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融水老君洞AAAA 老君洞 又名“真仙巖”、“靈巖”。位于融水苗族自治縣城南 1.5 公里處,整個景區占地 10 多公頃.有溶洞 2 個,洞口高約20米,寬約30米,縱深50米。洞內原有由鐘石自然凝成高達7米多的老君像,白發銀須,栩栩如生,老君洞因此得名。宋代,洞中建有真仙閣,此閣早已廢毀,只留存宋,元、明、清、民國碑刻136方。這些石刻有題記、詩文、詩賦、卜辭、書榜、圖像等,字體則篆、棣、真、草均含。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為歷代學者所重視。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弘祖(徐霞客)到融水,在真仙巖住了長達13天之久,其主要活動就拓制收集洞中的石刻作品。清代著名金學家王昶撰輯《金石萃編》、陸增祥撰輯《八瓊室金石補正》及……[詳細] |
![]() | 古東森林瀑布AAAA 位于桂林市靈川縣大圩古鎮南,桂林至冠巖旅游公路8公里處,距桂林市25公里,是一個新開發的旅游景區。景區是以地下涌泉匯集形成的多極串連瀑布,瀑布比漓江水位還高180米,尚能噴涌。是中國唯一一個由地下涌泉形成的多級串連瀑布;是一個因鈣活化沉積作用可逐漸長高而改變景致的瀑布;九級瀑布形態各異,有的如鴛鴦戲水,有的如蛟龍噴水,有的在長滿青苔的巖壁上,瀑水如布,水紋清晰可鑒,呈白色透明狀,猶如噴霧行云;有的水流集中下注,跌入深潭濺起層層水霧浪花,猶如細雨蒙蒙,瀑布兩岸林木蔥郁,蔭蔽幽靜,水質清洌透明,涼爽甘甜。古東森林瀑布山腳下亞熱帶--熱帶雨林濃郁,藤曼垂壁,叢林險莖,三千多畝的楓樹和馬尾松,風吹林動……[詳細] |
![]() | 融水民族體育公園AAAA 融水民族體育公園,2007年始建,2012年改建,總投資3050萬元。田徑場占地面積15531㎡,場內綠化草皮面積4703m2,前門、主席臺、四周橢圓看臺底部采用砼框架結構,頂部為木質結構,充分吸取苗族建筑精髓,突出吊腳、亭脊屋檐翹角、雕刻護欄、蓋青瓦等苗族建筑風格,具有豐富的民族建筑文化內涵。內設足球場,8彎道10直道400M標準塑膠跑道,跳高,跳遠等運動場地。整體造型新穎、雄渾壯觀,被人們形象地喻為苗山“鳥巢”,是自治縣標志性建筑物之一。可容納觀眾約25000人。主會場是體育運動,大型文化活動,休閑健身的中心場所。融水全民健身理念益日深入人心,足球、田徑各項運動均在此舉行。自治縣苗、瑤、侗……[詳細] |
![]() | 漓江冠巖風景區AAAA 是一個具有千年人文歷史的地下溶洞,前因洞內泉水甘洌而名“甘巖”,后因其山外形如朝冠而更名“冠巖”。早在公元1637年,徐霞客就慕名前來,成為冠巖第一個探洞名人,其在《徐霞客游記》中詳細記載了冠巖,“冠巖”之名便因他而得。世界溶洞之冠---國家4A級漓江冠巖風景區地處桂林市南29公里的草坪回族自治鄉,位于風景秀麗的漓江中段,其自然景觀、田園風光及風土人情獨具特色,是百里漓江精華段唯一開發的旅游風景區,被譽為“漓江明珠”和“漓江零距離景區”.景區從1992年由桂林華之冠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投資開發至今已擁有冠巖地下河游覽區、鄉吧島、電動管軌車、重力管軌車、電動游覽車、冠巖飛索、云霧山莊、冠巖飯店等旅游……[詳細] |
![]() | 蘆笛巖AAAA 位于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是一個以游覽巖洞為主、觀賞山水田園風光為輔的風景名勝區。1982年11月成為國務院頒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國家旅游局評定的首批國家A級景區,是漓江A級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被世界旅游組織推薦為“世界最佳旅游游覽景區”。蘆笛景區由最美的溶洞----蘆笛巖以及桃花江、芳蓮池等水體水景和侯山組成,山水相依,構成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田園風光圖。蘆笛巖洞深240米,游程500米。洞內有大量奇麓多姿、玲瓏剔透的石筍、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瑯滿目,組成了獅嶺朝霞、紅羅寶帳、盤龍寶塔、原始森林、水晶宮、花果山等景觀,令游客目不暇接,如同仙境,被譽為“大自然的藝……[詳細] |
