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戰國木牘文化生態園AAAA 青川縣城戰國木牘文化生態園景區以戰國墓葬群遺址、青川縣博物館、感恩奮進墻以及郝家坪所在的桅桿梁為創建核心區,形成萬年青川、感恩文化廣場、感恩奮進墻、郝家坪戰國墓葬群遺址、博物館、感恩閣、感恩橋、木牘之光廣場、人民公園、銀杏公園等“十大景觀”,輻射帶動張家村、茶樹村、大溝村,其中核心區的面積約0.12平方公里,“十大景觀”貫穿了縣城全域。景區范圍內蘊含獨特的山水環境、文化資源和城鎮景觀,是迄今為止發掘戰國木牘最早的遺址地、汶川特大地震感恩文化集中展示地、川陜甘交界處民俗風情體驗地、秦巴山區最佳生態養生度假地。景區人文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戰國木牘文化、地震感恩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等眾多文化……[詳細] |
![]() | 唐家河AAAA ![]() 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省建立較早、建設較好、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自然保護區,也是我國首批國家示范自然保護區之一。是以保護大熊貓、川金絲猴、扭角羚及其棲息地為主要保護對象的森林生態系統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位于四川北部廣元市青川縣之西北角,地處四川盆地北緣,龍門山西北側,摩天嶺南麓,北連甘肅省文縣境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鄰綿陽市平武縣,東南與四川東陽溝省級自然保護區、青川縣青溪鎮、橋樓鄉、三鍋鄉接壤。幅員面積400平方公里,合40000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27153.87公頃,緩沖區3798.30公頃,實驗區9047.83公頃,森林覆蓋率94.73℅,平均負氧離子含量:4890個/cm3……[詳細] |
![]() | 青溪古鎮AAAA 青溪古鎮位于青川縣城喬莊以西59公里,《華陽國志》載,建興七年(公元229年)析陰平道剛氐道轄地新置廣武縣于青溪,委諸葛亮之參軍廖化督其地而屯田戌守。據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它是我國古陰平道上的重要關隘,自東漢以來,一直是王室與地方勢力相互攻戰不息之地,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由于青溪所處地理位置的重要,歷代王朝都派將把守,修池建廊。明洪武四年(1371)正千戶朱路改土城建筑磚城,清順治十年(1653)懷遠昭義將軍特授龍安營參將,白丹衷復建城池,歷經三載竣工,城周九百丈,墻表用糯米灰漿鑲砌石條和大磚,內夯土石,高二丈一,底寬一丈四,深一丈護城河相連,外城門備有吊橋,東西北三門各建有半園形外城墻,……[詳細] |
![]() | 地裂山崩,媲美九寨前生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了8.0級特大地震。本次地震首破點起于汶川映秀,止于青川東河口,烈度10度。青川縣地震災害遇難4697人,失蹤124人,受傷15489人,垮塌房屋135萬間,25萬人無家可歸,直接經濟損失達500.8億元。東河口地震遺址,是本次震災中地質破壞形態最豐富、地震堰塞湖數量最多最為集中、傷亡最為慘重的地球應力爆發形成的地震遺址群。遺址群帶從關莊鎮沿青竹江經紅光鄉東河口、石板溝至前進鄉黑家,沿紅石河經紅光鄉東河口、石壩鄉董家至馬公鄉窩前,成“Y”型布局,集中連片分布近50平方公里,紅光鄉東河口村、石壩鄉青龍村、馬公鄉窩前村、和蘇河鄉三……[詳細] |
