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寧夏自治區旅游

寧夏自治區4A級風景區介紹

1、西夏王陵 AAAA
西夏王陵
  西夏是我國十一世紀初以黨項羌族為主體建立的封建王朝。自1038年元昊在興慶府(銀川市)稱帝建國,于1227年被蒙古所滅,在歷史上存在了190年,經歷10代皇帝。其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余里”,最鼎盛時期面積約83萬平方公里,包括今寧夏、甘肅大部,內蒙古西部、陜西北部、青海東部、新疆東部及蒙古共和國南部的廣大地區。前期與北宋、遼平分秋色,中后期與南宋、金鼎足而立,被人形容是“三分天下居其一,雄據西北兩百年”。西夏國的建立對中世紀我國西北地區的局部統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及多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做出了積極貢獻。西夏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園,位于寧夏銀川市西郊約35公里的賀蘭山東麓中段。在方圓53平方公里的陵區內,九座帝陵布列有序,253座陪葬墓星羅棋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被世人譽為“神秘的奇跡”、“東方金字塔”。為了讓海內外人士了解西夏歷史,探究西夏文化的奧秘,在不斷加……[詳細]
2、賀蘭山巖畫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賀蘭山巖畫
  賀蘭山巖畫是中國游牧民族的藝術畫廊,賀蘭山在古代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黨項等北方少數民族駐牧游獵、生息繁衍的地方。在南北長200多公里的賀蘭山腹地,就有20多處遺存巖畫,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賀蘭口巖畫。賀蘭山巖畫景區景色優美,奇峰疊嶂,潺潺泉水從溝內流出,約有6000余幅神秘悠遠的古代巖畫分布在溝谷兩側,記錄了遠古人類3000~10000年前放牧、狩獵、祭祀、征戰、娛舞、0-等生產生活場景,成為研究遠古人類文化史、原始藝術史的文化寶庫。順著這個多彩的巖畫萬花筒,我們可以窺見古代游牧人一幕幕富有生氣的社會生活,喚起對人類一致性的認識,理解我們人類的發展歷史。分布于賀蘭山東麓山前、溝內巖壁上的鑿刻圖畫。賀蘭山巖畫自1965年以來就陸續有人發現。1983年文物部門正式組織調查,此后經近十年的工作,在賀蘭山東麓至衛寧北山一線共發現巖畫地點20多處,巖畫近萬幅,收集記錄巖畫資料3000余幅。依據巖畫分布狀況,賀蘭山巖畫可分為三種類型:①、山前草原巖畫,主要分布于賀蘭山北段的石嘴山區、惠農……[詳細]
3、蘇峪口 AAAA國家級森林公園
蘇峪口
  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寧夏首府銀川市西北50千米的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占地面積9300公頃,植被覆蓋率達70%,擁有各種野生動植物資源八百余種,是寧夏著名的生態旅游景區。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山體巍峨,森林茂密,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獨特。近萬公頃的范圍內,油松、杜松、云杉等天然林木一望無際;櫻桃、丁香、蒙古扁桃等珍稀灌木遍布山谷溝壑。尤其是當您踏入國家森林公園的深處,登上青松嶺的峰頂,人處在蒼茫林海之中,低頭看百丈懸崖,放眼望郁郁蔥蔥。古松立于峭壁之間,殘雪留存高山之上,松濤陣陣,云霧蒙蒙,宏偉險峻的景觀給您一種回歸大自然、陶醉大自然的美好心境。櫻桃谷景區全長2千米,因其遍布了櫻桃等名貴野生植物而得名。初春時分,桃花盛開,姹紫嫣紅;盛夏季節,碩果累累,芳香迷人。櫻桃谷是由造山運動產生,谷地景色與山脊風光迥然不同,尤其是“一線天”、“雙獅峰”、“飛來石”等景點,充分體現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無窮魅力。從這兒拾級而上,那色彩斑斕的奇花異草、甘甜爽口的櫻桃山杏、曲徑通幽的林間小道,都會使你感……[詳細]
