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咸陽市 > 涇陽縣旅游

涇陽縣A級景區名錄

  茯茶鎮位于陜西省西咸新區涇河新城茶馬大道與高涇中路交叉處西北角,占地約1300畝,包括茯茶文化產業園、商業展示區、優美小鎮及雙趙村商業改造四部分。2015年9月底前完成一期158戶的提升改造,并對外開放,形成“家家戶戶有產業”的經營格局。旨在帶動周邊村鎮經濟及旅游開發,形成茯茶文化、關中民俗文化、關中生活文化為一體的茯茶小鎮,建成后將成國內一流的集茯茶、茯茶文化衍生品研發、文化展示、旅游體驗和城鄉統籌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在這里可感知茶馬古道的繁華。古樸整齊的關中特色街道、潺潺流水環繞小鎮、在一間其貌不揚的茅草鋪子里參與古老茯磚茶制作……這就是位于西咸新區涇河新城縣東路與高涇中路交叉處西北角的茯……[詳細]
  鄭國渠首遺址位于中國西北部陜西省的涇陽縣,鄭國渠是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始建于公元前246年的秦代。鄭國渠全長300余華里,灌溉面積達280萬畝,至今已延續使用了2000余年。鄭國渠首遺址內現已發現有3個南北排列的暗洞,即鄭國渠的引涇進水口。每個暗洞寬3米,深2米,南面洞口外還有白灰砌石的痕跡。此外,遺址內還發現有各種渠口、渠道、攔河壩等遺跡以及大量反映古代水利的歷代碑刻。其中的鄭國渠夯筑攔河大壩,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壩之一。鄭國渠遺址歷來享有中國水利史“天然博物館”的盛譽。它的發現,對于研究中國古代水利方面的成就,具有重要意義。(國家文物局)……[詳細]
  涇陽龍泉公社位于涇陽縣北部龍泉鎮大美涇陽一行四人參觀,感受了這里的人山人海!在涇陽還有這么一個從毛主席時代保留至今的人民公社,簡直很不容易。公社內復原了農耕時期的油坊,醋坊,農耕器具,是關中農耕文化的示范。龍泉公社的建筑很有特色,清一色的輕裝灰瓦民宅風格,讓年老的游客思念綿綿鄉愁悠悠,走進龍泉公社如同回歸久盼的故鄉,公社的喇叭播放著久違的口號和老歌紅歌,如同站立在生產隊場畔的中央,一片片紅旗招展,一幅幅標語墻畫,如同又回到了集體勞動的熱鬧場景。不少老年游客說,想故鄉時就想去去龍泉公社,去一次自己好像變得年輕了許多。對年輕人來講,公社文化更能吸引他們探究中國農村的發展史,走進龍泉公社不僅能觀光娛……[詳細]
  中國原點新城,建于2009年,總面積13萬平方米,投資22.7億元,位于西咸新區內,由明珠國際集團投資建設。是一個打造集產業、文化、旅游、商貿、物流、科技等于一體的現代化產業城。[2] 現有原點國際家居博覽中心、原點家具批發交易中心、原點精品陶瓷城、原點酒店用品采購基地、原點燈飾苑、原點·西安海寧皮革城等十余座商場。中國原點新城處于省政府規劃的西咸新區內,由明珠國際集團投資建設,項目從城市運營的高度進行了科學定位,以超前的開發理念,超大的規模和完整的配套,打造集產業、文化、旅游、商貿、物流、科技等于一體的現代化產業城。 2010年1月1日,13萬平方米的原點特色家具區開業;2010年9月28……[詳細]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咸陽城北45公里處涇陽縣安吳鎮安吳堡村。是在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領導下,以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的名義,在當時的國民黨統治區陜西省涇陽縣安吳堡舉辦的培訓青年干部的重要場所。它是抗日青年的旗幟、革命青年的熔爐、中國青運史上的豐碑。2016年12月,安吳青訓班革命舊址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位于涇陽縣安吳鎮安吳堡村。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中共中央為抗戰需要,在涇陽縣云陽鎮籌建旨在培養青年干部、發展抗日力量的訓練班(簡稱青訓班)。青訓班第四期以后遷至安吳鎮安吳堡村,時稱安吳青訓班。青訓班以吳氏莊園為活動中心,其前部為青訓班領導機關班部……[詳細]
  崇文寶塔位于涇陽縣城東南10公里的崇文中學院內,是我國至高磚塔,歷史久遠。此塔距今約360年,為全國保存最好的磚塔之一,F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設有文管所和專人保護。該塔建于明萬歷二十一年,屬樓閣式磚塔,平面呈八角形,共十三層,總高度83.218米,根據八卦懸頂的古建筑原理設計,從塔下至塔頂全部用青磚修建。全部塔身為八棱形狀,底層每邊九米,周圍共計72米,每層各有四窗,每層外面有四個佛龕,交叉而上。佛龕內置明代石刻佛像或坐或立,形態各異,極為生動。二層南向塔門刻有“崇文寶塔”四個字,為全國磚塔之最,由塔內可曲折攀登,直至塔頂,每層內外均可游覽。天晴之時,登臨塔頂,西安、涇、渭、華岳、驪山景色……[詳細]
  文廟位于涇陽縣城,南臨南環路,北背北極宮大街。1980年,涇陽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F存建筑平面以南北中軸線對稱排列,形成完全四合院群落,整體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積1358平方米,整個建筑分大成殿、戟殿(山門)、東西廡殿、東西翼室四大部分。清同治元年(1861)毀壞。同治四年(1865),知縣黃傳紳修大成殿。其它建筑系清光緒十一年(1885)吳周氏捐銀所修。建國初,被學校占用,之后改為糧站、種子公司。1985年,縣文物管理委員會遷入辦公,現為縣博物館所在地。查考舊志,對文廟始建年代均無記載。宋代邑人所著《重修文廟碑記》中載有宋元右五年(1090)重修文廟的情況……[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每日在线观看 | 亚洲图揄拍自拍另类图片 | 在线播放亚洲欧美日韩 | 日本少妇亚洲综合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