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旅游

江蘇省A級景區名錄

蘇州何山公園
  -公園位于姑蘇城外寒山寺西側兩公里-山麓,占地面積296000平方米,臨近水域面積150畝,海拔高度63.8米,與獅子山、蘇州樂園相隔1公里。-原名鶴阜山,是鳥類、仙鶴棲息的地方。南朝時梁代何求棄官隱居于山頂上,后弟何點也隱居山上。兄弟二人死后葬于此山。后人為紀念二人就改名-,-之名也由此而來。-公園雖然面積不大,但自然資源豐富,綠化面積占整個公園90%以上。公園除了保護原有的自然生態環境以外,逐年投入資金進行新的發展和改造。目前已形成桂花林、香樟園、栗樹坡、楊梅林、梅花塢、江南竹林等頗具一定規模的綠化區。有人把-一年四季的景象作了以下描繪:陽春三月,新葉競放、梅花盛開,滿山穿紅著綠,如入仙境一般;夏日炎炎,棲息林蔭、品茗弈棋,涼風習習舒心懷;秋高氣爽,滿山桂花散芬芳,栗子掛滿樹梢彎;冬日掛……[詳細]
宿北大戰紀念館
  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地處宿遷市區幸福路,位于馬陵公園內。1978年建成,建筑面積1920平方米。館廳展覽內容共分兩大部分,分別是宿北大戰資料陳列,共有10個展廳,展出圖片、畫面、實物和革命文物計930余件;宿遷地區革命斗爭史料陳列及擁軍支前資料陳列,占兩個展廳,陳列展品305件,是集瞻仰先烈、學習革命歷史與旅游休憩為一體的旅游勝地。地址:江蘇省宿遷市城區幸福路185號中心廣場北端郵編:223800公交線路:1路、106路營業時間:周一至周五9:00-16:00票價:免費咨詢電話:0527-81002776投訴電話:0527-81002776……[詳細]
宿遷市博物館
  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宿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一座地方綜合性歷史藝術類博物館。博物館占地約為7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仿漢式建筑,共分四層,負層為停車場和文物庫房、文物修復室、文物數據采集室,一層為基本陳列和公共空間,二層為臨時陳列,三層為學術報告廳和辦公區域。主展廳面積2500平方米,陳展主題為“宿遷文明發展史”,館藏文物近3000件(組),其中一級文物9件(組),二級文物31件(組),三級文物111件(組)。地址:江蘇省宿遷市黃河南路188號郵編:223800公交線路:游1路、游2路、808路、803路、302路、301路、109路、53路、52路、101路、火車站專線2路營業時間:9:00-17:00票價:免費咨詢電話:0527-84327012投訴電話:0527-8……[詳細]
古黃河水景公園
  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位于發展大道、環城西路、環城北路和駱馬湖路的圍合區,總占地面積85公頃,其中水域面積34公頃,是以古黃河風光帶為景觀特色的旅游景區,充分展示水文化、黃河文化,具有濱水旅游、體育休閑、應急避難和商務接待等四大功能。景區主要景點有水景園廣場、四屆市委紀念林、十六大紀念林、棋苑、應急避難場所、凝嵐峰,還建有聯通橋等24座景觀橋梁、凝翠閣等7座亭閣、雨谷島等12座島嶼、凝緣棧道等3條沿河棧道、迎駕碼頭等3個游船碼頭。地址:江蘇省宿遷市駱馬湖路166號郵編:223800公交線路:304路營業時間:全天票價:免費咨詢電話:0527-84366551……[詳細]
沭陽南湖公園