銀川鳴翠湖國家濕地公園
  銀川鳴翠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寧夏銀川市興慶區掌政鎮境內,距銀川市區約10公里,距離黃河約3公里。這里是黃河流域、西部地區第一家國家濕地公園,景區集黃土高原、黃河、湖泊、蘆葦、濕地等景觀于一身。當你來到這里游玩后會有一種感覺,這里不像是大西北,更像是在江南的某處,銀川不愧是塞上江南。公園內里湖水清澈,一派江南水鄉的風景。夏天你來到這里,可以沿著水邊漫步,釣釣魚,近處是垂柳,遠處是蘆葦。你還可以在湖中蕩舟,近距離的欣賞荷花。景區為年輕游客準備眾多娛樂項目,比如:水上梅花樁、水上S橋、水上云梯等水上娛樂活動,此外還有一些刺激的拓展運動可供游客選擇。如果你是冬天來到景區,也不會讓你失望,可以在景區內的滑雪場玩玩雪上運動。如果你是個鳥類愛好者,那么你在春夏時節,能在宮內內觀賞到成千上萬的珍貴鳥類,其中不乏有黑鸛、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大鴇等國家保護鳥類。濕地公園可以分南北兩部分,幾乎所有的人工景點和娛樂項目都在公園的北部,公園的南部是非常自然狀態的生態保護區。公園有四個入口,幾乎都位于北部區域,西……[詳細]
5、須彌山石窟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須彌山石窟
  在寧夏固原縣須彌山南麓,有一百多處石窟,總稱“須彌山石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須彌是梵文,意為金山,該窟初建于北魏年代(公元4-6世紀),以后歷代均有擴建,迄今仍保留有20多個洞穴。其中北周造像最為精美,隋代的造像風格淳樸,唐代造像面形豐滿,表情安詳,了解石窟歷史、研究古代社會的珍貴資料。與僅開鑿在一座石崖上的國內大多數石窟迥然不同的是,須彌山石窟開鑿在鴻溝相隔的8座石山上,格局奇特,而且各溝之間有梯橋相連。須彌山峰巒疊嶂,林木繁茂,傍有流水,風景秀麗,是西北黃土高原不可多得的風景區。各溝之間都已架梯搭橋,以方便游覽。須彌山石窟為佛教石窟寺,中國十大石窟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固原西北55公里寺口子河(古稱石門水)北麓的山峰上。石窟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繼續營造,以后各代修葺重妝,成為原州(今固原)規模最大的佛寺遺址。與僅開鑿在一座石崖上的國內大多數石窟迥然不同的是,須彌山石窟開鑿在鴻溝相隔的8座石山上,格局奇特,而且各溝之間有梯橋相連。須彌山峰巒疊嶂,林木繁茂,傍……[詳細]
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
  火石寨國家地質(森林)公園位于西吉縣城北15公里的火石寨鄉境內,東距六盤山140公里,須彌山景區28公里,是寧夏唯一同時擁有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的景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旅游勝地。由于山體巖石呈現暗紅色,尤其在綠樹的掩映下,如同一團團燃燒的火焰,尤其在綠樹的掩映下,故而被人稱為火石寨。每當春夏時節,滿山遍野花草叢生,色彩斑斕,蜂戀蝶舞,生機盎然。在稀疏的林木間,還生長著一簇簇箭竹,為北方山水增添幾分南國姿色。在火石寨方圓百里之內,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兀立山峰,其中著名的有掃竹嶺、石寺山、照壁山等,尤以天然石城最為奇特。走進火石寨,一座座丹峰赤壁迎面而來,造型獨特,美輪美奐,景區面積100平方公里,屬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征。奇山、異石、茂樹、巖洞、石窟堪稱景區五絕。景區由云臺山、石寺山、大石城三大板塊組成,有情鳥峰、棋盤梁、禪佛寺、板石窟、云臺山、石寺山、大石城等八大景點和歷代開鑿的石窟群30多孔。景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物種多樣,植被繁茂,丹霞地貌和原始森林在這里……[詳細]
