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旅游

江蘇省A級景區名錄

江蘇大陽山國家森林公園
  江蘇大陽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蘇州滸墅關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側,東西至陽山環路,南至太湖大道,北至興賢路,規劃面積1029.8公頃,2005年6月20日經江蘇省林業局批準為蘇州大陽山省級森林公園,2009年2月10日,經國家林業局批準為江蘇大陽山國家森林公園。公園以森林生態游憩為特色,融生態保護、休閑度假、科普教育、人文觀光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城市森林公園。森林公園總體規劃將整個公園劃分為五個區域,分別為:樹山景區、溫泉度假區、森林康體休閑區、植物園景區和一個預留區,突出體現“森林·人文·田園·溫泉”四大主題特色,結合豐富的森林旅游資源,開展康體養生、休閑度假、科普教育等豐富多彩的森林生態游憩活動。森林公園各大景區中已形成規模并向游人開放的有北側的樹山景區和溫泉度假區,按照《總規》要求,正在開發建設……[詳細]
102、水月禪寺 AAAA
水月禪寺
  水月禪寺前后歷程據《后漢書》載:“笮融在下邳(今睢寧縣)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盤,下為重樓,又堂閣周回,可容三千許人。作黃金涂像,衣以錦彩。每浴佛,輒多設飲飯,布席于路,其有就食及觀者,且萬余人”。上海同濟大學提供資料考證:笮融所建之塔,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和形象描述的“天下第一塔”。在黃懺華所著的《中國佛教史》中,視之為“此佛教流布于民間也”。可見,睢寧是佛教在中國從“官方”走向“民間”的肇始之地,也是佛教標志性建筑“浮屠”在中國的首建之地。在宋金時代,浮屠寺毀于戰亂。斗轉星移,成住壞空。復建承載著悠久歷史的浮屠寺一直是睢寧佛教四眾弟子的夙愿。經過申請,通過省、市民宗部門批準,浮屠寺得以復建。同時,因江蘇世紀天虹紡織集團廠區擴建二期,坐落在睢寧縣睢城鎮境內地藏寺需要遷建,地藏寺距今已有600……[詳細]
103、蘇州重元寺 AAAA
蘇州重元寺
  重元寺位于蘇州工業園區唯亭鎮淺水灣。據記載,重元寺始建于梁武帝天監二年(公元503年),與寒山寺、靈巖寺、保圣寺同時代。梁武帝蕭衍以佛化治國。一時上行下效,全國崇佛。某日傍晚,住在長洲縣衙西北二里處的官員陸僧瓚,見官宅上空祥云重疊,便突發奇想,立即奏請梁武帝,主動建議舍棄自家官宅,在原地改建一座寺廟,并為寺廟取名“重云”。梁武帝欣然同意,并賜匾表示嘉許,匾額題為“大梁廣德重玄寺”!爸卦啤氨徽`為“重玄”,是奏章轉抄上遞過程中的差錯。重元寺一直興盛到中唐時代。270多年后,時任蘇州刺使的唐代大詩人韋應物曾有一首《登重元寺閣》寫重元寺:“時暇陟云構,晨霽澄景光。始見吳郡大,十里郁蒼蒼。山川表明麗,湖海吞大荒。合沓臻水陸,驕闐會四方。俗繁節又喧,雨順物亦康。禽魚各翔泳,草木遍芬芳。于茲省甿俗,一用……[詳細]
蘇州灣黃金湖岸旅游區
  蘇州灣旅游區位于東太湖蘇州灣畔,占地約為3000畝,依托于蘇州灣的宏偉規劃,坐擁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旅游資源極為豐富,享有“一類空氣、二類水質”的美譽。旅游區由東太湖生態園、蘇州灣美食新天地、閱湖臺演繹秀場、蘇州灣廣場公園、翡翠島、東太湖國際游艇俱樂部六大項目共同組成。在這里,游客可以飽覽太湖風光,欣賞原生態自然美景;或是與三五好友賞茶品茗,嘗遍各類美食;還可以乘游輪暢游蘇州灣,騎行慢走于太湖邊。遠離城市喧囂,盡享休閑時光。選擇一片佳境,擁抱一灣湖水。蘇州灣旅游區,有如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鑲嵌在蘇州灣畔,正日趨煥發出完美光彩,它也必將成為休閑度假的最佳選擇,當代旅游的嶄新亮點。吳江東太湖生態旅游度假區位于東太湖蘇州灣畔,北起蘇州灣大橋,南至太湖浦江源,總面積16.8平方公里,是江蘇省級生態旅……[詳細]
