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晉中市旅游

晉中市4A級風景區介紹

靈石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靜升鎮(2003年被命名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距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35公里、介休綿山4公里、十八羅漢頭像海外回歸故里資壽寺2公里,是山西省近年來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為優勢,推出的一條精品旅游線路。同蒲鐵路、108國道縱貫縣境,大運高速公路靈石出口處距王家大院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歷史上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靜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先后建成。建筑規模宏大,擁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別被喻為“龍”、“鳳”、“龜”、“鱗”、“虎”五瑞獸造型,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現以“中國民居藝術館”、“中華王氏博物館”和“力群美術館”開放的紅門堡(龍)、高家崖(鳳)、崇寧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間,面積8萬平方米。高家崖、紅門堡、崇寧堡三組建筑群比肩相連,皆黃土高坡上的全封閉城堡式建筑。外觀,順物應勢,形神……[詳細]
2、常家莊園 AAAA
常家莊園
  山西榆次常家引,以財取天下之抱負,逐利四海之氣概,制茗于武夷山,扎莊于恰克圖,拓開萬里茶路,經銷蒙俄北歐,綿延二百余年,遂成富甲海內之晉商巨賈,中國對俄貿易之第一世家。常家事業長盛不衰之原委,就在于該族深謀遠慮,居富思危、課子苦讀、家學淵源,代代恪守“學而優則賈”的家訓,源源將優秀的文化人才輸送到商界,經商集團保證了持久精英,縱橫捭闔,將儒家思想與倫理道德完美地體現在經濟意識與經營活動中,實現了經濟理性與道德理性的合一,遂成清代馳名中外之儒商望族。作為堅持“學而優則賈”的儒商世家,常家非常重視子弟們的學術教育,家族中既有進土、舉人、秀才,又不乏書畫名家。除了深邃的儒文化內涵外,這里的藝術含量也很高。分布于各個大院的門式、窗飾、彩繪、匾額、楹聯、磚雕、木雕、碑刻法貼等堪稱晉商文化精品。如果說喬家大院使山西的大院文化首次為國人知曉,那么常家莊園則把大院文化帶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位于太原東南晉中市榆次區的常家莊園,是清代晉商巨賈常氏一族的私家莊園。高大的堡門坐西朝東,名為郭艮吉,門外有條環……[詳細]
3、平遙雙林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平遙雙林寺
  雙林寺(第三批國保)時代:明地址:平遙縣城西南6公里橋頭村雙林寺原名中都寺,因平遙縣古時曾為“中都”城而得名。寺創建年代待考,據寺內現存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姑姑之碑》記載,中都寺創建于北齊武平二年(571年),后毀于兵火,宋時修葺一新,并取佛經上“佛陀雙林入滅”之說,更名為“雙林寺”。以后明景泰、天順、弘治、正德、嘉靖及萬歷年間予以重建,清道光、宣統年間曾進行過多次葺補。現存建筑多為明代建造,塑像亦多為明代作品。寺院坐北朝南,建在3米多高的土臺基上,四周圍以夯土高墻,形成寺堡,建筑面積3711平方米。寺內布局完整,有兩條軸線,經堂、禪院在東,寺宇殿堂居西,由三進院落組成。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堡門、天王殿、釋迦殿、大雄寶殿和佛母殿。前院兩側為羅漢殿、地藏殿、武圣殿、土地殿,釋迦殿兩側有鐘、鼓二樓對峙,中院寬闊,千佛殿和菩薩殿左右對稱。寺內大小10座殿宇內,滿布塑像。大者丈余,小者尺許,共計2052尊,完好者1500余尊。明代所塑之像居多,少數為清代重粧。雙林寺的彩塑大都屬明代作品……[詳細]
