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旅游

江蘇省A級景區名錄

181、大報恩寺遺址公園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報恩寺遺址公園
  大報恩寺碑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整公布大報恩寺碑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南京中華門外大報恩寺遺址公園位于南京中華門外,北鄰外秦淮河,南接雨花臺,東至1865園區,西至雨花路,整個園區占地面積約200畝。大報恩寺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專家組譽為“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寺廟遺址”,今天來到園區可探尋600年前的香水河、香水河橋、永樂碑、宣德碑、御道、明代水工設施、三大殿遺址、畫廊遺址、油庫遺址、義井以及燒制琉璃構件的官窯等,當年大報恩寺的“宮闕規制”一目了然。地址:南京市秦淮區雨花路1號類型:古跡寺廟等級:AAAA游玩時間:建議2-3小時電話:025-52009999官方網站:http://www.besdchina.com/開放時間:周一-周日9:00-……[詳細]
182、闔閭城遺址 AAAA
闔閭城遺址
  闔閭城遺址位于常州市武進區雪堰鎮城里村和無錫市胡埭鎮湖山村之間,為春秋晚期城址。2007年,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與無錫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辦公室組成聯合考古隊,對闔閭城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對城壕、水門和城內水道情況進行探測,確認了闔閭城遺址大城的存在,被國家文物局評為“200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闔閭城最外為大城,近似長方形,東西長約2100米,南北寬約1400米,面積約2.94平方公里。城外有長方形環壕,環壕轉角近似直角,為人工開筑。闔閭大城的城垣地表部分已被毀不存,僅在大城西南角位置發現寬約34米城垣的墻基。大城中部以城垣為隔,分為東、西兩小城。目前東、西兩小城的北墻已不存,兩城間的隔墻和南墻保存相對較好,高1~4米,墻基寬30~32米,均為堆筑而成。東、西城的環壕也基本完整![詳細]
183、龍王廟行宮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王廟行宮
  龍王廟行宮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三批1982年3月龍王廟行宮清康熙、乾隆宿豫縣皂河鎮2001年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王廟行宮坐落于江蘇省宿遷市西北20公里處的古鎮皂河。龍王廟行宮,原名為“敕建安瀾龍王廟”。該建筑群始建于清代順治年間,改建于康熙23年。后經雍正、乾隆、嘉慶皇帝的復修和擴建,形成了現在占地36畝、四院三進封閉式合院的北方官式建筑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頓于此,并建亭立碑,帑金修繕,故又俗稱為“乾隆行宮”。行宮在“文革”期間一度遭到破壞,從1999年開始,對龍王殿、御碑亭、鐘、鼓樓等建筑物進行了大規模修繕,恢復了“敕建安瀾龍王廟”的歷史原貌。龍王廟行宮整體呈長方形,內外宮墻。建筑群布局嚴整,規模宏大,軸線分明,左右對稱,中軸線上建筑物主次清晰,錯落有致。自南……[詳細]
江蘇學政文化旅游區
