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溫縣旅游

溫縣十大旅游景點

1、焦作陳家溝 AAAA
推薦1
焦作陳家溝
  陳家溝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溫縣城東5公里處的清風嶺中段,原名常陽村。明洪武年間,山西澤州人陳卜遷至該村,因村中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隨陳氏人丁繁衍,該村更名陳家溝。陳卜善武藝,精拳械,曾設武學社于村中,始開陳氏世代習拳舞械之風。明朝末年,陳氏第九世陳王廷,依據祖傳拳術,吸取民間諸優秀拳種之精華,結合導引、吐納術、中醫經絡學,創編了一種新的內功拳種,按陰陽轉換之意取名太極拳。陳氏十四世陳長興,廣開傳拳之門,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即是其著名高徒。之后,陳氏太極拳逐步演變出全國有代表性的“楊、武、吳、孫”等諸大流派。陳家溝原名常陽村。明朝洪武年間,山西省澤州人陳卜舉家搬遷到這里,因為村中有三條南北走向的深溝,隨著陳氏人丁興旺,村名改為陳家溝。明末清初,陳家第九世陳王廷在此創編太極拳,并逐漸衍化成陳、楊、吳、孫、和等諸多流派,在全世界150多個國家或地區廣泛傳播。陳家溝村位于溫縣城東5公里處清風嶺中段,南臨黃河,與伏羲畫卦臺、河洛匯流處隔河相望,南水北調工程依村而過,全村有10個居民小組、3000余人,耕……[詳細]
推薦2
蜜雪集團·大咖國際茶飲夢工廠
  蜜雪集團·大咖國際茶飲夢工廠,坐落于“太極圣地”“司馬故里”溫縣,緊鄰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景區堅持“做國際一流的飲品供應鏈服務商”的愿景,圍繞中國新式茶飲,打造出“國際標準中國成本”的高端茶飲生產基地,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工業旅游品牌。景區貫徹文旅文創融合發展理念,圍繞茶飲文化主題,拓展文旅市場,配套建設了工業旅游參觀游覽項目,先后建成大咖國際企業文化館、智慧工廠管理平臺、茶飲研究院、茶飲文化研學基地、茶飲文化展示區、水果切切樂體驗館、全息投影室、海南風情館等觀光娛樂項目,于2021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目前景區正在規劃主題酒店、熱情-運動館、冰淇淋茶飲博物館、茶飲研發中心、浪漫冰工廠、茶飲商業步行街、大咖微工廠等文旅文創融合項目,致力于打造世界茶飲文化創新體驗式工業旅游園區,構建集觀光旅游、科普教育、研學旅行、商務會展、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現代化工業旅游運營生態鏈,預計2025年前后建成,屆時通過空中觀光連廊,與現有園區緊密連接,共同打造完善的閉環特色工業旅游園區。……[詳細]
推薦3
康定國公墓
  元代康定公墓碑,俗稱關關碑。碑后墓冢原高約7米,現已削平。此碑現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碑通高5.82米,由碑首,碑身、龜趺座三部分組成,青石質。碑首高1米,寬1.25米,正面碑額鐫刻元末丞相脫脫篆書“榮祿大夫河南省平章攄忠協義宣力功臣康定公碑”,3行21字。碑額上面及兩側高浮雕盤龍圖案。碑文楷書,由張翥撰文,孫翥書丹。碑文記述了關關鎮壓元末農民起義軍紅巾軍的戰斗歷程,因戰功卓著,由一般軍卒升為百戶侯,又越級升為萬戶侯、官居一品的一生經歷。據碑文所載,關關(1312年~1365年),字文祖,沈丘縣人,蒙古族。此人深沉勇猛,有武藝,喜歡游獵,嫻于騎射。元朝末年,-和階級矛盾十分尖銳,終于在1351年爆發了紅巾軍大起義。在紅巾軍強力打擊下,元軍節節敗退,元政府招募軍隊,關關糾集萬余人鎮壓農民起義軍,先后在羅山、汝寧、禹縣、許昌、魯山等縣充當先鋒,因功受封百戶侯。1353年,紅巾軍一支部隊進攻河南府(洛陽),關關率軍救援,紅巾軍得知關關來救,不敢硬拼,遂北渡黃河,屯兵溫縣,關關又攻破溫縣,黃……[詳細]
推薦4
溫縣慈勝寺
  慈勝寺(元代)慈勝寺位于溫縣西北23公里大吳村。創建于五代,元至元五年(1304年)重修。現存大雄、天王兩殿。大雄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架,單檐歇山頂,為減柱造,是元代典型的柱子排列方法。門頭上懸掛的木制鳳字形牌匾,乃國內稀有的珍品之一,-大雄寶殿,造型古樸大方,書法筆力剛勁,素有陰溝鐵畫之稱。殿內原來全部繪有壁畫,現僅存殘余部分。西壁一處為瀝粉界畫殿閣,東壁一處是城廓兼人物,線條工整,造型美觀,是元代壁畫藝術的珍品。天王殿為單檐懸山頂建筑,殿內西壁現存四天王彩色人物畫,保存比較完整。四人身高皆二米,各執不同兵器,線條粗獷豪放,肌肉節節隆起,強壯有力,衣飾飄帶,迎風飄卷,個個目光炯炯,栩栩...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布其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推薦5
陳家溝村傳統民居
