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寶山AAAA 介紹:石寶山位于大理以北120千米處,距離劍川縣城25千米,距離下關131千米。景區包括佛頂山、石傘山、石鐘山。石寶山為丹霞地貌,球狀風化石形成的奇峰異石錯落有致,別具一格。景區內勝景迭出,石寶山景區包括有石鐘山石窟、道觀寶相寺、海云居三部分,面積25平方千米。山中有建于元代的懸空寶相寺、明代的金頂寺和清代的海云居,歷史悠久,各具特色。始于南詔大理國時期的石寶山歌會,歷千年而不哀,獨縣神韻風彩,青年男女匯聚寶山,通宵達旦,弦歌如潮,被稱為西部的情人節。石窟道觀寶相寺,位于佛頂山上,依山建筑在一堵高聳險峻的大石崖上,下層是大殿,二殿為寺觀,鑿石抬梁,被譽為“云南的懸空寺”.石鐘山因山坡上有一大石……[詳細] |
![]() | 玉龍灣AAAA 玉龍灣位于昆明西郊石安高速公路邊的太平村近旁。雖然距市中心僅有23公里,卻猶如世外桃源。它依山傍水,層林疊翠,碧波粼粼,流水潺潺,密林幽邃,風光旖旎。玉龍灣風景旅游區主要包括自然風景區、電影拍攝基地和東南亞民俗文化城。自然風景區依傍自然山水,以姹紫嫣紅的春花、殷實累累的夏果、斑駁陸離的秋葉、云山霧罩的冬霧為特色。游客可水上泛舟或走藤橋、過溜索;或密林探險;或沿小溪漫步、曲徑通幽……在這片秀麗嫵媚的景色中,饕餮著清純的綠色,吮吸著綠樹野花的清香,享受置身于大自然的樂趣。玉龍灣是中國電影家協會的拍攝基地,是國內唯一以東南亞文化為特色并將文化展示項目與影視拍攝、會議、民間歌舞表演、娛樂、休閑度假等功……[詳細] |
![]() | 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區AAAA 翁丁原始村落翁丁的“翁”為水,“丁”為接,翁丁,意為連接之水。該地有幾條小河相互連接,以此得名。翁丁原始村落距縣城30公里,屬勐角鄉管轄范圍,共有98戶人家,400多人。因為該村到目前為止還保留著許多佤家的傳統習俗和信仰而稱之為原始村落。寨樁是佤家的一種圖騰崇拜,一般位于寨中央的打歌場,代表著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最高的那桿是用龍竹制的幡桿,頂部有幾圈竹篾做的飾物,上部故意插些刺刺的篾條頭子,這既是飾物,又是避邪的物器,就像漢人用艾蒿避邪,桃樹驅鬼,門神護家一樣。篾圈下面,有一尺長的木船,代表著一帆風順,木船下面,有一條木魚,代表年年有余,有船就有水,有水就有魚,這預示著全村風調雨順、萬事大吉……[詳細] |
![]() | 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AAAA ![]() 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位于景洪以東、瀾滄江以北,距州府所在地8公里處,是全州離景洪城最近的一塊原始森林。是由浙江金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自有資金全額投資,總占地面積25000畝,是西雙版納最大的綜合性生態旅游景點之一,公園融匯了獨特的原始森林自然風光和迷人的民族風情。園內有北回歸線以南保存最完好的熱帶溝谷雨林,孔雀繁殖基地、猴子馴養基地、大型民族風情演藝場、愛伲寨、九龍飛瀑、曼雙龍白塔、百米花崗巖浮雕、金湖傳說、民族風味燒烤場等十大景區五十多個景點,突出體現了“原始森林、野生動物、民俗風情”三大主題特色。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位于西雙版納景洪城區以東,瀾滄江以北一處叫菜陽河的山谷內。距西雙版納州府……[詳細] |
![]() | 元謀人世界公園AAAA 元謀人世界公園由云南鳳凰文旅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規劃用地面積約30000畝,其中核心區5258畝,計劃總投資約85億元,建設集文化體驗、科普探奇、溫泉養生、避寒度假、運動休閑、農業觀光、商務會議等功能于一體的5A級歷史文化旅游景區。經過近六年的開發建設,目前建成區包括:遠古大酒店、遠古溫泉水世界、頤養中心、狂歡島、鳳凰雅苑、鳳凰商街、云尚別墅等,正在建設的包括元謀人文化園(核心景區)、七彩花海、萬畝青柚園及農業觀光園、鳳凰金池、鳳凰谷和國康之家頤園康養基地等。項目定位為“世界古人類文化旅游景區”、“國家級一流特色小鎮”、“中國康養度假首選圣地”和“中國大健康養老示范基地”。……[詳細] |