蘇州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
  蘇州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著名的國家級太湖風景區石湖景區內,距蘇州市中心4公里,以吳越遺跡和江南水鄉田園風光取勝的天然公園。山水相依,風景如畫,勝跡遍地,被譽為“吳中勝境”,是太湖風景名勝區中一顆璀璨的明珠。92年由林業部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公園面積500公頃,林木覆蓋率95%以上,植物種類繁多,有89科,300多種,蒼松挺拔,花果滿園,植被茂密,林木蔥郁。公園由主景區、觀光果園區和森林游憩區組成,主景區內有名勝景點楞枷塔、拜郊臺、越公井、乾隆御道、吳越古城墻、治平寺、茶磨嶼、石湖草堂、烽火臺等二十余處,既有2500年歷史的吳越春秋遺跡可探,又有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的雅事可覓,還有珍稀動物和植物園可游可賞。景區內已修復了1500年前古建筑楞枷寺、寶積寺、治平寺,形成了上方山上中下三院一個整……[詳細]
106、蘇州天平山 AAAA
蘇州天平山
  天平山位于蘇州市城西15公里處,海拔221米。山勢峭峻奇險,古稱白云山,又名賜山,系北宋名臣范仲淹先祖歸葬之地。境內開辟有:天平山風景名勝區,景區占地近百公頃,向以“紅楓、奇石、清泉”三絕著稱,有萬笏朝天、高義疊翠、萬丈紅霞、玉泉輕吟等十八勝景。“吳中第一山”、“江南勝境”之美譽,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北宋皇朝曾將天平山賜給范仲淹,也稱“賜山”。以楓、泉、石為著,并稱“三絕”。這里也是觀太湖的好地方。山麓有成片楓林,大者年逾四百,秋日經霜,層林盡染,稱“萬丈紅區”。半山有白云泉,譽為“吳中第一水”。其西有兩崖,對立如門,俗稱龍門,又稱一線天。山多奇峰怪石,山腰筆架峰后,巖石環回,挺秀奇偉,人稱“萬笏朝天”。東塢有范仲淹祖墳,俗稱“范墳”。山頂有望湖臺,上有一圓石,面向太湖,稱照湖鏡。怪石、……[詳細]
107、黎里古鎮 AAAA
黎里古鎮
  黎里古鎮位于蘇州市吳江區東南30公里,地處江浙滬交界處,與同里、織里、古里共稱江南“四里”。鎮內有國家級保護單位柳亞子紀念館。黎里歷史可追溯2500年前。春秋時期,黎里在長水(即今浙江嘉興)境內。吳越檇李之戰(公元前496年)后,黎里御兒蕩為吳越分界之一。鎮之羅漢講寺,建于晉永熙元年(290年),距今亦1700余年。后梁開平三年(909年)黎里始屬吳江縣。宋、元時為村落,由汾湖巡檢司管轄,直至清代。明成弘年問(1465--1506年)已成大鎮,居民千百家。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黎里鎮自西至東長三里半,人口稠密,瓦屋鱗次櫛比,市場繁榮,舟楫塞港,街道行人接踵摩肩。辛亥革命后,黎里為吳江縣6市之一。古鎮丁字形市河全長2000余米,建于明清時期的古駁岸4000多米,橫跨著10座始建于……[詳細]
鴻山泰伯陵景區
  泰伯墓,又名“吳王墩”、“皇陵”,位于江蘇省無錫市鴻山街道風景秀麗的鴻山南麓。墓區內有吳文化廣場、石牌樓、仰止閣、御碑亭,還有明代建造的月牙池和四棱碑等。1999年,相關部門對泰伯墓進行了擴建。墓區面積從原來的3畝地擴建至近50畝。墓區以吳文化為內涵,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以豐富的資料、塑像、碑刻、實物為形象手段,展現了三千多年吳地生產、人文、民俗的情況。古代周族領袖亶父(世稱周太王),即古公亶父,生於殷朝第23代商代國君武丁40年左右(約1284年),至殷朝第25代國君祖甲5年(1253年)遂建都陜西岐山周原,并生有泰伯、促雍、季歷三子。長子婚后無子女,三弟有子昌,聰明伶俐即周文王。亶父暗示王位傳季,日后傳孫昌。長子孝父讓賢,冬去春來,泰伯和二弟帶領一支人馬迅速南下,渡河過江,直抵太……[詳細]
