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貴州省 > 黔東南州旅游

黔東南州A級景區名錄

  朗德苗寨,屬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報德鄉,是一個苗族村寨,距凱里市區29公里,距縣政府雷山7公里,是貴州省東線民族風情游的重點村寨之一。這是一個有百戶人家的苗族村寨。郎德上寨系苗語“能兌昂糾”的意譯,“能兌”即歐兌河下游之意,村以河名,“昂糾”即上寨,郎德上寨因屬郎德地片上方,故名。寨內苗民的服飾以長裙為特征,所以又稱為“長裙苗”。郎德鎮具有著得天獨厚的民族旅游資源,鎮內有享譽海內外的“中國民間歌舞藝術之鄉”、“全國百座露天博物館”和“蘆笙之鄉”。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為我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斗蓬山景區斗蓬山景區地跨都勻、麻江、貴定三縣境,面積約100多平方公里。麻江有2個村,l0多個自然村寨的面積,斗蓬山是麻江縣面積最大,保留最為完好的原始森林,區內有植物300多種和動物100多種,主要珍稀樹種有馬尾樹、紅花木蓮、檫木、黃柏、三尖杉、紅豆杉、香果樹等。珍稀動物有大鯢、蘇門羚、黑熊、木麝、大君貓、穿山甲、花面猩、紅腹錦雞、狐、野山羊等。……[詳細]
  岜沙苗寨距從江縣城7.5公里,是一個保留著眾多原始文化習俗的苗族傳統村落,被譽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博物館”。岜沙漢子身著青衣,大管褲,頭留發髻,腰配砍刀,肩扛-,千百年來世代延續先祖古老的生活習俗,一副秦漢遺風的樣子,被譽為“活著的兵馬俑”。由于岜沙成年男子歷來“槍不離身、刀不離腰”,又被稱為“世界上最后一個槍手部落”。岜沙人崇拜樹木,敬畏自然。在岜沙,當家庭有新生兒人出生,家人就為其栽一棵生命樹,離世后用生命樹現做棺木入殮下葬,不留墳頭、不留墓碑,以樹木延續生命的方式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表示人來源于自然也歸于自然,把自己的生命和信念融入到村前寨后的每一棵參天古樹。岜沙至今還流傳著神秘獨……[詳細]
  四寨村位于貴廣高鐵沿線,地理環境優越,距離黎平縣城60公里,直達從江高鐵站17公里。全村共有1962人,其中侗族人口占95%以上。數百年來,四寨村村民一直保持著傳統的農耕方式,自給自足,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享受著原始古樸的寧靜時光。榮獲“民族特色旅游村寨”的雙江鎮四寨村,正是春日踏青的好去處。古樸的侗寨,濃郁的民族風情,原始的民族文化,獨特的民族建筑,映襯著四寨的人文景觀與生態景觀。四寨是“侗族摔跤”的發源地,是黎平縣著名侗族風情旅游村寨之一,2013年被列入全國首批傳統村落名單。……[詳細]
  位于岑鞏縣水尾鎮的馬家寨,其民居建筑屬中原典型建筑風格,與周邊苗寨、侗寨建筑樣式迥然不同。寨中民居以“九宮八卦陣”形排列,布局嚴謹,內通外連,安全防范意識強,外人進出不易,具有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馬家寨背靠獅子山,山后為景色奇美的龍鰲河,寨前大片田園風光,景色十分秀麗,是訪古、休閑、觀光旅游的理想場所。近年來,岑鞏縣水尾鎮依托馬家寨歷史文化資源、產業發展基礎和龍鰲河獨特的自然風光,通過發展“研學游”“觀光游”“體驗游”“紅色游”“鄉村旅游”模式,以“農文旅體”深度融合,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鄉村生態觀光旅游需求的同時,為助力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目前,馬家寨景區已打造成為以民族特色餐飲、荷花休閑……[詳細]
