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 > 慶陽市 > 正寧縣旅游

正寧縣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調令關森林公園
  調令關森林公園是2004年3月由甘肅省林業廳批建的省級森林公園,現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公園位于慶陽市正寧林業總場東南部的中灣林場林區內,因位于子午嶺主峰、秦直道雄關——調令關而得名。公園總面積9300公頃,其中森林面積8812.8公頃,森林覆蓋率95.5%。園內層巒疊嶂、空氣清新,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僅木本植物43科82屬222種,有國家珍稀保護花卉紫斑牡丹,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有金錢豹、大鴇、黑鸛、鴛鴦、大靈貓、玉帶海雕、蒼鷺、金雕等十多余種。公園由調令關、中灣、高鳳坡、西牛莊四大景區組成,景區內自然景觀獨特,歷史遺跡遍布,有秦代重要軍事通道——秦直道;古時南下關中,北去邊塞的重要關隘——調令關;被史學家稱為千古之謎的黃帝冢遺址以及不少古代烽燧遺跡、蒙恬廟等。公園以生態旅游為特色,以林密、霧奇而著稱,初春山花爛漫,盛夏綠樹成蔭,深秋層林盡染,隆冬銀裝素裹,素有“碧落霞天”之美譽。公園森林資源豐富多樣,氣候宜人,自然風光秀麗多姿,文化內涵豐富,名勝風物各有千秋,是人們旅游觀光、休閑避……[詳細]
推薦2
羅川古城
  羅川古城位于甘肅省正寧縣永和鎮北部的四郎河邊,沃土平疇,阡陌縱橫,古城遺跡尚存,“琴山、泰山、藥王山、北華山”四山合圍,風景優美。據史載,北魏泰常五年(公元420年),朝廷即在這里設置陽周縣。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因“羅水出于川”,遂改陽周縣為羅川縣,唐時改為真寧縣,清改為正寧縣,延用至今,羅川作為古縣城直到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遷置,設縣長達1509年之久,是正寧歷史文化名副其實的“縮影地”。羅川古城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趙氏石牌坊三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承天觀碑、清鐵旗桿,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廟大殿、趙氏祠堂(1995年被慶陽地委命名為慶陽地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名勝古跡。(趙氏牌坊由西向東依次為“清官坊”、“天官坊”、“恩寵坊”。“天官坊”和“清官坊”是明王朝為褒獎清官趙邦清而立的,兩坊均高8.1米,寬約8.23米;恩寵坊是趙邦清為母親劉氏高氏所立,坊高9.7米,寬8.35米。大幅坊面,分上中下三品三層,為歇山頂式,規整肅然。西面第一個“清官坊”,西面上方正中題……[詳細]
推薦3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關中特區紀念館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關中特區紀念館位于五頃塬鄉南邑村。紀念館展廳共分為四個單元:寺村塬根據地的創建;陜甘邊革命根據地南區黨委和蘇維埃政府在正寧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關中特區的成立;陜甘寧邊區關中分區的發展。1930年10月,劉志丹發動太白收槍后,組建了南梁游擊隊。1932年1月初,根據陜西省委的指示,南梁游擊隊與陜北游擊支隊在正寧縣北柴橋子村改編為西北反帝同盟軍,2月12日,西北反帝同盟軍在正寧縣三嘉塬細嘴子錦章村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游擊隊。3月,紅軍陜甘游擊隊開創了以寺村塬為中心的陜甘邊根據地,揭開了陜甘邊區工農武裝割據的序幕。1933年11月3日至5日,陜甘邊區特委和紅軍臨時總指揮部在合水縣包家寨召開聯席會議,作出了恢復紅26軍,成立42師,創建以南梁為中心的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的決策。1934年10月,陜甘邊革命根據地黨委和南區革命委員會在正寧南邑成立。1935年10月,南區蘇維埃政府在正寧正式成立。1935年11月,中共中央決定在陜甘邊南區建立關中特區黨委和蘇維埃政府……[詳細]
