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旅游

湖北省4A級風景區介紹

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
  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是國家4A級風景旅游區,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被湖北省委宣傳部定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臺辦定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風景區現擁有神農牌坊、神農文化廣場、炎帝神農紀念館、神農碑、神農嘗百草塑像、神農泉、神農洞、神農廟、功德殿、萬法寺、龍鳳日月旗桿、烈山湖等20余處人文和自然景觀。景區位于隨縣厲山鎮,距隨州市城區西北18公里,316國道、漢丹鐵路、隨岳高速公路、西寧鐵路連接線穿境而過。隨州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總占地面積約171.3公頃,投資約4.4億元,為國家4A級風景區,主要包括“尋根謁祖朝圣區”“圣跡觀光體驗區”“農耕文化展覽區”和“自然生態景觀區”。2009年起,以炎黃子孫尋根謁祖為核心,以體驗炎帝神農的農耕文化、醫藥文化、貿易文化、原始藝術文化為根本的“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活動在此舉行,受到國家、省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和關懷。炎帝神農故里景區已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祭祖、旅游觀光的勝地。地址:隨州市隨縣(歷山)神農大道83號類型:文化旅游區開放時間:8:00……[詳細]
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于1953年,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機構,屬國家旅游局4A級旅游景區(點)。湖北省博物館前身是建國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學館。1953年3月16日,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在原科學館的基礎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I備處位于武昌水陸街,1956年遷至水果湖,1960年遷至風景秀麗的東湖之濱。1963年1月,湖北省博物館正式成立,3000平方米的陳列樓建成并對外開放;1999年1月,建筑面積5717平方米的編鐘館建成開放;2005年12月,楚文化館建成開放;2007年9月,新館綜合陳列館建成開放。館區內綠蔭掩映,綜合陳列館、楚文化館、臨時展覽館等高臺基、寬屋檐、大坡面屋頂的仿古建筑三足鼎立,構成一個碩大無朋的“品”字。其總體布局高度體現了楚國建筑的中軸對稱、“一臺一殿”、“多臺成組”、“多組成群”的高臺建筑布局格式。整個建筑風格突出了楚國多層寬屋檐、大坡式屋頂等楚式建筑特點,建筑外墻為淺……[詳細]
3、房縣野人谷 AAAA
房縣野人谷
  野人谷位于十堰房縣,是武當山、神農架、長江三峽黃金旅游線上的重要連接點。由于這里是我國北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地區,北有秦嶺屏障,南有巴山相隔,因此這里并沒有受到山地冰川寒流的太大影響,從而使得谷內保存了豐富、古老、珍稀的森林植被。野人谷旅游區以山岳型自然風景景觀為主的旅游區,由野人洞、野人谷兩個景區組成。野人谷與野人洞毗鄰,因經常有“野人”出沒而得名。十里長峽、山雄水美、潭綠石奇、曲徑通幽,有“人間仙境、世外桃園、野人故鄉、植物王國”之稱。峽谷內有換彩峽、野浴灘、躲軍洞、龍膽崖、瀑布群、野人睽谷、天繩攀崖、龍門頓開、絕壁城堡多處景點。躲軍洞又名野人府,是野人谷中峭壁上的一個大溶洞。據說武則天之子李顯貶居房陵(即今房縣),在薛剛支持下舉旗反周復唐,遭官兵圍攻,為躲避官兵,冒險進洞,故名“躲軍洞”。野人洞是一個多徑洞口,洞內藏山,山中有洞,變化多端的巨大溶洞洞外百怪,似飛鳥、走獸或單獨成景,或組合成趣,天工巧作,惟妙惟肖,形成數百處鐘乳奇觀。洞中泉水潺潺,四季長流,奇石映水,色彩各異,掛瀑、……[詳細]
