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AA級景區,芒見自然村隸屬于勐撒鎮箐門口村委會,距鎮政府駐地12.6公里,主要居住民族為傣族,芒見自然村生于兩山間,左邊是馬鹿塘山,右邊是控目山,對外呈“扇形”之勢,點睛之筆龍女古譚鑲嵌其間,四季流轉,星云交替,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芒見不同季節的美麗。冬春時節,油菜花海蝶舞成群,你可以在這里感受人間芳菲;夏秋時節,稻谷與魚兒共同生長,你可以在這里見證從播種到收獲的喜悅。……[詳細] |
![]() | 戎氏永德茶文化莊園AAA AAA級景區,戎氏永德茶文化莊園于距縣城德黨4.8公里,莊園內可感受到永德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茶藝茶道及民俗風情,景區內有茶葉品鑒、手工制茶等茶文化體驗項目,餐飲住宿、小型會議、旅游團隊接待等功能較為完備,周邊有博物館、文化廣場、棠梨山森林公園、鳴鳳山古茶園、勐汞觀音洞等景區(點)。……[詳細] |
![]() | 永和國門新村景區AAA AAA級景區,永和國門新村景區,位于滄源自治縣勐董鎮永和口岸旁,與緬甸佤邦勐冒縣紹帕區隔橋相望,景區以佤族傳統文化為特色,佤族特色民居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地矗立在山坡上,環境優美、風景怡人,是中緬邊境永和口岸上的一張靚麗名片。……[詳細] |
![]() | 景亢傣族風情村AAA AAA級景區,景亢傣族風情村,位于雙江自治縣沙河鄉南部,這里居住著傣、佤、拉祜、布朗等少數民族是掩映在參天古樹中的民族村寨與周圍的山巒、河流、竹林、稻田、魚塘巧妙融合、渾然為一,構成一副美麗的山水田園畫卷,是回歸自然、休閑度假的理想去處。……[詳細] |
![]() | 秀美茶園AAA AAA級景區,秀美茶園景區位于雙江自治縣勐庫華僑農場,景區重點突出僑鄉文化、茶文化,現有1099畝茶樹以勐庫大葉種茶園。景區內有秀美茶園、獨臘山水庫、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老茶廠等景點,可感受僑文化,也可參觀、體驗茶葉加工制作。……[詳細] |
![]() | 3200紅茶文化苑AAA AAA級景區,3200紅茶文化苑位于鳳慶縣京竹林村,背依雙贏山、俯臨硯池湖、隔湖相望文筆塔。景區以紅茶文化為主題,景區共有入口接待區、茶山花海景觀區、文化度假酒店區、山頂游樂觀光區、生態有機茶園觀光區、茶工坊體驗區等六大區域。在這里可以讓游客直觀體驗到滇紅茶傳統制作工藝,也可以在此購買到鳳慶滇紅茶及相關鳳慶特色農副產品。……[詳細] |
![]() | 云縣頭道水酒谷景區AAA AAA級景區,頭道水酒谷景區地處風景幽靜的山谷,古木參天,清泉潺潺,翠竹掩映,風景十分別致,可謂是自然天成的人間仙境。景區建設了碾子房、石磨坊、中國酒文化歷史故事石雕墻、酒谷窖藏、網紅橋游樂場、農耕文化集錦油榨坊、木匠坊、懶碓坊等旅游基礎設施。可滿足老、中、青、少、兒童不同年齡層次、不同消費結構人員的旅游休閑需求。……[詳細] |
![]() | 公弄布朗古茶園景區AAA AAA級景區,公弄布朗古茶園景區,傣語意為大山上的寨子,布朗語意為敲大鼓的寨子,景區內的公弄大寨自然村是勐庫大葉種茶的發祥地,現有茶園面積4200畝,古茶園有3000余畝。周邊植被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空氣負氧離子含量較高,是茶旅康養的優質選擇地。……[詳細] |
![]() | 秘境谷森林小鎮AAA AAA級景區,秘境谷森林小鎮,位于臨翔區中山大銀圃村,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景區以省級非遺為重點,配有商業、康養、兒童娛樂、住宿等業態,設有、拓展訓練、森林探險、兒童游樂、高空秋千、水上滑道、彩虹滑道、網紅橋、小木屋、星空酒店、水上餐廳、水上烤等休閑娛樂設施。……[詳細] |
