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A級景區名錄

  國家4A級旅游景區。位于江西東北部,距景德鎮市僅8公里。浮梁,孕育了蜚聲中外的瓷都景德鎮;浮梁,一個讓您在人文與自然組合中流連忘返的地方;千年積淀,浮梁古縣衙一路耀眼生輝!古縣衙景區內有保存完好的五品古縣衙、宋代佛塔—紅塔、有氣勢宏偉的古城門樓、堪稱世界一絕的歷史文化長廊、正在申報世界吉尼斯紀錄的千年瓷壇、體現喜慶浪漫愛情的千禧良緣廣場、凸顯陶瓷精品的魁星閣、明清官窯(中央電視臺熱播電視劇《大瓷商》拍基地)、浮梁茶館、中國最古老的天文計時儀器—土圭、圭表、日晷以及千年古井—湯公井、正在規劃建設的休閑勝地韻琴湖和濃縮宗教文化的西塔寺...浮梁古縣衙為江南唯一保存較完整的清代縣衙,被譽為“江南第一……[詳細]
  安遠東生圍景區位于江西省安遠縣城南20千米處,由東生圍、磐安圍、尉廷圍、米升圍及尊三圍遺址等景點組成。東生圍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東生圍竣工。安遠東生圍景區建筑總面積14.4萬平方米,用地面積1237畝。其中游客服務中心建筑面積2240平方米;休閑廣場占地面積2.7萬平方米,包括可容納15輛大巴、246輛小車的停車區;商業街建筑面積1355平方米;米升圍系列工程占地約17畝。東生圍俗稱老圍,位于安遠縣城南20公里的鎮崗鄉老圍村,東徑115°19′18〃,北緯25°00′12〃。此圍建在寬闊的田段中間,東靠近鎮樟公路,南距鎮崗圩0.5公里,西臨安定公路……[詳細]
  聞名于世的上饒集中營,是“皖南事變”的歷史產物。主要囚禁皖南事變中談判被扣的新四軍軍長葉挺和彈盡糧絕被俘的新四軍排以上干部及愛國進步人士760余人。景區座落于江西上饒市城區南部(今茅家嶺街道境內),景區總體面積2平方公里,擁有革命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紀念館、紀念亭等紀念性建筑物及23處遺址、遺跡,景區可分五大參觀游覽區。上饒集中營名勝區是全國重點文物和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重點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十大紅色旅游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為了緬懷在集中營犧牲的近200名革命烈士,繼承先烈遺志,黨和人民政府于1955年在茅家嶺建立革命烈士陵園,陸續修建了革命烈士……[詳細]
  江西省九江縣與賢母文化結緣深厚,被中華母親節促進會譽為“母愛之城”。中華傳統四大賢母中有三大賢母曾先后在九江生活、游歷過,其中兩大賢母(陶母、岳母)長期生活并最終歸葬于此。孟母三遷擇鄰、斷織教子;陶母截發延賓、封壇退鲊;歐母畫獲教子、誡子奉公;岳母為兒刺字、勵子從戎等典故,蘊含著忠、孝、仁、愛、禮、義、信、公、廉的精神,深刻浸潤到華夏兒女的心靈,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國人無限景仰中,光彩照人。中華賢母園是以陶母、岳母乃至歐母地方屬性為依托,以賢母文化為載體,以文化產業為目標,構建集文化展示、生態休閑、旅游觀光為一體的寓教于樂、寓教于游的賢母文化主題公園。整個園區將作為愛國主義、廉政愛……[詳細]
  百丈禪寺座落在縣城西北部百丈山風景名勝區內,距省會南昌120公里。是中國佛教禪宗“禪林清規”發祥地,中國佛教十大古寺廟之一,迄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在中外佛教界素有盛名。公元784年懷海禪師到此主持,創立禪院,制定《禪門規式》,后稱《百丈清規》,為以后禪宗寺院的僧職制度、儀式等作出了規定。。因此佛門又有“馬祖開道場,懷海立清規”之說。同時他還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農禪并重的體系,讓出家人身體力行解決自已的衣食問題。他對佛教界的第二個貢獻就是培養了傳人,中國佛教禪宗發展到極盛時出現了“一花五葉”的氣象,一花指的是佛教禪宗,五葉指的是溈仰、臨濟、曹洞、云門、法眼五大禪宗宗派。懷海眾多弟子0了……[詳細]
  流坑被譽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位于牛田鎮東南部烏江之畔,四周青山環抱,三面江水繞流,山川形勝,鐘靈毓秀。建村于五代南唐昇元年間(937-943),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流坑為董氏單姓聚族而居血緣村落,全村以董姓為多,家族尊西漢儒學家董仲舒為始祖,但宗譜可考的開基祖則為南唐時的董合。宋時,流坑以董氏科第而興旺,成為江南大家族聚居之地,時有“一門五進士,兩朝四尚書、文武兩狀元,秀才若繁星”和“歐(歐陽修)董(流坑董氏)名鄉”之美稱。元代遇兵燹,村子遭毀。明清時,村中有識之士接續祖業,興教辦學,修譜建祠,并發展竹木貿易,使流坑村又一次繁榮興盛。從宋初到清末,村中書塾、學館,歷朝不斷,明萬歷時有2……[詳細]