4、武漢園博園 AAAA
武漢園博園
  武漢園博園北臨金山大道,東接金南一路,西臨古田二路和古田四路,是第十屆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簡稱園博會)的舉辦地。第十屆園博會成功舉辦后,武漢園博園作為城市公園永久保留,市民不用出武漢,就能輕松欣賞全國各地的園林之美,是休閑散心的好去處。園博園分為南、北兩大區域,北區位于東西湖區,南區位于硚口區,總面積為213.77公頃,相當于8個中山公園那么大。要想逛完整個公園,至少需要半天到一天的時間。如果時間不夠充裕,建議參觀之前先規劃好游玩路線,挑一些感興趣的展區看。漢口里:重建武漢最完整的老街,嘗地道美食漢口里位于園博園東入口服務區,通過真實復建清末民初漢口建筑群,讓你仿佛置身于老漢口街市之中。這里有很多武漢的老字號商鋪和傳統小吃店,是園博園就餐首選地。長江文明館:體驗高大上的4d互動“長江游”長江文明館4D體驗區由世界級特效大師、《阿凡達》視覺總監親自操刀,來到這里,你可以化身探險者,乘坐軌道車,從長江上游出發,經雪域高原、三星堆、赤壁之戰、三峽、中國盛景、歡慶未來等體驗環節,感受長江流經半個……[詳細]
5、東坡赤壁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坡赤壁
  湖北有文武赤壁之說,文赤壁位于黃州,是因蘇東坡在此吟誦了千古絕唱《念奴嬌·赤壁懷古》而著名。黃州西北有座赤鼻山,靠江邊的巖石突出下垂,顏色赭赤,屹立如壁,所以又稱赤壁。赤壁背山面江,風景優美,北宋蘇軾被貶黃州時,經常約請一些友人,到這里游覽。公元1082年7月16日晚上,蘇軾和幾個友人駕著小船,游覽赤壁。回來之后,蘇軾就寫了那篇有名的《前赤壁賦》。過了三個月,他和兩個友人再游赤壁,又寫了一篇《后赤壁賦》。這兩篇賦文非常優美。人們對這兩篇賦給予很高的評價,所以把黃州赤壁稱為東坡赤壁。這里的風景令游人贊嘆不已,其珍貴之處是那琳瑯滿目的歷代騷人墨客留下的書畫碑刻。蘇東坡的《景蘇園帖》碑刻,其字如江河流瀉,是蘇軾書法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被人稱為“國中之寶”,書法評論家認為可與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姪稿》相媲美,被世人推崇為“天下第三行書”。蘇軾嵌于坡仙亭內的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其字筆勢蒼勁,如暴風驟雨,飛動圓轉,與其詞章的豪放風格,相得益彰。碑閣內還有蘇軾手書的《赤壁賦》石刻,……[詳細]
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
  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位于城關鎮(縣城),面積約1平方公里,由牌坊、紀念碑、烈士祠、烈士紀念館、烈士墓、骨灰堂和園林等組成,園內建筑古樸典雅,綠色琉璃瓦頂蓋,掩映于蒼松翠柏之中,鳥語花香,四季如春,登上錁子山可眺望縣城全景。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紀念館位于烈士陵園內,建筑面積2463平方米。館房為古典庭院式結構,長廊環繞,飛檐碧瓦。館內設序廳和8個陳列室、1個畫室,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該館題詞,內陳設著230名著名烈士(其中省軍級27名、地師級78名,縣團級72名、被-授予軍事家的3名)的事跡簡介,以及烈士遺物、照片、詩抄和雕塑等。將軍墓園位于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歷史紀念館和英烈墻后方錁子山上修建18座陵墓,其規模和形制各不相同,占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1963年,在錁子山上修建沈澤民、蔡昇熙、吳煥先三位烈士墓。此后,許多開國將軍、老紅軍生前都表示去世后要回家安葬。為滿足他們落葉歸根的愿望,表達人們的懷念和敬仰之情,在蒼松翠柏之間,先后修建了程儒珍、吳立準、羅厚福、韓先楚、……[詳細]
