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西壯族自治區旅游

廣西壯族自治區4A級風景區介紹

1、八角寨 AAAA
八角寨
  八角寨又名云臺山,位于資源縣東北部梅溪鄉大坨村,因云涌峰浮而名,巔具八角故又名八角寨。雄奇險幽的八角寨,為丹霞地貌風景區。在全國僅有的福建武夷山,廣東丹霞山和廣西資源八角寨等為數很少的幾處丹霞地貌中,惟獨八角寨丹霞地貌發育最為典型,分布最為集中,特點尤為突出,被專家譽為“丹霞之魂”。云臺山八角,險、峻、雄、奇、秀、幽自然結合,似鬼斧神工鑿就。其一角名叫龍頭香,橫空出世,宛若巨龍昂首欲飛、上接蒼穹,下臨深淵,山勢雄偉險峻,堪稱一絕。山頂有一個3000多平方米的平臺宋元時代,始建天心寺。僧侶眾多,香火鼎盛,各地香客朝佛覽勝,絡繹不絕。近年,當地村民又獨辟蹊徑,于八角寨側建造降龍庵,為登臨八角寨勝增添了一個好去處。穿越東面一線天,上天脊,下天梯,走棧道,盡覽水光山色,飽吸伸手可掬的清新空氣。整個景區有“降龍巖”、“群螺觀天”、“龍頭香”、“眼睛石”、“寶刀峰”等130多處景點,完全出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登主峰鳥瞰、危崖峻拔、群峰依次矗立,山間氣象萬千,經常可見云海、云帶、云濤、云湖、日出、佛……[詳細]
柳州龍潭公園
  龍潭公園位于柳州市區南部,距市中心僅-里,規劃面積約544公頃,是一個融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觀,中國南方少數民族風情文化,亞熱帶巖溶植物科研、科普、植物景觀為一體的大型風景游覽區。龍潭公園林木蒼翠、群山環抱、自成屏障,臥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態各異,聳立于一湖(鏡湖)二潭(龍潭、雷潭)四谷地之間。雷山絕壁下涌出一泓清泉在雷、龍二山間匯成“龍潭”古稱“雷塘”,咫尺相隔的“雷潭”經地下河與之相潛通。清澈的潭水經“八龍噴雪壩”瀉入鏡湖后蜿蜒如游龍穿園而過,注入園外蓬花山下的溶洞里,消失得無影無蹤。雷龍二潭水溫如恒(18—22度),每逢隆冬,水汽蒸騰,煙霧繚繞,故稱雙潭煙雨。雷、龍二山夾水相峙,相傳雷、龍二神在此司掌雷雨,世稱“龍雷勝境”。又因崖壁有明代兵部右侍郎,柳州八賢之一的張摩崖石刻詩“山下清泉出,林間百發來。寒云如可臥,不必問蓬萊”。“龍潭勝境”仿佛蓬萊仙境。蘆笙坪上幾根蘆笙柱拔地而立,各柱彩雕均不雷同,或盤龍繞柱,或牛軛垂懸,或錦雞翹羽,凡臨此境,仿佛笙歌陣陣回蕩山間,舞姿幢幢躍……[詳細]
3、龍脊梯田 AAAA國家級濕地公園
龍脊梯田
  龍脊梯田,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平安村龍脊山,距縣城22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處東經109°32-100°14北緯25°35-26°17之間。從廣義說叫做龍勝梯田,從狹義上稱為龍脊梯田。龍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歷史,是廣西二十個一級景點之一。在漫長的歲月中,人們在大自然中求生存的堅強意志,在認識自然和建設家園中所表現的智慧和力量,在這里被充分地體現出來。梯田如鏈似帶,把一座座山峰環繞成一只只巨大的螺螄,有的像巨扇一樣半摺半開,斜疊成一個個狹長的扇;有的則像天鏡被分割,然后有層次地鑲嵌成多種圖形的碎塊,在這個廣袤的方圍內,小路悠悠地,蜿蜒在跌宕有致的梯田里,飄忽成一根根細繩,而裊裊地縈繞在它上空的龍脊壯族山歌,縹緲成一縷縷云煙;那一幢幢被水光映照,被云影拂弄的壯族“麻爛”,則被空靈成仙宮了。據說當地曾有一個苛刻的地主交代農夫說,一定要耕完206塊田才能收工,可農夫工作了一整天,數來數去只有205塊,無奈之下,他只好拾起放在地上的蓑衣準備回家,竟驚喜地發現,最……[詳細]