![]() | 竹溪谷旅游景區AAA 竹溪谷旅游景區位于四川省青川縣喬莊鎮茶樹村。青川竹溪谷是青川“三谷現代農業園區”之一。距縣城1公里,幅員面積16.5平方公里。這里以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為本底,以山、水、竹等元素為依托,以景觀亭、游步道、竹廊架等為載體,給人們一個休閑的空間,給游客一個駐足的理由。茶樹村交通便利,距縣城僅1公里,生態環境較好,被規劃為“縣城后花園”。茶樹村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突出“竹溪谷——神秘茶樹.魅力竹鄉”形象定位,按照“一線四區”(即打造生態健身環線,連接入口印象區、生態休閑區、產業文化區和居民安置區)的規劃布局,以建成“旅游扶貧先行區、易地搬遷示范區、縣城功能承接區”為發展目標,立……[詳細] |
![]() | 初心谷·田緣張家AAA 張家村距縣城4公里,轄區面積18平方公里,轄4個村民小組335戶951人,是2016年建成的第一批省級“四好”新村。被副省長王銘輝點贊為“具有歐洲小鎮的風韻”。鎮黨委、政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初心谷·田緣張家”形象定位,始終堅持美麗環境、美麗經濟、美好生活“三美融合”的工作主線,大力發展觀光農業和民宿經濟,努力將初心谷建成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和省級生態康養旅游度假村,再造一個縣城后花園。基礎設施 完善配套總投資1500萬元,完成3.8公里村道擴建工程和路面攤鋪,新建橋梁4座,生態河堤1.5公里。特色民居 養眼養心依托現有生態景觀和村落布局,結合民俗文化元素……[詳細] |
![]() | 大壩·凌霄花谷AAA 大壩·凌霄花谷位于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大壩鄉大壩村,距青川縣城23公里,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4公里,因境內盛開凌霄花而得名。凌霄花屬紫葳科,攀援藤本植物,花期4個多月,每年一般在5—9月盛開,寓意為慈母之愛。歷史上,凌霄花一直被譽為志存高遠和聲譽,有詩云“直繞枝干凌霄去,猶有根源與地平。不道花依他樹發,強攀紅日斗修明”,贊美凌霄花敢于太陽比鮮妍,是血性之花。大壩·凌霄花谷景區始建于2016年,主要景點有風情廣場、茶園迷宮、盤龍臺、盤龍索橋等。景區內森林覆蓋率達84%,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四季分明,四季有景,“春有芬芳綠茶,夏有飄香凌霄,秋有金黃銀杏,冬有皚皚白雪”,是避暑納涼、康養休閑的天……[詳細] |
![]() | 青竹江水利風景區AAA ![]() 青竹江(又名清水河),發源于四川青川縣摩天嶺南麓及龍門山北端(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境內),分布在青川縣境內西部和中南部,由西北向東南,流經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溪鎮、橋樓鄉、曲河鄉、前進鄉、關莊鎮、涼水鎮、七佛鄉、馬鹿鄉、竹園鎮匯入黃沙河(又名清江河、下寺河),在廣元市利州區寶輪鎮注入白龍江,境內流長154公里,集雨面積1765 平方公里,水能資源可開發量為8.05萬KW 。青竹江是我市青川縣的母親河,境內流長154公里,自然景觀以峽谷、濱水景觀為特色,由西北向東南形成了貫穿青川縣的綠色生態走廊。青竹江水利風景區的規劃面積為1753平方公里,水域面積占130平方公里,景區內風景優美、氣候……[詳細] |
![]() | 白龍湖幸福島AAA 青川縣白龍湖幸福島景區坐落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南最大人工湖——白龍湖湖畔,景區以幸福島半島為支撐,白龍湖尾水區湖面為紐帶,轄2鎮2村(木魚鎮文武村、沙州鎮幸福村),其中核心區面積約0.1平方公里。景區以福、樂、壽等傳統文化為主創元素,融入油橄欖、水果產業、漁業等產業文化和黃酒等民俗文化,分為四個組團百壽園、百樂園、百福園、百果園。并形成在水一方、臨福臺、祈福臺、納福臺、幸福廣場、風情街、搏魚平臺等“七大景觀”,輻射帶動沙州鎮、木魚鎮等周邊鄉鎮,極大地帶動了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縣白龍湖管理局:張力)……[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