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
  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地處漢江中上游秦巴山區,它以珍貴的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地質遺跡資源為依托,整合縣內其它地質遺跡資源,形成了青龍山恐龍蛋化石園區、梅鎮猿人洞地質遺跡保護點、龍吟峽-九龍瀑喀斯特洞穴峽谷群園區、虎嘯灘喀斯特原始森林大峽谷園區、云蓋寺綠松石礦址園區、安城古銅礦遺址園區、青曲鄖縣人遺址園區、李家溝恐龍化石地質遺跡保護區、滄浪山-紅巖背武當群生態園區九大景區。鄖陽區青龍山國家地質公園十堰市鄖陽區的柳陂鎮青龍山,規劃總面積267.2平方公里,北至南化塘鎮青巖村,南到紅巖背滄浪山,東至梅鋪鎮李家溝,西到鮑峽鎮云蓋寺。2005年8月經國土資源部批準為第四批國家地質公園。2008年10月開園。該地質公園由青龍山恐龍蛋化石古生物地質遺跡、李家溝恐龍化石古生物地質遺跡、梅鋪猿人遺址、龍吟峽喀斯特洞穴地質遺跡、虎嘯灘喀斯特地質遺跡、云蓋寺綠松石礦遺址、安城古銅礦遺址、青曲鄖縣人遺址、紅巖背滄浪山武當群構造九大園區組成。鄖陽區青龍山國家地質公園青龍山恐龍化石群東距城區約12公里,南距十堰市……[詳細]
8、明顯陵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顯陵
  明顯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位于湖北省鐘祥市城東郊的松林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壑獻皇帝和母親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是我國數千年歷史長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帝王陵寢。顯陵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建成,前后歷時共47年,其圍陵面積183.13公頃,整個陵園雙城封建,外邏城長3600余米,墻高6米,墻體厚1.8米,紅墻黃瓦、金碧輝煌、蜿蜒起伏于山嵐疊嶂之中,雄偉壯觀,是我國歷代帝王陵墓中遺存最為完整的城墻孤品。陵園由內外邏城,前后寶城、方城明樓、棱思殿、陵恩門、神廚、神庫、陵戶、軍戶、神宮監、功德碑樓、新紅門、舊紅門,內外明塘、九曲御河、龍形神道等30余處規模宏大的建筑群組成,其布局構思巧奪天工,殿宇樓臺龍飛鳳舞,工藝浮雕美絕倫、一陵雙冢舉世罕見,是我國古代建筑藝術中的瑰寶。顯陵之奇特主要源于王墓改帝陵而形成的一陵雙冢舉世無雙的孤例而彌足珍貴。顯陵的墓主朱佑杬生前為興獻王,死后葬于松林山,明正德16年武宗駕崩,因其無子嗣,慈壽皇太后與首輔大學士……[詳細]
武昌首義文化旅游區
  武昌首義文化旅游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是湖北省、武漢市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際打造的經典文化旅游項目,也是武漢設施最為完備的免費景區之一,包括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首義廣場、辛亥革命博物館、紫陽湖公園、起義門、首義碑林等景點在內并集教育、觀賞、休閑、購物、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主題文化旅游區。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自2005年開始,省、市、區政府共同實施了包括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在內的以首義文化為主題的一系列新建、擴建、改建工程——新建辛亥革命紀念武昌起義紀念館前的首義廣場、辛亥革命博物館;修建首義碑林—楚望臺遺址公園;修復起義門旁的古城墻等。在整合了周邊相關旅游資源,挖掘了首義文化內涵的同時,完善了旅游景區的服務功能,從而打造了武昌首義文化旅游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開創了中國新開啟了中國新紀元,這一事件令武昌名譽全球,同時也為武昌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及豐富的遺址、遺跡。首義文化旅游區內的各景點全部免費對外開放,年接待游客達400萬人次。武昌區在打造旅游景區的同時,在首義……[詳細]