  江蘇學政文化旅游區位于江蘇省江陰市,占地7萬多平方米,是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作為學政文化旅游區的核心——江蘇學政衙署是昔日江蘇八府三州考秀才的地方,其規模宏大,設施完備,園內景點眾多而號稱“江南官署之冠”。學署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建立,至1904年科舉制度廢除,歷時292年,有124任學政。江蘇學政,是整個江蘇省科舉時代主持考試秀才的官署。學政的全稱提督學政,又稱提學使,掌一省教育事務,每省一人,以侍郎、京堂、翰、詹、科、道、部屬等-中進士出身者派充,三年一任。世稱“學臺”。其品級從從九品到正二品大小不等。由于朝廷對科考的重視,所以不論學政原來品級高低,地位與本省總督、巡撫平等。歷史沿革江蘇學政衙署的前身可以上溯到北宋初年,那時稱萬春園,是一位孫姓人家的私家園林。明代初年朱元璋……[詳細]
185、水繪園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水繪園
  水繪園位于江蘇省南通市如皋縣古城東北隅。水繪園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原是邑人冒一貫的置業,歷四世至冒辟疆時始臻完善。明亡,冒辟疆退隱山林,特邀海內著名的造山師將舊園重整,在園中構筑了“妙隱香林”、“懸霤峰”、“澀浪坡”、“小浯溪”、“壹默齋”、“枕煙亭”、“湘中閣”、“寒碧堂”、“碧落廬”、“鏡閣”等10余處佳鏡。清初名士陳維崧在《水繪園記》中寫道“繪者,會也,南北東西皆水繪其中,林巒葩卉塊扎掩映,若繪畫然!边@里也是冒辟疆與秦淮佳麗董小宛棲隱過的地方。水繪園中以洗缽池為中心,池水四方分流,把園分為數塊。園以水為貴、倒影為佳,既秀且雅;以園言志、以園為憶,并融詩、文、琴、棋、書、畫、博古,曲藝等于一園的特色,是一座饒有書卷氣的“文人園”。園不內設垣墉,環以碧水,園中憑借水流于地面,自然地形成了……[詳細]
牛首山文化旅游區
  牛首山又名天闕山,因山頂東西雙峰形似牛頭雙角而得名。牛首山風光秀美,素有“春牛首”春牛首之美譽。古有牛首煙嵐、祖堂振錫等金陵美景,還遺存了很多歷史古跡,如岳飛抗金故壘、鄭和文化園等。佛頂宮近年,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將在牛首山被長期供奉,游客可于特殊佛教節日前往佛頂宮瞻禮,具體瞻禮舍利的時間可致電景區咨詢,4001656363。佛頂宮利用原有礦坑建地宮,地下六層,地上三層,本身就很氣派莊嚴,值得一看。此外,你還可以參觀佛頂塔、佛頂寺等景點。千年歷史牛首山是一座佛教名山。梁朝天監二年(503年)司空徐度修建的佛窟寺是牛首山的第一座寺廟,南唐后主李煜更名為弘覺寺;唐代宗“曾夢牛首山辟支佛來見”故有辟支塔。唐代,被譽為“東夏之達摩”的法融禪師在牛首山創立了牛頭禪宗,古稱“江表牛頭”,牛頭禪宗的創立使印……[詳細]
187、西園寺 AAAA
西園寺
  西園寺始建于十四世紀元至元年間(1264-1294)的西園寺是戒幢律寺和西花園放生池的總稱,坐落于蘇州市西園弄,位于蘇州金門外下塘街。該寺始建于元代,初名歸元寺。十七世紀明代茂林律師來此住持,政為戒幢律寺,成為著名的律宗道場之一,F存殿宇多為清末民初所建,是蘇州市內規模最大的寺院。現西園寺包括寺宇和園區,面積約10畝。寺布局嚴格,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五百羅漢堂、觀音殿和藏經樓等建筑。寺內大殿西側的五百羅漢堂,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代末,規模宏大,三進四十八間,以四大名山塑座為中心,沿四壁排列泥塑全身五百羅漢像,大逾常人,神態各異,構思奇特,栩栩如生,有極高的藝術性與民族性水準,堂中央有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13米高的千手千眼觀音,在它不遠處,還有一尊特殊的佛像,四面有四個不同面相的臉,據說……[詳細]
蘇州市光福景區
  光福景區位于蘇州市吳中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AAAA級景區,全天開放,集合銅觀音寺、光福寺塔、光福寺橋、香雪海、司徒廟、圣恩寺、石嶁庵等著名景點,聯合門票票價56元,是一個體驗太湖風情與農家-的好去處。光福鎮,地處北緯31°11'~31°28',東經119°50'~119°57',位于江蘇省蘇州市西南郊區,距蘇州市中心21.5公里。光福地處長江中下游太湖平原,屬丘陵盆地相間地區,全鎮境域丘陵起伏,群山環抱。其東隔鳳凰山、查山、城隍山與藏書接界;南同胥口及度假區毗鄰;西濱太湖與鎮湖隔水相望;北面是平原,與東渚相接。全鎮總面積59.354平方公里,水域6.476平方公里。光福境域內分布著二十多座大大小小的山巒,山水兼備,水隨山流,山因水活,山與水互為縈繞,交相輝映,素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之……[詳細]