![]() | 丙中洛AAAA 丙中洛位于貢山縣城丹打以北42公里。怒江從西藏奔騰而至,在丙中洛繞了一個大彎,形成了一塊-壩。也是怒江大峽谷在怒江自治州最大的平壩。這里居住著怒、藏、獨龍、傈僳等多種少數民族,形成了多民族的文化和多元的宗教。既有原始圖騰的崇拜,又有-教,還有西方的天主教。多種宗教在這里共存共溶,成為宗教的一個奇觀。這里的怒族、藏族能歌善舞,是怒江的歌舞之鄉。這里還有遠近聞名的怒族“鮮花節”,石板粑粑、石片蓋屋等風俗和景觀。位于怒江傈傈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北部,距州政府所在地六庫329公里,距貢山縣城43公里。東鄰迪慶州德欽縣,南連捧當鄉,西接與緬甸接囊的獨龍江鄉,北鄰西藏林芝地區察隅縣。全鄉國土總……[詳細] |
![]() | 祥云水目山AAAA 水目山,離祥云縣志25公里。這里屬于馬街鄉,海拔2070米。水目山是云南開創最早的佛教圣地之一,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年),南詔諸大臣請建此剎。普濟慶光禪師用禪杖鑿地,“而有清泉涌出,因名水目”。開堂之日,六詔的首領都來祝賀。香火最旺時,號稱“和尚千人,尼姑八百”。歷代都有高僧住水目山,如唐代的開山祖普濟慶光禪師,宋代的凈妙澄禪師,晚清時期的無往如禪師、非相行禪師街頭在理國時曾有不少王族中人在此出家為僧。清初有名的擔當和尚,也曾在此長住。從唐朝起,水目山寺院經過多次修理工建,逐漸形成了一個建筑群落,有水目、賢填充、地藏寺、靈光寺、塔院、三教閣、毗盧閣、彌陀庵等寺觀。水目山寺分為上、中、下三庵,……[詳細] |
![]() | 香格里拉大峽谷(巴拉格宗大峽谷)AAAA 巴拉格宗大峽谷又名香格里拉大峽谷,位于香格里拉市區的西北側,擁有非常壯闊的自然風光。據說《消失的地平線》里描述的藍月亮峽谷就是這里,在當地人中也一直傳說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真正的香巴拉。如今來到巴拉格宗景區,可以參觀幽深的峽谷、巍峨的雪山,在風光秀美的谷中漂流;也可以拜訪原始的藏族古村,拍攝美景;還能看到千年菩提樹、天然佛塔等罕見的自然奇跡,非常值得一游。由于巴拉格宗大峽谷位于香格里拉去德欽的路邊,很多游客在前往德欽、梅里雪山等地時會順路游玩這里。景區主要分為峽谷區和巴拉古村兩部分,都有觀光車相通(車費包含在門票內)。一般游客到達景區會先乘觀光車(約40分鐘)到巴拉村,游玩1小時左右。然后……[詳細] |
![]() | 乃古石林AAAA 乃古是彝族的撒尼語,包含了古老和黑色的意思。乃古石林,距離大石林約10公里的路程。景區面積約10平方公里,由東區、西區、白云湖、白云洞、古戰場等組成。登上峰頂,可以飽覽一片黑色石海,特別有氣勢。如有興趣,可以漫步林中,感受一下蠻荒的氛圍。更令人叫絕的是乃古石林地下處處有溶洞,至今已經探明的大小溶洞就有9個。用“峰上望、林中游、地下鉆”來形容乃古石林的特點,十分貼切;進入乃古石林的大門,必須從白云湖畔通過,白云湖湖水非常清澈,湖中有兩座小島,被稱為“蓬萊”、“瀛洲”;白云洞位于乃古石林景區的中部,洞內石鐘乳造型多變,令人稱奇的是洞內時常聽到波濤的聲音,但始終找不到水源;乃古石林外圍的孤山上,聳立……[詳細] |
![]() | 勐臘望天樹AAAA 望天樹是西雙版納州特有的樹種之一,僅分布在州內勐臘縣的補蛙、景飄等地。望天樹屬龍腦香科,常綠高大喬木。因它長得挺拔筆直,高達七八十米,如利劍般直刺藍天,有“林中巨人”、“林中美王子”之美譽。望天樹適應能力強,壽命長,用途廣泛,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勐臘補蛙望天樹景區,坐落在勐臘縣城東北方補蛙國家自然保護區內,占地面積20公傾。距縣城約十多公里,現已有六公里鋪設成柏油路面。景區內建有旅館、空中走廊,既可游玩,也可住宿。交通及景區基礎設施正在逐漸完善之中。如果你到望天樹景區游玩,首先一定要去“空中走廊”體驗一下那種令人既驚又險的感覺。這走廊長2.5公里,是用粗大的鐵索在高大的望天樹之間連接建成,……[詳細] |
