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 > 隴南市 > 宕昌縣旅游

宕昌縣十大旅游景點

1、官鵝溝 AAAAA國家級森林公園
推薦1
官鵝溝
  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位于甘肅省宕昌縣城郊,距甘肅省省會蘭州市340公里。2003年10月,晉升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位于甘肅省宕昌縣城郊,距甘肅省省會蘭州市340公里。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與秦嶺、岷山兩大山系支脈的交錯地帶,公園毗鄰中國革命歷史文化名鎮哈達鋪,銜接世界文化遺產九寨溝風景名勝區。1999年經甘肅省林業廳批準,建立了大河壩省級森林公園。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公園經營管理體系日臻完善。地理地貌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范圍包括大河壩溝、馬圈溝、官鵝溝、缸溝、八峽溝、大廟灘六大景區,東西長39公里,南北寬41公里,總面積50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75.1%。公園集森林景觀、草原景觀、地貌景觀、水體景觀、天象景觀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景觀資源整體品位高,空間布局特點突出,動植物分布多樣,生態環境優美,自然景觀奇特。依據《中國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評定》有關指標,經專家評定,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為一級。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官鵝溝,在甘肅省宕昌縣境內官鵝溝緊靠縣……[詳細]
推薦2
宕昌牛頭寺森林公園
  牛頭寺位于隴南宕昌東部50公里處良恭河畔韓院境內的南麓群峰之中,平均海拔在1400—2500米之間,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總面積4平方公里。牛頭寺始建于唐玄宗時期,至明代以來經多次維修,保存了千年古剎之豐姿,文革期間無人維修,幾欲坍塌。1987年后,牛頭寺三大殿得以重修,牛頭寺原名任頭山。傳說,山下一農戶的母牛失圈,經四處尋找無蹤影,后來在絕壁之上的任頭山頂峰找見了。母牛生一牛犢,被人們傳為神牛,于是百姓便在這頂峰之上修建了前、中、后殿,起名牛頭寺。牛頭寺森林公園占地萬畝,西接毛羽山萬畝林帶,東連菜地灣萬畝林區,屬長江上游三江(嘉陵江、白龍江、犀牛江)源頭綠色水庫之一。從西天坑至江林峽,從大山梁至水地里,整個景區東西長20華里,南北寬15華里,由無數奇峰秀水、古剎亭閣、參天古柏、小橋人家構成。牛頭寺背依巍巍筆架山,面朝悠悠良河水;左臨五岳開帳---形似文臣靜座,右臨五峰矗立---狀如武將林立;前有獅峰象嶺隔江相戲,后有峭山尖山嵯峨相峙;山腳下九眼泉噴珠吐玉,河北岸青崖河流金淌銀;寨崆崖古堡……[詳細]
推薦3
宕昌國古城
  宕昌國古城家住宕昌舊城街已經多年了,在那長滿蒿草的殘存古城墻前走了不知多少回了,可我卻一直不知自己住在曾經的國府里,走在曾經的渠道上,腳下之地前至是一個國家的首都,一個在在了142年的宕昌國的國址。這真是: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啊!走近古宕昌國遺址,站在歷史老人的殘垣前,那一歲一枯榮的蒿草,那悠悠不息東去的岷江之水(岷江、白龍江的支流),仿佛向我們敘述那盛衰的歲月、世事的變遷。據《宕昌縣志》記載,宕昌古城呈長方形,長約120米,寬約60米,原約5-1.5米,最高處10米,最低處4米,有南北兩門,底層是椽子幫筑,屬漢代以前風格,上層用板筑,是歷代補筑,城內修有“城隍廟”,城內發現許多古代陶片,經專家簽證,屬州城堡。《魏書·宕昌國傳》也記載:“宕昌國,在河南之東南,益州之西北,隴西之西,羌種也。基地自仇池以西(今西和縣西),東西千里,席水以南(即今甘谷南的籍水),南北八百里,地多山阜”。其國都根據魏大同六年(公元540年)繪制的《中國歷史地圖集》載,宕昌城在白龍江西北,岷江河畔,即今宕昌……[詳細]
