閣、曬衣坑、出入山虎口、文殊村等勝景。還有,紫云谷因出產中國四大名硯之首的“端硯”而聞名,中國品質最好的端硯都出自于紫云谷的老坑、坑子、麻子坑。當然不能錯過尋訪三大名坑以及古端硯遺址。紫云谷旅游風景區位于廣東肇慶東南郊爛柯山脈,西江羚羊峽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有著豐富森林資源,是都市人到大自然保健養生的一條很好的生態旅游線路,……[詳細]
推薦4
高要廣新農業生態園
  廣新農業生態園始建于1999 年4 月,占地面積5000 多畝,離肇慶七星巖、鼎湖山18公里,生態園積極打造土地開發整理、環境教育、農業觀光、科普教育等基地品牌。 相繼被評為“廣東省生態示范場”稱號;“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補充耕地易地開發示范基地”;“廣東省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省大禹杯優勝獎”;“廣東省旅游新亮點”;“全國首批農業旅游示范點”、2005年成為“2005年亞洲小姐競選(中國賽區)指定外景拍攝基地”也是廣東省最大的農林果自然生態景區,是集農業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會議于一體的首選地方。也是廣東省最大的農林果自然生態景區,是集土地整理示范、農業生態示范、環境教育、農業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會議于一體的理想之園。生態園建設以靜態為主,其原貌是一片由于不合理的肓目開發而遭受嚴重破壞,被當地農民稱為“晴天張牙舞爪,雨天頭破血流”荒坡爛地,地表裸露貧瘠,水土流失嚴重。在建設過程中,我們堅持重點突出環保、自然、生態,將昔日一片水……[詳細]
推薦5
高要端源鄉農民協會遺址
  高要端源鄉農民協會遺址位于高要市樂城鎮領村的北面。該遺址原是領村陳家祠,始建于明代末期。1923年至1927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推動下,高要縣樂城的端源鄉(現樂城鎮的領村、波河、料村、近兌、伏洞等10個自然村)掀起了一場在西江地區開展最早、影響最大的轟轟烈烈的農-動。1924年8月始,中共廣東區委先后派遣周其鑒、陳殿邦、黃俠生、韋啟瑞、蔡日升等一批共產黨員到高要縣開展農-動。1924年10月8日,端源鄉農民在領村成立端源鄉農民公會(又稱農民工會),會址是領村陳家祠。中央農民部、中共廣東區委、省港-委員會分別派出代表陳樹仁、陳維康、黃俠生、鄭千里等人前來參加成立儀式。端源鄉農民工會成立后,第一個革命行動就是領導農民向地主開展減租抗租斗爭,一律實行五折減租。1925年4月29日,根據省農會章程,“端源鄉農民工會”更名為“端源鄉農民協會”。端源鄉農民在領村舉行端源鄉農民協會成立大會。中央農民部派出特派員周其鑒、韋啟瑞、羅國杰、熊克武、黃國俠以及廣州農講所學員代表鄧廣華、陳均……[詳細]
推薦6
羚羊峽森林公園
  廣東羚羊峽省級森林公園于2003年經省有關部門批準建立,位于肇慶市東郊,距廣州80公里,景區建成后將和七星巖風景區、鼎湖山風景區形成“金三角”旅游線,實現當年革命前輩陶鑄考察肇慶時提出的構想。羚羊峽兩岸是欄柯山和羚羊山,據萬歷《肇慶府志》(葉春及著,嘉靖三十一年舉人,官至戶郎中)記載,“靈羊—舊志古傳,高要峽山有靈羊,每出鳴,風雨隨至,峽因此得名”。又稱肇慶峽。古時在羚羊東南和西北兩面都是西江河道,構成兩個峽谷,稱雙羊峽。到唐朝,羚羊山西北峽谷淤塞,成為旱峽,東南面峽谷稱作零洋峽,后改洋為羊,稱零羊峽,唐寶歷元年(公元825年)李紳在《游石室新記》中寫作羚羊峽,長7.5公里,寬200-400米,平均水深48米,最深達77米。自唐代開始,肇慶“小三峽”(羚羊峽、大鼎峽、三榕峽)已成為著名勝地,羚羊峽更是歷代文人墨客來往肇慶的必游之地,譬如唐代楊衡、許渾,宋代蘇東波、李綱等著名文人,就曾流連于羚羊峽,并留下大量詩詞文字,由于羚羊峽具有優越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因此被歷代評為“肇慶八……[詳細]
推薦7
端源鄉農民協會遺址
  民國13年(1924年)4月,端源鄉農民公會在領村陳家祠成立。同年9月改名為端源鄉農民協會,廣東省中央農民部特派員韋啟瑞、周其鑒、黃國俠等參加成立儀式。農民協會辦事處設在陳家祠。該會領導當地農民開展了一場反剝削、反壓迫的革命運動。陳家祠建于明代末期,民國15年被地主武裝人員燒毀,現存門口及其兩側的斷壁殘墻。1927年9月13日,廣東高要縣農民自衛軍和群眾共1000余人,在0廣東區委的指導下,集結領村,舉行了武裝起義。1927年4月16日,-反動派發動高要事變。30多名0員遭逮捕或被殺害,0黨組織和農民自衛軍組織受到嚴重破壞。幸免于難的0員、縣農協會秘書許其忠和0廣東區委派來的西江領導人黃學增、軍事干部何遂等人,遵照0廣東區委關于舉行武裝起義反擊--政策的指示精神,在祿步召集干部和農軍骨干開會研究,決定重新組建農民自衛軍,伍耀輝任大隊長,聶文波、謝忠任副大隊長,總部設在地勢險要的領村。農民自衛軍重新成立后,曾于7月中旬主動出擊伍村反動民團,取得勝利。9月上旬,300多名農民自衛軍和數百名農……[詳細]