  巫包紅繡旅游景區位于劍河縣觀么鄉西南面,地處仰阿莎湖庫尾,距縣城45公里。境內溝壑縱橫,谷深千米,山勢巍巍,野嶺疊翠,風景優美,被譽為“巫山峽谷”。巫包是國家級非遺名錄“仰阿莎”的發祥地,也是苗族紅繡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巫包享有“苗族紅繡第一村”的美譽,紅繡在劍河苗族12種服飾中獨具特色,被譽為苗族服飾文化藝術奇葩。巫包除了紅繡服飾享有盛名外,其民風民俗、民居建筑等也很有特色。巫包村是歌舞之村,寨內的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他們歌唱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古歌、情歌、酒歌、敘事歌、建房歌等,歌唱形式有男女對唱、合唱等。巫包村民族節日豐富,比較隆重的有牯藏節、祭橋節、甘醒節、祭祖節、苗年節等民族節日……[詳細]
  青龍洞古建筑群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貴州鎮遠,占地21200平方米,建筑面積6600平方米,由祝圣橋、中元禪院、紫陽洞、青龍洞、萬壽宮、香爐巖等6個部分組成,共有36棟單體建筑。1988年,這個古建筑群被確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古建筑群落中距離城市最近,同時又保持了山水園林本色的一處古建筑群,與甘肅麥積山、山西懸空寺并稱中國古代三大“空中古建筑”。史載,距今600多年的明洪武年間,這里便已形成與現存建筑群相當的規模,“明郡守黃希英建,工部郎中趙之緒購藏經,構層樓以貯之。”到青龍洞,你不得不驚嘆它獨特的建筑風格。房子都是依懸崖絕壁而立,一進中元禪院,迎面是兩堵高高相對的石崖,之間的寬……[詳細]
  劍河華潤希望小鎮旅游景區位于革東鎮寨章村,處于縣城東部,距新縣城3公里,系華潤集團捐建的全國第九座貴州第二座華潤希望小鎮。小鎮三面環水,一面依山,呈半島狀鑲嵌于清水江畔,素有“清江不系舟,苗寨桃花源”之稱,臨于風光旖旎的清江湖,晨霧中夕陽下,漫步小鎮湖濱棧道,湖水清澈碧澄,小鎮倒映其中,潔靜明麗宛如一幅色彩斑斕的水墨畫卷,湖邊林木蔥蘢,遠眺視野開闊,村莊、農舍、田園映入,湖水與小鎮交融,勾畫出一幅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作為華潤集團精心打造的鄉村振興產業示范點,華潤希望小鎮規劃新建民居115棟,改造民居28棟,老寨文化商業街改造房屋10棟,惠及143戶村民,項目惠及人口473人。華潤希望小鎮按照寨……[詳細]
  昂英旅游景區昂英景區位于劍河縣西南部、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腹地,地處劍河、臺江、雷山、榕江四縣交界處,總面積38.6平方公里,轄昂英、昴宿、橋水三個自然寨。環雷公山旅游線公路穿寨而過,距劍河縣城102公里,距州府凱里91公里。境內原始森林密布,溪流縱橫,瀑布成群,屬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森林覆蓋面積達6萬多畝,有水杉、紅豆杉、金絲楠、大鯢、熊、獼猴等野生珍稀動植物1800多種,是環雷公山“苗鄉十景”之一。昂英是中國歷史上苗族第五次大分遷的集散地,古稱七十二寨,民族文化保存完好。劍河縣昂英景區于2017年12月19日獲批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詳細]
  凱里民族風情園位于貴州省凱里市經濟開發區(東區)12號路東側,14號南側,凱麻高速北側,規劃用地面積38萬4800平方米,項目總概算12億元。凱里民族風情園依山而建,建筑風格為黔東南地區苗族、侗族村寨建筑典型的“干欄式建筑。整個園區沿山坡斜度提級而上,呈現出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村落特點。是凱里市乃至黔東南地區的地標性風景園區。……[詳細]