109、無錫中華賞石園 AAAA
無錫中華賞石園
  中華賞石園位于中國吳文化博覽園主體功能區北入口,北依泰伯瀆,向東毗鄰梁鴻濕地公園,向南與鴻山遺址公園接壤,由中國吳文化博覽園與中國觀賞石協會合作共建,2008年9月8日開工建設于2011年11月28日正式開園,園區集科普、鑒賞、旅游、展銷、交流、培訓于一體,融園林文化、賞石文化、吳文化于一爐。建成后的中華賞石園占地約300畝,包括石博館、淘寶城、賞石園林三部分,建筑面積約25000平方米。其中中華賞石園的主體建筑石博館設有一個門廳和10大主題展廳。展示精品1000余件,涵蓋造型石、圖紋石、礦物晶體石、化石、特種石五大門類。相關展廳門廳:門廳面積900平方米,作為石博館的入口,氣勢恢宏,大氣磅礴,引人入勝,展示了造型石、圖紋石、礦物晶體石、化石、特種石等五大類觀賞石的代表石種。緒廳:緒廳集中展……[詳細]
中國楊樹博物館
  坐落于中國“楊樹之鄉”——泗陽縣境內的中國楊樹博物館,占地面積62畝,于2007年建成并對外開放,是全球唯一的楊樹文化展覽館,現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平原林;榧啍z影基地。按照以“打造綠色開放型綜合展示中心”為理念,博物館規劃建設了主展館、組培室、智能溫室、楊樹品種園和游客接待中心等。目前,主館內設有9個展廳,集中展示楊樹發展、相關產品及文化藝術品的獨特魅力。作為三屆中國楊樹節暨楊樹產業博覽會的主會場和23屆國際林聯大會兩個會場之一的中國楊樹博物館,憑借它獨特的文化魅力以及在世界楊樹發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受到了國內外友人和廣大游客的高度贊賞。2008年,23屆國際楊樹大會秘書詹姆斯·卡爾在參觀楊樹博物館時,欣然寫到:“泗陽是世界楊樹種植之都,中國楊樹博物館不僅是中國的第一座楊樹博物館,而且……[詳細]
111、張公洞 AAAA
張公洞
  張公洞是一個古老的石灰巖溶洞,位于宜興城西南20公里的盂峰山中,該洞素以道教勝地而聞名于世。唐代以來,名賢勝士游歷者甚多,留有大量詩文石刻。洞內有氣勢雄偉的海屋大場和富麗堂皇的海王廳。海王廳是全洞精華所在,洞頂鐘乳累累,不計其數,廳內經常云霧繚繞,游人若置身于海底宮殿。海王廳周圍有水鼻洞、棋盤洞、洞中洞、七竅洞等許多小洞,洞中曲折盤旋,奧妙無窮。大廳小洞中,還有天橋、雄獅、藍天倒影、坐井觀天、鯉魚戲水、一線曙光等景觀。從洞內登云梯達山巔,既可俯瞰洞中景致,又可遠眺太湖煙波。據道書記載,春秋時,道家庚桑楚曾在洞內隱居,并著有《庚桑子》九篇,東漢的張道陵和唐代的張果老也曾在洞內修過道。唐代開元時,唐明皇在張公洞旁敕建洞靈觀,并親自題寫了觀額。宋代改建為天申萬壽宮,清代改為朝陽道院。張公洞洞中有洞……[詳細]
蔣巷鄉村旅游景區
  蔣巷村,江南水鄉一顆璀璨明珠,位于江蘇省常熟市的東南,緊鄰沙家浜紅色旅游風景區,處于蘇嘉杭、沿江、蘇州繞城等高速公路的環抱之中,3分鐘可上高速公路,204國道、錫太一級公路交叉經過鎮區,旅游交通條件十分便捷。2017年12月,榮獲2017名村影響力排行榜300佳。2019年7月28日,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蔣巷村位于常、昆、太三市交界的陽澄水網地區的沙家浜水鄉,東瀕上海、南臨昆山、西接蘇州、北依常熟。全村186戶,800多人,村轄面積約3平方公里。先后被表彰為全國文明村、全國文明村鎮建設先進村、十佳小康建設紅旗村、國家級農村現代化示范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蘇省文明村、衛生村、百佳生態村、循環經濟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人居環境范例獎。40多年前的蔣巷村,還是一個“小雨白茫茫,大……[詳細]
