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濟寧市旅游

濟寧市A級景區名錄

  鄒城孟廟孟府,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鄒城市區南部。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滬鐵路從景區附近經過。是國內歷史久遠、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也是我國古建筑經典作品。始建于北宋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后經歷代維修與擴建,形成現有規模。孟廟坐落于山東省鄒縣的南關。孟廟又稱“亞圣廟”,是祭祖戰國著名思想家孟子的祠廟。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山東鄒縣)人,先世是魯國的貴公大族。他受業于孔子弟子子思的門人,以后發展了孔子的“仁學”,提出“仁政”的主張,被稱為思孟學派,代表孔門的嫡系正傳,后人將他與孔子相提并論,并把儒家的治世思想稱為“孔孟之道”。宋……[詳細]
  上九山村位于山東省鄒城市石墻鎮西南,始建于北宋初年,因村莊周圍有大小山頭九座,整個村莊分布在九座山頭的西北方,西北在伏羲文化中為上位,故取名上九山。上九山村是國家級傳統村落、中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中國最美原生態古村落、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國家AAA級景區、山東省歷史文化名村、山東省鄉村記憶工程試點單位。上九山古村地處孟子故里鄒城,深受孔孟文化影響被譽為孔孟思想直接影響下的民俗村。同時上九山古村地處伏羲故里郭里影響帶,深受伏羲文化影響。除此之外古村還是梁祝結拜地,秦皇古道所在地,梁祝文化,秦皇文化在此也有一定的影響力。村內現完整保存著三條明清時期的石頭街巷,石院300余個,石屋1200余……[詳細]
  兗州“興隆文化園”是以佛教文化資源為基礎,集名寺、名塔、演藝、體驗、休閑為一體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區,是山東省重點建設項目和文化產業重點園區。園區以現代手段,宏揚中國傳統文化。以“儒釋道”思想為核心理念,圍繞現代禮佛、佛文化游樂體驗、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展示與修心休閑等主題項目,整個園區被劃分為西、東、南三大功能區,分別實現“文物展示、禮佛祈福”,“游樂體驗、演藝演出”,“度假休閑、養心禪修”三大功能。西區“禮佛中心”涵蓋高達118米靈光寶殿、靜心園、觀音園、興隆塔、興隆寺;東區“體驗中心”8萬平米室內大型佛文化主題公園,實現“由人到佛”的互動體驗,室外“菩提劇場”上演實景演出“菩提東行”;南區“禪修……[詳細]
  萬紫千紅生態養生旅游度假區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占地11000畝,以1200畝青界湖為中心(大小水面19處),四面群山環繞、地勢起伏、植物茂盛,擁有北方地區極為少見的集湖水、緩坡、淺丘、山巒、密林于一體的山水田園自然景觀。地處海拔210米的青界湖曾出現被譽為“生物活化石”的桃花水母,是一處生態系統原始、水質天然潔凈的山泉湖。項目以“中華養生體驗旅游目的地”為主題定位,以“清新綠色空間,現代時尚風貌,中高端消費人群,休閑養生勝地”為發展目標,將園區劃分為6個功能區:VIP會所、養生文化中心、養生主題酒店、養生運動中心、鮮花礦泉養生堂、森林養生區。項目為追求高品質生活的社會精英及成功人士提供了一處……[詳細]
  南池景區是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古典園林公園,突出“以綠為題、以水為魂、以文為勝、以人為本”,薈萃了運河文化、李杜文化、王母文化,包含了王母閣、少陵祠、古南池牌坊、晚涼亭、南池荷凈牌坊、碑廊、九龍疊水、喬羽藝術館、古南池橋、愛情博物館等景觀。其中,北部景區為歷史文化景區,主要景點有王母閣、晚涼亭、杜甫茶舍、詩碑、牌坊、少陵祠等,通過建筑、小品、植物景觀來追憶南池勝景。南部景區為生態旅游景區,有樹木園區、花卉園區等,形成“群芳探幽”的迷人景色。“南池”就是指“王母閣”,原名“古南池”,建于唐代開元、天寶年間(公元713——756年),面積400余畝,位于現在濟寧市城南王母閣路西側。據《濟寧直隸州志》……[詳細]