推薦4
陰坪羌寨
  陰坪羌寨陰坪羌寨座落于著名的官鵝溝風景區內,距縣城6公里,寨子依山而建,古木參天。從對面望去,古羌寨塔板房在參天古木中時隱時現,與從寨底流過的清澈官鵝河和情侶湖、公主湖交相輝映,形成一幅原生態的水墨面。走進寨子,仿佛走進宕昌古羌圈。現全寨共35戶,136人。陰坪羌寨和鹿仁羌寨一樣,都有古老的歷史和傳說,但鹿仁羌寨發生的是一段愛情喜劇,而陰坪羌寨發生的則是一起愛情悲劇。陰坪羌寨在古時叫金羊寨,那時官鵝溝內生活著氐、羌兩個民族,氐族聚居在金羊寨,羌族聚居在鹿仁寨。他們都以放牧為生,過著與世無爭,悠閑安逸的生活。后隨著兩寨的壯大,為爭奪官鵝溝的水草發生了爭斗。你爭我奪,兩寨的仇恨不斷加深。金羊寨主達嘎,為一舉消滅鹿仁寨,派兒子官珠化名潛入鹿仁寨但時間不長,他就同鹿r寨寨主木楞大王的公主娥曼相愛.隨著兩人墜入愛河,官珠逐漸放棄了0計劃,并商定化解兩寨的恩怨:但他倆的計劃被木楞大王的管家鐵布聽見,就在官珠說服父王打算在八月十五迎娶娥曼時,兩寨主卻暗里準備,給對敵以致命的打擊,-珠和曼娥明白時,卻為……[詳細]
推薦5
哈達鋪紅軍長征一條街
  哈達鋪紅軍長征一條街哈達鋪紅軍長征舊址座落在由382家店鋪組成的一條長約1200多米的街道上,這是紅軍在長征途中走過的最長、保留當年原貌最完整的一條街。《經濟日報》常務副總羅開富在“黨必須指揮槍”一文中稱這條街為“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第一街”。“義和昌”藥鋪地處上街,該藥鋪由三間北房和十一間南面臨街鋪面組成,均為平瓦房。北房為原建筑,中間正廳是當時0中央辦公室,左間是毛澤東住室,右間是張問天住室。房門中央上方懸掛著0中央原總書記-題寫的“哈達鋪紀念館”匾額。臨街鋪面是按原貌修建的,當年為藥鋪。“郵政代辦所”在西距“義和昌”藥鋪約10米的斜對面,有兩間臨街鋪面。“同善社”在“義和昌”藥鋪東南200多米處的下街,是一座緊湊的小四合院,北房是三間土木結構的二層樓房,樓下是紅一方面軍司令部和-住室,東西廂房紅-衛和通信兵居住。所有房屋均為原有建筑。“關帝廟”在離“同善社”東面約200多米之外的下街,舊建筑毀于“文革”,現大殿、左右偏殿及過廳均為1989年按原貌恢復重建。“關帝廟”東南約100米即“張……[詳細]
推薦6
哈達鋪紅四方面軍長征舊址
  哈達鋪紅四方面軍長征舊址位于隴南市宕昌縣哈達鋪鎮,由紅四方面軍三十軍軍部舊址、哈達鋪游擊隊司令部舊址、哈達鋪蘇維埃政府舊址3處院落組成。紅四方面軍三十軍軍部舊址位于哈達鋪鎮下街村318號,始建于1913年,坐北朝南,為當地傳統四合院形式,院落南北長32米,東西寬14.7米,占地面積472.75平方米,由正房、東西廂房及兩層前廳組成。哈達鋪游擊隊司令部舊址位于哈達鋪鎮下街村205號,坐北朝南,為四合院形式,院落南北長23.7米,東西寬16.4米,占地面積410.4平方米,院落北側為臨街兩層前廳,西側為西廂房,南側接巷道有一處后門。哈達鋪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哈達鋪鎮上街村,始建于清末光緒年間,坐北朝南,為傳統四合院式院落形式,院落南北長31.1米,東西寬20.1米,占地面積641.52平方米,由正房、東西廂房及兩層前廳組成,入口設于前廳一層明間。1936年8月10日,紅四方面軍第三十軍八十九師攻占哈達鋪。隨后,八十八師、八十九師分路向岷縣方向攻擊前進,執行“岷洮西固戰役計劃”。戰役期間,根據黨……[詳細]
推薦7
哈達鋪會議舊址
  1935年9月18日,紅一方面軍突破天險臘子口到達哈達鋪,9月22日,黨中央在毛澤東同志的住處(原哈達鋪“義和昌”藥鋪)召開中央領導會議,作出了落腳陜北、建立新蘇區的決定,又在“關帝廟”召開團以上干部會議,宣布了中央的決定,并正式宣布改編紅一方面軍組成陜甘抗日支隊,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委。1936年8月,紅二方面軍和部分紅四方面軍到達哈達鋪,二方面軍指揮部設在哈達鋪下街張家大院,賀龍、任弼時、關向應、劉伯承、李達等同志都住在此院。1966年宕昌縣人民委員會籌建紀念館,至1978年考察確認了“義和昌藥鋪”(毛澤東同志住室)、“郵政代辦所”、“同善社”(紅一方面軍司令部和周恩來同志住室)、紅軍干部會議舊址(關帝廟)、“紅二方面總指揮部”(賀龍、任弼時、關向應、劉伯承、李達同志住室)五處舊址。現存舊址占地總面積4800多平方米,有房屋58間,建筑面積1700多平方米。設在“義和昌藥鋪”的“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成立于1985年,館內設置有文物陳列室、書畫陳列室、哈達鋪紅軍游擊隊烈士生平簡……[詳細]