花山巖畫風景區
  花山風景區,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也是世界著名的風景區,她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地區西南部的寧明和龍州兩境內,以古代壯族的大批巖畫為主要景觀,分布于2800多平方里范圍之內,大壁畫有64處,最集中的是花山和明江兩處。花山風景區風光分布在地域上具有連續性條帶狀的特點,200里沿江風光帶左江古崖壁畫為主體;500里公路沿線山水田園帶以穿行于石灰巖峰、峰林洼地、河谷之間的風光為內容;100里南疆邊關風光帶以憑祥的友誼關、大新德天大瀑布等景觀為重點。花山,壯語叫“岜萊”,漢語譯為“花花綠綠的石山”,位于廣西崇左市寧明東南約15公里處花山屯北明江的東岸(耀達村對面)。花山海拔為345米,巖畫寬為172米,高約50米,共有111組,圖象有1900余個,面積8800多平方米。包括人、馬、狗、刀、劍、銅鼓和羊角鈕鐘等,畫面人像皆半蹲式,造型古樸粗獷。最大高達3米,最小也有30厘米。專家推測花山巖畫繪畫年代距今約2500至2800年之間(春秋戰國至西漢時期)。花山巖畫堪稱世界巖畫史上的珍品,它是幾千年古……[詳細]
5、五皇山 AAAA
五皇山
  五皇山原名叫“五皇嶺”,浦北八景之一,五皇山是欽州市著名的森林公園,位于欽州市浦北縣龍門、北通、白石水、大成、張黃五鎮境內,距離縣城30公里。它已被欽州市定為重點開發的森林公園,具有集高山草地風光、南亞熱帶雨林風光、山村農家風情和蕉田荔園風光于一體的梯級綜合生態景觀。整個景區面積約90平方公里,五皇山山頂是高山草坪帶;山腰是全國最大的連片天然紅椎林帶,并盛產珍稀的野生紅椎菌;山腳是中國著名的香蕉生產區。景區周邊五鎮原始鄉村風情猶存,水車、木對、石磨、手推木車以及古老的榨油工具、制糖工具、紡織工具、捕魚工具保存完好。主要景觀有:椎林疊翠、神峰云海、霧海日出、飛流成瀑、奇石林立、高山牧場等。景區周邊五鎮原始鄉村風情猶存,每年還舉行歷時兩個月的嶺頭節民俗活動。距浦北縣城僅一公里的廣西首家客家文化村,可以令人感受到浦北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蘊。五皇山森林公園首期硬件設施完工道路硬底化到山腳,亭臺樓閣顯山露水,名人字畫刻錄巨石,三十猴王大鬧五皇山......嫵媚溫柔,輕展舒緩,是五皇山的水流特色。玉女溪……[詳細]
6、靈渠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渠
  興安靈渠,與都江堰齊名的秦代水利工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河之一。靈渠的偉大之處在于它溝通了漓江和湘江,使長江與珠江得以通航。自秦代至民國兩千余年來,成了嶺南和中原唯一交通孔道。靈渠全長34公里,分為南渠和北渠,其中南渠全長33.15公里,分四段,大部分為喀斯特地貌,利用的是天然河道,人工只開挖了5公里;北渠的長度雖然只有4公里,但它卻是連通湘江和漓江的航道。如今靈渠景區有俗稱分水臺,可謂是中流砥柱的鏵嘴;用來攔蓄和提高水位,以便將水通過渠道引向漓江的靈渠的樞紐工程-大小天平;三將軍墓、秦堤、飛來石、四賢祠等景致。整個景區古樸典雅,能充分體會“行盡靈渠路,興安別有天”的意境。秦堤在興安靈渠的南渠與湘江故道之間,筑于秦朝,用以防止南渠渠水泄入湘江故道,保護南渠不受洪水沖擊。堤自分水塘至大灣陡,全長3150米。堤下1米多處開了“渠眼”,豐水期可排洪,枯水季節則溢出細流以灌溉農田。堤上古木成蔭,構成七里長堤風景道。飛來石在秦堤之上,石高4米,周長20米,近正方形。石的上方,平坦如臺,有級……[詳細]
7、北海銀灘 AAAA
北海銀灘