  金濟河奎星湖風景區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風景區作為集山水自然風光、生態旅游、古國文化、科普教育等珍貴資源為一體的綜合景區,有著歷史性、文化性、科學性的顯著特點,是周邊縣市知名的風景旅游區,景區內資源豐富,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是游客游覽休憩的理想場所。景區主要景點包括奎星湖公園、千壽湖、金濟河等。奎星湖公園位于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城區中心,南臨商業步行街,西臨金山街,是金鄉縣城內一座免費全天開放的公園,1983年,金鄉縣人民政府撥款始建,建筑布局以奎星樓為中心向外拓展。在星湖公園內有奎星樓、奎星湖、健身廣場、文淵閣、光善寺塔等,園內安靜、宜人、適合散心和娛樂。園內有部分娛樂設施供游客玩耍,奎星湖……[詳細]
  越峰山風景區位于鄒城市城前鎮駐地南面3公里處。區內群山連綿,溝壑縱橫,梯田層層,亂石滾滾。南有越峰古村落,現存80余處傳統民居,保留古色古香的生活原貌。60年代的-池、防空洞(現作窖藏洞)具有獨特地方的特點。這片熱土在解放戰爭時期曾發生過殘酷的遭襲戰,激蕩人心的故事仍在老百姓口中流傳,越峰村小南山口烈士坑見證了這一歷史。北部有靈泉古寺遺址、靈泉湖、奇石、古樹名木、櫻桃采摘園。靈泉古寺在城前鎮石門村牛欄山上,始建于唐朝時期,興盛于宋、元、明、清期間有五次重修。本寺院原有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僧人寮房、鐘鼓樓、方丈、山門等組成氣勢雄偉。至今有1300多年的歷史。現僅存一片瓦礫。根據當地信眾的意……[詳細]
  五寶庵山位于鄒城市東南方20公里處,距香城鎮北8公里,與嶧山遙相對立。據傳山上曾現出了金鐘、銀鐘、金鋤、金棒槌、聚寶盆等五寶,又因山上有人工建筑的關帝圣君廟和講經殿等石屋,取名為五寶庵山。五寶庵山奇雄怪離,山如壘卵,疊砌成峰,奇石林立,綠樹掩映,山土連片,樹木叢生,奇花異草隨處可見。五寶庵山自然風光秀美,峰巒起伏,洞穴相連,清泉長流,古木參天,物種豐富,植物種類2700種,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自然和人文景點多達60多處。五寶庵山自明朝以前便是一座香火不斷的名山,至今仍保存著眾多的文物古跡和旅游景點。……[詳細]
  護駕山 位于城東南2.5公里,唐王湖公園東,海拔215.7米。相傳隋唐交替時,李世民當年被敵軍追殺路過鄒城之地,眼看敵軍就要追上,突然李世民身后平地而起一座大山,擋住了追兵去路,于是撿回一條命。后李世民當了皇帝,賜名‘護駕’山,以示護駕有功。山前山后各有一個泉眼,泉水流下山,自東往西流入唐王湖,被當地人戲稱為:圣人門前倒流水。護駕山嵌入鄒城市區東南一隅,與唐王河、唐王湖相映成景,為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平添了幾分秀麗。……[詳細]
  尼山區紅色教育基地位于鄒城市城前鎮駐地西北12公里處,由十八趟林場、尼山區抗日英烈園、旅游特色村等組成,面積4平方公里。其中,尼山區抗日英烈園坐落于十八盤山東麓渠莊村東,占地50余畝,園內有尼山區抗日紀念碑(2015年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尼山區抗日紀念館、抗日小學、抗日后方醫院、八路軍兵營、紅色廣場等,2016年1月被山東省宣傳部公布為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愛國主義教育重要場所。……[詳細]
