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旅游

陜西省A級景區名錄

宜君福地湖風景名勝區
  宜君福地湖風景名勝區 福地湖原始生態風景區位于國家生態縣宜君縣境內,距西安160公里,距黃陵20余公里,通過衛星拍攝它是渭北高原唯一的綠洲,森林覆蓋率高達97.8%,夏季平均氣溫20.8攝氏度,是盛夏避暑的好去處。福地湖湖心島上北魏石窟的遺址為秀麗的自然景觀增添了古老的人文氣息。1998年,縣政府集思廣益,慧眼識珠,使幾乎被歲月湮沒的宜君名勝---福地湖得以開發。福地湖原始生態風景區位于國家生態縣宜君縣境內,距西安160公里,距黃陵20余公里,通過衛星拍攝它是渭北高原唯一的綠洲,森林覆蓋率高達97.8%,夏季平均氣溫20.8攝氏度,是盛夏避暑的好去處。福地湖湖心島上北魏石窟的遺址為秀麗的自然景觀增添了古老的人文氣息。1998年,縣政府集思廣益,慧眼識珠,使幾乎被歲月湮沒的宜君名勝---福地湖……[詳細]
楊虎城將軍紀念館(楊虎城舊居)
  楊虎城將軍紀念館座落在蒲城縣縣城東槐院巷29號,原系楊虎城將軍1934年秋所建的宅院,1983年11月辟為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楊虎城將軍1893年11月26日出生于蒲城縣孫鎮甘北村的一個農民家里,早年投身舊民主主義革命,在陜西靖國軍中先后任師長、軍長,曾任陜西省主席、國民黨五中全會中央常委。1936年與張學良將軍發動“西安事變”,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被蔣介石殘殺于重慶,終年56歲。解放后,公葬于西安南郊少陵原。紀念館分東西兩院,東院為正院,南北長75米,東西寬10米,建筑面積約500平方米,從前向后,分門廳、兩側外廂房、大廳、女廳(帶卷棚)、兩側內廂房、后樓等;西院為花園、南北長50米,東西寬10米,建筑面積258平方米,從前向后有門房、花園、書房、兩側……[詳細]
203、王鼎紀念館 AAA
王鼎紀念館
  王鼎紀念館蒲城縣王鼎紀念館位于陜西省蒲城縣城關鎮達仁巷54號,1997年6月26日對外開放,隸屬于蒲城縣文物局。館址是王鼎的出生地,始建于清嘉慶年間,是典型的關中民居建筑。原為三廳三廂一后樓的四進式建筑,捐贈的僅存一廳一廂三個院落。1997年被蒲城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館內立有王鼎的半身立姿仿銅像,環境幽雅,綠化面積達30%,先后征集收購匾額、碑石、墓志銘等,并擇其形制完備,價值較高的布置展出。共有陳列室兩個:一是王鼎生平展室,位于中廳東側,主要以圖片、照片、文字的形式介紹王鼎從學、中舉、入仕、治理黃河,為支持保護林則徐而進行的庭諍、苦諫,最后殉道的全過程,體現了一個杰出人物的成長、毀滅的必然規律。二是王鼎實物展,位于上房西側,主要展出了木匾兩塊:一塊是清道光十七年王鼎七十壽……[詳細]
204、蒲城考院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蒲城考院
  蒲城考院博物館以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蒲城考院為館址,蒲城考院位于陜西省蒲城縣城關鎮東槐院巷27號,面積為6600余平方米。考院,始建于光緒十七年(公元一八九一年),由當時在任縣令張榮升和邑紳商建,以解決小考都要搭考棚進行不便之宜;平時則作為省巡視來時歇息的“行轅”,用現在的話來講,過去的考院也就是蒲城縣招待所。因此,工程質量要求很高,均由當時的能工巧匠來承建。考院座北朝南,結構嚴謹,布局合理,從現在的大門往后,基本保持了當年的風貌。院內木刻、石刻、磚雕精湛,豐富多樣,就大門外“八”形磚墻刻有“鳳凰展翅”、“金雞報曉”、“猿猴攀枝”、“老鼠拉葡萄”等富有濃厚民間色彩的圖案,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迎二門是一道可啟閉的木版影壁,繞過寬敞的磚鋪甬道兩邊是過去文生考試的地方,舊稱“號舍”,對稱共二十四……[詳細]