![]() | 中華普洱茶博覽苑AAAA 中華普洱茶博覽苑中華普洱茶博覽苑位于云南省思茅市營盤山萬畝觀光茶園中,距思茅城29公里,交通便利。茶博苑按4A級景區建設,核心區占地287畝,主體建筑34棟,面積8639平方米,附屬建筑面積21000平方米。苑中有博物館、問茶樓、采茶區、茶作坊、茶祖殿、品鑒、嘉燴坊、村村寨寨、閑怡居等九大景區,展出了普洱茶的加工流程、相關文物,字畫等,充分體現了普洱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我市打造“世界茶源、中國茶城、普洱茶都”的重要項目,普洱茶博覽苑功能完善,集吃、住、游、購物、娛樂為一體,是廣大游客體驗普洱茶文化、賞民族風情、休閑娛樂的好地方。地址:普洱市思茅區倚象鎮營盤山類型:集市展館展覽開放時間:8:30……[詳細] |
![]() | 團山民居AAAA ![]() 團山民居團山民居位于建水縣西莊鎮團山村,距縣城13公里,是建水的歷史文化資源景點之一。團山張姓始祖,于明朝洪武年間(1390~1406)由江西僥州府鄱陽縣貿易入滇,定居團山,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大家族。清光緒年間,村里的一批人走出家門,到個舊開發礦業,掙得錢財,便回鄉建蓋豪宅。以此光宗耀祖,輝耀門庭,F保存完好的傳統民居有15處。古建筑7處,包括寨門3座、寺廟3座、宗祠1座?傉嫉孛娣e18384.5平方米,建筑面積16158平方米。整個民居建筑群的民居形式多樣,占地不等,規模不同,大小不一,但都以其形制規整,布局靈活,空間豐富,外雅內秀的各式民居建筑凸現出滇南民居建筑的典型特征。這些民居,木雕、磚……[詳細] |
![]() | 大理州博物館AAAA 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館位于大理市下關洱河南路8號,始建于1986年,是云南省第一家建成的州立博物館。該館占地面積50畝,該館總面積8800平方米,展出平面面積4600平方米,綠化面積14000平方米,公共空間占總面積的五分之四,完全符合當今世界新型的設計標準。建筑布局采用了對稱形式,中軸線上的大門、石拱橋、客廳、照壁和中心展廳等到,以樓臺殿宇的格局、宏偉壯觀的氣勢展示與各院之間以長廊相連。建筑材料和裝飾手法基本按白族民間傳統工藝來要求,突出了濃郁的地方民族風格。整個建筑群渾然一體,與四周蒼松翠柏、綠葉紅英交相輝映,本身就是一座龐大的白族建筑藝術景觀。大理地區有著4000多年的文明史。唐宋兩代,這……[詳細] |
![]() | 可邑民族文化生態旅游村可邑民族文化生態旅游村位于云南省紅河州彌勒縣城北方,距彌勒縣城21千米,距石林風景區40千米,轄區面積32平方千米,海拔1930千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內奇峰異石林立,樹木繁密,山巒疊嶂,森林覆蓋率達80%。可邑村不僅是阿細跳月發源地,還是阿細創業史詩《阿細先基》最盛行的地方之一,是彝族文化的典型代表。阿細跳月、阿細祭火、阿細斗牛、阿細摔跤是可邑村旅游特色活動項目,古老純樸的阿細婚俗、民風民俗和自然優美的生態環境,能使游客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梢孛袼孜幕鷳B村,意為吉祥之地。位于云南省東南部的紅河州彌勒縣城北端,地處東經10305,,北緯2402,。可邑村距省府13……[詳細] |
![]() | 湖泉生態園AAAA 湖泉生態園湖泉生態園占地面積達2000畝,是彌勒縣城市建設和旅游總規中“一廊、一區、三帶、三園”結構中的第一園,總體規劃共有7個水面、5個景區。7個水面水域面積達1300余畝,蓄水200余萬立方米,生態覆蓋面積達90%。其功能除增加空氣濕度、提高城市綠化率、提升城市空氣質量外,還形成了近似天然環境,供人們休閑、娛樂的最佳場所,這也是近年來彌勒基礎設施建設向生態環保轉變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彌勒人自己打造出來的一件的佳作。整個園區湖光山色,綠草茵茵,樹木成林,景色宜人,園區內人來車往,特別是“銀沙灘”一帶游人如織,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園中有天然溫泉,池子不深不淺,人仰面躺下剛好,最適合“泡”,游……[詳細] |