![]() | 龍州小連城AAAA ![]() ![]() 小連城,又名將山炮臺,位于龍州縣彬橋鄉,距縣城龍州鎮3公里。其山脈綿長,最高海拔310米,占地14平方公里。清光緒12年公元1886年,為抗法名將、廣西提督兼對汛督辦蘇元春為抵御法國軍隊入侵所建,時為桂越千里邊防線上的指揮中樞兼提督行轅。依山勢共筑有炮臺十五座,裝備德國克魯伯大炮,扼守龍州的水陸門戶,是一處重要的國防要塞,有“南疆長城”之稱。小連城,為清代邊防督辦蘇元春所建。蘇元春是廣西永安(今蒙山縣)人。據說他曾參加過張高友的農民軍,后投入湘軍席寶田部。因鎮壓貴州苗民起義有功,被提拔為總兵。中法戰爭期間,署理廣西提督,1885年隨馮子材在鎮南關(今友誼關)大敗法軍。1885一1903年間任廣……[詳細] |
![]() | 穿山景區AAAA 導游: 穿山公園位于桂林城南郊,以穿山為軸心,占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是桂林市山水旖旎的公園之一。 穿山景區內綠草茵茵,蒼松翠竹,山花爛漫,環境優雅。穿山隔著漓江與象鼻山相望,與江西岸的龜山,形如兩只相斗的公雞,合稱斗雞山。穿山前有塔山,峻峭的塔山上,明代建筑的一座七層六角實心的“壽佛塔”,巍然矗立,倒映江中,雅致清麗,“塔山清影”為桂林著名老八景之一。小東江自北而南,曲貫穿山與塔山之間,山倒影江中,更是景色尤佳。穿山 穿山是桂林的名山之一,自古以來,久負盛名。穿山有大小30多個巖洞,其中最美的要數1979年發現的穿山巖。另有月巖位于山腰,洞穿山壁,高廣空明,宛如月宮仙境,站在洞中南北遠眺,……[詳細] |
![]() | 桂林旅苑景區AAAA 3A級景區,位于廣西桂林市雁山區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雁山校區,目前該景區主要分成了四大游覽區:大學文化區、文化休閑體驗區、濱江游憩休閑區和高端休閑區,包括陶瓷文化體驗館、高爾夫教學和體驗中心、七玄樂府體驗中心等11個景點和項目。……[詳細] |
![]() | 桂林貓兒山AAAA ![]() 導游:貓兒山是漓江、潯江、資江發源地,是桂林漓江山水的“0子”。越城嶺主峰,海拔2142米,居五嶺之冠,堪稱“華南第一峰”。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廣西桂林市的北部,地處北桂林旅游區的中心,周邊分布有興安縣的靈渠、樂滿地、華江超然派,資源縣的八角寨國家森林公園、國家丹霞地質公園,資江、五排河漂流,龍勝縣的龍勝溫泉、龍脊梯田等眾多著名景區。保護區區域面積17008.5公頃,已被列為中國16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和中國14個具有國際意義的陸地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山因主峰峰頂形似一只匍匐的巨貓而得名。貓兒山是廣西主要的水源林區,年均降雨量2500毫米,茂密的森林植被蘊含著巨大的森林水文效益,森林……[詳細] |
![]() | 劉三姐大觀園AAAA 劉三姐大觀園原名桂林劉三姐景觀園,坐落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桃花江畔,占地一百多畝,總投資伍仟余萬元人民幣。劉三姐大觀園是桂林市旅游業的一顆新星,她以劉三姐文化精華為主題,集觀賞、娛樂為一體的休閑游樂場所。經桂林市、廣西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初評和推薦,由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桂林經典劉三姐大觀園于2012年8月10日被國家旅游局批準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廣西首批民旅風情旅游示范點。主要景點銅鼓銅鼓,是壯族與瑤族的神秘的藝術珍品,在國內的許多少數民族風情園中,多以銅鼓象征壯族村寨。它的鼓面代表天空,鼓身代表大地,鼓足代表下界,反映了壯族祖先的宇宙觀。壯族祖先認為:宇宙是一個三……[詳細] |