藍田猿人遺址
  藍田猿人遺址因出土了藍田猿人頭蓋骨化石和1200多件古動物化石及12件舊石器而享譽海外。經測定,藍田猿人距今約110~115萬年,按照國際學術命名規范,被命名為直立人藍田亞種。196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考古隊在藍田縣陳家窩村附近發現一具古人類老年女性下顎骨化石和石器工具。1964年在公王嶺發掘中,發現藍田猿人的頭骨化石,具有比北京猿人更為原始的特征。藍田猿人是繼北京猿人之后,我國發現的最重要的人類化石。這一發現擴大了我國猿人的分布范圍,豐富了人類物質文化紀錄,它的發現把人類活動的時間上溯了五、六十萬年,填補了人類進化史上的一個缺環,為研究人類起源提供了珍貴的科學資料。藍田猿人遺址紀念館屬古遺址類,距西安約50公里。建在藍田縣公王嶺的山腰上,這是一座飛檐高翹,精致玲瓏,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六角碑……[詳細]
206、寶雞炎帝陵 AAA
寶雞炎帝陵
  炎帝陵位于寶雞市渭濱區神龍鎮境內的常羊山之上,為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重要場所之一。寶雞為炎帝故里,據說炎帝生于寶雞天臺山的蒙峪溝。寶雞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早在5000年前的上古時期,以炎帝為首領的姜姓部落就生活在這里。炎帝陵座落在寶雞市南郊七公里處的常羊山頂,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海內外同胞多次來寶雞姜水流域尋根祭組。當地在炎帝的出生、創業與喪葬之處重修神龍祠和炎帝陵,又在市中心建炎帝園,為炎黃子孫拜祖謁陵祭奠炎帝提供了場所。炎帝陵分為陵前區、祭祀區、墓冢區3部分。這里雄偉、神圣、肅穆、古雅、幽靜,成為炎黃子孫的謁陵拜祖的圣地。每年農歷7月7日及清明節的炎帝祭日,海內外各界民眾聚于炎帝陵及炎帝祠進行盛大的公祭儀式,共同拜祭中華始祖之一的炎帝。景區地址:寶雞市南七公里常羊山票價:30元/張咨詢電話……[詳細]
嘉陵江源頭風景區
  嘉陵江源頭景區是天臺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四大景區之一,位于秦嶺主梁兩側,距寶雞市區33公里,經營面積4196公頃。海拔1465--2597.8米,因長江的一級大支流嘉陵江發源地而得名。景區地跨秦嶺南北兩坡,特殊的地理位置給嘉陵江源頭景區創造了絕佳的風景資源,這里奇峰突兀,水流清澈,森林茂密,四季景色迷人,有蒼翠秀麗的七女峰,氣勢雄偉的嘉陵江第一瀑,幽深莫測的黑龍潭,還有罕見的霧凇,冰掛和云海等天象景觀。景區內的人文古跡更是神秘莫測,有漢劉邦入關的煎茶坪,諸葛亮北上伐魏時的點將臺,宋朝吳玠、吳璘兄弟抗擊金兵的和尚塬古戰場以及大王嶺、大散關、秦嶺界碑、源頭碑刻等。便利的交通、優美的環境、秀麗的景色、熱忱的服務,已使嘉陵江源頭景區成為一處集避暑、觀光、旅游、度假于一體的旅游勝地。景區地址:寶雞市川陜路……[詳細]
鐘山石窟博物館
  子長縣原名安定。邊區政府成立前,其縣治一直在安定鎮。鐘山石窟就位于距安定故城10里的鐘山南麓,秀延河畔。距縣城15公里。鐘山石窟,又名石富寺、萬佛巖、普濟寺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代安定八景之一,被國內外專家譽為“第二敦煌”。石窟保護區包括鐘山石窟、蕭寺宮、石宮寺磚塔、惠善大和尚浮圖塔、松巖大禪師浮圖塔5部分。始建于東晉太和年間。過秀延河石橋,迎面為石窟牌坊。牌坊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北面刻聯“開方便門,登歡喜地”,橫額“鷲嶺飛來”。南面刻聯“自漢自唐數千載相傳勝境,為神為佛億萬年永固皇圖”,橫額“三教圣人”。上有佛、道、儒先祖釋迦牟尼、老子、孔子的造像。牌坊后寺院山門為巨型塊石修砌的拱形門洞,門楣鐫刻“石宮寺”三字。過山門,跨數十級臺階,就到“萬佛巖”,即鐘山石窟。窟頂有“洞天福地”四個……[詳細]