  北海銀灘是北海市的著名的旅游景點,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銀海區,占地面積約38平方公里。北海銀灘旅游度假區位于北海市南部海濱,北海銀灘距北海市區8公里。北海銀灘西起僑港鎮漁港,東至大冠沙,由西區、東區和海域沙灘區組成,東西綿延約24公里,海灘寬度在30--3000米之間,陸地面積12平方公里,總面積約38平方公里,超過大連、煙臺、青島、廈門和北戴河海濱浴場沙灘的總和,而平均坡度僅為0.05。。沙灘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積而成,在陽光的照射下,潔白、細膩的沙灘會泛出銀光,故稱銀灘,北海銀灘以其“灘長平、沙細白、水溫凈、浪柔軟、無鯊魚”的特點,被譽為“中國第一灘”。廣西以“北有桂林山水,南有北海銀灘”而自豪。北海銀灘度假區內的海域海水純凈,陸岸植被豐富,環境優雅寧靜,空氣格外清新,可容納國際上最大規模的沙灘運動娛樂項目和海上運動娛樂項目,是中國南方最理想的濱海浴場和海上運動場所。1997年1月4日,楊尚昆在北海銀灘揮毫寫下“天下第一灘”。北海銀灘度假區由三個度假單元(銀灘公園、海灘公園、恒利……[詳細]
三江程陽八寨景區
  程陽八寨景區位于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鎮的林溪河畔,距縣城古宜鎮19公里,是三江縣目前最大的旅游景區,也是廣西著名的侗民族風情旅游景區。景區以程陽村的東寨、平甫、吉昌、大寨、平巖村的馬安、平寨、巖寨、平坦八個自然屯為總范圍(歷史上這八個村屯統屬程陽村,民間統稱為程陽八寨),以馬安、平寨、巖寨為核心景區,轄區面積12.55平方公里,居民2197戶9700多人,相傳大約在700年前程姓和陽姓兩家人,最早來到這里居住,隨后楊、吳、陳、李、石、黃等姓氏陸續遷來。400年前,逐漸形成現在的村落群。景區以“侗族生活全體驗”為主題,是“中國首批景觀村落”、“廣西十大魅力鄉村”,景區內有主9座風雨橋、11座鼓樓,以侗族村落景觀、侗寨吊腳樓、風雨橋群、鼓樓群、石板路為主要旅游節點和景觀,具有豐富的侗族原生態旅游資源,是侗族文化和侗族風情旅游的集中體現。程陽八寨景區具有“四絕”即“程陽永濟橋”是世界四大名橋之一、中國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術之鄉、侗鄉吊腳樓天然博物館、侗鄉最美的山水田園村落”,是國家西部地區旅游投資……[詳細]
廣西民族博物館
  廣西民族博物館是建國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規模和投資規模最大的文化設施項目,是一座自治區級、全民所有、公益性、專題性的民族文化博物館,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廣西十二個世居民族傳統文化為主要工作任務,同時兼顧國內其他省份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研究、文物資料收藏和宣傳展示。博物館經六年籌建,于2008年12月竣工,并于2009年5月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向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大慶獻上一份厚禮。博物館位于南寧市青秀山風景區內,毗鄰美麗的邕江江畔,館區占地面積130畝,由主樓和廣西傳統民居文化生態展示園兩部分組成。主體建筑面積29370平方米,主樓外形取材于富有廣西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銅鼓,整個建筑如一只展翅的鯤鵬,遨游于青山綠水之間。博物館常設六個固定陳列展覽,其中大型主題陳列《五彩八桂—廣西民族文化陳列》展示面積約4000平方米,展出民族文物及其他實物資料一千八百余件,展覽通過“序廳”和“家園”、“霓裳羽衣”、“匠心神韻”、“和諧樂章”五個部分,全面生動的展現了廣西十二個世居民族豐富深厚、獨具魅……[詳細]