  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公園占地總面積1193畝,建有南湖、中國(沭陽)花木博物館、三維立體畫藝術館、兒童游樂園、觀景亭、崇孝苑等主要景點。其中南湖面積442畝,由中心湖泊和西側景觀河兩大水體組成,中心湖泊是依據低洼地形挖掘而成,水體面積272畝,整個水面及湖心島均按沭陽版圖形狀設計,建有中國(沭陽)花木博物館,島上廣植沭陽縣花——石榴花。彎彎曲曲優雅的公園小路,一派和諧的生態美景,給南部新城新添城市亮點,給花鄉沭陽帶來綠景。地址: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學院路郵編:223600公交線路:108路營業時間:8:00-20:00票價:免費咨詢電話:18360276195投訴電話:18360276195……[詳細]
無錫長廣溪濕地公園
  長廣溪濕地公園地處無錫太湖新城,西依山軍嶂山、雪浪山,南接太湖,北通蠡湖,是連接太湖和蠡湖的生態廊道,被喻為太湖、蠡湖之腎。濕地公園總長10公里,占地約260公頃,其中水面約80公頃,構成山丘—濕地—河流—湖泊融合一體的景觀格局,自古以來就具有水鄉澤國、水鳥天堂的濕地自然風貌,2005年5月,成為國家建設部首批公布的九個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之一。長廣溪濕地公園屬淡水河流濕地,也是無錫市目前單個用地面積最大的濕地公園。濕地公園內共種植288種植物,擁有鳥類8目19科89種,水生生物38種。濕地對水質的凈化、物種的培育呵護、氣候的調節發揮重要作用,保護濕地,保護地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長廣溪濕地公園是一座集生態、休閑、科普、人文為一體的國家級生態濕地公園。該公園充分利用生態凈水系統改善水質,溪邊湖畔……[詳細]
無錫雪浪山生態景觀園
  雪浪山生態景觀園位于無錫雪浪街道緣溪道,南瀕太湖,西臨梅梁湖景區,占地面積5000畝,2006年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由生態景觀和歷史人文景觀兩大部分組成,是一個集旅游、休閑、度假、健身、教學于一體的風景區。無錫歷史上第一位狀元蔣重珍,曾于幼年時在雪浪庵譚云閣中讀書,并在山麓其故居開課授徒,故把宋代書院稱之為蔣子書院。書院中陳列的科舉文化館、茶文化館為錫城獨有。蔣介石先生偕宋美齡女士曾三次來雪浪山,登蔣子閣緬懷同宗先祖蔣重珍。康乾盛世雪浪山茶定為貢茶,與八德龍潭水同為貢品。乾隆帝曾留下“色青不渾濁,芳香不刺鼻,味濃不燥喉,形小不浮面”的好評。山頂御茶樓為標志性建筑,登樓可觀滔滔太湖和粼粼蠡湖。東麓橫山寺為宋代古剎,規模宏偉,香火正旺,是著名的宗教場所。游客春日踏青登高、觀花采茶,夏日品……[詳細]
灌南人民革命紀念館
  灌南人民革命紀念館建成于二〇〇六年四月,為兩層仿古建筑,總投資500萬元,占地面積1500余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860平方米,布展面積2800平方米,紀念館設9個展廳,陳列著各種珍貴圖片資料582張、實物220件,一樓集中展示1928年至1949年期間灌南人民革命斗爭的壯麗畫卷。二樓突出展示灌南人民的杰出代表惠浴宇、周惠等老一輩的革命生涯和光輝業績。灌南是革命老區,共有革命烈士1208名。2009年按照省民政廳和市民政局的要求,我縣啟動實施“慰烈工程”,把全縣散葬多年的烈士墓集中安葬到縣烈士陵園。分布在我縣各鄉鎮的散葬烈士墓共有531座,整個工程共建成烈士墓514座,搬遷散葬烈士579名。其中有名烈士墓504座(含紅軍墓),安葬504名;無名烈士墓10座,安葬75名。和烈士后代(親屬)簽訂搬……[詳細]
周莊生命奧秘博物館
  周莊生命奧秘博物館是由“中國塑化第一人”隋鴻錦教授及其團隊傾力打造的全球唯一的生物塑化標本展覽館,2014年10月對外開放,位于“中國第一水鄉”周莊,總投資2.2億元。現為中國解剖學會國家級科普基地。生命奧秘博物館的可看性和科普性贏得了展覽界和學術界的廣泛認可,央視一、央視十、香港陽光衛視、遼寧省和大連市電視臺等眾多媒體連續多年跟蹤報道,亦曾被評為紐約市最值得看的十大展覽項目。館內藏品均由生命奧秘博物館采用生物塑化技術制作,該技術通過真空物理過程,利用活性高分子多聚物對生物標本進行浸滲,替代生物組織中的水分和脂類,使其塑化,將組織如真實活體般保存下來,它將藝術與解剖科學充分融合,每件展品猶如鬼斧神工般讓人驚嘆不已。塑化標本具有干燥、無毒、無味、可觸摸等特性,并具有極高的教學、科研和科普價值。……[詳細]