推薦4
關中特區蘇維埃政府紀念館
  關中特區蘇維埃政府紀念館位于五頃塬鄉南邑村,北距S303線1公里,現有習仲勛舊居、關中特委、關中特區蘇維埃政府。另外,還有新正縣委、新正縣蘇維埃政府、五頃塬鄉蘇維埃政府舊址。1934年9月,陜甘邊南區革命委員會在中部縣雙龍鎮小石崖成立。1935年7月移住三嘉塬,9月更名為陜甘邊南區蘇維埃政府,11月又更名為關中特區蘇維埃政府。1936年1月下旬,關中特區蘇維埃政府移住新正縣南邑村,新正縣革命委員會更名為新正縣蘇維埃政府,隸屬關中特區蘇維埃政府管轄。同年元月,中共中央改組了中共關中特區委員會及關中特區蘇維埃政府,賈拓夫任特委書記,秦善秀任關中特區蘇維埃政府主席,習仲勛、張邦英任副主席。1937年10月,關中特區更名為關中分區,關中特區蘇維埃政府更名為關中分區抗日民主政府。關中分區第一次黨代會在新正縣馬家堡召開,會議選舉習仲勛任中共關中分區黨委書記。1938年7月,關中分區決定撤銷新正縣委,縣委所轄的五個區直屬關中分區黨委領導,新正縣抗日民主政府和關中分區專員公署合署辦公,專署各科代行縣政府……[詳細]
推薦5
寺村塬革命委員會成立大會舊址
  寺村塬革命委員會駐址位于正寧縣湫頭鄉新莊子村,北距縣道南羅公路1公里,駐址保存完好。1932年3月19日,謝子長、劉志丹帶領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游擊隊在寺村塬一帶發動群眾,打擊土豪劣紳,在廣泛動員群眾的基礎上,陜甘游擊隊于4月上旬的一天,在湫頭鄉新莊子村岳王廟附近的場里,召開了寺村塬農民代表大會。大會主要議程有5項:宣布土地法令和蘇維埃政府的決議和法令;成立革命委員會;分配糧食和游擊隊給養問題;建立赤衛隊;號召推翻正寧縣豪紳地主統治。會上經選舉成立的陜甘邊區革命委員會,由于成立地點在寺村塬,故稱其為寺村塬革命委員會。寺村塬革命委員會(又稱陜甘邊革命委員會、辦公地點在張進有家里)由15人組成,農民委員10人,游擊隊委員5人;其中常務委員7人,正副主席3人。李杰夫任主席,張進元(車家溝村貧農)、唐貴榮(西城村中農)任副主席。委員會駐在新莊子村西洼,下設土地、肅反、財政、糧食4個委員會。會議決定,宣告執行蘇維埃政府的一切決議和法令,以農民代表會和革命委員會的名義布告宣言,代表豪紳地主利益的國民黨縣……[詳細]
推薦6
紅軍紅一軍團政治部舊址(鄧小平舊居)
  鄧小平舊居位于正寧縣宮河鎮王錄村,北距G211線1公里,現有院落1處,窯洞5孔。2009年8月,縣政府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在原址按原貌投資99萬元對舊居進行了維修保護,并修建了82平方米的中國工農紅軍紅一軍團正寧紀實文化浮雕墻,2010年6月修復竣工并布展對外開放。窯洞內現有展牌28面,收集文物60件。累計共接待各級各類參觀者人數達3萬人次。1937年2月22日,紅一軍團進駐正寧、寧縣一帶,紅一軍團團部駐宮河鎮宮河村北頭大地窯,政治部駐宮河鎮王錄村,政治部主任鄧小平住農民王度(王振元)家。1937年上半年,中央召開了一、四方面軍團以上干部會,批判張國燾的錯誤,中央委托楊尚昆、羅瑞卿和鄧小平同志三人負責,開會地點就在宮河王錄村。1937年4月17日至20日,紅二方面軍政委、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政委、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團成員任弼時曾在宮河鎮主持召開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及援西軍、慶陽步兵學校(中國抗日紅軍教導師)團以上干部會議,代表黨中央傳達了《中央政治局關于張國燾同志錯誤的決議……[詳細]
推薦7
羅川趙氏石坊
  羅川趙氏石坊位于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羅川鄉街中心。羅川趙氏石坊在羅川城中心共三座:恩寵坊、天官坊、清官坊。恩寵坊為明吏部稽勛司郎中趙邦清于萬歷四十五年為其嫡母劉氏、生母高氏所立。天官坊和清官坊系當地府縣官紳為趙邦清所立。據《正寧縣縣志》記載:趙邦清,字仲一,號乾所,明時真寧(今正寧永和)于家莊人。曾出任山東滕縣縣令,后-為“吏部文選司主事”,官至“吏部稽勛司郎中”。他的父親趙應魁也曾-為“奉政大夫”。明萬歷二十五年,當湯顯祖在山東滕縣遇見這位羅川-時,他已經在當地任職五年。經過打擊豪強惡霸,重新丈量全縣土地,徹底稽查稅賦、招募饑民,以工代賑,興修水利,完善生產設施,推廣新耕作技術等一系列的工作,在他上任后五年,滕縣由一個“民眾吞樹皮、吃草根、賣兒賣女、逃荒要飯,背井離鄉”的窮縣變成了“禾穗登場谷滿豐,家家雞犬更桑麻;路邊楊柳吐青翠,滿仙盡聞讀聲”的人間桃源。雖然后來因為朝廷0,趙邦清經歷了再三的貶謫后被削為平民歸鄉,但回家后的他依舊對黎民百姓充滿著熱情。回鄉后他依舊向民眾推廣農業技術,深受……[詳細]