  陳家溝村傳統民居位于溫縣趙堡鎮陳家溝村。年代為清。 陳家溝村傳統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陳家溝村位于溫縣城東5公里處清風嶺中段,南臨黃河,與伏羲畫卦臺、河洛匯流處隔河相望,南水北調工程依村而過,全村有10個居民小組、3000余人,耕地面積1000余畝。近年間,陳家溝村先后被授予中國太極拳發源地、中國太極拳文化研究基地、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等榮譽稱號,并獲得“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首屆全國鄉村旅游模范村、全國第一批特色小鎮、河南省“最美文化傳承村”、“美麗河南,最美鄉村”等多項殊榮,該村的太極拳博物館也獲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近年來,陳家溝圍繞“全力打造享譽世界的太極圣地”這一戰略定位,以“環境優美、人文厚重、產業發展、群眾富裕、民風和順”為目標,著力打造休閑旅游、健康養生和傳統村落保護等功能于一體的美麗鄉村,向世界展示太極圣地內外兼修的和諧之美。……[詳細]
推薦6
司馬故里舊址
  司馬故里舊址位于溫縣城西13公里的招賢、古城、安樂寨一帶,原為溫縣故城,這里也是晉宣帝司馬懿的家鄉,故稱“司馬鼓里”。司馬氏曾在故里筑城建都,以故城為中心,跨清風嶺,坐北向南,縱寬各1.5公里,占地2.25平方公里許,分內外城。內城是清同治八年(1869年)增高加固的,現保存完整,內城原為安樂宮,今名安樂寨,是主要宮殿所在。在城內,漢代的瓦片、陶片和殘磚,俯拾皆是。古晉城內還有上苑、招賢、梨園、禪房、辛莊等村,城北有護駕莊(今護莊村),城南有校尉營(今小營村),東北有戌樓村(今樹樓村),西北有東西城外等村,皆因“古晉城”的遺址而得名。……[詳細]
推薦7
溫縣州城遺址
  州城遺址位于溫縣東北15公里武德鎮西張計村。南北長1700余米,東西寬1600余米,大部分已埋入地下。在該遺址東北部,有一盟誓臺。1930年、1942年、1963年在此出土過頁巖石片盟書,其中1942年出土的一批現藏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80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此發掘出30多個羊骨架祭祀坑,出土了萬余片由石圭片和石簡片組成的盟書。內容記載了晉定公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公元前491年1月16日),韓簡子與其它諸侯國盟誓的情況。盟書遺地的發現,證明州城是春秋時期的一個重要城市,對研究春秋時期的政治制度、外交制度以及書法藝術、都有重要價值。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推薦8
焦作西梁所遺址
  西梁所遺址位于溫縣城北2公里處的溫泉鎮西梁所村西北500米處的崗地上。遺址東西長300米,南北寬250米,總面積約7.5萬平方米。文化層奪取約1--2米。60年代初多次調查并彩集,以后又多次發掘,證明該遺址分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早商文化等類型。大量的紅胎磨光陶片上多施黑褐彩;器形有罐、缽等;紋飾有網狀紋、幾何紋、睫毛紋等,部分上施有白衣,為仰韶文化時期遺物。出土的磨光黑陶片上多施方格紋、繩紋等;器形有鼎、鬲、盆等,為龍山文化時期遺物。出土的黑胎、灰胎陶片上多施繩紋;器形有大口尊等,為二里頭文化類型遺物。另外還發現有早商文化時期的灰胎夾砂陶片。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其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推薦9
漢代烘范窯遺址
  漢代烘范窯遺址位于溫縣城西15公里處的西招賢村西北。1974年在這里發現一處漢代烘范窯遺址,面積約1萬平方米,遺址地面散存著大量的漢代陶片、鐵渣、爐磚、紅燒土和磚范塊。經河南省考古隊發掘發現,文化層厚1~2米。從四座殘爐和窖室內挖掘清理出來500多套尚未澆注的疊鑄陶范,器具種類有16類36種之多。大部分是鑄造車馬器具的,有軸頭、軸承、革帶扣、馬御(嚼子)等。每套鑄范由5~14層疊成,最少一次可澆鑄5件,最多一次可澆鑄84件。……[詳細]
10、連珠冢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10
連珠冢
  連珠冢位于溫縣城黃河路西段,南北二冢相連,中架一虹橋。原冢南北長50米,東西寬42米,高約10米,冢上建有孫真廟和戲樓,終日香火旺盛,廟內古樹參天,名人碑碣匾額頗多。登冢向東眺望,常有霞光萬道、海市蜃樓現象出現,因此被列為蘇封八景之一“連珠獻瑞”。孫真廟毀于日軍侵華戰火。1984年將南冢挖去18米。據舊縣志與民間傳說,此冢為殷商名臣蘇護、蘇全忠父子墓。蘇護父子被迫獻出蘇妲己后,反殷投周,伐紂戰爭中陣亡,葬于此。……[詳細]


全部溫縣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激情乱码精品在线 | 久久综合伊人77777亚洲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码一区 |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在线电影日韩亚洲中文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