  在麻江縣賢昌鄉高枧村有座高封火墻四合院,就是具有封建社會狀元和留學生雙重身份第一人的清末狀元夏同和故居。夏狀元第建于清光緒初年,距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是夏同和未中狀元之前由其父傾力建造的,共占地1177.8m2,建筑面積877.6m2。設有正廳三間、東西廂房各二間、過廳三間。房屋兩端的防火墻呈三層牌坊狀,斗柄穿空,檐牙高啄,飾以奇花瑞鳥圖案,厚重典雅自成一格;長10米、寬8米的天井青石鋪墁,熱涼適度。過廳外門頭正中懸掛陰刻“狀元第”藍底燙金匾一塊,大門兩邊豎掛夏同和中狀元后手書的“努力崇明德,隨時愛景光”對聯一幅,字體豐厚莊重,氣度雍容、具大家氣概。現匾、聯均已失傳,但幸有對聯的照片留存,……[詳細]
  三穗臺烈現代生態農業園區科普示范基地,通過兩年的項目建設,以現代高效農業產業科普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搭建科普教育網絡互動平臺等為工作重點,著力將三穗頗洞農業園區打造為省級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基地的建立對進一步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科技意識,熟悉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加快做大做強三穗縣生態、休閑觀光農業步伐起到較好地積極作用。……[詳細]
  錦屏縣龍池多彩田園位于錦屏縣東南部,距縣城45公里,松從高速、850縣道穿境而過,亮江自北向南緩緩流過,交通十分便利。園區內有亮司清明上河圖、亮司蠻夷長官司銅印、《亮川集》、亮司苗族蘆笙舞、新化舞獅、水龍等歷史民俗文化;有雷屯朱氏宗祠、羅丹劉氏宗祠、幫寨古民居、奔云橋等古韻建筑;有犀牛望月、月形坡、亮水情歌、觀音洞、諸葛洞、逸情沙洲等自然景觀,至今仍完好保留,形成古老的苗、漢文化體系。近年來,園區依附25年之久的龍池萬畝果場、龍池美麗鄉村整合周邊現有零散的用地安排和混亂的空間秩序保護與發展一直受到地方人民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為了充分發揮利用這些優勢,以錦屏縣旅游總體規劃和龍池美麗鄉村、小康示范村……[詳細]
  文斗苗寨位于貴州省錦屏縣西部,歸今錦屏縣河口鄉所轄,包含文斗上寨、文斗下寨和文斗河邊三個自然寨,坐落在清水江南岸,下距錦屏縣城水路30公里,現有400多戶,2000多人口均系苗族,百分之七十為姜姓,居住的主要是木質吊腳樓,從文斗河邊村舉目仰望,兩條青石板路尤如二條青龍宛延順坡登寨頭,這里有參天的古樹,古樸雄偉的寨門,數不清的大小碑刻,修筑考察的墳塋,數十座規模恢宏的宅基及大宅院的殘壁和清代古戰場防御工事石墻、哨卡卻依稀可見。文斗苗寨是青山界48苗寨之一,因以前此地讀書人多,喻作天上的星斗而得名。文斗苗寨以獨特的青石板文化被后人傳頌,其石板路、石凳、石梯、石缸、石碑,尤以浩封碑群為古雅莊嚴。現存……[詳細]
  馬鞍山生態體育公園位于麻江縣城西郊,占地735畝,園內設有乒乓球館、游泳館、羽毛球館、籃球館、網球場、五人足球場、攀登步道等運動設施項目,是麻江縣唯一具有生態旅游、體育、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主題公園。馬鞍山生態體育公園作為黔東南州少有的城市型生態體育公園,以綠化為本底,以體育鍛煉為主要功能,在這里,您可以運動健身,揮灑汗水、釋放壓力,也可以與家人朋友欣賞體驗山地健康步道,感受琴棋書畫的風雅琴韻。……[詳細]
  錦繡長灘景區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景區位于黔東南州臺江縣老屯鄉,是集生態農業、民族風情、田園風光為一體的生態旅游度假地。貴州金丹阿嬌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運營管理。有員工共25人,其中導游(講解員)6人。景區自對外接待游客以來,游客總接待量達200余萬人次,其中入境游客人數為3余萬人次,近三年來,臺江錦繡長灘景區接待國內外游客逐漸上升。景區有田園風光、青山綠水、古樹古道等自然旅游資源,及民族節慶、民間歌舞、傳統工藝、特色建筑等人文旅游資源,數量眾多,品位較高。傳統村落、五彩荷花、小橋流水、風雨長廊、多彩田園融為一體,組合度高,是集生態農業、民族風情、田園風光為一體的生態旅游度假地。景區內……[詳細]