  安山寺位于泗水縣城東南15公里處,S244省道右側,處于安山、馬山、紅頂山群山環抱之中。寺院依山傍水,環境優雅,歷來為旅游避暑名勝之地。安山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原為安山涌泉寺,后省略為安山寺,明清3次重修,建有大殿、禪房等20余間,歷代碑碣6塊。寺院內兩株唐代所植銀杏樹,高20余米,根深葉茂,樹冠如蓋,其中一株須六七人方能環抱過來,巍為壯觀。寺東側有泉,名日涌珠泉,久旱不枯,泉水從底涌出,如顆顆珍珠泛起,聯綴不絕,令人贊嘆不已。寺東安山之陽懸崖處,五石洞并列,洞內塑有十八羅漢像,名曰羅漢洞,最大的洞高約4米,寬5米,深20余米,為安山寺增添了幾分神秘感。寺南1公里有萬畝桃園1處,每年春天,桃花……[詳細]
  濟寧高新區科技中心是濟寧市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完善創新創業的重要載體,是濟寧國家高新區科技新城重點打造的標志性建筑,濟寧高新區科技中心定位于“全國一流的科學活動場所和全國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科技中心對提升濟寧城市功能、帶動科普教育文化發展,集聚科技新城人氣發揮了重要作用。濟寧高新區科技中心建筑面積3.1萬平方米,以“智慧.和諧”為展示主題,以“人類感知世界、探索發現世界、利用智慧創建美好生活,實現和諧發展”為主線,規劃了兒童科學樂園、啟迪智慧、文明生活、和諧未來四個主題展區和一個臨時展廳,共216個科技展品展項。景區類型:其他客服電話:0537-3255866地址:濟寧市高新區科技中心崇文大道……[詳細]
  顏廟,又稱復圣廟,為祭祀顏回的祠廟。現存為元代始建,明代重建。五進院落。現存元、明、清建筑25座。顏廟位于山東省曲阜城北門內,與孔府后花園隔街遙對,是祭祀顏回的祠廟。顏回字子淵,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家境清貧,卻潛心好學,一直受到孔子稱贊,說他好學“不遷怒,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者回也”。顏回亦以德行而著稱于孔門弟子中。唐太宗貞觀二年尊顏回為“先師”,唐玄宗時追封為“充國公”,元代時又加封為“充國復圣公”,至此顏回便被尊稱為“復圣”,顏廟亦被稱為“復圣廟”了。顏廟分五進院落,占地85畝。殿、堂、亭、庫、門坊等有159間。廟內主要有復圣門、歸仁門、仰圣門、陋巷井……[詳細]
  濟寧城市展示館是市委、市政府投資建設,由濟寧市城鄉規劃局負責管理運行,是集城市展示、科普教育、學術交流于一體綜合性城市展示館。展示館坐落于太白湖新區、濟寧大道路北,總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共三層。由工程院院士崔愷主持設計,外觀造型優雅穩重、寓意豐富,各展廳設計為獨立的‘城’,串聯在具有中國傳統建筑特色的‘大屋頂’下,象征著濟寧都市區城市群空間結構,建筑以深遠優雅的挑檐、通透的玻璃幕墻和“大屋頂”展示了超尺度力學震撼。展示館以“孔孟之鄉、運河之都、文化濟寧”為布展主題,設序廳、人文濟寧、古邑春秋、泱泱文脈、建設成就、綜合交通、生態宜居、水城秀色等八大展區36個展項,將聲光電技術融入展示環節,采……[詳細]
  周公廟在曲阜城的東北隅,離孔廟約千米之遙,是為紀念西周政治家周公的廟宇,因古代帝王曾封周公為元圣,故亦稱元圣廟。周公廟歷經宋、元、明、清6次修建,方具今天之規模。占地為75畝,各類殿、亭、門、坊計有57間,三進院落。廟內古樹庇蔭,松柏掩映,一派寧靜肅穆氣氛。欞星門內左右兩側各立石牌坊一座。東坊額刻“經天緯地”,西坊匾書“制禮作樂”,表示對周公功績的贊頌。元圣殿是周公廟的中心建筑。大殿寬五間,進深三間,綠瓦彩繪。殿內正中的周公像是按帝王規格塑制,正襟端坐,手執圭板,頭戴掛有玉串的王冠,目光凝視,面部神態嚴肅而不滯板。兩旁粗柱上懸掛著清乾隆帝手書的楹聯:官禮功成宗國馨香傳永世圖書象演尼山繞緒本先型……[詳細]