推薦8
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
  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建于1978年,座落在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北部,國道212線300公里處。哈達鋪屬回、藏、漢民族雜居區,在舉世聞名的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中,一、三、四三個方面軍先后于1935年9月、1936年9月兩次到達哈達鋪,在隴南境內活動三個多月。黨中央、毛主席在這里召開了團以上干部會議,作出了把長征落腳點放在陜北的重大決策;將紅一方面軍正式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陜甘支隊;進行了“岷洮西(固)戰役”和“成徽兩康戰役”,建立了以哈達鋪為中心的隴南革命根據地。紅一方面軍到達哈達鋪后,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嚴明紀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及時制定了《回民地區守則》,強調民族平等主張,尊重民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維護民族團結。在紅軍和各級蘇維埃政府的領導下,回族、藏族、漢族人民籌集了大批糧食和軍用物資,使經過雪山草地和長時間行軍作戰的紅軍戰士的身體得到恢復。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設專版展出《回民地區守則》及當年軍民團結、民族團結的珍貴史料,每年參觀和接受教育的群眾達十多萬人。1981年1……[詳細]
推薦9
梓潼文昌帝君廟
  梓潼文昌帝君廟位于宕昌縣沙灣鎮上堠子村。始建于元,明代重建,現存為清代建筑。占地面積600平方米,坐北向南,主體建筑有前、后殿,前殿由山門、東、西廂房、過庭組成,皆土木結構。前殿面闊三間(7.5米),進深二間(5.2米),“人”字梁架,硬山頂,檐下施斗拱,內壁兩側繪人物故事畫,前、后開門;后殿面闊四間(12.5米),進深10米,歇山頂,三架梁,殿門正中檐下斗拱施彩繪,內壁彩繪人物故事畫。東、西廂房面闊各四間12米,一面坡頂,檐下飾彩繪和花紋木雕。過庭面闊三間(7.5米),進深6米,硬山頂,東屋內立“梓童文昌帝君廟記”碑1通,記載洪武十六年(1383)七月三日重建之事。山門由三臺階構通,門兩側各一尊石獅,門板上各有一幅人物畫。保存較好,對研究清代建筑制度和建筑史有重要價值。……[詳細]
推薦10
官鵝溝通天門
  在官鵝溝馱場茶馬互市入口處,兩山相對,石崖峭立,絕壁萬仞,大有“天門中斷”之勢,是通往官鵝溝的咽喉要塞,當地人稱通天門。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名叫張都的羌人聰聆異常,廣讀經書,樂善好施,被羌人尊為頭人。官鵝溝內森林茂密,有千百種名貴中藥材,也是守獵的好地方,但此地有一道山巒阻擋,與世隔絕,羌人要進溝,需攀巖繞壁,常遭不測。于是張都在此地一個石洞內修行悟道,日日立于山峰前眼望絕壁,心問蒼天,祈求通天之術,日日如此,后來感動上蒼,有一天忽然雷鳴電閃,天空一片漆黑,忽聞一聲驚天巨響,山峰從中裂開,形成一道天然石門。人們跑去觀望,但見張都已化作一巨石屹立峽中,人稱“問天石”,張都已-成仙,-為十二龍王之一,鎮守此地脈命。后人為紀念他,稱此洞為“張爺洞”,稱此峽為“通天門”。……[詳細]


全部宕昌縣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五月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在线伊人 | 一区二区在线线欧美 | 日本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99在线精品一区欲臀 | 午夜在线视频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