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常州市 > 武進區旅游

武進區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中國春秋淹城旅游區
  淹城位于常州市南面,距市區約七公里是我國目前西周到春秋時期保存下來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據說,這也是世界上公有的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面積約0.6平方公里,迄今已有將近3000年的歷史。相傳商朝末年,東夷奄君為躲避周王的攻打,帶領部落南下,筑成挖壕固守數年,因四周都是護城河,好像淹在水里一樣,故稱淹城。淹城氣勢壯觀,遺址有土墻三重,分為外城、內城、子城,各城均有護城河環繞,只在西面有一出口通道。外城呈橢圓形,周長約2.5公里,內城和子城都為方形。城內有淹君殿、跑馬崗、甘露城、頭墩、肚墩、腳墩、玉井、搖鈴鐘聲、龍泉等古景點。城內外散布著的百余個土墩中,以頭墩、肚墩、腳墩為最大。近年來淹城先后出大量幾何印紋陶罐、缸、甕、缽等珍貴文物,其中有被譽為“天下第一舟“的獨木舟、造型優美的青銅器、原始青瓷器和陶器。部分出土文物曾到國外展出,受到贊譽。3000年的風風雨雨,留下的都是造化的杰作。涉足其間,猶如進入世外桃園,那江南水鄉充盈清澈的碧水,那蘊藏的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給人古老、幽靜、深厚的……[詳細]
2、中華孝道園 AAAA
推薦2
中華孝道園
  •參觀為孝子王裒建立的蓼莪禪寺,在觀音勝境拜觀音祈福吉祥。景點介紹中華孝道園面朝太湖,背靠蓼莪山,融合了孝道和觀音文化,在此既可以看到為紀念二十四孝之一王裒而建的蓼莪禪寺,也可以看到高大的觀音塑像。景區的建筑很新,周邊環境具有鄉村風情,但是位置偏遠,更適合自駕游。中華孝道園的大門就在太湖畔,里面的布局類似于無錫的靈山勝境。進入大門,首先看到思恩廣場,廣場在一片湖水中,中央立著高12米的潔白凈瓶,定時會有噴泉表演。然后遇到岔路,往右是去先祖廟堂的,往左的菩提大道通往觀音勝境。先祖堂內供奉炎黃二帝、伏羲女媧等各路神靈,東西兩殿為譜牒文化館,兩側105間廂房為百家姓祠堂。在去觀音勝境的路上再遇岔路,通向蓼莪禪寺。蓼莪禪寺始建于東晉,歷代屢毀屢建,現尚存古井一口和石柱雕刻等明朝遺物,寺廟的黃墻黑瓦在蔥郁樹木的包圍中,非常幽靜。參觀過蓼莪禪寺后,折回菩提大道繼續前行,還會經過孝道博物館,然后便進入觀音勝境的山門,后面的部分都與觀音有關。正法明大殿里供奉正法明如來(觀世音菩薩前世)和十二……[詳細]
推薦3
淹城野生動物世界
  •適合親子游,可自駕入園看各種動物,并與溫順的小動物親密接觸。景點介紹淹城野生動物世界緊鄰淹城春秋樂園,以野生動物生態散養為特色,分為步行游覽和乘車游覽(景區小火車或自駕)兩種方式,適合親子游。動物園里兇猛的動物都與游客隔河相望以確保安全,溫順的食草動物可以接觸喂食。淹城野生動物世界內設有袋鼠館、鳥類長廊、狼谷、黑豹館、白獅館、東北虎館、孔雀苑、猩猩館、熊貓山寨、非洲獅部落等20余個動物專館。如果是步行游覽,可以從東大門入口進入,進門后向右,按逆時針方向逐個游覽。東大門也是主要的出入口,游客中心和售票處都位于這里。如果是自駕車游玩,則要從南大門自駕區入口進入,順時針方向游玩。園區內有各種動物的表演,最不容錯過的要屬精彩的馬戲表演,具體表演時間以景區實際表演時間為準,園中各表演的具體時間、地點、內容可詳見官網的“表演時間”板塊。動物表演的費用都包含在門票里了,可以盡情觀賞。園內設有兩處餐廳,游園累了餓了也無須擔心。火烈鳥餐廳位于淹城野生動物世界園區的中心位置,主要提供中式圍餐和……[詳細]
推薦4
環球動漫嬉戲谷