113、黃海森林公園 AAAA
黃海森林公園
  黃海森林公園公園,是江蘇沿海唯一的一座規模較大的生態林園。東依黃海、親海公路,西枕連通高速和新長鐵路,總面積3000公頃,有林面積2500公頃。全境地勢平坦,四季分明,森林復蓋率80%以上,是一塊生態凈土、一塊觀光旅游休閑勝地、一塊人與自然融合的“綠色氧吧”。黃海森林公園是經專家評估的省級黃海森林公園,富含著自然情趣的森林景觀,旅游資源十分豐裕。森林景觀方面,景色獨特,交通便捷,身臨其境猶如置身于“綠色的海洋”,人工林分林相整齊,景觀優美,四季常綠,林分中水杉林,有較高觀賞性;竹林,清秀文雅,如淌漾其間,文人雅士的那種“未曾出土先有節、縱凌之處也虛心”之感,給人以品位清高之美的享受;銀杏林,把人們帶到白堊第三世紀,這一大片一大片的各類“活化石”,使您不禁想起古老的東臺曾經是詩情畫意的天然樂土……[詳細]
114、河下古鎮 AAAA
河下古鎮
  河下古鎮位于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西北隅,古邗溝入淮處的古末口,曾名北辰鎮,是淮安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護區之一。這里曾誕生巾幗英雄梁紅玉、大文學家吳承恩等歷史名人。明清兩代這里曾出過67名進士、123名舉人、12名翰林,有“進士之鄉”之稱,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古鎮簡介明清時,河下是淮北鹽集散地,淮北鹽運分司曾設在這里,并有很多鹽商在這里業鹽。同時,由于清千年古鎮河下江督造船廠設于清江浦,河下還是漕船零部件配套加工基地。因運河而興,因運河而衰。河下古鎮鼎盛時有“揚州千載繁華景,移至西湖嘴上頭”之美譽。運河經濟時代的中國,淮安與揚州、蘇州、杭州成為都市繁華的典范,并稱“淮揚蘇杭”。作為南船北馬的交通中樞,淮安鼎盛一時。清末,由于淮北鹽的集散中心移至王家營的西壩,漕糧由河運改為海運等原因,河下逐漸敗落![詳細]
115、蘇州天池山 AAAA
蘇州天池山
  天池山風景區位于蘇州古城西15公里處,海拔171米,面積60公頃,與姑蘇名山天平山、靈巖山一脈相連,是浙江天目山的余脈。因半山有池,逾數十丈,橫浸山腹,而得名天池山。天池山是吳中四大名山之一,以“境幽”、“池美”、“泉甘”、“石奇”、“佛靈”五絕著稱,被譽為“吳中第一峰”、“吳中第一凈地”。其間峰奇石秀,泉流豐美,名勝古跡遍布其間,環境清幽至極,宛如桃源。元朝時所建三座石構殿屋,全國罕見,為建筑藝術的瑰寶。天池山東半邊,人稱“華山”。這里長松夾道,鳥道蜿蜒,十分幽靜?滴酢⑶《荚鵀g覽過華山。現在沿著當年的“御道”登山,仍可看見虎跑泉、盈盈泉、地雷泉、洗心泉、桃花澗等景。山坡上有翠巖寺,門額為康熙的手書。天池山自山麓拾級而上,路旁是桃花澗,流水漏瀑。過一石坡有一牌坊,額曰“天池山”,到此“天……[詳細]
116、云臺山風景區 AAAA
云臺山風景區
  云臺山原與金山隔江對峙,故又稱銀山、銀臺山,以后由于音變而稱云臺山。鴉片戰爭以后,云臺山區域被劃為英租界,建有英國領事館。云臺山風景區由伯先公園和伯先路近代建筑群組成。伯先公園坐落在樹林蔥郁、景色秀美的云臺山上。1926年,鎮江人民為紀念辛亥革命先烈趙伯先,由知名人士冷御秋倡議籌建,辟云臺山為趙伯先公園,由園藝專家陳養材精心設計,歷時5年,至1931年6月落成開放。公園門前有石獅一對,形象生動,雕工精湛。大門兩側墻上嵌有兩塊漢白玉金字刻石。右側的“伯先公園”四個大字為已故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親筆題寫;左側為“烈士事跡簡介”,是孫中山秘書田恒老人在80高齡時所書。進園迎面是綠籬屏障,正中有趙伯先烈士銅像:雙手握望遠鏡,腰挎指揮刀,挺胸正視前方,英武感人,栩栩如生。塑像后為荷花池,池中有噴泉,池周……[詳細]
