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石獅市旅游

石獅市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寶蓋山風景區
  泉州十佳中秋賞月點。一座生態文化公園,以泉州重要的文物古跡——姑嫂塔及虎岫寺、朝天寺等風景名勝中心,具有濃厚的宗教文化藝術色彩和地方風情,是人們游覽、休閑的好地方。這里,方圓百里,一峰獨聳,遠離都市的喧囂,任你將天地擁入懷中。“僑鄉明月朗,姑嫂塔下話團圓”。每逢中秋月圓時,登寶蓋山,倚姑嫂塔,品茗嘗餅,賞圓月于碧空,更有別樣情懷。旅游提示:農歷七、八月為最佳旅游季節,登頂倚塔,極目遠望泉州灣、臺灣海峽,可感受歷史的滄桑。地址:泉州市石獅市寶蓋鎮聯系電話:0595-8870702乘車線路:泉州——石獅802公交車或專線車,轉乘5路公交車。……[詳細]
推薦2
石獅姑嫂塔
  姑嫂塔(又稱萬壽塔、關鎖塔)位于石獅市東南寶蓋山上,姑嫂塔建于南宋紹興年間,姑嫂塔是古代泉州海上交通的導航標志,“關鎖煙霞”為泉州一大勝景,姑嫂塔是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姑嫂塔,又稱“關鎖塔”或“萬壽塔”,它建于南宋紹興年間的公元1131-1162年,迄今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了。它背靠泉州灣,面臨臺灣海峽,有鎮南疆而控東溟之勢。《泉州府志》上稱它“關鎖水口鎮塔也,高出云表,登之可望商舶來往”,可見,姑嫂塔真正的作用,是作為航標的。南宋時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港口之一,對外貿易十分繁榮,與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生意往來。宋朝的吳自牧在《夢溪錄》中說:“若欲船泛外國買賣,則自泉州便可出洋。“為適應海外交通的需要,在位處泉州港口的寶蓋山上建造石塔,作為航標燈塔,其意義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八閩志》就有這樣的記載:“在永寧里有石塔甚宏麗,商舶自海遷者,指為抵岸之期。”這里說的石塔,就是指姑嫂塔。雖然志書記載只有廖廖數字,卻十分明白地指出姑嫂塔在航海上起著指引商船抵岸的重要作用。這塔的第一層西面……[詳細]
推薦3
朝天寺
  朝天寺江南第一朝天寺位于石獅市寶蓋山脊,姑嫂塔畔。朝天寺,是一座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寺宇,始建于1980年,建寺歷史雖短,但規模宏大氣勢恢弘,寺院占地60余畝,是石獅境內規模最大的一座廟宇。四周山脈環抱,東側有山敦水庫,西側有龍水庫,兩水庫的陽光下皚皚發光,猶如鶴翅;中間廟宇座山脊之背,好像佩翁騎鶴升天,因些取名朝天寺。主要建筑包括天王殿、仙公閣、大雄寶殿、關圣帝宮、圓通殿、玄天上帝宮、玉皇殿等。朝天寺崇樓峻閣,綿延山脊,琳宇成片,氣勢恢宏。在石永公路西徧村段,就能見到屹立于路邊的朝天寺山門。由水泥路沿山麓而上,展現在眼前的朝天寺建筑群依次為土地廟、山門、天王殿、中殿、后殿、關帝廟、三圣殿、真武殿、玉皇閣。寺宇中神像眾多,佛道兼有。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彌勒佛、韋馱;中殿奉祀倆家十八仙(即南仙公八尊,北仙公九尊,合關圣帝君為十八仙);后殿奉祀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如來三尊佛及千手觀音、地藏王菩薩、十八羅漢、濟公禪師;關帝廟中殿奉祀關圣、周倉,邊殿供奉靈官大帝、張天師;三圣寶殿奉祀西方三圣,即……[詳細]
推薦4
泉州港古建筑
  泉州港古建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區東及石獅市境內,距泉州市區10公里。泉州港古稱后渚港,負山面海,扼晉江、洛陽江出口處,宋元時期商賈云集,是泉州出海重港。歷史上說的古泉州港,是泉州地區“三灣十二支港”合成的集群海港的總稱。鄭和航海曾在此停泊;出土文物有泉州灣宋代海船及宋元外僑宗教石刻、外銷陶瓷;附近金山上有南宋觀象臺望云樓故址;明代抗倭舊址金山寨,寨墻周長85米,花崗石砌成,保存尚好,附近還有古碼頭遺址。泉州古港由泉州灣、深滬灣、圍頭灣等組成。其中刺桐港是宋元時期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為古代中外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港口興、泉州興,在大自然的精心雕琢下,形成了由泉州灣、深滬灣、圍頭灣構成的古刺桐港(亦稱泉州古港)。刺桐港是宋元時期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為古代中外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泉州港古建筑主要包括姑嫂塔、六勝塔、真武廟、石湖港、文興碼頭、美山碼頭。姑嫂塔,又稱“關鎖塔”或“萬壽塔”,它建于南宋紹興年間的……[詳細]