![]() | 南溪山公園AAAA 南溪山景區位于桂林市南面,占地22公頃。因山腳下有南溪縈繞,故名南溪山。南溪山高約140余米,長350米,北面山體峻峭,如刀削般筆直挺拔,而又因為整個南溪山山體潔白,山上的樹木稀少,并且山體非常的薄,遠遠看上去就像是一塊巨大的屏風,所以有“南溪玉屏”的美稱。自古以來這里就是桂林南面的門戶所在,所以也被稱為桂林的“南大門”。尤其在雨后初晴,陽光映耀在潔白的山體上,景色奇麗無比,這一美景在古代時被稱為“南溪新霽”,是桂林的古八景之一。南溪山以洞穴多而稱奇,各洞連成迷宮,形成“三洞九室”,白龍洞是最高最大的洞穴,明代王士性在《桂海志續》中說到:“洞口有物倒懸如首,故名白龍”,是桂林著名的旅游名洞。山……[詳細] |
![]() | 南國鄉村·農村綜合旅游景區AAAA 南國鄉村·農村綜合旅游景區項目位于南寧市武鳴區雙橋鎮那宮屯山東水庫旁,距離南寧市區及武鳴城區均為18公里,半小時車程。項目總占地5250畝,以農房建筑科技博覽為引領,以鄉村生活體驗、鄉村休閑運動等功能為補充,擬打造成為集農事體驗、科普研學、鄉村體育、康體養生、民俗文化、生態旅游、田園鄉居等業態于一體的國家4A級景區和省級鄉村旅游度假區。項目建設內容包含農房建筑科技博覽園、尖叫樂園、松鼠部落三大弓|擎以及民族運動營、那那農場、呱呱農莊、叢林之家主題營地、研學基地五大重點項目。新農房建筑科技博覽園萃取十余個長江以南地區民居特點,多樣性的建筑層面設計,獨特南國風情;融合科技示范,配套民族風情體驗,提……[詳細] |
![]() | 立屯天夢景區AAAA 天等立屯天夢景區位于天等縣馱堪鄉道念村立屯,景區主要依托立屯群眾在三任黨支書的帶領下,用24年時間打通出山隧道的震撼事跡——立屯事跡而建,景區包含了立屯事跡紀念館、立屯隧道實體博物館、立屯當年路等游覽服務設施。為了將立屯天夢景區建設成一個形象鮮明、特色突出、內容豐富、設施完善、管理先進、生態良好的旅游景區,天等縣于2019年實施立屯天夢景區項目建設,其中一期工程總投資1823萬元,完成了游客服務中心、旅游廁所、生態停車場、天等事跡文化長廊、4D主題隧道(洞內建設)、立屯當年路、景觀建設等配套工程。二期工程總投資1237萬元,完成了石與夢商業街8棟商鋪及1棟立屯事跡紀念館、壯鄉慶典廣場、灌溉渠遺……[詳細] |
![]() | 百朋荷苑景區AAAA 巍巍大武山、汩汩西沘河、滄桑古榕樹、神奇報時泉,山靈水秀的自然環境孕育出萬畝荷海,十里飄香——柳江縣百朋鎮懷洪村下倫屯,素有“中國玉藕之鄉”的美譽,所產的蓮藕嫩白如玉、清甜脆口,聞名遐邇。柳江縣百朋鎮素有“玉藕之鄉”的美譽,柳江縣每年都舉辦一次荷花文化旅游節,打造以“百朋玉藕”為品牌的節慶文化。眼下,以下倫屯為中心的萬畝藕海荷葉飄香,朵朵荷花含苞待放,迎來了游覽觀賞的大好時節。百朋鎮懷洪村委下倫屯,位于柳州市南部,柳來路東邊1.5公里處,距鎮政府所在地約4公里,距柳江縣城14公里,距柳州市區28公里,湘桂鐵路和柳來公路橫穿南北,交通十分便利,進村道路為5.5米寬的水泥路。該屯現建成區占地面積約……[詳細] |
![]() | 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AAAA ![]() ![]() 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擁有華南地區最大的植物標本園、中國唯一陰陽合一的佛教圣樹—菩提樹、中國第二大滑草場、廣西最大的森林野戰俱樂部,以及蝴蝶奇石館。良鳳江森林公園位于南寧市南郊友誼路,距市中心14.5公里。整個公園由菩提大觀園、植物王國、游樂世界三部分組成,細分為:菩提佛光、雙獅拜佛、樹木家園、陽光部落、八卦水域、休閑河州、雨林天簌、熱情地帶、綠島龍珠、原始群落等十個各具特性的景點。可滿足游客游覽、燒烤、登山、劃船、垂釣、游泳、森林浴、會議、度假、科普、科研、文化娛樂、集體活動等不同需要。是林業部批準成立的廣西最早的國家級森林公園,面積約七萬多畝。位于南寧市南郊,距市區7公里,市區往機場的公路橫貫……[詳細] |