209、延安杜公祠 AAA
延安杜公祠
  位于延安市寶塔區七里鋪東,坐東向西,面對大川,祠下邊便是210國道,杏水從祠前緩緩流過。當年這里曾是一個石灣,傳說大文學家、大詩人杜甫來延時曾在這里枕鞋夜息,后人便依勢鑿窟建了祠堂,以示紀念。據記載“川口有唐詩,杜拾遺祠,記像石室,登望杜亭,得地高爽,俯瞰河流,祠有石刊墨人騷客多賦憑吊”即此。杜甫,字子美,詩中常自稱少陵野老,是唐代偉大詩人。自幼好學,知識淵博,青年時期很有遠大的政治抱負。天寶十四年(公元75年)七月暴發了震驚唐王朝的“安史之亂”。戰亂一下子把時任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杜甫拋入了社會的最下層,他只得攜子挈婦,與民眾一起開始了逃亡的生涯。765年5月,杜甫先從秦先(今陜西蒲城縣)出發,艱辛跋涉來到延安州(今富縣)羌村落戶。為了去靈武尋找肅宗,參加平叛,杜甫又從羌村出發北上,經石門,……[詳細]
王家坪革命舊址
  王家坪革命舊址是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舊址,位于寶塔區西北延河東岸,距城1公里。1937年1月至l947年3月,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在此駐扎,指揮中國革命的軍事行動。王家坪革命舊址分為南北兩院,南院為政治部,北院為司令部。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會議決定成立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央軍委由ll人組成,毛澤東為書記(主席),朱德、周恩來為副書記(副主席)。1938年11月,增補王稼祥為中央軍委副主席;l943年3月增補劉少奇為中央軍委副主席。l945年8月。由12人組成新的中央軍事委員會,毛澤東任主席,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任副主席。1935年11月,中華蘇維埃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實際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下設參謀部,葉劍英任參謀長,張云逸任……[詳細]
211、延安清涼山 AAA
延安清涼山
  清涼山歷來為延安第一名勝。清康熙《延安府志》云:“清涼古名山,在延安城東。”山勢崔嵬,文物星羅棋布,是延安重要的游覽勝地。南宋名將韓世忠,本綏德人氏,年十八應延安府兵籍,晚年自號清涼居士,“蓋清涼山,在延安郡城之外”,“是以托志以自號,示不忘本,此君子之心也。”(清《延綏鎮志》)。其文物可分為兩部分:一是以萬佛洞等石窟為主的歷史文物古跡,一是以延安時期新聞出版單位舊址為主的革命文物。清涼山,得名于佛教教義,意為從世俗輪回中解脫出來到達清涼的涅槃理想境界。清涼山名勝有十八洞、二十四景、四十余處摩崖石刻之說,世稱“金仙勝境”。清涼山牌坊:位于山腳人口處,延惠渠畔,1984年重建。三開門樓式,青灰色石料雕砌而成,正面有舒同題寫的“萬佛寺”牌額;兩邊鐫聯一幅:“二水繞座晨望嘉嶺塔邊煙,八景環山夜對鳳……[詳細]
212、嵐河漂流 AAA
嵐河漂流
  介 紹 嵐河主體位于安康嵐皋縣境內,屬漢江一級支流,水質清澈,深淺適度,激流險灘與平緩水域連環相連。 嵐河漂流從距嵐皋縣城5公里處安嵐公路邊的新春電站下水,隨水漂流經九灘十八灣,到達終點桂溪河大橋,全長12公里,歷時近2小時。在漂流游程中,山峽水轉,忽而水平似鏡,忽而水流湍湍,穩坐船頭,浪遏飛舟,船隨浪起,人跟船行,全神貫注的感受親近自然的樂趣。 交 通 安康有直達嵐皋縣的小巴,10元/人。一般乘車地點為巴山中路的安康汽車站,或者在安火路口。 門 票/開 放 時 間 52元/人(含2元保險) 開放時間:9:00-17:00 提示:因漂流與季節和河流水量有很大關系,所以一般漂流開展時間為每年5-7月。陜西安康市……[詳細]