![]() | 永德知青文化園AAA AAA級景區,知青文化園距離縣城27公里,景區建有知青紀念墻、胡桂兵專家工作站、知青紀念館、知青人家、知青水井、知青食堂、知青荔枝園等景點,是永德“知青文化”“產業發展”示范點,是人們感受“綠色食品”“涵養身心”“健康生活”的目的地。……[詳細] |
![]() | 孟定洞景佛寺AA ![]() 孟定洞景佛寺孟定洞景佛寺位于臨滄市耿馬縣國家級口岸孟定鎮的洞景寨,是國家及文物保護單位。孟定洞景佛寺的建筑結構及陳設屬南傳上座部佛教山林派,因埋藏釋迦牟尼“舍利子”而聞名東南亞。大殿內有釋迦牟尼金色大佛一尊集彌勒睡佛22尊,神采各異。據洞景佛寺史載,釋迦牟尼圓寂后,起尸焚而得晶骨,即“舍利子”晶骨分為八份傳遍各地,具有超乘公德的佛力,即以普渡眾生。釋迦牟尼“舍利子”一部份傳入孟定并埋藏于洞景佛寺內。1994年在重修佛塔時挖掘出佛像69尊及珠寶、銅像、小塔等物品,同時出土的兩片銅刻銘文中記載了該寺藏有圣物“舍利子”的事實,其中掘出一節長約3厘米的呈晶體橢圓形的佛骨(釋迦牟尼“舍利子”)。“舍利子……[詳細] |
![]() | 瀾滄江流經臨滄境內二百多公里,在此段流域上建成的三座百萬級千瓦大電站-漫灣、大朝山、小灣電站--亞洲最高壩電站,三大電站形成了氣勢磅礴,雄偉壯麗的瀾滄江高峽百里長湖景觀。湖面平靜秀麗,胡灣半島星羅棋布,兩岸山峰秀麗,蒼峻巍峨,珍稀動物繁多,風景如詩如畫。沿線依次分布著瀾滄江大峽谷,云海山莊,忙懷、曼志新石器遺址,朝山寺,滇緬鐵路遺址,民族風情村,電站景觀等眾多景點。高山峽谷,江水湖灣,電站水壩,歷史遺址等各類旅游資源以瀾滄江為紐帶聯成一線,形成了集工業考察,歷史文化考察、探險觀光,水上娛樂,生態旅游,民俗旅游,休閑度假等為一體的多功能旅游帶。填補了云南省水電工業旅游的空白,也因此被譽為“……[詳細] |
![]() | 永德忙海景區AA ![]() 忙海湖景區位于永德縣德黨鎮明朗村境內,距離縣城45公里,庫容量3240萬立方米。開展水上游船觀湖、湖仙島休閑、金龍寺朝拜、忙海湖358級臺階健身、大巖子溶洞觀光、釣魚、射箭競技系列活動。景區以水域風光資源為主體,周邊是29500畝的生態林區,境內植被茂密、景色秀美,珍惜動植物種類繁多,奇花異草豐富。以初步形成了山青水秀、鳥語花香、高峽平湖、一望無際的休閑旅游景觀。目前已成為全縣乃至周邊地區休閑度假的理想之地。……[詳細] |
![]() | 五老山森林公園AA ![]() 山以五座山峰遠觀如老人列坐閑談而名,主峰海拔2583米,年平均氣溫17.2℃,年降雨量1164毫米,相對濕度72%。植被為典型的常綠闊葉林,間有部分云南松。植物種類喬木樹種100多種30多科,生長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水青樹、野茶樹、青果樹等10余種。野生花卉有云南山茶、杜鵑、蘭花,野生藥材有杜仲、厚樸、黃芩、龍膽草、雪山一枝篙等百余種。珍稀動物有貓頭鷹、猴面鷹、茶花雞、啄木鳥、杜鵑鳥、太陽鳥、白腹錦雞、紅嘴相思鳥、野豬、豪豬、野貓、野兔、獼猴、黑眉錦蛇等,被譽為動植物繁衍棲息的自由王國。景區內山川壯觀、奇石林立、密林入海、流泉飛瀑、湖光山色、鳥語花香、天象奇景可謂美不勝收。……[詳細] |
![]() | 臨滄茶文化風情園AA 臨滄茶文化風情園位于臨翔區城郊,占地110公頃,是云南省25個旅游精品工程之一。臨滄茶文化風情園是集旅游、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人文旅游景區。景區以滇茶文化及少數民族茶文化為主,兼顧中國及世界茶文化,展現了古老的茶道、茶藝、茶經、茶禮、茶俗、茶歌、茶舞等茶文化精華。游覽臨滄茶文化風情園不僅能使你了解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還可親自體驗采茶、制茶的樂趣,領略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景點位置云南省臨滄市臨翔區城郊……[詳細] |
