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泰州市 > 泰興市旅游

泰興市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
  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位于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鎮米巷10號丁家花園內,花園回廊曲徑,古樸典雅。1979年初黃橋戰役紀念館開始籌建,1980年10月江蘇省政府批準正式對外開放。全館占地面積4820平方米,下轄革命舊址三處:新四軍蘇北指揮部舊址——黃橋中學、通、如、靖、泰行政委員會舊址——丁家花園,第三縱隊司令部舊址——嚴復興樓。1990年,為紀念黃橋戰役勝利50周年,省、市政府撥款擴建黃橋紀念館,將丁家花園西部分辟為陳列室,陳列面積擴大一倍。專題陳列分為“序廳”、“黃橋戰役的歷史背景”、“打開華中抗戰新局面的黃橋戰役”、“發揚革命傳統”四個部分。紀念館展陳面積8000平方米,對黃橋戰役進行了全方位展示,介紹了黃橋戰役的歷史背景和重大意義以及在黨的領導下,黃橋人民奮勇支前的生動場景,呈現了新時期名鎮黃橋的嶄新面貌。1940年,抗日戰爭處于相持階段,國民黨頑固派加緊進行反-事摩擦。為了堅持抗戰,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奉命率主力部隊挺進蘇北,執行黨中央“開辟蘇北、發展華中”的戰略任務。國民黨頑固派,時任魯……[詳細]
推薦2
黃橋戰斗舊址
  黃橋戰斗舊址包括新四軍蘇北指揮部舊址、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舊址、新四軍第三縱隊司令部舊址、黃橋決戰支前委員會舊址4處革命舊址。新四軍蘇北指揮部舊址為原私立黃橋初級中學校址,建于1924年,系仿德式建筑;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舊址為清代民居丁家花園,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丁文江故居;新四軍第三縱隊司令部舊址為清代民居嚴復興油坊會客樓;黃橋決戰支前委員會舊址為明代何斐御史府第,清代擴建為黃橋何氏宗祠。2006年12月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2013年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推薦3
黃橋裕泰和茶葉店
  裕泰和茶葉店地處歷史文化名鎮黃橋最繁華的東大街,它于1870年由胡氏投資興辦,走過了大半個世紀的輝煌歷程,是老黃橋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裕泰和茶葉店的創始人是胡氏第44世、胡錦濤主席的高祖胡沇源。胡沇源年輕時家境貧困,從安徽績溪來到江蘇東臺,從專門采購徽州名茶的水客作起,一直將茶葉生意做到上海、泰州、姜堰和黃橋,并成為響當當的字號。裕泰和的最后一任老板是胡沇源的曾孫胡靜之,他從母親手中接管了茶莊,兄弟間相互合作,同舟共濟,終于使胡氏茶號發展到上海等周邊省市,形成了連鎖經營的形式,直到1956年公私合營。裕泰和特別注重服務和質量,熱忱接待上門之客,設立太師椅和勤凳招待八方客,免費給行人飲茶解渴、小歇安座,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流連忘返,生意在飲茶聊天中輕松做成。“潤物無聲”,這正是胡家經商的成功之道。此外裕泰和茶葉店特別注重茶葉的品質,除了經理親自采購狠抓茶葉進貨源頭,在嫩度、條索、色澤、味道、均勻、無雜等六方面把好原材料關以外,裕泰和制作工藝嚴謹,在殺青、制茶、篩選、風選、揀茶、熏茶、儲茶等每一……[詳細]
推薦4
襟江書院及石刻