4、平遙鎮國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平遙鎮國寺
  鎮國寺坐落于山西省平遙縣縣城東北的郝洞村。鎮國寺原名“京城寺”,始建于五代十國時期北漢天會七年(963年),明清時寺廟頹敗。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仿照原樣重修了寺內的主要建筑萬佛殿。寺院分前后兩進院落,布局嚴謹。山門內是天王殿,內塑四大天王,左右鐘鼓樓對峙分布。前院正中為萬佛殿,東西兩廊內有二十余通石碑,大多是記載寺院歷史的。后院有觀音殿、地藏殿和三佛樓。除了觀音殿外,各殿均有塑像,比例適度,面型端莊秀麗,隨其內容的不同,各具特色。三佛樓內兩山墻上繪有釋迦故事的壁畫,構思超凡脫俗,景物清晰,人物傳神,是明代壁畫的上乘制作。萬佛殿是寺中最早的建筑,大殿脊榑下有題記“準大漢天會七年歲次癸亥叁月建造”。佛殿深廣各三間,平面近方形,單檐歇山頂,出檐深遠,斗拱總高超過柱高的三分之二,十分罕見。殿內梁架施六椽栿兩層,上邊設有四椽栿和平梁,形制古樸,雄渾莊重。殿內的雕塑頗具藝術價值,共有一佛、二弟子、四菩薩、二天王、二供養菩薩,共計十一尊佛像,均面形豐潤,身軀微曲,保留有五代時期的造型特征。萬佛殿……[詳細]
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
  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景區位于革命老區左權縣麻田鎮,距左權縣城45公里,距山西省會太原195公里。是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4A級旅游景區。目前,景區分八路軍總部舊址和八路軍總部紀念館兩部分。總部舊址占地總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于1980年對外開放。2011年以來,投資2000余萬元,本著“修舊如舊、以期恢復四十年代抗戰時期舊貌”的理念,對總部大院、鄧小平舊居、左權舊居進行了修繕,并對中共中央北方局、野戰政治部、后勤部、北方局黨校、魯藝學校、《新華日報》報社等舊址進行了恢復,讓游客真切體驗和感受到當時八路軍的真實抗戰生活。2007開工建設,2012年9月竣工的紀念館總投資1.2億元,是山西省紅色旅游景點中展覽路線最長、文物實物最多、內容最全的專題紀念館。紀念館位于麻田鎮上麻田村西山腳下,與麻田總部舊址相互呼應、融為一體,是集教育、旅游觀光為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占地總面積7.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400平方米,展陳面積達3800平……[詳細]
6、大寨景區 AAAA
大寨景區
  聞名于世的大寨,位于太行山西部,山西省東側,物華天寶,人文薈萃,風景秀麗,是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山西省著名特色旅游景區、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十大名村”之一,大寨展覽館是全國第二批紅色景點。山負虎踞龍盤之雄,水占含華毓秀之勝的省級大寨森林公園,松濤淺唱,秀色四季,諸美迭見,亭臺廊榭和自然景觀水乳膠融,宛若天成。大寨是舉世無雙的世界名村,人文名勝得天獨厚。眾多的中央領導,軍界將領,社會名流及五大洲政壇要人曾到大寨參觀訪問,七溝八梁一面坡留下了他們的足跡身影,特殊的文化沾潤使大寨益發顯得詩意蔥蘢,魅力無窮。大寨是華夏農業文明的佳作名篇。首戰白駝溝、三戰狼窩掌、奮力戰洪災、三不要三不少、搬山填溝造平原、科學種田等至今膾炙人口,留下史跡斑斑。團結林、知青林、紅碑、軍民池、周恩來紀念亭、虎頭山標志石、大寨全景、墓園、賈進財墓地、郭沫若詩魂碑、孫謙紀念碑、團結溝渡槽、大寨文化展示館、大寨展覽館、大寨村標樓、大柳樹、-故居、大寨生態園等眾多特色景點構成了全國著名的紅色旅游景區,這里旖旎動人的精……[詳細]
7、平遙城隍廟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平遙城隍廟
