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里古鎮位于蘇州市吳江區東南30公里,地處江浙滬交界處,與同里、織里、古里共稱江南“四里”。鎮內有國家級保護單位柳亞子紀念館。黎里歷史可追溯2500年前。春秋時期,黎里在長水(即今浙江嘉興)境內。吳越檇李之戰(公元前496年)后,黎里御兒蕩為吳越分界之一。鎮之羅漢講寺,建于晉永熙元年(290年),距今亦1700余年。后梁開平三年(909年)黎里始屬吳江縣。宋、元時為村落,由汾湖巡檢司管轄,直至清代。明成弘年問(1465--1506年)已成大鎮,居民千百家。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黎里鎮自西至東長三里半,人口稠密,瓦屋鱗次櫛比,市場繁榮,舟楫塞港,街道行人接踵摩肩。辛亥革命后,黎里為吳江縣6市之一。古鎮丁字形市河全長2000余米,建于明清時期的古駁岸4000多米,橫跨著10座始建于元代至清代的古石橋,河埠式樣眾多,有淌水式、雙落水、單落水和懸挑式,雙落水和單落水又分內凹式和外凸式等多種。駁岸和河埠上雕刻著各式各樣的纜船石,有暗八仙、筆錠、如意、犀角、雙桃、雙桔、如意得鹿、瓶生蜂……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