中國棉花博物館
  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占地總面積35畝,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其中主館面積3200平方米,棉花科研玻璃溫室800平方米。展館主要展示棉花與人類、棉花與經濟、棉花與中國、棉花與世界、棉花與泗陽的主題關系,體現科學性、權威性、文化性,注重互動與體驗,是中國首個以棉花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地址: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原種場境內迎賓大道南側郵編:223700公交線路:83路營業時間:上午 8:30-11:30下午14:00-17:30票價:免費咨詢電話:0527-85271929投訴電話:0527-85272797……[詳細]
431、吳江圓通寺 AAA
吳江圓通寺
  圓通寺位于吳江市區西郊,在朱家圩和曲尺灣之間,占地近百畝,西依仲英大道南段,東與吳模小區相接,北靠體育路,南臨江厙路,俗稱“大廟”、“吳模廟”、“十樣景廟”。據吳江縣志書記載,該寺始建于宋淳熙年間,大約就是公元1174年—1189年之間,元代至正年間、明代洪武初年、清代康熙年間多次修箿、擴建,頗具規模,曾一度香火旺盛,佛事頻頻,據說被佛教界尊奉為“蓮宗十三祖”的蘇州靈巖山寺印光法師也曾來圓通寺講經。抗戰期間,因戰亂影響,寺院開始破落,僧人逐漸離寺。抗戰勝利后,稍有回升,佛事活動繼續舉行,每年清明前后,當地都會舉行廟會。再到后來,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各類活動也廢止。本世紀初,經吳江區有關部門批準,進行復建。現圓通寺占地60余畝,建筑面積19000平方米,建有牌樓、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藏經……[詳細]
常陰沙生態農業度假區
  大繁于城市,大隱于村野,遠離喧囂浮世,盡在港城后花園。常陰沙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總面積37.5平方公里,擁有耕地3.8萬畝,自2012年始“農業”與“旅游”并行發展,規劃常陰沙生態農業旅游區,2013年獲評江蘇省四星級鄉村旅游點,2014年獲評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春有常陰沙油菜花節、短程迷你馬拉松賽、自行車團體賽、美麗鄉村健康行活動,秋有金秋鄉村歡樂游、蘇州鄉村旅游“駕”年華活動等。景區始終堅持以“江南水鄉、田園風光、現代農莊”為發展理念,以“鄉、野、田、趣”為風格神韻,力求突顯原汁原味的江南風情,打造極具“江南水鄉品質、農事采摘情趣、知青文化懷舊、生態農業休閑”的旅游特色。常陰沙生態農業旅游區東臨長江,與南通隔江相望,集餐飲住宿、商務會議、休閑娛樂、燒烤垂釣、采摘觀光、度假療養為一體的濱江風……[詳細]
蘇州市青少年科技館
  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動中心坐落在吳江區中山南路與體育路交匯處,占地30300平方米,建筑面積23000平方米,總投資約1.2億元,分設科普展示活動區、文化藝術培訓區、大型活動與學術會議區和辦公服務區。活動中心的特色是兩館合一。科技館館內總設備投資約2000萬,其中有85%的展品是互動的,在全國科技館展品互動比例中是最高的,它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生動地反映了經典的科學原理及技術應用。活動區分設科技活動展覽館、天文臺、數字球幕影院、4D動感影院、兒童樂園等五個部分。場外有紅領巾廣場和國防教育園。里面的140多件科技展品,以高科技含量、高互動性、高趣味性緊緊抓住了青少年的心,有效地推進了科學知識在廣大青少年中的普及。在一百四十多件展品中,其中八件是科技館的鎮館之寶,分別是巨型球鐘、絢光豎琴……[詳細]