![]() | 撒馬壩萬畝梯田景區AAAA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到撒瑪壩,不知梯田大!边@不是文學夸張,更不是信口,而是實實在在存在一千多年的史實。漢文史對哈尼梯田的記載已遲至明代,據1934年編的《五土司冊籍》記載;洪武年中(1382—1398年)哈尼族頭人吳蚌頗率眾劈山開田,眾推為長,成就卓著,被朝廷命封為當地第一任土司官,允許世襲,明清連續開山造田。這就是國史記載的千百年來哈尼梯田文化極其輝煌而又珍貴的一筆。撒瑪壩梯田位于紅河縣中南部,寶華鄉東部,離鄉政府駐地2公里,距縣迤薩37公里,撒瑪壩梯田共有1.4萬余畝,有4300多層梯田;海拔在600米-1880米,是漢文史記載開墾最早的哈尼梯田。四周有森林四千余畝,耕種和受益的有3……[詳細] |
![]() | 哈尼梯田AAAA ![]() 哈尼梯田紅河哈尼梯田是紅河南岸哀牢山脈以哈尼族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氣候,發揮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開墾的上百萬畝農業生態奇觀,它既是人文景觀,也是自然景觀,是民族文化與自然生態巧妙結合的典范。紅河哈尼梯田歷史悠久,僅文字史料記載就有1300多年的歷史,中國明代大農學家徐光啟將其列為中國農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紅河哈尼梯田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綿延整個紅河南岸的紅河、元陽、綠春、金平等縣,具有令世人震撼的歷史、科學、美學和實用價值。以耕作梯田著稱于世的哈尼族,其農耕生產生活過程中用水的獨特方式,對森林的深刻崇拜,以及節日慶典、人生禮儀、服飾、歌……[詳細] |
![]() | 博尚碗窯七彩陶瓷文化景區AAAA 博尚碗窯七彩陶瓷文化景區位于臨翔區博尚鎮碗窯村,景區以窯爐文化、陶瓷文化為核心,集旅游觀光、制陶體驗、餐飲、園林綠化為一體,在這里可以參與制陶體驗。朝乾隆年間(1738年),湖南人楊義遠、羅文華、鄧成和來到勐托壩子燒制陶器,安家繁衍,漸成村落,至今已有268年的歷史。由于當時主要是燒制盛飯菜的碗和腌制咸菜的壇罐,因此人們把這里稱為碗窯村。碗窯土陶文化村陶器產品主要有缸、盆、壇、罐、碗、缽、碟、杯、壺等,品種多樣,并有花草龍鳳等圖案嵌于外壁。由于該產品質地細膩,造型獨特,具有較強的觀賞價值和使用價值,因而深受消費者和客商的青睞,產品遠銷思茅、德宏、保山、緬甸、越南等地區和國家,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詳細] |
![]() | 和順古鎮(和順僑鄉)AAAA 和順古鎮位于騰沖縣城以西4公里處,始建于明代,因小河繞村而過故名“河順”,后文人雅士取“士和民順”之意而更名為“和順”。和順古鎮是云南省著名的僑鄉,更是茶馬古道重鎮、西南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古鎮建筑環山而建,從東到西漸次遞升,綿延兩三公里,一座座明清時期的祠堂、牌坊、古宅遍布古鎮,鎮子前一馬平川,清溪繞村,垂柳拂岸,一派和諧的田園風光,民國代總理李根源有詩贊和順:絕勝小蘇杭。鎮內主要景點有:滇緬抗戰博物館、中天寺、彎樓子、劉氏宗祠、艾思奇紀念館、文昌宮和和順圖書館。沿著古鎮蜿蜒的巷子,你可以去探訪古鎮內的老屋、老街和古老的宗祠。彎樓子民居博物館能讓你打開眼界:建筑還可以是這樣的。怪不得前段時間……[詳細] |
![]() | 石羊古鎮AAAA 石羊古鎮石羊古鎮位于大姚縣城西北部35公里處,是云南省第一批公布的三個歷史文化名鎮、60個旅游小鎮、楚雄州4個重點開發特色旅游小鎮之一。在楚雄、大理、攀枝花三座城市之間,在昆明的中程旅游距離之內。石羊古鎮距大姚縣城僅30公里車程,從縣城往西北方一路沿著平坦的柏油路前行,路隨峰轉,時而曲折,時而平直,路經十幾個路邊小村,一路有奇峰怪石,有蔥蔥郁郁的滄桑古樹。一路前行下來,不知不覺便身居古鎮懷抱之中。石羊,自西漢鑿井采鹽以來,就是云南井鹽的盛產地,明末清初是石羊制鹽的鼎盛時期,雖手工作坊年產鹽已達九百多萬千。南疆數省,邊陲鄰國,均以能享潔白如雪的白井鹽為榮。商賈云集和歷代王朝官吏“直屬提舉司”的輪……[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