  江南宋城歷史文化旅游區位于章江、貢江及贛江交匯處贛州市章貢區的河套老城區,是國家4A級景區,街區總占地面積3.22平方公里,主街長度345米,整個街區占地面積143畝,包括五個歷史文化街區(郁孤臺、姚衙前、灶兒巷、南市街和慈姑嶺)和一個傳統風貌街區(新贛南路)及文保單位所處的區域。街區范圍內有郁孤臺、宋城墻、八境臺、蔣經國舊居、中共特委遺址等文保單位,包括陽明書院、廣東會館、李政道(諾貝爾獎獲得者)舊居、張樂平(著名漫畫家,三毛流浪記作者)舊居、會昌學公館、安遠學公館、龍南學公館、九華古閣等歷史建筑。江南宋城項目運營以來,3個月完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創建,榮獲江西省文旅融合示范項目十佳、202……[詳細]
  江西省鳳凰溝原名江西省鳳凰溝風景區,因為地處南昌縣黃馬鄉,又名黃馬鳳凰溝或南昌鳳凰溝。江西省鳳凰溝風景區現已成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十佳農莊、中國2012年度最受歡迎景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五星級園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也是江西省攝影家協會創作基地、江西省散文協會創作基地、江西省最大最受歡迎的戶外婚紗攝影基地。鳳凰溝以生態農業為主題,以農業帶動鳳凰溝旅游業的鳳凰溝生態旅游,黃馬鳳凰溝風景區是集采摘、野戰、觀光、休閑與會議為一體的農業生態示范園。江西省鳳凰溝風景區位于南昌縣黃馬鄉省蠶桑茶葉研究所,離南昌市區大約40分鐘車程。江西省鳳凰溝風景區擁有茶葉、蠶……[詳細]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位于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渡江大道東段。其前身為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園。2009年,在紀念中央紅軍從于都出發長征75周年之際,中共于都縣委、于都縣人民政府為了弘揚長征精神、緬懷先輩偉績,投資近千萬元對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園進行改造擴建,興建了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紀念園占地面積60畝,由入口小廣場、主題雕塑、集結廣場、紀念廣場、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等組成。園區綠化率達85%以上,環境十分優美,是一處集愛國主義教育、觀光游覽、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紀念園。在紀念園東側是2004年興建的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紀念館占地面積5.75畝,建筑面積1100平方米,……[詳細]
  安源是中國工人運動的搖籃,是中國近代工業發祥地,是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策源地和主要爆發地。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是為征集和保護安源工人運動的文物,研究和宣傳安源革命斗爭歷史而于1956年創建的專題類博物館,1968年興建了陳列大樓,1984年鄧小平同志為紀念館題寫館名。館區面積1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1341平方米,展廳面積3567平方米(其中陳列館面積3245平方米,安源-時期廉政建設陳列館面積322平方米)。我館現有館藏文物與資料5000余件,其中一級文物61件/套,二級文物67件/套,三級文物2050件/套;負責保護和宣傳的文物保護單位共14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级a2021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卡 | 亚洲综合五月天国产AV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另类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直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