  王勃《滕王閣序》有言道“襟三江而帶五湖”,襟江書院由此而得名。以《滕王閣序》作為名字的出處,也是希望在書院里讀書的莘莘學子們能夠擁有廣闊的胸襟,老當益壯,窮且益堅,永遠不要失去雄心壯志。襟江書院始建于清咸豐十年至十一年間,1987年重修。現存建筑坐北朝南,由大門、重門、廂房、講堂組成,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建筑面積680平方米。大門面闊三間9.15米,明間辟將軍門,門楣懸“襟江書院”字匾。1987年重修時將大門兩側廂房拆掉兩間,大門北移13米,東西耳房為后期加建。重門,亦稱“儀門”或“二門”,面闊三間9.15米,兩側有剁頭墻。講堂為書院的主體建筑,位于三進院落北端,面闊三間12.35米,進深七架9.7米,硬山頂,哺龍脊,前為鶴脛軒,園堂作,抬梁式梁架,用料碩大,做法古樸。堂前有青石月臺,面闊12.35米,進深5米,臺高0.27米。襟江書院以講堂為中心,中軸對稱,庭院天井組合,建筑布局嚴謹規整,保存基本完整。此類古代書院建筑在泰州地區存數極少,具有珍貴的科學研究價值。除了作為古代書院極具……[詳細]
推薦5
黃橋戰役支前委員會舊址
  黃橋何家是鎮上四大家族之一,家傳悠久,從南宋至今已有三十余代。位于黃橋鎮珠巷西首的何氏宗祠,記載著這一大家族的歷史。何氏宗祠被稱為江北第一祠。這江北第一祠是中國新聞記者協會主席邵華澤題寫的,他還題寫過一個“江南第一祠”——胡錦濤同志祖籍安徽績溪的胡氏宗祠,一南一北,兩個第一祠,遙相輝映。何氏宗祠主體為明清建筑,其中三間敞廳和門樓是明代建筑,五間兩層的大樓則是清代建筑。可惜的是1991年五間清代木結構樓房毀于火災,現在看見的是按照原樣復原的。雖然如此,現在漫步在何氏宗祠里,還是能感受到蘇北古建筑的魅力。何家是官宦人家,宗祠里每一個磚雕石砌都有特殊的寓意,比如大門的門楣上有四塊突出的柱頭,這柱頭叫門簪,是代表門第的,只有官宦三品的人家才有資格使用。古老的宗祠的一磚一瓦里都藏著許許多多的故事,但是最著名的還是在黃橋戰役期間留下的軍民魚水情的佳話。在黃橋戰役期間,何氏宗祠是支前委員會的所在地。支前委員會,顧名思義,為支援前線而設立。1940年黃橋戰役時,把四間曾經是何家看祠堂人所居住的廂房辟為支……[詳細]
推薦6
中共江浙區泰興獨立支部紀念館
  1924年初,沈毅受黨的指派到泰興傳播革命真理,開展農民運動。1926年初秋原中共江浙區泰興獨立支部在泰興刁家網(刁氏宗祠)成立,次年底改建為泰興縣特別支部。1928年初,“特支”改建為泰興縣委,沈毅任縣委書記。就在這一年的春天,在江北特委傳達黨中央“八七”會議精神的鼓舞下,沈毅領導農民武裝舉行“五一”如泰農民暴-動-,后因敵強我弱而失敗,沈毅被懸賞緝拿,最終被逮捕而英勇就義。在1924-1928這短短的幾年間,沈毅在刁家網創立了揚泰地區第一個農民協會、農民運動委員會及塾師聯合會,建立了揚泰地區第一個黨組織——中共江浙區泰興獨立支部,成立了江蘇省第一個合作社——醒農合作社,領導了大規模的“七·二”圍城斗爭和震撼大江南北的“五·一”農民暴-動-。毛澤東曾在1926年《向導周報》上發表的文章《江浙農民的痛苦及其反抗運動》中對這一系列農民反抗斗爭作了詳細的描述。而中共江浙區泰興獨立支部舊址就是這些英勇斗爭的見證。1992年,在省、市的關心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獨支”舊址修復開放,1998年和2……[詳細]
推薦7
何御史府
  當我們走進黃橋何氏宗祠的展廳,正墻之上掛著百年何家先祖們的畫像,這其中有一個身穿紅色朝服的名叫何棐,作為晚輩他的畫像竟與黃橋何氏第一代世祖孔庭公畫像并肩,這何棐究竟是何許人?弘治壬戌年,也就是何棐中舉的第二年,他在京城舉行的會試中獲得第十名,殿試為三甲九十三名,賜“同進士出身”。原議留京任兵科給練,因有人從中梗阻,改派為福建浦城縣令。何棐到任后,以自己的廉潔建立威信,以自己的機敏稽查弊端,并時常深入民間,問民之疾苦,查辦了少數首惡分子,那些偷掘銀礦的人失去依附,便不再囂張了。在此期間,何棐還為老百姓辦了幾件實事,例如建立社倉、訂立鄉規民約、興辦學校等等。何棐的這些舉措,使他的名聲大振,上司表彰了他的賢能。丁卯年經考績,何棐奉調進京,任陜西道監察御史。監察御史俗稱巡按,“代天子巡狩”,官雖不高,出外巡查時權力卻很大,這是他登上政治舞臺的重要一步。何棐從此便被叫做何御史,而他在做了京官后于明正德年間修建的府邸也被叫做“何御史府”。何棐在故鄉這一府邸規模不小,房屋足有200多間,原東至羅家巷、……[詳細]
推薦8
丁西林故居