  城隍廟位于平遙城內城隍廟街中段,整個廟群坐北朝南,總占地7302平方米,前后共四進院落。它是一所規制齊全,宗教、歷史文化、內涵豐厚的道教廟觀,除正殿和寢宮外,主要由六曹府、土地祠、灶君廟、財神廟四大部分組成。布局規整、層次分明、氣勢宏偉、風格別致。臨街廟門之外,是寺廟標志性建筑--高大的木結構牌樓,為四柱三門十一踩斗拱規制的歇山頂建筑。牌匾額書城隍廟三字,系當地著名書法家趙望進先生之筆。背面楷書威靈百里四大金字,配有青石獅和拴馬柱,柱上題善游此地心不慚,惡過吾門膽自寒,直接道出了城隍廟宗教文化的主題。山門廊下正墻書善惡報應四個碩大楷書,增加了森嚴肅穆的氣氛。山門兩側下塑有相對而立的神馬兩匹,精神抖擻,有馬童挽牽,傳說為城隍爺出巡城廓時的坐騎。而在山門廊下東西兩墻繪有守門神神荼、郁壘的巨大畫像,堅甲利刃,相當威風。在城隍廟的第二進院落兩棵三百多歲的老槐立于院心。古樸蒼天,枝繁葉茂。前院正面是戲樓背面,但由于戲樓為回廊式重檐歇山頂結構,戲樓背墻兩側各開六角窗一個,中間為懸山式街門樓,門樓往里……[詳細]
平遙文廟學宮博物館
  平遙的文廟,又名文廟學宮,建于唐貞觀初年,其中大成殿為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重建,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至今保持原貌,這是我國現存各級文廟中歷史最悠久的文廟,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文廟建筑群。文廟,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祭孔、尊孔以及辦學的廟堂。從公元前478年開始修建孔廟以來,唐宋尊孔之風日趨繁盛。至明清兩代,孔廟建筑與祭祀已成定制。文廟成為在中華大地上最具文化特征的祭祀建筑系統,是除皇家建筑之外結構布局最嚴謹、氣勢最雄偉的古代建筑群落,是中國古代精神世界的皇宮。平遙文廟位于平遙古城內東南隅,是古城內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氣勢最雄偉、形制最典型的一座,是我國華北地區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座文廟。它座北向南,占地面積40580平方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選址、建筑風格、殿堂配置是儒家禮制思想在建筑上的集中反映。文廟的殿宇規模宏敞而布局莊嚴,內涵豐富而層次井然。廟區紅墻灰瓦,宛如帝王宮殿,充分反映了漢民族歷史中崇儒重……[詳細]
日升昌舊址(中國票號博物館)
  日升昌票號位于平遙古城中的“大清金融第一街”——西大街的繁華地段,始創于1823年,它是中國第一家票號,也可以說,這里是中國第一家銀行,當時的經營網點幾乎遍布整個中國,而如今日升昌已成為中國票號博物館,保留了一些當時經營所用的實物資料,向人們展示著中國古代銀行業的輝煌歷史。日升昌票號的前身是“西裕成顏料莊”,總莊設在平遙,并在北京崇文門外設有分莊。清朝嘉慶(1796-1820年)末年各地間貨幣流通量大增,而過去運輸白銀的方式由于很不安全,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西裕成顏料莊首先在京、晉兩地間試行匯兌辦法,結果效果很好,便開始兼營匯兌業。清朝道光(1821-1850年)初年,西裕成顏料莊正式更名為日升昌票號。日升昌的院落分為三進,前院為營業大廳,中院為內部的辦公機構,后院屬生活區,游覽線路大致就是從正門處往院落深處步行即可。院落的第一進,是當時的柜臺和賬房;二進(中院)東、西方各建有客房3間,正面為中廳,是當時的匯兌業務室,緊靠著中廳南檐的是當時伙計的住處;當你來到后院,可以看到這里有幾間……[詳細]
10、張壁古堡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位于介休市城區東南10公里龍鳳鄉張壁村,背靠綿山,面對綠野,海拔1040米,周圓1300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整座古堡順塬勢建造,南高北低。從堡北向下俯視,左、中、右各有一條深溝向下延伸。堡南則有三條向外通道,堡西為窯灣溝,峭壁陡坡,深達數十丈。堡東居高臨下,有溝塹阻隔,可謂“易守難攻,退進有路”。堡墻用土夯筑而成,高約10米。堡有南北二門,中間是一條長300米的街道。街東3條小巷,街西4條小巷,由街中向上延伸。北堡門筑有甕城,南堡門用石塊砌成,堡門上建門樓。街道兩側有典雅的店鋪和古樸的民居;幾座廟宇琉璃覆頂,金碧輝煌,點綴在堡內;還有抱柳的古槐和罕見的琉璃碑。到處是古跡勝景,古香古色。古堡地下遍布地道,與堡內四通八達。地道為三層立體,高層距地面僅1米左右,中層距地面8——10米,底層距地面17——20米。各高2米、寬1.5米,土結構,各彎曲迷離,呈網狀結構。堡外北、南面溝中有洞口,既可作為進出口,又可用作哨卡。道內留存有氣孔,通于溝塹外,還有隔井直下三層底部。堡內現有水井6眼……[詳細]