213、千家坪 AAA
千家坪
  介 紹 千家坪位于平利縣南部的八仙鎮,地處嵐河上游,原為國營林場,現在為省級重點森林公園。境內十萬畝人工森林匯成天然-,飛瀑流泉,滿目青山,可領略巴山深處的神秘幽靜,飽覽天高野闊的無限風光。 走進千家坪,春天野花綴枝、百花爭妍;盛夏枝密葉厚、濃蔭遮地;深秋層林盡染、萬壑流丹;隆冬瑞雪飛舞、銀妝素裹。千家坪有坦蕩起伏的草甸、峻峭的山峰、古老的山寨,迷人的自然風光吸引著游人去踏青攬勝。陜西安康市……[詳細]
214、香溪洞 AAA
香溪洞
  香溪洞風景名勝區距安康市區3公里,南依巴山,北臨漢水,分為香溪洞、三天門、文武山、蜈蚣山、牛蹄嶺5個景區。山上有道觀,始建于明成化初年。風景區周圍山環峰繞,層巒疊嶂。山下溪流蜿蜒。山谷間野花香草,色彩絢麗。其中有花名為“香團刺”,花色黃白相間。陽春三月,花香遠播,漫谷飄香,故名“香溪”。溯溪而上,谷狹山峭,懸石夾道。相傳呂洞賓曾在此修道成仙。后人在此架橋筑樓,鑿巖開洞,名之“香溪洞”。香溪洞為道教石窟。據現存碑文及地方志記載,創建已有500余年。歷經各代修茸增筑,樓臺殿閣,橋梁洞府俱有。游香溪洞,從山底洞盤山小路曲折而上,停立“天門”處可遙望漢江一帶,安康城廓盡收眼底。三天門上建有石壁青瓦小屋1間,門上橫額石刻“去天五尺”4個大字。再上有純陽洞,洞內有百祖塑像,壁間有石刻“來往大千須半日,金……[詳細]
215、蔡倫墓和祠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蔡倫墓和祠
  國家AAA級景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陜西省漢中市洋縣城東10公里的龍亭鎮。這里古柏參天,殿宇櫛比,碑石林立,風景秀麗而幽靜。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就長眠在這里,千百年來在這里接受著子孫的頂禮膜拜,是海內外一切追求文明與進步的人們參觀朝拜的圣地。蔡倫墓冢巍峨高聳,壯觀異常。在古木掩映之中,墓前的石碑、石羊、翁仲一字排開,“蔡倫譜系碑”,記載著蔡倫家族的歷史沿革。墓前還有趙樸初手書“蔡倫墓”的祭亭與-元老著名書法家于右任手書“蔡倫墓”匾額垂花門。蔡倫墓后為“明月池”,池上昔日有榭,為蔡倫之寢殿。整個蔡倫陵園分為南北兩部分,墓區居北,其南為蔡侯祠,蔡侯祠的中軸線上由南而北依次為山門、拜殿、獻殿,正殿大門上高懸有唐代德宗皇帝的御書“蔡侯祠”匾額。殿中有蔡倫塑像。右側壁上繪有“……[詳細]
216、李靖故居 AAA
李靖故居
  李靖故居位于陜西省咸陽三原縣城北9華里的魯橋鎮東里堡,當地稱作“東里花園”,占地面積48畝,最早為唐衛國公李靖修建,是馳名陜西的古典園林。后因楊虎城將軍及其母親在此居住,因此也叫做“楊虎城花園”。園內亭、臺、樓、閣建造奇巧,名花異草四時爭艷,假山秀石,曲徑通幽,更有魚池、石舫、遂洞關中八景縮影建筑等景觀,使整個園林步移景異。1918年靖國軍司令部曾設于此,1930年始楊虎城將軍主持陜政在此居住,周恩來總理等國家領導人也曾親臨此園,使其更具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園內還有烈士墓及紀念碑。這座具有1300多年歷史的花園,當時稱李氏園,也稱唐園,俗稱東里花園。唐代著名詩人張籍游此園后,曾走筆寫下《三原李氏園宴集》贊美:“莫春天早孰,邑居苦囂煩。言從君子樂,樂彼李氏園;……”后因戰火,唐園成為一……[詳細]
217、咸陽博物館 AAA
咸陽博物館
   位于古城咸陽市中心的中山街,館址原是建于明代初年的咸陽文廟,1962年改建為博物館。咸陽是秦王朝建都之地,又是漢陵集中所在,因而咸陽博物館所藏文物以秦漢兩代為主,其中以西漢三千彩繪兵馬俑最為出名。建筑面積3855平方米,陳列面積1216平方米。  咸陽博物館屬于地域性綜合博物館,現有七個陳列室,其中秦咸陽歷史文物陳列室三個,西漢帝陵文物陳列室一個,西漢3000彩繪兵馬俑專題陳列室二個展出文物7000余件。館藏周、秦、漢、唐歷史文物近2萬余件,有銅器、鐵器、陶器、瓷器、石刻、字畫、玉器等。陜西咸陽……[詳細]