10、歸元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歸元寺
  歸元寺屬曹洞宗,又稱歸元禪寺,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漢陽城內翠微路上。歸元寺與寶通禪寺、溪蓮寺、正覺寺今稱為武漢佛教的四大叢林。歸元禪寺創建于清順治十五年(1658),歸元寺之名取佛經“歸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門”之語意。占地4.67公頃,有殿舍200余間。1922年建的新閣是歸元寺的一大寶藏,初藏經外,還有佛像、法物、石雕、木刻、書畫碑貼及外國友人贈品。又兩件令人驚嘆的珍品:一是在長寬不過6寸的紙面寫著由5424個字組成的“佛”字。寫著全部《金剛經》和《心經》原文;二是血書《華嚴經》和《法華經》。建筑布局分為中院、南院、北院三組。中院有放生池。池兩側為鐘鼓樓,正中為韋馱殿,再進是大雄寶殿。其南北兩廂為客堂和齋堂,其后為禪堂。南院羅漢堂供奉有500尊以脫塑工藝制作的羅漢塑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是中國傳統塑像藝術中的上品。北院有藏經閣、大士閣、翠微井等建筑。藏經閣一層為陳列室,陳列有北魏石刻、唐代觀音及歷代雕塑的其他佛像,以及各種珍貴法器、字畫等;二層收藏佛教經典7000多卷,其中有……[詳細]
宜昌車溪民俗旅游區
  車溪民俗風景區位于宜昌市江南土城鄉境內,距離市區18公里,這里民俗文化兼具有巴人和楚人的特色,風景區內主要以田園風光和土家民俗文化為特色,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新三峽十景之一。車溪民俗風景區由三峽民俗村、農家博物館、水車博物館、人民公社舊址館、天龍云窟等景點組成,車溪民俗風景區是湖北三峽地區唯一的民俗旅游區。車溪民俗風景區溯溪而上,綿延7.5公里,總面積20平方公里,既有清新自然的田園風光,又有古老醇厚的巴楚民風,是體驗另類民族風情,享受田園風情的旅游勝地。車溪民俗風景區中有中國首家水車博物館、中國第一家農家博物館,還有全國最大的古作坊展示區,各博物館和古作坊區內實行動態展示,游人可親密接觸,體味先民生活,夢回老家,全身心感受土家鄉村的別樣生活和勞作之美。車溪民俗風景區結合自身的秀美風光和醇厚的民風習俗,現已形成獨特的旅游主題活動,有農耕稼作展示、古代作坊表演、土家歌舞欣賞、“野火情”篝火晚會、三峽特大溶洞獵奇探險,可讓游客實地感受農耕文明、重溫田園舊夢,感受回歸自然的浪漫、體味物我兩忘……[詳細]
白兆山李白文化旅游區
  白兆山概況白兆山又名碧山,位于湖北省安陸市西北的煙店鎮和雷公鎮交界處,雷公鎮白兆村境內,屬大洪山余脈。山上樹林多為松柏,林密但無高大喬木。安陸市開辟了以白兆山為主體的太白游覽線,著名的景點有:白兆寺、桃花巖、李白讀書臺、太白堂、太白林、紺珠泉、洗腳塘、洗筆池等,而且每個景點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這里峰回路轉,山巒疊翠,常年鳥語花香,甘泉流長,是旅游觀光、尋幽覽勝的好地方。桃花巖下有一巖洞,名曰桃花洞,可容人攀越。唐玄宗開元十五年,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來到安州(今安陸),開始了“酒隱安陸”十年的生活。后同唐高宗朝宰相許圉師孫女許紫煙結婚后即居住于此,白兆山距大安山(許圉師舊宅)僅5公里,期間李白以安陸白兆山為活動中心,以文會友,發奮制作,寫下了《山中問答》、《蜀道難》、《送孟浩然之廣陵》、《安陸白兆山桃花巖寄劉侍御綰》等近百篇著名篇章。白兆山留有白兆寺、桃花巖、李白讀書臺、太白堂、太白林、紺珠泉、洗腳塘、洗筆池等與李白相關的遺址遺跡。白兆山主峰海拔380米左右,與名山大川相比不算雄偉……[詳細]
13、麻城烈士陵園 AAAA
麻城烈士陵園