推薦5
虎岫禪寺
  虎岫禪寺虎岫禪寺位于石獅寶蓋山東麓。西面是雄踞峰頂的姑嫂塔,東面是風光旖旎的鰲城,鰲城再往東,便是碧波萬頃的臺灣海峽。旅游勝地“閩南黃金海岸”就像一塊翡翠鑲嵌在海峽西央岸。虎岫寺始建于唐朝貞觀年間,原名真武宮;明朝嘉靖年間,虎岫寺出了個高僧去靜法師。有一次嘉靖皇帝御設羅天大醮會召其參加講經,深受嘉靖皇帝贊賞,賜封虎岫寺為“虎岫禪寺”。自此,虎岫超過計劃、真鯉寺、石佛寺、西資巖,被譽為泉南四大勝概,而虎岫寺發達地區泉面四大勝概之冠。此后,虎岫寺屢經修葺,并擴建關夫子殿、文昌祠、雙塔、寺門等,使主體建設與配套建筑渾然一體。虎岫寺肇啟于唐貞觀年間。至南宋紹興二十五年,塔石村民蔡夢良捐資“造真圣圣龕一所”,供奉北極玄天上帝,名“真武宮”。明洪武二十四年,定名為“虎岫寺”。明嘉靖年間,才由嘉靖皇敕封“虎岫禪寺”。現今所見寺貌,乃經歷代興衰,多次修葺、添建而成。虎岫寺中間真武大殿高達三丈二尺,威武氣派。大殿東側為聚星閣及禪房,聚星閣上下堂分別供奉如來佛祖、十八羅漢和三夫人媽。殿西設觀世音菩薩佛堂。大……[詳細]
推薦6
永寧城隍廟
  永寧城隍廟座落在福建石獅市永寧南門與小東門之間,為永寧至今保留較完整的一座古寺廟。該廟居高臨下,放眼遠眺,深滬灣歷歷在望,故有背五虎(山)而面金獅(深滬山)之稱。其以氣勢之雄偉,廟貌之壯觀,被譽為“永寧福地”,反映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藝。永寧城隍廟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道光十五年(1835)經由鄉賢蔡名標發動各方善信,捐資進行擴建。清·光緒年間,再由港邊村鄉賢佘馬堆前往菲律賓,向鄉僑籌募資金加以整修、挺高門樓,方形成今日之大觀。永寧城隍廟座北朝南,建筑面積1407平方米,占地2800平方米。以中軸線為基準,由門樓、前殿、戲臺、拜亭、主殿、和左右廂房組成。主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殿前有檐樓,抬梁式木結構。前后殿均為重檐歇山式屋頂,余為單檐歇山頂。廟中除供奉城隍爺外,尚有二十四司、四大將、三夫人、役吏差官近百尊神像,儼然一派封建王朝州府衙門的縮影,是閩南地區少有的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一座城隍廟。永寧城隍廟建筑藝術結構嚴整、精美。其書法、聯文、木雕、石雕、磚……[詳細]
推薦7
六勝塔
  六勝塔位于石獅市石湖村釵山上,六勝塔是八角五層塔心柱仿木樓臺閣式花崗巖石結構,為北宋政和年間僧人募資建造,元代重修,六勝塔是海船進出泉州灣的重要航標。<史載,北宋政和年間(公元1111年-1117年),高僧祖慧、宋什等通過募捐建六勝塔于山坳,南宋景炎二年(公元1227年),該塔被元軍毀壞。根據民間傳說,1276年,南宋端宗趙昰被擁于福州,受元軍所逼,--閩南,又為蒲壽庚所阻,進泉州城未遂,一度避居石湖,并在此建行宮,后由石湖出海,死于硇洲(今廣東吳川縣南海)。石湖因而遭到元軍報復性的洗劫,六勝塔亦未能幸免。嗣后,海上貿易繼續發展,蚶江再度繁榮,民居稠密,番船所經,風檣林立。元順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蚶江富商巨賈凌恢甫鳩資重建。其后,該塔歷盡滄桑,1961年5月被定為福建省第一批重點文物,1984年由省政府撥款修茸一新,同時收入“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中國歷史》第二冊。六勝塔是研究宋元建筑與藝術的珍貴實物。該塔系花崗石0-式結構,高36.6米,底圍約47米,八角五層,……[詳細]
推薦8
洛伽寺