協同慶票號(中國錢莊博物館)
  協同慶票號在咸豐六年(1856)創立于平遙南大街。該號財東是榆次聶店王家和平遙縣王智村米家。協同慶共有五院。一院分:攬柜房、總帳房、埠際帳房;二院分:營業廳、埠際信房;三院分:協理房、祭祀房、經理房;四院是員工的生活區;五院是金庫所在。票號舊址于2000年10月開始全面復修整理,現已開辟為“協同慶博物館”。同時,又將原客房科學地加以改造,保留其古色香風貌,增添必要的現代設施,共有標間56間,中高檔設施,還有具有北方民俗風味的土坑窯洞,環境優美,舒適典雅,成為游、購、娛、住的綜合性賓館。餐飲部設有地方小吃108種,游客可以在下塌的房間內品嘗到正宗的地方風味小吃。協同慶錢莊博物館內設有30個展室,依托大量翔實史料,運用光、電等現代手段充分展示協同慶耐人尋味的興衰歷史。位于平遙南大街,始創于咸豐六年(1856),歇業于民國二年(1913年),歷時58年。開業期間,協同慶票號分莊遍布全國,達33個,重點在西北、西南。一首先給各位介紹一下錢莊的情況。錢莊、銀號、票號、賬局、印局當鋪等都是舊時不同形……[詳細]
12、榆次老城 AAAA
榆次老城
  山西榆次古已有之。西周時,部落首領榆罔(其祖為神農氏)的后裔在榆社(山西榆社縣)一帶建立榆州國,榆次因與之相次接屬而得名,戰國時期已經建城。歲月迢遞,榆次老城逐漸消失。從本世紀初起,經過對主要歷史遺跡“外科手術式的拼合”,這座古城終得復活。榆次老城現占地100萬平方米,規模宏大,布局嚴謹。榆次縣衙素有“三晉第一衙”之稱,始建于宋朝,占地2萬平方米,是全國規模最大、格局最全、建筑最巧的縣級府衙。它坐北朝南,左文(吏、戶、禮三房)右武(兵、刑、工三房)、前朝后寢,完整地體現了傳統的禮制思想。其最具特色的是,衙門前立有草白玉石質牌坊,陽面正中“民具而瞻”四個大字赫然在目,意為“你治下的庶人全看著你”。兩側題字分別為“正風”、“敦仁”、“崇禮”、“尚儉”。衙門楹聯也是勸官盡職愛民:“居官當思盡其天職,為政尤貴合乎民心。”我想,封建社會對官吏的這些要求和警戒方式,在今天也不無啟示和借鑒意義。縣衙一側,一般對稱設置城隍廟,縣太爺管理陽間,城隍神執掌陰間,護城佑民,體現了古代“陰陽各司其職,人神共治”……[詳細]
平遙縣衙博物館
  平遙縣衙座落于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來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軸對稱布局,南北軸線長二百余米,東西寬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縣衙遵循封建禮制,左文右武,前朝后寢,中軸線上有六進院落,由外至內依次為:大門、大堂、宅門、二堂、內宅和大仙樓,大堂又叫“親民堂”,內宅又叫“勤慎堂”;東側線上由北至南有花廳、常平倉、贊侯廟、土地祠,常平倉又叫錢糧廳;西側線由南至北有:牢獄、公廨房(遺址)、十王廟、洪善驛、督捕廳,(其中十王廟、洪善驛、馬王廟正在復修,尚未對外開放)整個建筑群主從有序,錯落有致,結構合理,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無論從建筑布局,還是職能設置,都堪稱皇宮縮影,2004年5月19日,第十一世班禪蒞臨縣衙考察時欣然提詞:平遙縣衙古衙之最。要進衙署,需先通過衙署大門,門是登堂入室的必經之所,古往今來,幾乎所有的建筑都少不了門,城有城門,宮有宮門,家有家門,廟有廟門,縣衙作為一級行政機構,在封建社會實際上同時也是……[詳細]
太行龍泉旅游區