189、震澤古鎮 AAAA
震澤古鎮
  震澤鎮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西南部,為江南五大桑鎮之一。鎮內慈云塔高聳,遺“三國孫吳流風;禹跡橋拱伏,傳上古圣賢偉業;小巷悠長,古韻猶存;師檢堂、思范橋,訴說百年沉浮。天文學家王錫闡博覽群書,學究天人,兼通中西之學,其所著的《曉庵新法》三百年來稱頌學界。在繼中國亞麻絹紡名鎮、中國麻紡集群產業基地等稱號后,吳江震澤又添新的國字號桂冠。震澤被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授予“中國蠶絲被之鄉”。震澤鎮是蘇州市吳江區西南部的一個重要集鎮,是江蘇省的重點中心鎮和歷史文化名鎮。震澤歷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的原始社會晚期,震澤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從事農業、漁獵,在此生息繁衍。唐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設鎮,因瀕臨太湖而得名于太湖別稱“震澤”。清雍正四年曾被設縣,夏禹治水留下過足跡,萬代陶宋事業發祥地,清代“學究……[詳細]
190、揚州漢陵苑 AAAA
揚州漢陵苑
  揚州漢陵苑,又名漢廣陵王墓博物館,是瘦西湖蜀岡風景名勝區內的重要旅游景點之一,是一座融文物與園林為一體,反映揚州漢文化的展示中心,為國家AAA級景區。漢陵苑的仿古建筑氣勢恢宏,素有“小中山陵”之稱,拾階而上,高大的中央展廳,給人以博大精深之感。苑內主要展示了西漢第一代廣陵王劉胥及王后的木槨墓。兩座墓同屬于帝王級的“黃腸題湊”式木槨墓,規模宏大,結構嚴謹,是全國罕見的大型漢代墓葬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該墓共用“題湊”八百多根。由于木頭皆向內,“頭”者,“題”也;“湊”者,聚也,即頭部集中內向為“題湊”,由于黃柏木皆取內芯,故名“黃腸”,這就是“黃腸題湊”,是西漢帝王諸候享用的特殊的墓葬制!包S腸題湊”的槨內是一個個裝擺隨葬品的耳室,一個個相聯又相隔,每室皆有門,步入其中,如進迷宮![詳細]
191、茱萸灣風景區 AAAA
茱萸灣風景區
  茱萸灣風景區位于揚州城區東北郊灣頭鎮。古稱茱萸村、茱萸灣。茱萸灣是進入揚州市區的門戶,唐代還是對外交往的港口。隋煬帝三下揚州,清康熙、乾隆六次南巡都經過這里。唐代詩人王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和劉長卿“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灣”等佳句,使其聲名遠播。茱萸灣風景區距市區5公里,面積約50公頃,是國家4a級旅游區。茱萸灣風景名勝區建有華東地區一流的動物散養觀賞區,游客可近距離與獅子、老虎、棕熊等動物接觸。還建有8千米的環島運河風光帶,有季節特征明顯的植物林帶(雪松、柿樹、翠竹)及各類花卉觀賞園。茱萸灣風景區以茱萸為名。茱萸,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驅寒祛風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藥。茱萸灣已成為國內最大規模的觀賞性茱萸地。景區內有揚州“雙市……[詳細]
192、南山風景區 AAAA
南山風景區
  竹林寺:相傳始建于東晉,在雍正年間全盛一時,全寺有殿宇259間。因戰爭不斷,竹林寺,最終毀于抗日戰爭。目前僅剩下金剛殿(天王殿)、林公泉和挹江亭。招隱寺:從竹林寺漫步至招隱,在接近招隱的路上,蝴蝶會越來越多。招隱山門上“城市山林”是北宋大書畫家米芾的真跡。米芾父子在南山生活了整整四十年,在此獨創了“米氏云山流派”。戴颙父女在此隱居了二十五年,譜成名曲《游弦》、《廣陵》、《止息》三首;南梁昭明太子蕭統正是在此博邀劉勰等天下賢才,編撰了我國最早一部詩文總集《昭明文選》。文苑:位于竹林寺之東,為紀念我國南朝著名文學理論評論家劉勰及其文學評論巨著《文心雕龍》而新建的古典園林。特別關照:南郊地方較大,景點間距離較遠,而且由于游人稀少,出租車只管送達,景點門口均無空車等候,故游南郊,到此二寺足矣。南山風……[詳細]