10、通靈大峽谷 AAAA
通靈大峽谷
  通靈大峽谷位于靖西縣城東南部32公里的湖潤鎮新靈村,古龍山水源林自然保護區的南端,由念八峽、銅靈霞、古勞峽、新靈峽、新橋峽組成,總長10多公里。念八河從古龍山脈緩蜒而下,依次穿越五個峽谷,流入湖潤臺地。每個峽谷內薈萃了舉世罕見的特高瀑布群、洞中瀑布、地下暗河、峽谷溪流、洞穴奇觀、古石壘、古懸葬、原始植被等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通靈峽,1998年4月由靖西商會凌樹明、黃豐正、覃海龍、曾德銓開發,位于大峽谷南端,是一個長方形全封閉式的峽谷,長約1000米寬200多米,深300米,猶如地球突然裂開一條縫,狹長而深邃。峽谷內密密匝匝的長滿了原始古樹,四周刀削般的懸崖絕壁,也旁逸斜出的長滿了婆娑多姿的樹木。滿谷蒼翠,澗水潺潺,整個峽谷彌漫著沁人心脾的靈氣。這里薈萃了兩千多種植物,其中有許多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有出現在侏羅紀時代(距今一億八千萬年)與恐龍同時生長的桫欏、觀音蓮子座蕨類植物和金絲李、蜆木、潤楠、桄榔樹、火焰樹等珍稀植物。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印政、張憲春教授一行5人考察后作了權威……[詳細]
11、陽朔西街 AAAA
陽朔西街
  陽朔西街位于廣西陽朔縣城中心,全長517米,寬8米,大理石路面,呈彎曲的S形,房屋建筑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濃厚。薈萃各種旅游紀念品、小吃于街市。其充滿了異國情調的夜景更是風情萬種,風俗濃郁。陽朔西街又被戲稱洋人街,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西街至今仍是小家碧玉型的南方村鎮建筑規模,但卻顯現著國際情調的人文景觀。這里的酒吧、飯店、網吧、工藝品書畫店等裝修風格大多中西合璧,有外語招牌,工藝品書畫店、飯店、酒吧的服務員、普通居民以至于街上賣水果的老太太,都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這就給西街染上了一筆異域色彩。在西街的每一個角落,您會經常看到三五成群不同膚色的旅游者臨街圍坐在一起喝啤酒、品咖啡、嬉戲聊天,還有那不受當地計劃生育限制的中國母親和西歐國家的父親,領著混血兒在街上玩耍。西街東頭是漓江的重要口岸——漓江碼頭,旅客游完漓江后均從此處上岸。上世紀80年代初,便有被當地人稱為“背包老外”的外國自助旅游者陸續來到陽朔。他們逗留的時間短則三五天,長則一年半載,一般住三五個星期。住的時間最長的是荷蘭的麥克先……[詳細]
石門仙湖景區
  廣西·融安石門仙湖景區地處209國道邊,距柳州市70公里,距融安縣城50公里,區位優勢非常明顯,處在柳州、柳城、融水、三江等桂北旅游圈的中心位置,更是各精品旅游線路的必游景點之一。柳州市至景區僅需1.5小時的車程,交通十分便利。景區占地7000余畝,其中陸地面積2900畝,石門水庫水域面積4000余畝。景區陸地植被保護完好,高達96%的植被覆蓋率使得景區內天然滋生了種類繁多的動植物:石斛、靈芝、紅運當頭原株等,更有世界最神秘鳥類之稱的海南虎斑鳩在此繁衍生息;對水質要求極度苛刻的四大名魚之一:銀魚更是石門水庫的特產,也是游客到石門仙湖景區旅游就餐的必點菜品。景區內山體雄奇秀美,地下河千萬年的沖刷,形成了該地奇特的地貌:一山穿三洞的上中下天橋(翼王石達開屯兵遺址),連接上中下天坑的地下暗河,有溶洞0之稱的里巖(古溶洞居民遺址—清流團寨),世界奇觀——定時噴涌的狗仔瀧(泉),門扇門洞渾然天成的天門洞。古人遺留下大量的摩崖石刻(融安縣摩崖石刻重點保護單位),南峰書院遺址,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屯兵遺……[詳細]