  環球動漫嬉戲谷樂園,位于常州市武進太湖灣旅游度假區內;一座國際動漫游戲體驗博覽園,顛覆傳統,突破創新,定位鮮明,以滿足逾4億中國互聯網用戶的龐大娛樂需求為目標,以更適合未來前往的體驗型公園為前瞻,與世紀品牌“迪斯尼”及“環球影城”形成差異,注重現代數字文化互動體驗,給世界一個全新主題。環球動漫嬉戲谷,以“動漫藝術、游戲文化”為主題,將超前的數字娛樂和高科技術完美融合,通過游戲虛擬場景局部實景化的手段,將一個從未有過的、神秘未知的、超越現實的“奇幻世界”帶入現實!你,將以主角的身份,在現實中演繹“穿越奇幻世界”之神話傳奇。環球動漫嬉戲谷擁有中國大陸唯一、世界第二座天幕影院“天幕幻想”和亞洲第一的360度環形過山車“云之秘境”、亞洲最高最長最快的飛行式過山車“撕裂星空”在內的近30余個體驗游樂項目。環球動漫嬉戲谷樂園榮登“2012中國十大高端旅游品牌”行列,常州環球動漫嬉戲谷在評選過程中,獲得專家評審的一致肯定,最終脫穎而出,與“印象劉三姐”、“亞龍灣鳥巢度假區”等旅游品牌共同成為“2012……[詳細]
推薦5
宋劍湖生態旅游區
  宋劍湖生態旅游區位于武進區遙觀鎮,規劃總面積5.63平方公里,其中濕地水域面積達4000多畝。旅游區將“生態”與“鄉土”兩大主題有機統一,在修復濕地生態的同時,建設集休閑度假、度假酒店、科普教育、生態居住、商務辦公為一體的生態公園。按照規劃設計,旅游區主要景點有:噴泉迎客、棧橋賞景、百步得福、玉螺傳說、泛舟蕩漾、嬉戲果園、釣魚臺、蘆葦風光、陽光草坪等。開放時間:08:00-18:00(售票:08:00-17:30)……[詳細]
推薦6
武進藝林園
  武進夏溪觀賞植物科技示范園(藝林園)由常州市厚余花木有限公司建設,引進名、特、優、稀和珍奇觀賞花卉苗木新品種數百個,依托南京農業大學實施高效栽培技術,加速優質種苗、種球、種子和栽培技術的推廣、轉化和利用,至2000年底,建立花卉新品引種基地66.67公頃,大棚3.2萬平方米,推廣種植面積2000公頃。2002年公司投資3000余萬元建設了集科研、科普、生產銷售與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百畝花木精品示范園――藝林園,該園采用公司總經理戴鎖方獨創的“大樹移栽、快速生根法”國家專利,以種植樹齡超過百歲的桂花、榆樹、石榴、銀杏等名古奇珍大樹和花卉為主。該園以古樹為造型的門樓高23米,古樹連接假山長約150米,樹山相接,樹上種樹,氣勢非凡,園內景物呈現出名、特、優、古、稀、奇、珍的特點。公園建成后免費向社會開放,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2001年該示范園被武進市(現為區)科協、科技局聯合命名為“武進市科普示范基地”,2002年底,該示范園通過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組織的考核驗收,被命名為“全國農村科普示范基地……[詳細]
7、淹城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7
淹城遺址
  淹城遺址位于江蘇省常州市南門外約7公里武進縣湖塘橋西。淹城水陸面積約67公頃,其中耕地約占47公頃。城有三重,分別為外城、內城、子城,城河亦有三圍。外城為一不規則圓形,周長2580米,東西對徑800余米,南北直徑750米左右;城墻殘高10米左右,寬25~50米不等,城外護城河一般寬40~50米,深3米多。內城呈方形,處于外城內部的東北面,周長半于外城,達1252米,高10.5米、寬20米左右,高于外城。子城即王城,又稱為“紫羅城”,在內城中部偏北,也呈方形,周長457米,高約11米,寬約7~10米。三城各有一門出入,外城的出口在西部偏北,俗稱“城門口”;內城出入口在西部偏南處,俗稱“搖鈴城”;子城出入口在南部。三城之外各有護城河環保。內城西邊與外城之間,由南向北有高約10米上下的三個并列土墩,可能為樓臺或了望的建筑物。據文獻記載和1957年以來出土的三只獨木船、銅盤以及原始青瓷、幾何印紋陶等鑒定,約為西周和戰國時的遺物,那么,遺址的時代當為西周或戰國時期。按此城規模和設施來看,不像當時帝……[詳細]
推薦8
武進白龍廟