推薦8
首屆高要縣人民政府成立原址
  首屆高要縣人民政府成立原址位于高要區活道鎮鰲頭村,首屆高要縣人民政府成立原址以“解放戰爭時期高要武裝革命斗爭和首屆高要縣人民政府的成立歷程”為主題,通過圖文、實物等展示了在解放戰爭時期,高要人民積極開展武裝斗爭,以及人民政府成立之初,開展借糧渡荒、救災解困、接管肇慶等工作,譜寫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首屆高要縣人民政府成立原址,原名“朝客伍公祠”。始建年代不祥,為磚木瓦結構,硬山頂,三開間三進深、建筑面積355平方米。三進為2層樓房。1949年5月25日,首屆高要縣人民政府在此成立,并召開了“高要縣人民政府成立大會”,任命馮光同志為高要縣人民政府縣長,任命高要縣工委委員陳普初同志為副縣長。2005年8月9日,首屆高要縣人民政府成立原址被高要區列為高要區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高要區政府對“鰲頭抗日自衛隊成立舊址”“首屆高要縣人民政府成立大會原址”進行修葺,并確定了“鰲頭抗日自衛隊成立舊址”“首屆高要縣人民政府成立大會原址”為高要區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2017年底,高要區委計劃將在此基礎上建……[詳細]
推薦9
鰲頭抗日自衛隊成立舊址
  鰲頭抗日自衛隊成立舊址位于肇慶市高要區活道鎮鰲頭村。鰲頭抗日自衛隊成立舊址以“抗日烽火”為主題,通過圖文、實物等展示高要兒女在黨的領導下,開展頑強的抗日武裝斗爭的事跡。鰲頭抗日自衛隊成立舊址,原名“世德堂”(又叫德剛伍公祠),建于1938年,建筑面積260平方米,二進三開間加一條青云巷和廂房。1944年,日寇在西太平洋軍事失利后,企圖通過高明、高要西進,打通粵桂戰線。為了阻擊日軍的西進,根據中共黨組織的安排,活動在要南地區的人民抗日游擊隊于同年7月在高要活道鰲頭村世德堂成立了抗日自衛隊,并任命鰲頭村的游擊隊員伍鑒衡擔任隊長,隊員有30多人。2005年8月9日,鰲頭抗日自衛隊成立舊址被列為高要區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高要區政府對“鰲頭抗日自衛隊成立舊址”“首屆高要縣人民政府成立大會原址”進行修葺,并確定了“鰲頭抗日自衛隊成立舊址”“首屆高要縣人民政府成立大會原址”為高要區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2017年底,高要區委計劃將在此基礎上建設黨建工作教育“初心堂”,志在通過此紅色革命遺址來教育大……[詳細]
推薦10
首屆高要縣人民政府成立大會舊址
  首屆高要縣人民政府成立大會舊址位于高要市活道鎮鰲頭村立本樓(又名朝客伍公祠)。其建筑特色為磚木瓦結構,硬山頂,三開間,寬16.62米,三進深,長26.9米,坐北向南偏西。始建年代不祥。鰲頭村地處高要、高明、新興三縣交界,山巒重疊,道路迂回曲折,地勢險要,是進行游擊戰的好地方。1944年10月間,高明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1945年1月改編為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第三團)大隊長黃仕聰派伍真、伍子高回家鄉高要活道橫江鄉一帶開展革命活動,先在鰲頭村建立交通聯絡站,任務是為第三游擊大隊收集情報、傳送情報、接送來往人員等。隨后,開展發動群眾、宣傳抗日救國活動,成為要南抗日革命根據地。抗戰勝利后,高要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與國民黨-派展開英勇的斗爭,黨組織和人民武裝力量不斷發展壯大,在西江南北建立起大片游擊根據地。1949年1月,中共高要縣工委成立,書記李法,副書記兼組織部長吳耀明,委員葉琪、陳普初。5月25日,高要縣人民政府在要南游擊根據地鰲頭村立本樓宣布成立。縣長馮光,副縣長陳普初。她是在中共領導的中……[詳細]


全部高要區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sss无整片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综合性网站 | 日本女生午夜性高潮视频 | 天天爱天天做久久狠狠 | 亚洲日本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