哈巴湖生態旅游區
  哈巴湖生態觀光旅游區位于鹽池縣中北部,屬鹽(同)香(山)干旱草原荒漠區。南北長38公里,東西寬64公里,總面積16萬公頃。屬花馬寺國家森林公園的景區之一。哈巴湖自然保護區的植被在區系上屬歐亞草原區,亞洲中部地區,中國黃土高原草原省至內蒙古草原省的過渡地帶。根據調查,保護區內已知各類植物507種,分屬76科,276屬。其中野生植物54科173屬,323種,栽培植物46科184種。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沙冬青1種,藥用和經濟價值較高的植物有麻黃、甘草、苦豆子等。保護區內共有各種陸生野生動物25目51科149種(包括亞種)。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2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16種;國家二級保護獸類3種。保護區內共有昆蟲綱的昆蟲140科,436種,蜘蛛綱的蜘蛛7科13種,蟥類5科17種。保護區具有獨特的荒漠類型景觀,有干旱山地、干草原,有大面積毛柳、沙柳、檸條群落,還有面積可觀的湖泊、沙漠、森林、果園、綠洲及眾多的文物古跡。哈巴湖自然保護區是干旱、荒漠地區少有的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綜合體和比較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詳細]
8、固原博物館 AAAA
固原博物館
  固原博物館是一座以收藏民族歷史文物為主的綜合性省級博物館,是國家文物局1998年確定的全國70個重點博物館之一。1988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占地面積約4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館中文物藏品總量約1.2萬余件,經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確定的國寶及國家一級文物123件。藏品中以春秋戰國時期北方系青銅器和北魏、北周、隋唐時期絲路文物最富特色。陳列展覽由陳列大樓、鐘亭、古墓復原館、石刻四部分組成。陳列大樓的展覽分為:基本陳列《固原歷史文物展》和專題陳列《絲綢之路在固原》兩部分。共陳列展品1000余件,整個展覽凝聚了同原六千多年燦爛輝煌的歷史。展覽時間跨度大,內容博大精深,浩如煙海。展覽以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點為依據,再現了固原早期先民的歷史和文化淵源。《絲綢之路在固原》專題展。“絲綢之路”是連接東西方的一座橋梁,號稱是世界東西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大動脈。它東起中國的長安,即今天陜西的西安,西到地中海沿岸橫跨東亞、中亞、西亞和部分歐洲地區。古絲綢之路經固原有四處入口,兩處出口,漢、唐……[詳細]
黃沙古渡原生態旅游區
  •體驗各類沙上活動,領略“大漠黃河、塞北江南”的神奇。橫城渡口是一處古老的黃河渡口,早在西夏時期就已有了,當時稱為順化渡。順化渡是西夏國重要交通咽喉,由這里往北,直通遼國都城的“直道”,沿途在西夏境內就有13個驛站。由這里往東,可經過“園信驛路”或夏、綏驛道,直達宋都沛梁。向西30里,便是西夏國都興慶府。由于橫城之北有個地名叫黃沙嘴,所以明代又把橫城渡稱為“黃沙古渡”。前人曾對黃沙古渡繁忙有所描述:“河流東下自昆侖,濁流排山曉拍津。來往行人喧渡口,只因名利少閑身”。黃沙古渡周圍的黃沙與綠野,烽火臺與萬里長城,黃河與渡船,灘渚與芳草,戍卒與渡客,構成了一幅獨特景色的塞外風光。2006年4月28日黃沙古渡正式接待游客,在27平方公里的規劃范圍內匯集了黃河、大漠、濕地、湖泊、田園為一體的自然景觀,也只有在這里才可以真正體會到“大漠黃河、塞北江南”的壯觀雄奇。現在景區內開設了六輪沙漠沖浪、沙漠越野沖浪自駕、沙地摩托、沙漠悍馬自駕、黃河快艇沖浪、羊皮筏子漂流、沙灘足球、沙灘排球、沙灘保……[詳細]