鹿寨香橋巖溶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香橋巖溶國家地質公園總面積139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39平方公里。景區內主要地質地貌遺跡有香橋巖天生橋、香橋巖峽谷、九龍洞、響水石林及響水瀑布等50余處,集石奇、洞幽、水秀于一體,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和旅游觀賞價值,是大自然賜予人類寶貴的自然遺產,被巖溶地質學家稱為“中國喀斯特地貌的縮影”和“天然的喀斯特地貌地質博物館”。該景區1988年被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5年9月被授予國家地質公園稱號。鹿寨縣香橋巖溶地質公園地質遺跡十分豐富,在不到4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集中展示了亞熱帶喀斯特不同發育階段的典型地貌景觀及代表喀斯特發育過程且極具特色的多種多樣喀斯特個體形態,這樣高度集成的喀斯特景觀資源區在國內罕見。對研究喀斯特發育史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對普及喀斯特地學知識也有重要意義。在豐富多彩的喀斯特個體形態中,香橋天生橋、中渡塔狀峰林、六末鐵石林、地下河天窗群、香橋巖溶崍谷、響水低水頭瀑布及九龍洞中的腦紋狀洞穴沉積等景觀,都是我國喀斯特自然景觀中的精品,可謂喀斯特地質博物館,極具觀賞性……[詳細]
14、欽州園博園 AAAA
欽州園博園
  欽州園博園位于欽州市欽南區沙埠鎮,處于欽州市金海灣東大街與欽州港大道交匯處,到欽州市區約10分鐘車程,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東接進港大道,西至進港鐵路,南側為坭興陶文化創意產業園,北側為金海灣東大街。規劃占地面積82.17公頃,總投資估算9億元。欽州園博園設計以“濱海風情·陶都綠韻”為主題,通過結合山、林、湖、島特色資源和當地突出的陶文化,突出展示欽州市本地風景文化特色。城市展園方面,區別于往屆集中展示的方式,14個城市展園將結合現有地形地貌,融合各地民俗文化和地域特色,像南海明珠般散布在山水之間,主要交通要道如絲路串聯各個展園,形成一條醒目的“南珠項鏈”。2016第九屆廣西(欽州)園林園藝博覽會(欽州園博會)定于2016年12月2日至2017年1月2日舉行,在此期間,欽州市將在園博園區內組織開展各項展會活動,主要的活動有:舉行園博會開幕式暨欽州園“城市活動日”活動;舉行13個協辦城市的“城市活動日”活動;舉行插花藝術展、盆景展、書畫和攝影展等多項展會展覽活動。本屆園博會展園融合自然生……[詳細]
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
  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腳山鋪,國家在廣西全州縣當年紅軍戰斗的腳山鋪建了一系列的紀念設施,這是對在這一帶犧牲的成千上萬紅軍將士的英靈的告慰。湘江戰役是中央紅軍長征途中最悲壯的一戰,關乎中央紅軍的生死存亡。戰后,桂北地區遍布紅軍戰士的遺骸,當地百姓冒著危險將他們掩埋,經過幾十年雨水沖刷,全州兩河鎮、枧塘鎮等地相繼發現待確認的紅軍遺骸。全州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當地群眾積極配合,對發現的遺骸進行了就地掩埋、登記、標識,并在全縣開展紅軍烈士遺骸的尋找、收殮、保護工作。