昆山城市生態森林公園
  昆山城市生態森林公園位于昆山市西北部距市中心4公里處,總面積3150畝,是一個免費向公眾開放,具有城市濕地保護與恢復、生態旅游度假、科普科研等功能的大型城市濕地公園,先后被授予了國家3A級旅游景區、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昆山首家健康主題公園等榮譽稱號。昆山市城市生態森林公園主要景點有:濕地水生植物園、濕地凈化演示區、濕地保護與恢復區、農耕文化館與農作物展示區、百草園、梅園、竹園、牡丹芍藥園、鳥島等。園內栽有各類植物387種,120余萬株,通過園內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展示,公園已成為昆山城市綠肺,還為游客提供了富于野趣的休閑科普體驗。景區地址:江蘇省蘇州昆山市馬鞍山西路乘車線路:昆山市內乘117、118、119、138、20、旅游6號等路公交在森林公園站下車即到。地址:蘇州市昆山市……[詳細]
錢穆錢偉長故居·懷海義莊
  懷海義莊位于江蘇無錫市鴻山鎮七房橋村,是目前江南地區保存下來為數不多的傳統民間慈善機構之一,占地面積約450平方米。“懷海義莊”起先是七房橋村族內長輩聚會的地方,后來改為義莊。乾隆在1739年下令嘉獎義莊,并頒布法令禁止轉讓宗族財產,義莊才得到保護與發展。其宗旨是“救災周急、恤孤矜寡”。族內凡孤寡鰥獨者均能領到義莊的錢糧,貧困學子都能在義莊的資助下上學。懷海義莊為錢令希的族人所創辦,已有500年歷史,是目前江南地區保存下來為數不多的傳統民間機構之一。現在負責人是錢煜,他是無錫市錢繆研究會理事,與錢令希為同輩兄弟。錢氏為無錫望族,始祖為吳越國王錢繆,因平息叛亂,唐昭宗特設鐵券,“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刑。”按錢氏家譜記載,錢令希為錢繆的第36代傳人。錢氏獲此鐵券后,視為傳家之……[詳細]
鶯湖文化旅游區
  鶯湖也叫鶯脰湖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平望鎮。相傳是吳越春秋時范蠡所游的五湖之一,以其形似鶯的脰(脖子)而得名,湖中有一個小島,名平波臺,由道人周妙圓修筑于明天啟六年(1626),以前,拜佛燒香船只凡途經鶯脰湖者大多要上此臺來進香,“平湖秋月”、“鶯湖夜月”之美稱不脛而走。元代趙時遠有詩曰:鶯去湖存事渺茫,梵宮占斷水云鄉。四圍煙樹畫圖闊,六月橋亭風露涼。遠近征帆歸別浦,高低魚網掛斜陽。翠微深處一聲笛,驚起眠沙白鷺行。在平望這塊豐腴的土地上,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鶯豆湖穿平望而過,碧波蕩漾了幾千年,哺育的一代又一代平望人,是平望的母親湖。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有先人在這里繁衍生息,并留下了良渚文化和馬家浜文化遺址,燦爛的文化造就了富裕的平望,從這里先后走出了周用、朱天麟、殷兆鏞、潘檉章……[詳細]
大白蕩城市生態公園
  大白蕩城市生態公園位于滸墅關開發區,東臨312國道,南到鴻禧路、北至大同路、西鄰同禧路,規劃總面積50公頃,其中水面10公頃。規劃以生態為底、水為中心,通過功能分區將現代文化、古吳文化、水文化和諧融合。公園分為五大功能分區:公園中央為生態水域區、東板塊為公園生態景觀區、南板塊為公園休閑活動區、北板塊為公務及商務活動區、西南板塊為綠化隔離區。水為肌理,創建和諧生態山水環境。大白蕩公園水系西接陽東河、南連白馬澗、向東流入京杭大運河,與陽山山系延伸到平原的綠廊連結成串。公園設計運用生態凈化原理,在既有生態水域構架下,通過改造水岸皮層、增設水域浮島浮田等工程提高水的含氧量,并有效增加生物棲地。在提升景觀效果同時,提高該區域的水質量。現代與古吳文化的結合,做足水章。景點以蘇州人文歷史與景觀特質為創作元……[詳細]
