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龍虎山AAAAA ![]() ![]() 龍虎山位于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里處貴溪市境內,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據道教典籍記載,張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時已赴龍虎山定居,此后張天師后裔世居龍虎山,至今承襲六十三代,歷經一千九百多年。北京時間2010年8月2日,龍虎山與龜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龍虎山位于江西省鷹潭市郊西南20公里處,原名云錦山。東漢中葉,道教創始張陵(亦稱第一代天師)在此煉丹,“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龍虎山因而也成為中國道教發祥地。自張陵以后,道教天師在這里承襲了63代,歷1900年,是我國一姓嗣教時間最長的道教,素有北孔(孔夫子)南……[詳細] |
![]() | 青茅境景區AAAA 青茅境景區位于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南部山區雙圳林場境內,東與鉛山縣天柱山相鄰,南接福建光澤縣,西連貴溪市冷水林場,北接貴溪市文坊鎮及樟坪畬族鄉,是著名的康養休閑旅游目的地。這里是信江水源,生物寶庫;這里是天然氧吧、避暑勝地;這里有萬畝竹山、多彩林海;這里有山中畬寨、云中古寺。青茅境景區不僅完善了原有的以竹海、峰高、廟宇、瀑布、高山草甸等為主的原生態景點,還開發了相思谷、瀘溪探源等一系列新景點,推出了“植樹節種‘相思’”、“親子植樹”、“采摘高山有機香菇”、“挖春筍”、“采制手工茶葉”等一系列生態體驗旅游項目,是森林旅游、避暑、度假、養生的理想場所。今年上半年,景區已接待游客10萬多人次,成為了贛……[詳細] |
![]() | 銅鑼灣國際旅游文化城AAAA 銅鑼灣國際旅游文化城地處月湖新城,是一個集文化旅游、非遺文化旅游為一體的“創意商業景點”和體驗式、全業態旅游文化城,主要規劃為中國奇石城(含已開業的中國黃蠟石第一交易市場、中國黃蠟石博物館)、銅鑼灣百貨、高尚生活社區、時尚商業街區、5A級總部經濟大廈等七方面業態。近年來,鷹潭黃蠟石產業方興未艾,全國各地專家、藏家云集,市場日益繁榮,業內影響力與日俱增。目前黃蠟石交易市場已入駐經營大師工作室、精品店鋪、雕刻工作室200余家,連鎖餐飲、商務酒店、銀行、快遞、休閑等商業配套設施齊全,在這里不僅可以感受歷史悠久的黃蠟石文化,還可以親身體驗具有江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榮譽的信江石雕,每逢周末更能體驗黃蠟石淘寶……[詳細] |
![]() | 鷹潭·余江眼鏡園景區AAAA 鷹潭·余江眼鏡園景區地處余江縣中童鎮,規劃面積約為1.8平方公里。余江縣是聞名全國的“眼鏡之鄉”,早在清代嘉慶年間,中童鎮就出現了眼鏡作坊和銷售協幫組織,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2002年,余江縣委縣政府規劃5平方公里建立眼鏡工業園。2006年,被命名為“江西省眼鏡產業基地”,2012年獲得“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稱號,是全國五大眼鏡生產基地之一。目前眼鏡園區建成面積2.6平方公里,已有眼鏡生產企業70余家、產業工人1萬余人。近年來,為大力推廣鷹潭眼鏡文化、不斷提高鷹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依托鷹潭龍虎山5A級景區的發展優勢,結合眼鏡產業園自身特點,鷹潭·余江眼鏡園景區打造出了一條別具……[詳細] |
![]() | 余江縣雕刻文化示范園AAA 余江雕刻文化示范園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鷹潭市涉外定點參觀單位。余江雕刻文化示范園坐落于“中國雕刻、根藝、佛佑之鄉”--江西省余江縣。始建于2009年,計劃5年內建成。屆時,將形成以雕刻工藝品,紅木家具、古玩字畫為主要旅游產品的,集貿易、旅游、展覽、學術研究、技能培訓為一體的雕刻文化產業園。景區內主要景點包括雕刻創業示范街、國家雕藝博覽館、血防紀念館。雕刻創業示范街建設于余江縣城交通東路,街區建設仿古簡約,透出雕刻文化韻味,銷售產品涵蓋根藝、石藝、木雕工藝、道教旅游、佛教用品等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品。整個街區已進駐各類工作室、藝術超市等200多家,并建有雕刻培訓學校、雕刻藝術展廳、景區游客接待中心……[詳細] |
![]() | 周坊革命烈士紀念館位于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周坊邵家村中央。是建國初期江西第一任省長邵式平同志親自考察選址的。1951年4月1日動工興建,1952年10月竣工。該館占地面積1376平方米,建筑面積380平方米,館內展線全長70米。1986年4月被貴溪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3月,被貴溪、鷹潭兩級政府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由于老館已無法適應時代的需要,2002年2月,貴溪市民政局出資在貴神公路37公里處的陳表墩山腰重建該館。新館占地2210平方米,建筑面積520平方米,展線長80米,現館內陳列文物34件,油畫19件,圖片95件,牌面71塊。每年接待觀眾達4余萬人。……[詳細] |
![]() | 血防紀念館AA ![]() ![]() 余江縣“血防紀念館”是江西唯一、全國最大的血防展覽館。該館始建于1978年10月,座落于余江縣城中心區域,由著名書法家吳作人題寫館名。全館占地面積6483平方米,建筑面積2345平方米,為四舍院式結構,建筑風格樸實、壯觀。正門前景中心廣場,與廣場另一側的“血防紀念碑”遙相呼應。紀念館主體部分高12.66米,正門外廊兩則聳立8根高11米的方柱,柱頂額枋裝飾“春風楊柳”、“白云飛燕”浮雕圖案,與詩詞意境相得益彰。展廳環繞內庭排布,廳廳相連,自然流暢。內庭設計雅致,水池、拱門、踩石、花木錯落其間,令人心曠神怡。館內由序幕廳、第一展廳(苦難篇)、第二展廳(消滅篇)、第三展廳(鞏固篇)、第四展廳(變化篇……[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