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西安、銀川、蘭州市所形成的三角中心地帶,地處寧夏南部,橫跨寧夏涇源、隆德、原州區兩縣一區,總面積6.78萬公頃,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年平均氣溫5.8℃,年降水量676mm,年平均相對濕度60-70%,是西北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基地。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有植物資源788種。植被類型,既有水平地帶性的森林、草原,又有山地植被垂直帶譜0-現的低山草甸草原、闊葉混交林、針闊混交林、闊葉矮林等組成的垂直植被景觀。主要樹種有山楊、樺、遼東櫟、混生椴、槭、山柳、華山松等,林下多箭竹、川榛及多種灌木,發育山地灰褐土。在林帶以下和2200米以下陽坡為草甸草原和干草原;2200米以上陽坡和2600米以上陰坡為雜類草草甸,發育山地草甸土,是大牲畜良好牧場。野生生物資源豐富,僅藥用植物即有600余種,黨參、黃芪、貝母、桃兒七等藥材暢銷全國。六盤山森林公園有屬國家一類保護的動物有金錢豹,二類保護的動物有林麝、紅腹錦雞、勺雞和金雕等。脊椎動物約有……[詳細]
北武當生態旅游區
  在寧夏的北部,有一座隱在山林的古剎,它輝映賀蘭山的氣脈,總束銀川的佳境。它就是西北著名的寺院——北武當廟。北武當生態旅游區因北武當廟而得名,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區賀蘭山東麓洪積扇上的一處集山、林、廟、地質遺址和軍事體驗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景區,距市區3公里處,2009年12月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景區由北武當寺廟區、森林公園、歸德溝、韭菜溝、賀蘭山生態博物館五部分組成,總占地面積68.8平方公里。是石嘴山市開發較早、基礎設施較完善,也是目前寧夏最大的生態旅游景區。北武當廟(壽佛寺)北武當廟(壽佛寺)是一座儒、釋、道三教合一,名揚寧蒙周邊的古寺。史上就有“西夏名蘭、山林古剎”的美譽。始建于盛唐時期,距今有900多年的歷史。自康熙四十年(1701年)正式在此建廟。清慈禧太后曾欽賜“護國壽佛禪寺”。北武當廟(壽佛寺)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300平方米。古剎依山而建,將山的氣勢攬入寺中。廟宇格局與群山險峰相得益彰,彼此互為點綴、互為風景。整座廟宇自北朝南,四進院落布局嚴謹、莊重秀美……[詳細]
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
  •在豐富獨特的自然與人文景觀中流連忘返,追尋西夏古文化。景點介紹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銀川市區以西約50公里,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景觀。景區內層層林海,有高聳入云的油松、杜松、云杉等天然林木。游客在這里不僅能觀賞到賀蘭山迷人的夜色和日出,還有機會看到奔跑的馬鹿,跳躍的巖羊,嬉戲的蘭馬雞等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進入景區后,是景區的迎賓區,這里有游客中心、博物館和滑雪場(冬季景區營業主要以滑雪場為主,其余區域不對外開放)。可以選擇乘坐景區內的觀光車,到達松濤山莊,從這里開始登山(也可以選擇索道上山),一般40分鐘左右可以步行到達青松嶺。從青松嶺可以通過“峽谷吊橋”到達櫻桃谷,在峽谷內步行約1小時后,就可以到達公路,等待觀光車,回到景區大門處。景區內歷史文化內涵豐富,宗教文化、西夏文化、巖畫文化等在這里交融,為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賦予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景區內的四尊元末明初石刻“摩崖大佛”,刻工精細,都是淺浮雕中的精品;在古西夏廟宇遺址上恢復起來的“三清觀”、“靈光寺……[詳細]
寧夏川民俗園