  屯州石板苗寨旅游景區劍河縣屯州石板苗寨景區位于劍河縣革東鎮北部,坐北朝南,依山而居,距鎮政府所在地(縣城)3公里。200多年前,一個名叫故你秀先(苗語“GhetNixHxutHxenb”)的老人從臺江縣施洞鎮四新村遷徙到屯州居住,至今有10代。5.3億年前的屯州一帶是一片海洋,地球的“先民”——三葉蟲等生物在這片海里繁衍生息。由于地殼的運動作用,海底隆起,使遠古的大海一角變成現在屯州的這片土地。而那些遠古生物因物理作用形成的化石就埋沒在屯州這片土地上,形成了現在的八郎古生物化石群。革東八郎古生物化石群被譽為生命的搖籃,有不可替代的科研價值。屯州村民能歌善舞,每到“二月二”敬橋節,“二月十五”姊……[詳細]
  潕陽河風景名勝區以潕陽河為軸線,貫穿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鎮遠、施秉縣城和省級歷史文化古鎮黃平舊州,由小塘河、杉木河等支流而展開,規劃總面積為625平方公里,有10個景區、246個景點,是國務院1988年審定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它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民族風情為一體,是貴州東線旅游的中心。潕陽河分為上潕陽和下潕陽兩段。上潕陽開發有頭峽、無路峽、老洞峽、觀音峽,長約50公里,以“太公釣魚”石為標志;下潕陽包括施秉縣境內的諸葛峽及鎮遠縣境內的龍王峽、西峽和東峽,全長50公里,以“孔雀開屏”石為標志。兩段河流特點各異,上潕陽看山,下潕陽看峽。上潕陽的雙飛水、水上月宮、孀婦哭夫等景觀惟妙惟……[詳細]
  黔東南大峽谷暨龍鰲河·馬家寨景區位于岑鞏縣水尾鎮和羊橋鄉,按照規劃設計內容分為多彩小花灘、驚險大峽谷、緣聚大樹林、山水土家寨、烽火隘門關、神秘馬家寨六個服務功能區,總規劃用地2410畝,近期項目建設用地1747畝,項目總投資22.9126億元。其中,龍鰲河景區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州級自然保護區,是全省“5個100”、全州“6個20”重點工程(景區建設)之一,是以龍鰲河作為空間聯系帶,沿河兩岸山脊為界,以自然山水林瀑布為主的峽谷風光景區,有大小原生態景點40余個,其中以“龍鰲飛水”、“銀河飛瀑”“雌雄雙瀑”和“天書奇觀”、“10里鴛鴦谷”最有影響力、最具代表性。馬家寨人文風景區于……[詳細]
  大塘景區位于雷山縣南部,爐榕公路穿景區而過。大塘景區面積為18.7平方公里,包括排卡蘆笙世家、掌坳銅鼓舞、高巖峽谷、新橋短裙苗族、水上糧倉、新聯爬坡節、掌批扁擔舞等7處景點。該景區以大塘和掌坳為重點,突出銅鼓舞表演、苗族服飾展示和峽谷風光游覽等特色。其中新橋、掌坳被省政府列為黔東南旅游風情線景點民族旅游村寨。新橋村“超短裙苗”獨樹一幟,其“水上糧倉”嘆為觀止,享有“明清建筑、唐朝服飾”的美稱,民族工藝品巧奪天工。掌坳村“銅鼓舞”堪稱一絕,享譽中外。排卡芒筒蘆笙渾圓厚重,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掌批村的扁擔舞被稱為“田坎上的芭蕾”。(1)新橋“水上糧倉”大塘新橋水上糧倉是建在水塘上的糧倉,有40多座,……[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资源在线26u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8k | 可以在线免费看AV的网站 | 日本熟女A∨乱伦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