  麻城烈士陵園位于湖北省麻城市城區陵園路75號,是為紀念黃麻起義和緬懷鄂豫皖蘇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而修建的。麻城是一塊紅色的土地,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麻城是鄂豫皖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黃麻起義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是紅四軍、紅四方面軍、紅二十八軍的發源、組建或誕生地,是紅一軍、紅十一軍、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鄂東軍開展土地革命,新四軍開展抗日游擊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活動區域。在幾十年的革命斗爭中,麻城涌現了一大批革命志士,孕育了王樹聲大將、陳再道、王宏坤、-等一大批開國將軍,僅1955-1965年授銜的麻城籍將軍有36位,在戰爭年代麻城有76300人先后參加了紅軍,有7260余人參加長征,有14.3萬人犧牲于戰難,麻城人民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其中建國后登記在冊烈士有12538名。麻城烈士陵園于1977年動工興建,1979年紀念“黃麻起義”52周年時正式落成,2005年至2007年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建設。園區現占地面積130余畝,綠化率達80%以上,主要景點……[詳細]
14、中山艦旅游區 AAAA
中山艦旅游區
  一代名艦中山艦在其26年的服役過程中,經歷了眾多歷史事件,是中國近現代史的重要見證。1938年10月24日,在武漢保衛戰中,中山艦與日軍飛機激戰75分鐘后,被炸沉于長江金口。1997年,經國務院批準,中山艦被整體打撈出水。26分鐘的紀錄片《孫中山與中山艦》向人們講述了中山艦生于清末、毀于抗戰的歷史,并以大量珍貴的歷史鏡頭,展示了孫中山先生的奮斗歷程。中山艦博物館坐落于武漢市江夏區金口街的中山艦旅游區核心景區。中山艦旅游區,主要由中山艦核心景區、杜家海游樂區、民俗風貌區、軍事游覽區、旅游產業區等五大板塊組成。中山艦核心景區包括艦館合一的中山艦博物館、武漢保衛戰紀念碑、金雞湖景觀工程、槐山公園及其他配套項目。2011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中山艦博物館內建有中山艦艦體陳列、史跡基本陳列、出水文物陳列展及多功能放映廳,還將復原中山艦駕駛艙,復原孫中山、宋慶齡曾居過的船長室供游人參觀。陳列館采用通透的玻璃設計,艦型鋼結構骨架顯現磅礴氣勢。地址:武漢市江夏區金口街……[詳細]
洈水旅游風景區
  洈水旅游風景區總面積286平方公里,核心景區52.8平方公里。這里旅游資源和自然景觀得天獨厚,融山、水、林、泉、洞、壩于一體,屬山水型風景區。景區主要由“湖面泛舟水上游、溶洞觀光地下游、旅游度假休閑游、登山科考生態游、傳統教育紅色游”五大板塊組成。景區內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湖水碧波浩淼,水質甘冽,屬國家地表一級直接飲用水。素有“亞洲第一人工土壩”之稱的洈水大壩巍峨壯觀,似綠色巨龍伸臂,守望湖光山色;新神洞內,溶洞奇觀――“乾坤神柱”、“天宮大幕”讓你驚嘆“神州第一洞”的大氣磅礴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漫步洈水,顏將軍洞里泛舟水府洞天,依稀可聞遠古巴國將士-、刀劈劍擊的拼殺與吶喊。風景區由洈水人工淡水湖、洈水國家森林公園和以華夏奇洞--新神洞為代表的溶洞群、洈水汽車露營地四大板塊組成,總面積286平方公里,既有江南山水之秀色,又有北國風光之壯美,融山、水、洞、林、泉于一體,碧水洞天,珠聯璧合,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園。地址:荊州市松滋市洈水鎮洈水風景區類型:洞穴山湖泊開放時間:9:0……[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第四色色色色 | 日本a级按摩片春药手机在线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影院在线 | 最新先锋资源网站在线观看 | 尤物视频在线观看卡不卡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