![]() | 紅軍古道景區AAAA 龍州紅軍古道景區西接G358國道,南鄰崇水高速,距離巴憑高速上龍出口(在景區的西北方向)約7公里。距離龍州縣城約12公里,距離崇水高速出入口約18公里,距離崇左市區約72公里,交通便利。整個景區分為三個區域:一是甫茶入口服務區,位于新聯村甫茶屯,建有歷史館、游客中心、裝備室等;二是紅軍古道驛站,設置蔗林迷宮、手信館、茅草亭、水上浮橋、素質拓展區等休閑娛樂設施;三是天琴壯寨,設置有大型泳池、手信館、美食餐廳、水上云梯、旋轉圖書館、1:1呈現的壯寨木樓、水上集市、下沉式卡座等服務版塊。四是龍州觀堂酒店區。……[詳細] |
![]() | 憑祥友誼關AAAA ![]() ![]() ![]() 憑祥友誼關是我國九大名關之一。關樓左側是左弼山城墻,右側是右輔山城墻,尤如巨蟒分聯兩山之麓,氣勢磅礴。友誼關位于廣西憑祥市西南端,322國道終端穿過友誼關拱城門,與越南公路相接,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陸路通道和國家一類口岸,距憑祥市區18公里。早在漢朝這里就已經設關,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最初叫雍雞關,后改名界首關、友誼關,大南關,明朝設鎮南關。1953年1月,經當時的政務院批準,改稱睦南關。1965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改名為友誼關。1995年2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命名為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05月25日,連城要塞遺址和友誼關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詳細] |
![]() | 鳳山世界地質公園AAAA 鳳山世界地質公園位于廣西河池市鳳山縣,總面積50平方公里,由三門海天窗群旅游景區、江洲仙人橋旅游景區、鴛鴦泉旅游景區、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洞穴博物館、巴臘猴山景區、夢娥瑤寨景區組成,公園以巖溶地質為特征,分布有巖溶峰叢、峰林、水平洞穴、地下河、天窗、豎井、天坑、天生橋、邊緣坡立谷、溶蝕洼地等眾多的巖溶地質遺跡景觀,是中國巖溶地質資源豐富、分布地域廣闊、類型獨特的國家地質公園,也是世界上大型洞穴廳堂數量較多、密度較大的世界地質公園。作為國家地質公園,鳳山是我國大型洞穴分布最為密集的地區,擁有世界大型石筍群、世界天窗群、世界最高的地下溶洞峽谷、中國跨度第二的天生橋、千古之謎鴛鴦泉等獨特的地質遺跡景……[詳細] |
![]() | 田陽聚之樂休閑農業景區AAAA 廣西聚之樂休閑農業有限公司坐落于廣西百田陽縣百育鎮敢壯山大道中段,是一家集生產、科研、推廣、設施設計施工、休閑觀光投資于一體的綜合農業企業。公司立足于廣西,面向北部灣、珠江三角洲和東盟各國,并致力于全方位展示東盟、中國、廣西、百色等范圍內的多層次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新生產模式、區域農業經濟、地方文化和民族風情等。現已建成“廣西-東盟”各國奇特新名優水果、花卉、特色水產養殖、地方特色現代農業等示范基地。采用智能化溫室、PEP膜溫棚、簡易大棚溫室等現代農業設施,并引進臺灣蓮霧、水果型木瓜、紅心火龍果、樹葡萄、神密果、網紋甜瓜、日本黑色花生、觀賞番茄、泰國文殊蘭、蟹爪蘭,石斛蘭、金花茶、非洲……[詳細] |
![]() | 北海老城歷史文化旅游區AAAA 國家首批“信得過”景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北海老城是北海城市的發源地,總面積0.4平方公里。始建于1821年,全長1.27公里,寬9米,被國內外專家學者譽為“近代建筑年鑒”。這條街最大的特點是“建筑風格中西合璧,文化生活中西融合”。主要景點有東安馬頭、基督教禮拜堂、三皇廟、丸一藥房、街渡口、治安告示碑、搖水井、永濟隆、雙水井、單水井、北海海關大樓舊址、大清郵政北海分局、宜仙樓、電報局舊址、房產界碑等,特別是北海老城歷史文化館、北海坭興陶館、北海明清木雕館、北海水彩畫館等展館濃縮了北海老城歷史文化的精華,展示了獨具魅力的老城文化底蘊。北海老城國家4A級景區旗下北海老城歷史文化館位于珠海……[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