  洛伽寺洛伽寺位于石獅市閩南黃金海岸東畔宮嶼島,占地面積二十多畝對臺灣海峽。該寺由香港友幫集團捐獻二十多畝地給石獅市佛教協會作為建觀音菩薩之道場。2000年3月17日正式開工,由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友幫集團董事長楊孫西、盧文瑞、許榮茂等海內外人士鼎力支持。于2001年3月竣工。塑雕有圓通寶殿毗盧觀音、善財、龍女等。石獅洛伽寺位于石獅市閩南黃金海岸東畔宮嶼島,面對臺灣海峽,占地面積二十余畝。洛伽寺由香港友邦集團獻地給石獅市佛教協會作為建觀音菩薩之道場,石獅市佛教協會于1996年向各級人民政府申請籌建,得到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的關心與支持。1997年3月27日由石獅市佛教協會主持,特請全國政協委員、安徽大九華山佛教協會會長仁德大和尚及普陀山、福州鼓山涌泉寺、閩侯大雪峰寺、莆田廣化寺、廈門南普陀、泉州開元寺等諸山長老舉行奠基。經過多方籌備,得到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友邦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友邦集團副董事長盧文端,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友邦集團總經理許榮茂,旅菲僑胞黃志勇,……[詳細]
推薦9
閩南黃金海岸度假區(石獅黃金海岸)
  石獅黃金海岸度假村位于石獅市永寧鎮海濱,占地6000畝,海岸線12公里,與臺灣隔海相望。這里西北依寶蓋山峰高控海,東南臨臺灣海峽水天一色。景區內有觀潮點帆宮嶼灣,粼粼碧波白沙灘,莽莽林原新沙堤,怪石嶙峋觀音山。景區以西鄰永寧鎮為依托。永寧又稱鰲城,為福建海防古鎮。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筑永寧衛城。永寧衛下轄崇武、福全、金門、高浦、中左(廈門)等五所,為泉南屏障。永寧勝跡遍布,姑嫂塔宋建海嶠,虎岫寺唐遺古跡,明建城隍廟宏偉壯觀甲泉南,“鎮海石”巍然聳立懷英雄,還有“浸月池”、“觀日臺”、“半月沉江”、“石鼓通潮”等10景。石獅黃金海岸坐落于僑鄉的石獅黃金海岸,吸引五湖四海的朋友前去游玩。有的小朋友在里面一呆就是一整天。去黃金海岸的人大部分是去吃海鮮還有游泳的。夏天晚上海岸邊還有很多大排擋,在海邊邀明月進酒更有一番風情。黃金海岸度假村多姿多彩的風味小吃,牽動著旅外僑胞的心,也吸引了眾多的旅游觀光客。“石湖紅膏蟹,勝過高麗參”。其實,石獅的特色海味又何止紅膏蟹,跳跳魚、海蠣煎、炸帶魚、魚丸……[詳細]
推薦10
李子芳故居
  李子芳,1910年5月出生于石獅市永寧鎮子英村的一個華僑家庭。1924年赴菲律賓半工半讀,深受革命思潮影響,1927年在大革命高潮中回國。1932年參加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參過第四次、第五次反“圍剿”戰斗。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10月隨中央紅軍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并先后擔任過紅一軍團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部長等職。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奉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命令,調入新四軍擔任新四軍政治部組織部長,軍黨委委員,為新四軍的創建和發展發揮了重要政治和組織作用。1941年1月在“皖南事變”中不幸被俘,被關押在上饒集中營。1942年春夏之交,慘遭毒手,犧牲時年僅32歲。李子芳故居始建于清末,是一座閩南常見的石木結構房子。故居坐西朝東,用不規則的花崗巖石塊砌筑成高不足3米的墻體,占地120平方米,面積約67平方米。房子有2扇門,進西門是2間對向面積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間。進東門是1間小廚房,過道左側是小廳堂,右側是臥室。該故居于1990年被列為石獅市文物保護單位。并于19……[詳細]


全部石獅市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网站免费大片在线看 |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天堂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 亚洲人成aⅴ在线播放橙子 中文AV高清不卡在线 | 在线播放欧美a在线观看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