  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寧夏新十景之一——寧夏川民俗園,坐落于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寧夏名鎮納家戶村。景區目前建有大團結廣場、主體大門、噴泉廣場、民俗村、金色禮儀大殿、演藝大廳、餐飲中心、納家古街等功能齊全的服務設施,可同時接納數萬人參與各項文化娛樂活動。全方位體驗“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的塞上風情;全景式觀演“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渾氣勢;多角度感悟“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熱情豪邁。寧夏川,好地方!主體大門、大團結廣場和噴泉廣場和風徐來,碧水藍天之間純潔的白色構成了寧夏川民俗園的主旋律;幾何、花卉紋飾的裝飾,成了最為醉人的音符。首先映入您眼簾的是通高38米的主體大門,兩側是由40組形狀不同的建筑浮雕組成的總長206米的長廊。恢宏的大氣和絲絲入扣的細微,在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結合。大門前廣場是一個能夠容納2萬人的演藝廣場。每當夏日,這里就成了歌的海洋、舞的世界。大門后方是占地6400平方米的噴泉廣場,廣場中心為面……[詳細]
賀蘭山·漫葡小鎮
  賀蘭山·漫葡小鎮坐落在賀蘭山東麓省級度假區中心,寧夏全域旅游西線核心區,雄踞沙湖、西夏陵、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賀蘭山巖畫、滾鐘口五大景區的核心位置,鏈接了整個賀蘭山地區的旅游資源。總占地面積207畝,總投資13.5億元。作為國家首批特色小鎮之一,漫葡小鎮榮獲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自治區級旅游休閑街區等多項國家和自治區級榮譽。是獨具魅力的賀蘭山藝術文化聚集地。作為集休閑度假、溫泉療養、葡萄酒文化體驗、特色演藝、美食購物、特色民宿、藝術文化展覽、夜生活為一體的綜合型特色旅游小鎮,擁有完善功能和多種業態。漫葡·天沐養顏溫泉設置了紅酒池、枸杞池、牛奶池、當歸池等具備美容養顏的室外湯池83個,2020年投入500萬全新打造森林系景觀、星辰大海主題景觀,邀請知名設計師打造的個性迥異、風格鮮明的私湯泡池19個、創新地中海風格涌泉池,同時設有室內兒童戲水區、巨蟒滑道、百人造浪池、水上智勇沖關等水上設施。煮酒漫行美食街全國首個以葡萄酒為主題的美食街區,集餐飲、文創、……[詳細]
15、寺口子 AAAA
寺口子
  寺口子位于中衛宣和鎮南20公里處,面積10平方公里。寺口子古稱北海。南依香山重嶂疊黛,山道奇險,古時為鎖扼固原、平涼、西安等地的咽喉要道;北臨衛寧平原,大河中流,平疇萬畝,塞上江南風光無限;東望西夏古都銀川市;西接旅游勝地沙坡頭。歷史上,寺口子因其所處銀南之門戶、衛寧之屏障的地理位置,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現如今,得天獨厚的地理地形和悠久的典故傳說又使寺口子成為旅游勝地。險、幽、奇、絕的自然風光使寺口子得以獨秀天下。要說險,過了黃龍橋的人自會體驗到什么叫險的滋味。下面是幾十米的山溝,而懸橋寬僅一米多,長有30米,用木板鋪就,兩頭坡陡勢危,由天梯鐵欄通接。走在懸空橋上鐵索晃晃悠悠,使人步履蹣跚的那種感覺,那叫險!要說幽,過了懸橋,翻過山頭,古交通要塞寺口子溝里去漫步,溝壑間駐足,古剎名庵之上憑欄,一種遠離都市、走入歷史,融入自然的回歸感使人生發許多感慨。還有濤濤-,潺潺泉水……寺口子有奇險雄美的“寺口大峽谷”、“靈仙谷”,怪石嶙峋的“石匣子”。“石匣子”奇觀雖規模不如云南的石林,但怪石連綿起伏……[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最新国产乱了真实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观看 | 专区日韩中文字幕97色伦 |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一级网站 |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动漫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