南京幕燕濱江風貌區
  幕燕濱江風貌區位于南京長江大橋和二橋之間,主脈幕府山,依城面江,山體上下人文史跡眾多,林木資源豐富,石灰巖溶洞地貌獨具特色,是反映南京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特色的濱江風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彰顯南京城市山水城林及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特征的典型區域之一。南京幕燕濱江風貌區地處北溫帶和亞熱帶之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4°C,雨量充足,年平均降雨量為800—1000毫升。風貌區內植被茂盛,品種豐富。山林以人工林為主,天然次生林為輔。林木多為常綠針葉與落葉闊葉混交型。人工營造常綠針葉樹種有黑松、雪松、馬尾松等,落葉樹種有石榴、柿樹、毛竹等。天然次生林樹種有青檀、黃連木、刺槐、銀杏樹、樸樹、梨樹等。林下灌木有野薔薇、麻葉繡球、竹葉椒、牡荊、石楠等。地被有書帶草、紫花地丁、車前草、野決明等。藤本有薜荔、常……[詳細]
灌云縣烈士陵園
  灌云縣烈士陵園建于1958年,占地30余畝,是西山公園的一部分。陵園坐落于大伊山西麓,南、北、西三面為山峰環抱,東面則鳥瞰縣城。依山勢建成兩個坡段,用花墻隔為兩院。前面正中聳立著氣勢恢宏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上鐫原國家內務部長、中國革命“五老之一”謝覺哉同志的親筆題詞:“與日月同光”。碑前草坪如茵,是人們悼念先烈的-場地。碑側的高大龍柏四季常青,猶如忠實守靈的衛兵。前院兩側建有陳列廳。北廳存放著37位烈士的業跡和遺物,南廳存放著悼念烈士的挽聯、幀幅等。后院為烈士墓地,先后安葬14穴、20位先烈,其中有老紅軍王榮江、縣大隊副郝光勝、伊山區委副書記任樹云、民主人士吳辟初等知名烈士,還有玉蟾山戰斗無名英雄七烈士等。整個陵園松柏疊翠,莊嚴肅穆,是一方飽浸人民深情的革命紀念地。該園1995年被縣委、縣政府……[詳細]
440、炮車古栗園 AAA
炮車古栗園
  炮車古栗園 古栗園位于邳州市炮車、陳樓兩鎮交界處,占地一千余畝,老板栗樹約有一萬余株,樹齡約300年。古樹之多,樹齡之長,是蘇北地區少有的,極其罕見的實生栗子園。 老栗樹植于乾隆年間。據傳一次乾隆下江南,途經此處,御鞋踩在軟軟的白沙上,甚是歡喜,但看到莊稼枯黃,百姓疾苦,又非常的痛心。于是召集身邊的隨臣商議,分管農業的大臣就獻上一策,此沙土地只適宜栽植果樹,惟有廣植果樹才可解民之疾苦,尤以栗子、沙梨最佳。乾隆爺就下了道諭旨,速從北方調撥來上萬株栗子苗和梨樹苗,分發給各家各戶,各自植于白沙地之上。由此造就了炮車果園這一地名,也就有了現在的果園村。近三百年來,因有果樹,果園百姓豐衣足食。由于老梨樹皆以伐光,現在就變成純正的栗子園了。 老栗樹枝繁葉茂,遮天蔽日,進入園中很難辨清南北,……[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在线播放对白太大了 |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 日韩gv国产gv欧美旡码 |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一区二区 | 伊人精品青青草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