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湘江戰役紅軍遺骸收殮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做好紅軍遺骸收殮工作和本著簡樸節約、不大興土木的原則,建設好紀念設施,作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在中央、自治區和桂林市各級黨委、政府及部門的傾力支持、推動下,全州人民感恩奮進,各參建單位協同合作、攻堅克難,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項目于2019年8月25日順利竣工。紀念園主要包括紀念館區和紀念林區。紀念館分三層,展……[詳細]
16、丹爐山 AAAA
丹爐山
  丹爐山景區,位于廣西省南丹縣吾隘鎮丹爐屯,距離吾隘鎮18公里,地處廣西河池市南丹縣黔桂交界的紅水河流域山區地帶。景區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民風淳樸,花燈戲文化、道教文化、土司文化等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丹爐山煉丹古遺址是國內發現的煉丹古遺址中保存最為完整的明代煉丹遺址。丹爐山俊秀而奇特,山中綠樹成蔭,水源不竭,可謂是修道煉丹的上佳選址。丹爐山景區總投資3億,該旅游項目分兩期投資。第一期投資1.3億元,施工期為3年,首批投資8000萬元除了用于修建單體長280米、高超180米的玻璃棧道外,還包括修建玻璃滑道和玉瑯軒餐飲長廊以及修繕丹爐山煉丹遺址,并已對游客開放。第二期投資1.7億元,項目建設預計于2025年完工。主要景點玻璃棧道、七彩玻璃滑道、丹爐山古煉丹遺址、喀斯特溶洞、玉瑯軒餐飲長廊,玻璃吊橋,觀光纜車及商鋪小吃街。丹爐山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民風淳樸,花燈戲文化、道教文化、土司文化等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丹爐山煉丹古遺址是國內發現的保存最為完整的明代煉丹遺址。丹爐山俊秀而奇特,山中綠樹成蔭,水源……[詳細]
17、銀子巖景區 AAAA
銀子巖景區
  銀子巖是桂林最新開發的溶洞景觀,因其結晶特別豐富,巖石如銀子般耀眼閃爍而得名。銀子巖景區位于桂林市荔浦縣,面朝廣袤的田野,俊秀的小青山、朝寨山拔地而起;宋朝英豪楊文廣、抗法英雄陳嘉的傳奇故事,更為景區增添許多人文色彩。景區環境優美,宛如一個巨大的天然盆景,四周群山環抱,俊秀的小青山、朝寨山拔地而起,千畝桃林錯落其間,被譽為“綠色詩境家園”。這里充滿綠色。山、水、地、樹、田野都是綠色,被有關人士譽為“桂林山水的代表”。銀子巖洞屬層樓式溶洞,貫穿十二座山峰,包括下洞、大廳、上洞三大部分,匯集了不同地質年代發育生長的各種類型的鐘乳石。這里特色景點數十個,以音樂石屏、廣寒深宮、雪山飛瀑為“三絕”,和佛祖論經、獨柱擎天、混元珍珠傘為“三寶”等的景點為代表。巖內暗河潛山蜿蜒而來,迂回曲折,河水清澈,游魚可數。沿河兩岸景點絢麗多姿,乘舟飄游可達巖外青湖。洞內鐘乳石高達數十米,晶瑩剔透。含有石英石、方解石微粒的鐘乳石在燈光的照射下折射出銀子般的光芒,故稱為“銀子巖”,被譽為“世界溶洞奇觀”。銀子巖景區充……[詳細]
合浦漢閭文化園
  漢閭文化園位于北海市合浦縣廉州鎮定海南路,占地面積145畝,分為漢代文化博物館區、漢文化體驗區和海上絲路文化觀光區,以一條環湖生態景觀帶、一條海絲文化景觀路、八個(漢家陵闕、市井煙云、歌臺暖響、千年--、海舶圖志、西樓漢月、萬國博覽、墨香書韻)漢文化景觀點,筑造“一帶一路八節點”的空間結構,薈萃海絲文化、漢郡文化、南珠文化和嶺南文化等人文特色,向游客呈現一幅漢代合浦郡的“清明上河圖”。