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芒碭山漢文化景區AAAAA 芒碭山旅游區是一處集山水觀光、文化品賞、生態休閑于一體的國家AAAAA級景區。景區區位優勢明顯,連霍高速與濟祁高速穿區而過,鄭徐高鐵永城北站距離景區僅3.5公里。芒碭山漢文化景區位于位于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的河南省永城市,距連霍高速永城出口僅1公里,是豫東邊陲的一處新興的漢文化旅游勝地。景區面積十四平方公里,由十多座小山組成的小型山群。在蒼茫的豫東平原上,這惟一的山群,猶如凌空落地的“仙女”,清麗脫俗、風姿綽約,美麗動人。2002年被納入河南省“0一線”的黃金旅游帶。09年被列入河南省文明旅游風景區。被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授于“中國國際最具發展潛力的旅游景區”。芒碭山旅游區面積為14平方公里……[詳細] |
![]() | 日月湖生態旅游景區AAAA ![]() 日月湖生態旅游景區建設起源于對采煤沉陷區的綜合治理,屬全國礦山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治理示范工程,是永城市委市政府創新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模式而打造的高端生態休閑旅游區和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它地處永城市新城區、老城區和產業集聚區之間,總規劃面積為24平方公里,其中包括6平方公里水面、6平方公里的綠地、6平方公里建設用地和6平方公里生態農業用地。景區于2009年12月28日開工,計劃總投資為10億元,其中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治理示范工程資金3.86億元,永煤集團3.6億元,省地質環境治理資金9133萬元,地方財政配套資金1.63億元。整個工程分為四個工期,目前正在進行三期工程,截止目前已完成土方2500萬……[詳細] |
![]() | 淮海戰役陳官莊地區殲滅戰烈士陵園座落于河南省永城市陳官莊,始建于1963年,占地約200畝。1974年陵園進行了第一次改擴建,投資800萬元,先后建了24.6米高的烈士紀念碑、720平方米的淮海戰役紀念館、500平方米的烈士事跡陳列館和1萬平方米的烈士墓地。從2007年到2012年,陵園進行了第二次改擴建,投資8000萬元,陸續建設了烈士公墓(包括600平方米的烈士遺骨地宮、10.5米高的標志碑、200米長的烈士名錄墻,12位著名烈士雕像)、9160平方米的淮海戰役陳官莊地區殲滅戰紀念館、730平方米的紀念碑碑廊(東側碑廊內安裝著340平方米《淮海大戰》花崗巖浮雕,西側碑廊安裝著320平方米《……[詳細] |
![]() | 太丘生態民俗文化旅游景區AAA 太丘生態民俗文化旅游景區位于河南省永城市太丘鎮。景區地處黃淮平原,位于永城西北25公里處,西隔永城境內最大河流-沱河的左岸支流虬龍溝。此外景區鏡內河網密布,夏季雨量集中。景區地勢平坦,輪廓呈長方形,土質為青沙兩合土,有“銀太丘”之稱,春秋時設太丘邑,兩漢改為敬丘侯國,東漢明帝改設太丘縣。1960年太丘人民公社成立,1982年改為太丘鄉,2007年12月12日撤鄉設鎮。景區人杰地靈,物華天寶。“景區八景”聞名遐爾。名勝古跡眾多,太丘學院、陳廟霜松、老君堂、西漢文帝丞相陳平墓、北宋魯國公曹彬墓、淮海戰役太丘戰斗烈士墓、太丘縣老城墻遺址、文冠樹等,聞名遐邇。……[詳細] |
![]() | 演集鄉村旅游景區AAA 演集鄉村旅游景區位于永城市演集鎮時莊村。時莊村位于國家生態鎮、全國文明鎮、河南省鄉村振興示范鄉鎮演集鎮北部,轄4個自然村8個村民組,自然景觀優美,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村內有關公飲馬泉、赤龍泉、老土廟等歷史古跡,流傳有坐井觀天、文武狀元等民間故事。明代以來,該村傳承“誠信、忠義、和善、奉獻”的精神,崇尚儒學,教化子弟,文化底蘊深厚。關公飲馬泉、桃園結義亭、忠義亭、澮濱書院、曲水流觴、文化長廊、尚義街、影視城、秋林藝術館、民俗體驗館、生態觀光園等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景觀,令人流連忘返。該村因產業特色明顯、基礎設施齊全、服務功能完善、帶動作用明顯,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現已成為小有名氣的鄉村旅游……[詳細] |
![]() | 商丘崇法寺塔AAA ![]() 崇法寺塔,位于永城市老城東北角烈士陵園內。據清光緒《永城縣志》記載:“崇法寺……創建在唐以前,紹圣初建塔,高數丈”。現寺已無存,僅剩此塔。據史書記載和塔內地宮石、磚刻文可知,該塔始建于宋紹圣元年(1093年),塔成于紹圣五年(1098年)。崇法寺塔是一座樓閣式仿木構式磚塔,平面呈八角,九層,通高34.6米,分外壁、回廊、塔心,每層內部構造各異,塔內走道用磚石混和砌成。1984年4月至1985年5月由河南省文物局拔專項維修經費10萬元對其進行了徹底維修,基本上恢復了古塔的原貌。塔的基座為八角形,高1.6米,周長24米。第一層,東、南、西三面辟圭形門,門內小室互不相通,均用十層疊澀磚砌成四角攢尖的……[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