  丁西林自幼喜愛文藝,留學期間閱讀了大量歐洲戲劇、小說名著,歸國后從事業余戲劇創作,成為“五四”以來致力于喜劇創作的有影響的劇作家之一,是中國現代戲劇史上唯一專門寫喜劇的劇作家。在文學上有很高成就的丁西林,他的正業其實一名頗有建樹的物理學家。1914年,丁西林入英國伯明翰大學攻讀物理學和數學,1920年歸國,歷任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國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長。他在研究聲學時,他對中國傳統樂器——笛進行了改進,開發出符合12平均律的“11孔新笛”,又可說是一位樂器工藝家。丁西林抱有教育救國思想,歷來十分重視教育工作,建設物理實驗室,親自編寫講義,整理和訂正物理學名詞術語的中文譯法……,對我國中學物理教學工作的充實和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丁西林還是一位社會活動家,新中國成立后的20多年間,丁西林多次率領中國友好代表團、文化代表團訪問諸多亞非國家,加強了與這些國家的友誼與文化交流。特別在“文革”期間,丁西林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領導下,迎來送往,不辭辛勞,艱苦地維持對外文化聯絡工作,使之不致中斷。這么……[詳細]
推薦9
東方禪寺遺址
  東方禪寺坐落在泰興市古溪鎮,始建于唐末,興于北宋北宋嘉佑年間。清嘉慶二十年,四方信眾捐資重修,建成殿房九十九間半,盛極一時。然而抗戰時期正殿及部分殿房毀于兵火,文革--中古寺遺存被毀壞殆盡,只留下“東方禪寺”一座古碑。東方禪寺在當地被稱為西寺,除了供奉平常寺院皆有的諸佛菩薩之外,東方禪寺還有自己的-伽藍——東岳神君,在當地留下了諸如“東岳顯圣靖江城”、“張王顯圣乾坤鎮”、“懲罰神馬釘鐵掌”等膾炙人口的傳說。相傳東岳大帝坐鎮一方,護得百姓平安興旺,可有一日不知何處的一陣妖風讓鎮上百姓得了無法醫治的怪病,百姓便去拜求東岳大帝。東岳大帝立即向玉皇大帝稟報,玉皇大帝便派張王菩薩下屆行醫。張王菩薩聽聞怪病,心急如焚,變作一個郎中騎著杏紅馬,路過鎮上一戶員外家。這員外的兒子正得了此怪病,張王菩薩為這家少爺吹了一口仙氣,又讓他服下一顆藥丸,說少爺二更天就會蘇醒。這家人求問郎中從哪里來,郎中笑道:“本人姓張,住在東方禪寺內。”說罷便騎著馬走了。員外一家本是半信半疑,誰知少爺真的在二更天醒來,大吃一頓之后……[詳細]
推薦10
楊根思烈士祠墓
  楊根思烈士祠墓1922年11月6日,楊根思烈士出生于江蘇省泰興縣黃橋地區羊郎店。長大參軍后,先后榮獲“戰斗模范”、“爆破大王”、“三級人民英雄”、“一級戰斗英雄”等稱號。1950年11月29日,在保家衛國的朝鮮戰場上,他率領一個排扼守1071高地,與美國“王牌軍”進行殊死戰斗。在連續打退敵人八次反撲,陣地僅剩他一人時,他只身抱起0包沖向敵群,與敵人同歸于盡。中國人民志愿軍最高領導機關追認他為“特等功臣”,授予“特級英雄”稱號。朝鮮政府授予“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并授予“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勛章”。他生前所在連被命名為“楊根思連”,他的家鄉被命名為“根思鄉”。楊根思烈士陵園于1955年、1980年及2000年,歷經三次修建擴建,現占地3.5萬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陳毅元帥為陵園題寫了“楊根思烈士碑”碑文。彭德懷元帥為楊根思烈士題詞“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國際主義的偉大戰士,我軍的模范指揮員——楊根思烈士永垂不朽。”園內矗立著楊根思烈士的雄偉塑像,六個展廳展有大量文物……[詳細]


全部泰興市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综合AⅤ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看 | 欧美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 香蕉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 亚洲日韩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