117、泗陽媽祖文化園 AAAA
泗陽媽祖文化園
  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位于泗陽船閘西南側的如意島和吉祥島,景觀結構為一軸、一環、兩心、一片區。在如意島的最西端坐落著一尊高達32.3米的三面媽祖雕像,是世界上惟一的三面媽祖雕像。如意島主體建筑有媽祖廣場、媽祖圣像、山門、鐘鼓樓、媽祖殿、觀音殿、福祿壽三星殿。景區是全球5000多座媽祖廟中罕見的集水利、生態、風光及佛、道于一體的多元文化旅游景點,稱得上是千里運河之上獨特的文化地標。天后宮又稱天妃宮,位于眾興鎮騾馬街西首,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天后宮整體建筑原前后兩幢,臨街面(騾馬街)的叫前殿。前殿東壁磚雕河清,西壁磚雕海晏;河清、海晏,乃預祝天下太平之意。主體建筑稱后殿,規模宏敞,殿宇輝煌,供有林默女像。天后宮為福建閩商所建,設計、用料、施工也皆為外地人,特別是建筑藝術,雕梁畫棟,磚雕石……[詳細]
118、懸水湖 AAAA
懸水湖
  懸水湖景區位于銅山呂梁山風景區中部,為呂梁山省級旅游度假區核心區,占地7.62平方公里,2013年獲批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史書記載古泗水、古運河曾流經于此,春秋時期,孔子曾駐足呂梁洪邊,目睹“懸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的壯觀景象,留下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千古名句,“懸水湖”之名即取自此處。懸水湖景區于2008年開始建設,累計投入32000萬元,重點實施了道路基礎工程、生態保護工程、景點建設工程、配套設施工程等項目建設。2011年10月正式開業,包括懸水湖、采摘園、石蓬溝、懸水村、千畝玫瑰園等主要景點。景區以“青山、碧水、奇石、古邑”著稱,旅游資源豐富,品質優良。森林覆蓋率達46.2%;動植物多樣,有各種動物10余科近130種,各種植物60余科近340種;多出奇石,以“漏、透、奇”而著……[詳細]
119、捺山地質公園 AAAA
捺山地質公園
  捺山位于儀征市謝集鄉境內,是500多萬年前新生代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口,附近不僅有壯觀的石柱林,還有完整的火山地質結構,以及國內外罕見的木、骨化石群,是華東地區科學價值較高、景色壯觀的地質遺跡。……[詳細]
120、窯灣古鎮 AAAA
窯灣古鎮
  窯灣古鎮位于江蘇省徐州市新沂市西南邊緣,京杭大運河及駱馬湖交匯處;與宿遷、睢寧、邳州三市縣相連。窯灣古鎮歷史上溯于春秋,自公元618年唐朝建置,已有1300多年歷史。古鎮西依大運河,東臨駱馬湖,三面環水,為南北水運樞紐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水運的興盛帶動了窯灣工商業的迅速繁榮,在清至民國的鼎盛時期,古鎮設有8省會館和10個國家商業代辦處,美、英、法、意大利等多國商人和傳教士來窯灣經商傳教。鎮上錢莊、布莊、當鋪、商鋪等各種店鋪作坊360余家。古鎮主要景點:吳家大院、趙信隆醬園店、中國典當博物館、窯灣民俗博物館、大清窯灣郵局、江西會館、山西會館、蘇鎮揚會館、天主教堂等10多個景點。窯灣古鎮素有“東望于海,西顧彭城,南瞰淮泗,北瞻泰岱”之說,號稱“黃金水道金三角”、“蘇北水域勝江南”之美譽及“小上![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亚洲欧美在线观看三区 |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久久精品 | 五月综合激情国产 | 亚洲国产成久久综合片 | 日本在线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