推薦8
秦一號兵站遺址
  秦一號兵站遺址位于調令關南側的大古山梁上,北窄南寬,形似葫蘆,分布在三面臨溝,一面依山的平臺上,北面只有三十米寬的出口緊貼秦直道,形成天然屯兵營地,總面積7000多平方米,據推斷可屯兵數千,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1986年全國文物普查中,考古工作者發現了用姜石鋪成的院落地面和夯土墻基、素面方磚,幾何紋路與繩紋方磚、瓦等十四種建筑材料。據推斷可屯兵數千。同時還發現了石窟寺群和瓦槨秦墓。這都是我國首次發現。石窟寺里十三處壁畫栩栩如生,彩繪則色澤透亮,白描亦線條清晰。瓦槨秦墓的槨室全用板瓦和筒瓦筑成,墓內尸骨無存,但有一對玉鹿,一對玉龍和一個紋飾細膩的玉璧,色澤依然純正。墓內出土的一個黑底間有紅倏的木質漆盤,雖然木已全腐,但漆層結成的外殼完整無缺,足以表明秦代涂漆藝術之高。從瓦礫散布的面積和殘瓦上的標記看,其兵站規模恢弘。明初所置巡司就是在兵站遺址之上。由兵站變巡司、由巡司變耕田,歷經千百年的滄桑變化,昔日的宏偉壯觀景象依稀可尋,它對于研究秦代的軍事、建筑將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201……[詳細]
推薦9
關中蘇維埃政府舊址
  關中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慶陽市正寧縣五頃塬鄉南邑村,由習仲勛舊居、關中特區蘇維埃政府舊址、關中特委舊址、新正縣委舊址、新正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五頃塬鄉蘇維埃政府舊址6處舊址組成,占地面積約4820平方米,從下向上呈梯臺式分布。第一梯臺為習仲勛舊居,現存窯洞7孔;第二梯臺為關中特區蘇維埃政府舊址,現存窯洞7孔;第三梯臺為關中特委舊址和新正縣委舊址,現存窯洞21孔;第四梯臺為新正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現存窯洞8孔;第五梯臺為五頃塬鄉蘇維埃政府舊址,現存窯洞10孔。1936年1月,關中特區在此成立,同時,成立了關中特區蘇維埃政府,賈拓夫任關中特委書記,秦善秀任關中特區蘇維埃政府主席,習仲勛任副主席兼黨團書記,張邦英任副主席。9月,習仲勛任關中特委書記。為了發展當地群眾積極參與革命活動,壯大隊伍,新正縣委、新正縣蘇維埃政府、五頃塬鄉蘇維埃政府由五頃塬鄉何家山林區搬遷至此,在關中特委領導下開展革命活動。1937年2月,黨政機關移駐新正縣馬家堡(今屬旬邑縣)辦公。關中特區的成立對于鞏固和擴大陜甘革命根據地,……[詳細]
推薦10
中華黃帝文化旅游景區
  中華黃帝文化旅游景區位于正寧縣五頃塬鄉五頃塬村與二頃塬村之間,子午嶺西麓橋山,距正寧縣城24公里。最早記載黃帝冢在正寧縣境內的史書是班固編撰的《漢書》,該書《地理志》在“上郡陽周”條目下注為:“陽周:橋山在南,有黃帝冢。莽曰上陵畤”。《史記》云:“黃帝崩,葬橋山”。 《史記索隱》地理志云:“橋山在上郡陽周縣,山有黃帝冢也”。《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陽周縣橋山南有黃帝冢”。案曰:“陽周,隋改為羅川”。爾雅云:“山銳而高曰橋也。” 《元和郡縣圖志》云:“子午山一曰橋山”。《大宋寧州承天觀碑記》:“軒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鄉”。中華黃帝文化景區是省市“十二五”文化旅游產業重點項目,也是我縣旅游產業的核心組成部分,景區規劃總面積20平方公里,建筑面積320畝,共分黃帝文化博覽園、祭祀區、守靈區、西山娛樂區、綜合服務區5個功能區,概算總投資7.2億元,目前完成功德廳和百家姓廣場的建設。景區全面建成后可與調令關森林公園、秦之道、關中特區蘇維埃政……[詳細]


全部正寧縣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自偷自拍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无敌色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深喉 | 在线观看免费三级网站 |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不卡网站 | 在线视频激情小说 | 亚洲激情小说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