  龍泉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左權縣城東南10—35公里處的堡則、桐峪、麻田、澤城四鄉鎮境內,東西5.4公里,南北45公里,公園總面積達36萬畝,有山、水、林、泉、洞、石、寺、廟共87處景點,清漳河和207國道縱貫南北,條件優越。景點介紹根據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的特色,大體可分為四個景區:第一個景區位于公園入口處1公里的龍窯寺周圍12平方公里范圍內。此處群山環抱,林茂草肥,靈泉飛玉,百鳥爭歌。有各類景點26處之多。以始建于南北朝時期,位于懸崖峭壁溶洞內的龍窯寺建筑群為代表,有唐代十龍神廟、龍洞瀑布、滑壁盆景、霧繞-等景觀。龍窯寺巖洞高50米,寬36米,深51米,洞內原有三層院落,依勢建30余間房屋,各有佛像。頂有“一線天”,有字跡若隱若現,稱“神龍顯靈”。早在20年代,美國牧師在此傳教,一住十幾年,并在此地生兒育女。80年代初,他舊地重游,聲稱是他的第二故鄉,并提供了舊日的龍窯寺照片。相傳這里是商朝武成王黃飛虎封神之后的養尊之地,有很多神秘的傳說。寺腳下峭壁上,有靈泉洞,形成20多米高的靈泉瀑布,洞……[詳細]
九龍國際文化生態旅游區
  山西九龍國際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于2003年開始在晉中市榆次區烏金山鎮與太原市小店區結合帶開始建設“九龍國際文化生態旅游園區”項目,2009年榮獲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和山西省服務業“1+10”工程的旗艦項目稱號。現已完成了九龍山莊、九龍滑雪場、CS野戰俱樂部、黃河人家等基礎項目。2010年山西省提出“轉型發展,再造一個新山西”的目標。“十二五”開局之際山西成為國家綜改試驗區,加之大太原經濟圈、太榆同城等戰略發展規劃,旅游業成為全省轉型跨越發展的先導產業則既必要又現實,九龍國際的發展迎來了歷史性機遇。今年9月,九龍國際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與江蘇天發投資有限公司在第六屆中博會上正式簽訂招商引資協議,議定總投資157億元,將項目全新打造成為“山西省旅游集散中心”和“北中國·首席·國際化”的旅游目的地,該項目是本屆中博會中部六省簽約的最大的旅游招商項目,也是山西省“十二五”旅游產業轉型發展旗艦項目。1、項目分為九大板塊:奧龍商業谷、白龍溫泉谷、盤龍會議谷、游龍綜合谷、綠龍田園谷、尊龍休閑谷、激龍運動谷……[詳細]
16、石膏山 AAAA
石膏山
  石膏山,位于靈石縣城東南約35公里,北距太原185公里。石膏山屬太岳山脈,海拔2532米,與介休綿山、沁源靈空山鼎足而立,是省級風景名勝區。風景區總面積約60平方公里,已開發的游覽面積約6平方公里。這里,奇峰疊翠,高人云表,風景奇特。每當春末或初冬,山下已是春雨沙沙,或秋雨綿綿,山上依然是白雪皚皚,蔚為奇觀。沿著婉蜒的山路,順著溪溝流水來到石膏山下,只見山峰高聳,仰不見巔。林木纏天而上,郁郁蔥蔥,不見天日。山上有上、中、下三個溶巖大洞,又名上巖、中巖、下巖。下巖最大,洞內原有寺院,毀于戰火。中巖內有“天竺寺”,現殿宇多已傾圮,僅存木構大殿,門額-有“天竺古剎”四個大字。寺內仍存鐵碑1通和若干通石碑,大都是重修碑記。寺旁有洞,潺潺泉水噴出,稱為龍洞,泉水貫流三洞,叮咚作響。洞旁有鐘泉,鐵鐘置于泉眼之中,故謂鐘泉,其泉水清澈透明,圣潔無塵,四季常流,旱澇不斷,飲之沁人心脾。上巖是石灰巖溶洞,深30米。洞內鐘乳石天然形成各種形狀的動物、植物,還有白衣觀音坐像,旁有溶巖石鐘乳和石筍。縣志記載,塑……[詳細]
17、后溝古村 AAAA
后溝古村
  榆次后溝古村位于榆次區東趙鄉,與壽陽縣相鄰,全村有75戶人家、280多口人,是榆次區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村落,可考歷史可以上溯到唐代。村莊建筑接近陜北窯居,沿河岸依山勢而建,保留了磚窯三合院、四合院、獨立式窯洞等大量古建筑和精美的磚雕、木雕、石雕。村中精巧別致的古戲臺、觀音堂、菩薩殿,堪稱北方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后溝古村位于晉中市榆次區東趙鄉,與陽泉市壽陽縣交界。總面積1.33平方公里,現有居民75戶,251人。最高海拔974米,最低海拔907米,相對高差67米,形成了后溝村溝、坡、垣、灘縱橫交錯的獨特地貌。后溝有村諺云:“四十里龍門河正當中,二龍戲珠后溝村”,后溝村起源無證可考,從考古發現的一塊唐代墓志銘推算約為公元819年,在明朝天啟年間(公元1626年)古碑中記載,“年代替遠,不知深淺”。后溝村古建星羅棋布,神廟系統相當完善。關帝廟、文昌閣、真武廟、三官廟、魁星樓、觀音堂、菩薩殿、山神廟、河神廟、五道廟等18座神廟和1座祠堂依風水而建,按方位而立,將佛教、道教、儒教盡收囊中。后溝古村……[詳細]