漢閭文化園是在漢代文化博物館的基礎上拓展建設的、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成為國內較大、廣西唯一的漢文化主題游園和合浦縣打造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品牌的龍頭景區,2016年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廣西特色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合浦漢閭文化園景區毗鄰全國最大漢墓群、明代文昌塔,景區分為漢代文化博物館區、漢代生活體驗區和海絲路文化觀光區,筑造“一帶一路八節點”的空間結構,薈萃漢郡文化、南珠文化和嶺南文化等人文特色,向世人呈現出一幅漢代合浦郡的“清明上河圖”。漢服,泛指中國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也是世界上最悠……[詳細]
融水雙龍溝景區
  雙龍溝景區位于融水縣西北面融水鎮古選屯后山,距離縣城中心僅三公里。桂西北極大極原始的森林公園,整個森林面積約一萬多畝,林內各種植被保存完整,奇石俊秀,古樹參天,林中兩條峽谷瀑布群飛流直下,溪水長流,匯集成100多畝的水庫,故稱之雙龍溝。連綿起伏,云霧繚繞,山溪淙淙,兩處高達百米的瀑布飛流直下;且有一汪近百畝的清澈水庫宛如一塊碧玉鑲嵌在景區內,天然美景令人心曠神怡,是一處絕好的休閑度假勝地。景區內擁有公益原始森林約6300畝,林內萬木成蔭,古樹參天,多條瀑布飛流直下,空氣清新,可稱得上一個名副其實的天然大“氧吧”。兩條小溪在森林中蜿蜒流淌,涓涓細流若隱若現,仿佛兩條蛟龍在林間暢游,故稱“雙龍溝”。雙龍溝是以廣西“首座懸索玻璃橋”著稱的雙龍溝景區,游覽原始森林、走玻璃橋成為游客的首選之地。它在苗寨的山🏔上面,是一處以原始深山野林🏞探險為特色的旅游勝地。景色多以大自然為主,可以從地面、林間、空中三個維度感受“飛悅”森林之美。景區通過仰視、平視和俯視的3D視角讓游……[詳細]
大石圍天坑群
  樂業天坑群在方圓不到20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嶺里,分布著24個天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目前已開發的有大石圍天坑、白洞天坑、穿洞天坑等,其中大石圍天坑為樂業天坑群中的代表,也是樂業人民的驕傲。大石圍天坑群位于樂業縣同樂鎮刷把村百巖腳屯,形成于大約6500萬年以前,是一塊鮮為人知的秘境,集險、奇、峻、雄、秀、美于一體,是世界上罕見的旅游奇觀。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穩教經過全方位考察論證后稱樂業縣大石圍天坑為“天坑博物館”、“世界巖溶勝地”。大石圍天坑東西走向長600多米,南北走向寬420米,垂直深度613米,象個巨大的火山口,四周似刀削的懸崖峭壁,異常險峻。大石圍底部有人類從未涉足過的地下原始森林,面積約9.6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原始森林。地下原始森林樹木粗壯、高聳,有好多酸棗樹要三人合抱才行。天坑底部青苔遍布,灌木叢生,發現有比世界上與恐龍時代同期生長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還古老的短腸蕨類植物,稀有綠色蘭花,還有我國首次發現的面積500多平方米的帶刺方竹等。在科考中還發現許……[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日本成熟女人性视频 | 六月婷婷国外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亚洲va欧美va国产va | 五月天AV在线资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