193、南京科技館 AAAA
南京科技館
  南京科技館座落于風景秀麗的雨花臺區寧南新區,美麗的花神湖畔。總占地面積30萬平方米,其中主建筑占地面積3.4萬平方米,投資3.5億元人民幣。南京科技館分為展覽影視區、青少年活動區、茶園觀賞區和濕地休閑區四個部分?萍拣^主體館由常設展廳、非常設展廳和會議交流報告廳組成。常設展廳打破以往的傳統理念,以天、地、人為主線劃分為四個樓層。設置智慧主人、地球萬象、創造天地、兒童科技樂園四大主題展區和動漫體驗館、公共安全教育展館。展區里的300多展品中有70%是參與性項目,可讓游客親身體驗科學帶來的獨特感受,親身感悟科學的魅力和提升青少年智慧的隱形功力。在這里,游客可體驗模擬駕駛、模擬飛行帶來的刺激與歡樂;感受高壓放電、怒發沖冠神奇現象背后的科學奧秘,從而達到寓教娛樂的效果。科技與人文相融合,自然與藝術相……[詳細]
194、南通嗇園 AAAA
南通嗇園
  導游園內四周環河,林木成蔭、環境幽雅。主要景點有百花園、魚樂廊、環溪映山樓、待吟書屋、望鶴亭、松鶴軒、迎賓小筑等,是一個以鳥語花香,富有田園野趣特色的旅游勝地。位于南通市東南7公里(通往狼山的路上)是清末狀元、實業家張謇墓地。•以田園野趣為特色的植物觀賞園,也是著名的實業家張謇先生的墓園。景點介紹嗇園是清末狀元、近代著名的實業家張謇先生的墓園,也是狼山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嗇園現為規模很大的植物觀賞園,園內古樹參天,有池杉、龍柏、珙桐等珍稀樹種。主要景點有百花園、魚樂廊、環溪映山樓等,是一個以鳥語花香、田園野趣為特色的旅游勝地。交通長途車站乘13路可達。地址:南通市崇川區狼山街道南郊路150號類型:植物園陵園/墓地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電話:0513-85705301開放時……[詳細]
195、蘇州小石湖 AAAA
蘇州小石湖
  導游位于蘇州西南城郊,距古城七公里,由石湖度假村、風景游覽區、影視文化區、風情餐飲區組成。歷史:相傳春秋時,越國挖溪攻打吳國,橫截山腳鑿石開渠以通蘇州,故名石湖,越國名臣范蠡在滅吳后,帶著西施由這里歸隱太湖,故附近有鎮名蠡墅。石湖景區以吳越遺跡和江南水鄉田園風光見勝,擁有眾多的古寺、古塔、古墓以及宋代著名田園詩人范成大等人的別墅。石湖串月行春橋位于茶磨嶼東,石湖北諸,又名長橋、九環洞橋,因為橋下洞函中不僅流過一條小河,而是幾處溪流分別流經其不同的橋孔,故人稱九環洞橋。橋上有重級石欄,游人可隨處坐憩。橋面俱石砌成,平展光滑,橋身九洞相連,湖水越洞而出,水清映物。農歷八月十八夜,秋月如練,石湖行春橋九個橋洞,各挽一汛月影,形成串月之絕景。石湖精舍南宋末著名田園詩人范成大歸隱石湖養老,自號石湖老人……[詳細]
東海水晶文化旅游區
  人稱東海有“三寶”:水晶、花生、溫泉澡。來連云港觀光的游客總不忘去東海逛逛水晶城,泡泡溫泉澡。東海人開采水晶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現在水晶的收購量占全國產量的1/2。世界水晶之王出自東海,毛主席水晶棺的原料來自東海。東海水晶城6000多平方米的交易大廳四處晶光閃閃。如同一個透明的宮殿。這里的水晶以白色為主,也有煙色、茶色、黃色等。水晶制品有項鏈、手鏈、戒指、水晶石、工藝品等。逛完水晶城,還得去泡泡溫泉澡。東海溫泉中含有鉀、鈉、鎂、氡等多種元素,對各種皮膚病、動脈硬化、高血壓、關節炎等均有良好療效。溫泉沐浴休閑設施一流,可為游客提供浴療、推拿、針灸、按摩等多種服務。交通新浦長途汽車總站乘長途班車可達![詳細]
197、連云港桃花澗 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連云港桃花澗