18、紅崖大峽谷 AAAA
紅崖大峽谷
  紅崖大峽谷紅崖峽谷景區位于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南部,靈石縣馬和鄉境內,西距靈石縣城20公里,距大運高路靈石出口5公里,與介休綿山風景區和華夏民居第一宅的靈石縣王家大院僅6.5公里之遙,和千年古剎資壽寺有9公里之隔。峽谷景區面積2591公頃。此外,還有雙駝峰、水簾、五子天石、石窯、母子峰、南天門、思過崖、苦干墻等八大景觀,各具特色,景色秀美如畫,是人們休閑度假的首選佳地。紅崖峽谷在太岳山麓,屬太行山系,是中生代燕山運動時期隆起,又經過新生代喜馬拉雅山運動改造形成的山地。其地貌屬大起伏喀斯特侵蝕中山,屬石質山區,地貌類型多樣,距今已有一億余年歷史。風景區內峰巒起伏,逶迤綿亙,山崖陡峭,“U”字形峽谷氣勢宏偉,境內海拔900—2500米之間,最高點牛角鞍高達2566.6米,是太岳山的最高峰,晉中制高點,山西省第五高峰。地勢東高西低,有紅崖底一條主溝。氣候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季風影響較強,四季分明,氣候多變,夏冬長春秋短。年平均氣溫10.7℃,最低月平均氣溫3.7℃,最高月平均氣溫23.7℃。……[詳細]
烏金山狂歡谷
  烏金山狂歡谷是山西烏金山中一顆新的明珠,地處4A級旅游景區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區的中心位置。位于榆次、太原、壽陽三縣市交匯處的罕山之陽;西距太城30公里、武宿飛機場25公里;南距榆次城17公里、山西大學城14公里;北有307國道擦園而過;南臨太舊高速公路“晉中北”出口;中有北山路直通榆次,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烏金山狂歡谷是集乘騎游樂、特技劇場、巡游表演、生態休閑、特色餐飲、主題商店、綜合服務于一體,具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水平的超大型界頂尖主題游樂園。烏金山狂歡谷主題公園,是北山集團用三年時間傾心打造的我國最大的生態主題公園,它也是華北最大的游樂中心、華北最大的綜合主題公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它是山西旅游文化產業開發的鴻篇巨制。榆次烏金山狂歡谷總投資3億元,占地面積53.3萬平方米,由8大主題24個游樂項目組成,和上海迪士尼、北京歡樂谷等眾多城市主題公園不同,烏金山狂歡谷是建在森林公園內的生態主題公園。浪漫的深海漂流,神秘的曠谷部落,刺激的星際嘉年華。在森林和大山之間林立,讓你盡情體驗世……[詳細]
九龍國際文化生態旅游園區
  山西九龍國際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于2003年開始在晉中市榆次區烏金山鎮與太原市小店區結合帶開始建設“九龍國際文化生態旅游園區”項目,2009年榮獲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和山西省服務業“1+10”工程的旗艦項目稱號。現已完成了九龍山莊、九龍滑雪場、CS野戰俱樂部、黃河人家等基礎項目。九龍國際文化生態旅游區內青山環抱,林木茂盛,空氣純凈,景色怡人,是一座集旅游、觀賞、運動、娛樂、體育、度假、拓展為一體的旅游度假山莊。海拔900米,環境優雅,是不錯的天然大氧吧。九龍國際文化生態旅游區位于太原市五龍溝體育訓練基地,園區總占地面積3900多畝,依山傍水,人杰地靈,洋溢著濃濃的黃河人文風情,山莊依托天然的自然資源,開發了九龍國際滑雪場、九龍野外生存拓展基地、九龍高爾夫俱樂部、九龍網球俱樂部、CS野戰俱樂部、九龍越野車俱樂部、水上運動等幾十個項目,現已建成啤酒莊園、CS野戰俱東部、九龍國際滑雪場、黃河人家及各項配套娛樂休閑場所,還有恬靜的飲宴場所、裝飾考究的中西式餐廳,是各類人士旅游、休閑活動的最佳去處。……[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欧美亚洲一中文字暮精品 | 中文字幕国产综合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视 | 亚洲永久韩国久久 | 色老99久久九九爱精品 | 中文字幕成人乱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