  白龍廟位于武進區橫山橋鎮橫山風景區紫霞峰南坡黃貓嶺(傳說嶺前有一黃貓,白天吐金子,夜晚吐銀子,后稱黃貓嶺)之東,坐北朝南,亭臺樓閣,依山而建,山環水抱,氣勢非凡,候鳥云集,四季花香鳥語,真可謂人間之佳境。為紀念白龍娘娘,里人募集財物,大興土木,擴建道觀,供奉其身,名曰潛靈觀,后改名潛靈廟、龍母廟、白龍廟。明成化七年(1471)重建。明嘉靖十年(1531)六月,大旱,蝗飛蔽天,欽差郡守親臨白龍廟,虔誠祈禱,歸途即降大雨,三日不息,遠近沾溉,秋歲大熟。官紳以神為靈又擴建,并立碑為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道光十二年(1832)均重修。咸豐十年(1860)廟毀于戰火。光緒四年(1878)在廢址上重建,十年建成(據仇氏宗譜),總占地達3萬余平方米,乃常武城東之冠,建有玉皇殿、圣母殿、東岳殿、十王殿、豐都殿、斗姥閣、三官殿、王母殿、財神殿、華佗殿、桂花廳(接官廳)和山門戲樓、靈官殿(1976年毀,現已重建)、三清殿(亦毀,正籌建)等近百間房屋,規模宏大,高敞氣派。1949年秋,武進橫山私立霞峰……[詳細]
推薦9
橫林趙氏宗祠
  橫林趙氏宗祠,號永思堂,位于武進區橫林鎮趙家塘,祠始建于元至正十年(1350)。明萬歷八年(1580),因第十世趙士立無后,捐獻家產建成大祠堂(即今址),此后數百年間曾多次整修。2013年3月祠堂再修竣工,4月4日舉行祠堂竣工慶典。趙氏宗祠坐北朝南,三進三開間六檁,硬山式磚木結構,三進屋脊各有特色,第一進為哺雞脊,第二進為夔脊,第三進為龍脊,屋脊的兩頭做成龍鳳鳥獸圖形,保留了明清風格。趙氏宗祠占地面積588平方米,建筑面積219平方米。祠堂南眺無錫陽山,北望清明山,堂前還有一條清澈的河浜,真是一處風景佳地。橫林西蓋趙氏是宋太祖趙匡胤次子燕王趙德昭的后裔,始遷祖趙孟堙是趙德昭十一世孫,元朝時趙孟堙居浙江臨安府,任官揚州司戶、高郵州參軍,與湖州著名書法家趙孟頫同宗同輩。據《毗陵西蓋趙氏宗譜》記載:趙孟堙“由高郵返,道出常州,遇異人為卜宅及葬地,于常州武進縣之政成鄉筑‘傾蓋亭’。其時由西返浙,名之曰‘西蓋村’(即今趙家塘村)”。從此,趙氏在橫林定居。趙氏宗祠古樸典雅,名人輩出,兩百多年前,著名……[詳細]
10、禮嘉雙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10
禮嘉雙橋
  禮嘉雙橋位于常州市武進區禮嘉鎮老街,禮嘉雙橋為兩座平板石梁橋,是兩座一橫一豎相毗鄰的石橋,跨興隆河,其中東西走向的叫禮嘉橋,南北走向的叫太原橋。禮嘉雙橋是常武地區少見的保存較為完好的具有雙橋首尾相接的單孔石梁橋,這種橋制橋型在常武地區絕無僅有。禮嘉橋原名李家橋,始建于明洪武年間。禮嘉橋既是橋名,也是鎮名。禮嘉橋鎮建于何時,因何得名,自古而今,缺少文字記載,然眾說紛紜。不論宋朝的咸淳《毗陵志》或明朝的成化《常州府志》,都無“禮嘉橋”或“李家橋”。只載有周陳、都浜、秦巷等里名,而這幾個里就在禮嘉橋之周圍。據禮嘉數十家宗譜詳核,在清朝雍正七年(1729)以前,稱“禮嘉橋”為“李家橋”。以“李”勘其由來,最早來此地的李姓為李華一。明代洪武元年(1368),李華一(字樂耕)從興化遷居禮嘉都浜里(即今禮嘉鎮新生村李三房),至明代嘉靖(1522—1566)中期,其后裔李杰從李三房遷居小村上(今禮嘉村李家村),在村西興建了溝通東西的木橋——李家橋。據《孫氏宗譜記載》:孫氏始遷之祖一皋公(孫衡)于明萬歷二……[詳細]


全部武進區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 亚洲午夜福利AV无限观看 |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免费二区二区 | 亚洲综合性色AⅤ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日本午夜一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