  泉林景區因名泉薈萃、泉多如林而得名。1998年9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8年11月,被山東省旅游局評定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據清光緒《泗水縣志》記載,泉林有名泉七十二,大泉數十,小泉多如牛毛。孔子曾站在陪尾山下,發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千古浩嘆。1684年,清康熙大帝駐蹕泉林,寫下了著名的《泉林記》,乾隆皇帝對泉林情有獨鐘,九次駐蹕,留下了大量詩文。泉林泉水泉溫四季恒定14—18度,流量為1.35立方/秒。景區現存遺址多處,有古卞城遺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卞橋,千年銀杏樹、子在川上處、石舫、行宮、御橋、御碑等古跡。客服電話:0537-4011101地址:濟寧市泗……[詳細]
  鐵山公園是濟寧市規模最大的公園,始建于1981年,1985年正式開放,占地580余畝。公園先后開辟了游樂園、動物園、碧桃園、月季園、牡丹園、櫻桃園、梅花園等景區,逐漸形成了景中有景,園中有園的獨特風格,近年來,公園已形成為市民休閑、娛樂、鍛煉的好場所。 鐵山摩崖刻經,位于鄒城西北二里鐵山公園內,俗稱南崗,通高八十米,刻石高六十六點一米,寬十六點四米,總面積為一零八五平方米。陽面刻有《大集經·穿菩提品》和《石頌》大象元年(五七九)。隸楷書,刻經十七行,行六至六十一字不等,全文九三零字,尚能辨識者七七七字,字徑四十至六零厘米不等。 《石頌》位于-右側,有經主“匡哲”題名。“石頌”二字為篆書,字徑九……[詳細]
  武氏祠為漢代祠堂和墓地,位于嘉祥縣紙紡鎮武宅山村北,始建于東漢桓、靈時期,是我市最早的建筑物,全石結構,石刻畫像,內容豐富,雕制精巧,是我國保存完整的漢代石刻藝術珍品。現存石闕、石獅各一對,石碑兩塊,祠堂石刻構件四組40余石。石闕和石獅系墓道的設施,對闕對稱,間距4.15米,由基座、闕身、櫨斗、闕頂組成。重檐平伸,頂刻四坡瓦壟,傍依單檐子闕,通高4.30米,基座各寬2.58米,厚1.4米,通體刻畫像及花邊紋飾。兩闕身正面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題銘90余字,記有立闕人武始公暨弟綏宗、景興、開明及營造工匠姓名。一對石獅相對立于闕前兩側,高1.24米,長1.45米,巨口膛目,昂首顧盼,渾樸端莊,……[詳細]
  王小山景區位于濟寧市金鄉縣王小山村,該村結合現有坑形地貌,將廢棄坑塘采取江南造園手法和元素建造,并對坑塘附近的一棵百年古皂角樹進行掛牌標示和樹圍加護,凸顯其古樹的神韻,讓其與山水游園遙相呼應,彰顯著王小山村的歷史和文化。在此基礎上,還將該村原有一處50多畝的蘋果園改造提升成為了供游客觀光、采摘的休憩之所和驛站。景區類型:鄉村旅游地址:濟寧市金鄉縣王小山村……[詳細]
  沂河水利風景區位于濟寧市曲阜市南部,依托曲阜沂河及其支流蓼河而建,屬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景區面積4.12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312平方公里。景區屬于人文、自然資源相融合的景區,中心是以沂河、蓼河水體為主,外延河道兩岸有人文和生態景觀,如亭臺廊榭、花草樹木、綠地休閑等設施。景區周邊的人文資源豐富,除北靠曲阜勝景三孔外,城區東部的孔子出生地--夫子洞及尼山書院、東南部的漢代墓群、南部的九龍山摩崖墓群、北部的周公廟、顏廟、壽丘、少昊陵等,都是國家級、省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些景點的形成都與沂河相互輝映,構成了沂河水利風景區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文化價值和旅游價值都很高,具有不可替代性。景……[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综合偷拍欧美一区 | 五月天AV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免费专区在线 |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不卡 | 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高清 | 午夜宅男在线永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