![]() | 瀾滄江百里長湖旅游區瀾滄江流經云縣全程176.5km。至80年代以來,國家先后在此段江面上建起了百萬千瓦級的漫灣電站和大朝山電站;兩座電站大壩橫空出世,沖天而起,形成了兩個如梯相連、沉靜如畫的高峽平湖和百里長湖,即漫灣庫區的高峽平湖和漫灣電站到大朝山電站全長91.3km的百里長湖。由于兩大壩對水位的共同抬升作用,使原來的青山變矮了,形成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湖灣半島,湖面也由此而迂回曲折,形狀奇特多變。放眼湖上,湖水碧藍浩淼,青山簇簇綿延,山水相映,水天一色。蕩舟湖中,舟移景換,一步一景,頗有“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的感受,令人情不自禁聯想起李白“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詩句。湖……[詳細] |
![]() | 冰島景區AA ![]() AA級景區,冰島景區位于臨滄市雙江縣勐庫鎮冰島村,冰島村背靠大雪山、坐擁冰島湖,生物多樣性豐富,山間常常云霧繚繞,茶樹光照充足,營養均衡,其種植茶歷史在500年以上,有著海拔最高、面積最廣、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的世界第一野生古茶樹群落,有著享譽海內外的百年栽培型冰島古茶。冰島茶享譽茶界,聲名遠播,被譽為普洱茶“王后”。其中的景點之一冰島湖,原稱“南等水庫”,因毗鄰聞名遐邇的古老村落“冰島”而得名。冰島湖是一個典型的人工湖泊,位于雙江南勐河上游,距離雙江縣城35公里,游客可以在冰島湖走玻璃棧道,乘坐游船、欣賞冰島湖美景。……[詳細] |
![]() | 鳳慶石洞寺AA ![]() 石洞寺位于鳳慶縣城東南30公里洛黨彝族鄉箐頭村,建于清乾隆嘉慶年間——公元1794年,1926年重修。寺內建筑有大殿、兩廂、拱橋、蓮池、雙閣等。石洞寺院有大殿、廂房、二房等共5幢11間,另有古茶花樹一株,合抱有余,為蒲門九蕊十八瓣茶花,與寺齊名。寺前雙閣,建于清道光、咸豐年間,對峙于兩巨石上,其間以石橋相通,建有拱橋、地勢險峻,風景優美。目前已被評為二A級景區。來到石洞寺外,一地的形態各異的石頭,據說這就是石洞寺的“仙人趕羊”石群。傳說古時候,有一個仙人想把山上的大石頭搬到下面的迎春河里,造一個人工湖,以灌溉大興、云州的田地,他便到天宮里向玉皇借仙鞭。玉皇聽后認為他是為民做好事,就把仙鞭借給了……[詳細] |
![]() | 古墨傳統村落景區AA AA級景區,古墨傳統村落景區,位于詩禮鄉政府西北方,景區內山巒雄偉、河流靈秀、古木參天,四季分明,以石條為基、壘石為墻、石板鋪院、青石板為頂的古磨坊群、碾子房、榨油房、造紙房風格獨特,逶迤婉轉的石頭路、簡潔精致的石板橋、錯落有致的石頭房、清澈見底的情人河,郁郁蔥蔥的核桃林構成了一幅水碧山青、逐水而立、充滿生機的生活畫面。……[詳細] |
![]() | 永和新村景區AA AA級景區,永和新村景區,位于滄源佤族自治縣動董鎮永和社區,與緬甸佤邦動冒縣紹帕區隔橋相望,距滄源縣城10公里,國境線長6.8公里,167、168界樁穿境而過,屬于抵邊自然村,為直過民族佤族聚居村落,是永久性固定村落。景區占地面積共計66畝(包含老支書事跡展示教育廳、游客中心、旅游廁所、停車場、觀景臺及其附屬設施等),景區內佤族傳統文化特色濃郁、紅色旅游文化主題鮮明、鄉土文化氣息濃厚、邊關文化氛圍歡騰,主打“紅色旅游+鄉村旅游+邊關旅游+民族文化旅游”,是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全方位展示佤族風情習俗、紅色文化、鄉村文化、邊關文化的特色旅游景區。……[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