218、古大散關 AAA
古大散關
  大散關位于寶雞市西南川陜公路秦嶺北麓,為中國八大關之一,大散關橫鎖陳倉道,相傳為大散仙人-之地,故名。南宋愛國詩人陸游親臨時,曾留下了“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的千古絕唱。大散關遺址從益門故道口至大散嶺,綿延達20公里。1996年,經市區政府和神農鎮二里關村共同努力,斥資80余萬元開發建設大散關,整修山門一座,恢復古棧道,建敵樓一座,建“二吳”塑像一座。2008年通過招商引資700萬元,對大散關進行了改造和擴建,修建了營寨式山門、游客服務中心、大宋食府、陸游塑像、博覽館、上山步道、敵樓、烽火臺、斯飛閣、龍井等設施,形成了七大展區,即大宋石雕文化展區、老子道德文化展區、大散關歷史文化展區、關公財神文化展區、古戰場抗金大捷展區、觀音閣佛教文化展區、斯飛閣文化展區,豐富了大散關的文化內涵,……[詳細]
219、水陸庵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水陸庵
  水陸庵原名水陸殿,為六朝古剎,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見的彩塑而聞名,被譽為“中國第二敦煌”。是國內目前保存最大的壁塑群。水陸庵地處藍田縣城東10公里的普化鎮王順山下,坐落在一個形似臥魚的小島尾部。它三面環水,形似孤島,帝有青山聳立,周有河水環流,故稱水陸庵。據記載,今日水陸庵本是古時的悟真峪北普陀蘭諸庵內的水陸殿,庵毀后,人們便把這個殿宇叫做水陸庵。據《藍田縣志》及碑所記載,水陸庵系六朝古剎,唐時與上、下悟真寺組成了一個佛寺群。五代、宋、元、明、清多次重修。水陸庵是一坐規模不大的四合院,前有5間山門,南北兩邊各有廂房13間,院中有3間中殿,西有5間大殿,是一座完整的佛家寺院,整個院落顯得清幽古樸。彩色泥質壁塑是水陸庵的精華所在。所說壁塑,也稱“隱塑”或“影壁”,是中國繪畫、……[詳細]
220、西安廣仁寺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廣仁寺
  廣仁寺位于古都西安明代城墻內西北角,又名喇嘛寺,是陜西省唯一藏傳佛教格魯派(又稱黃教)寺院,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清康熙1703年巡視西陲,為加強民族團結,鞏固多民族國家政權統一,御批在西北重鎮西安創建了廣仁寺。廣仁寺占地20多畝,整體建筑布局較為獨特,形似一條臥龍,在寺院建筑中極為少見。由南向北依次為山門、影壁、御碑亭、天王殿、東西配殿、主殿、千佛殿、藏經閣、齋堂、寮房,共計300余間。廣仁寺見證了社會歷史發展狀況,對于當時社會的民風民俗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廣仁寺于1983年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廣仁寺是陜西現存惟一的藏密黃教寺院,在此寺可欣賞藏傳佛教的建筑風格、布局特點和雕塑藝術,并可領略到藏密黃教寺院獨特的氣氛。必看景點:康熙御碑、大殿、“乾隆蘭花缸”、藏……[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顶级片在线免费播放 | 日韩中文字幕网先锋资源 |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在线播放 |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 | 亚洲欧美偷拍综合图区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