  桃花澗桃花澗源自錦屏山馬耳峰。千回百轉匯集成滔滔澗水流下南坡。這里峰巒峻秀,春來遍開桃花,因以為名,現已開辟為新的旅游景點。山上既有挺拔的林木,又有裸露的石骨,頗具中國畫的風味。景區的下面,即著名的錦屏磷礦礦區。1979年冬,桃花澗發現了四五萬年前古人類活動的遺址,出土的舟伏、漏斗狀石器,與日本九州出土的這類石器形制大體相同。據專家考證,那時期海平面普遍下降,日本與連云港之間形成一條陸橋,兩岸的古人類曾不斷互相往來和交流。桃花澗遺址位于連云港市海州區錦屏鎮桃花村錦屏山南麓桃花澗西側。遺址堆積物厚約2米,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通過采集和試掘,得到的石器標本有舟狀石核、兩極石核、漏斗狀石核,半錐體石核、刮削器、尖狀器、人工石片和小石葉等。據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鑒定,這批石器標本為……[詳細]
198、盱眙第一山景區 AAAA國家級森林公園
盱眙第一山景區
  盱眙第一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縣城,包括盱城山地淮河灘地兩部分,總面積1400公頃。盱眙建縣于秦,是一座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城。因當時縣治設在山上,張目為盱,直視為眙,寓意--遠矚,縣名由此而定。第一山原名南山,又稱都梁山。相傳北宋大書法家米芾(字元章)從汴京(今開封)南航,一路都是平原,入淮時初見南山,驚喜之下,即興賦詩:“京洛風塵千里還,船頭出汴翠屏間。莫論衡霍撞星斗,且是東南第一山!辈⑹謺暗谝簧健比齻大字,勒之于石。宋朝以來,-、文人、學士紛至沓來,遺墨甚多。吳承恩在《西游記》中對盱城山水的描述為:“山頂上有樓觀崢嶸,山凹里有澗泉浩涌。嵯峨怪石,槃秀喬松。百般果品應時新,千樣花枝迎日放。人如蟻陣往來多,船似雁行歸去廣。上邊有瑞巖觀、東岳宮、五顯祠、八仙臺、杏花園,山光樹色映賓城,白云……[詳細]
199、明祖陵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祖陵
  明祖陵位于江蘇省盱眙縣洪澤湖的西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實際葬地。朱元璋一統天下以后,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在此地建祖陵,追封并重葬其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和高祖朱百六三代帝后,次年在陵前建享殿,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朱棣又建欞星門及圍墻。明祖陵,被稱為“明代第一陵”。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追尊其高祖朱百六為玄皇帝,曾祖朱四九為恒皇帝,祖父朱初一為;实郏⒂诤槲涫拍辏ü1386年)修建祖陵,至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祖陵全部建成。祖陵原有殿庶、金門、玉橋、廚庫、井亭、宰牲所、拜齋、宿直房、鋪舍、碑亭、儀從等,栽植柏樹萬株,神道全長250多米,兩側立望柱二對,石像十九對,并有祭田149頃,規模宏大,氣勢不凡。明祖陵坐落在洪澤湖西畔的淮河入湖處(……[詳細]
200、吳承恩故居 AAAA
吳承恩故居
  吳承恩故居,是明代杰出的文學家、世界文化名人、《西游記》作者吳承恩的故居,坐落在淮安市淮安區河下古鎮的打銅巷巷尾。河下地處淮城西北部,背靠里運河。故居為古樸典雅的青磚小院,內有書房等建筑。吳承恩故居以成為著名旅游景點,接待著成千上萬的海內外游客!段饔斡洝肥且徊考矣鲬魰裕信嫌锥际窒矏凵裨捫≌f。當您來到淮安必定想看看這部馳名世界的神話小說的作者故居,探索這部小說的寫作淵源。我想您看過以后必定會有所了解,有所體悟的。著作吳承恩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一生的著作極其豐富,但是因為“家貧無子”,絕大部分已散失了,現存的著作除了馳名世界的《西游記》和一部詩文集《射陽先生存稿》存世外,另外還有他寫的一部短篇小說《禹鼎志》,過一部詞集《花草新編》,均已失傳了。吳承恩散失的文稿,是現在世傳存稿的十倍以至百……[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 亚洲AV综合色区久久精品 | 中文字幕日韩亚洲 |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