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旅游

河南省4A級風景區介紹

41、賒店古鎮 AAAA
賒店古鎮
  賒店古鎮,國家AAAA級文化旅游景區。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陽市社旗縣,有一個古老縣鎮,古道、古樹、古碑、古廟、古井……在伏牛山南麓,“依伏牛而襟漢水,望金盆而掬瓊漿;仰天時而居地利,富物產而暢人和”。-賒店古鎮,即賒店古城。歷史上賒旗鎮地域周屬申伯國,春秋時屬楚,戰國屬韓,漢代必宛縣,隋屬南陽縣,明、清為南陽府轄,民國屬南陽縣。1965年建立社旗縣,該鎮歸社旗縣管轄,成為縣城所在地,并由-總理親自圈改,把“賒旗”改為“社旗”,寓意為“社會主義旗幟”。1989年被河南省政府定為歷史文化名鎮;2004年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復名為賒店鎮,2007年被國家文物局評選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13年賒店古鎮榮獲“中國傳統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稱號,2014年賒店古鎮入選全國十大“影響世界的中國文化旅游名鎮”,僅次于浙江烏鎮-。2015年1月賒店古城鎮成功入選“2014中國最具價值文化(遺產)旅游目的地景區”。亦名賒店古城,原名賒旗鎮,又名賒旗店,賒店,興隆店。賒旗鎮地域周屬申伯國,春秋時屬楚,戰國屬韓……[詳細]
42、南陽府衙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陽府衙
  南陽知府衙門位于南陽市民主街西段,是目前我國惟一保存比較完整的封建時代郡府級官署衙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陽知府衙門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歷經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五個不同時期,至今已有730余年可考歷史,府衙現存明清建筑140余間,位于中軸線上的衙署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有:照壁、大門、儀門、大堂、寅恭門、二堂、內宅門、三堂等。另有部分耳房、配房、廂房、榜房、庫房、科房、官邸、吏宅、馬號以及古井、蓮池等,整座建筑坐北面南,南北長300米、東西寬240米,占地面積72000平方米,呈軸線對稱、庭院式布局。現存南陽府衙古建筑群對于研究中國古代官署的規劃、形制、發展、變遷以及地方官吏的襲封、屬員、訴訟、賦稅、祀典、政事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南陽府署始建于何時不詳。自秦昭襄王設置南陽郡直至隋代以前,南陽皆有郡守(西漢景帝時改稱太守)治所,即郡署。南陽府署左北向南,經明、清兩代不斷修葺擴建,至清光緒末年,規模宏大。主體建筑依次排在一條中軸線上,均為硬山式磚木結構。兩……[詳細]
43、三皇寨 AAAA
三皇寨
  三皇寨景區是嵩山世界地質公園、嵩山風景名勝區和嵩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嵩山風景名勝區內一個以山岳自然風光為主的景區,位于嵩山少室山西麓,距登封市區15公里,北與少林寺景區接連交壁,總面積約35平方公里。三皇寨是一處懸掛于少室山腰的天然山寨。整個景區山體陡滑,山頂平寬。具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北恒之奇、南衡之秀等特點,以峰奇、路險、石怪、景秀聞名中原。春夏綠林吐翠,百花芬芳;深秋層林盡染,萬山紅遍;嚴冬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是我國北方少有的自然景觀,因人們為了紀念人祖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在嵩山一帶開天辟地之功而命名,踏遍嵩山的寺廟宮觀,唯有這里敬奉的神靈游離于三教之外,以人祖為宗,虔誠奉祀。曾有對聯稱:“跳出紅塵三界外,人注白云一洞中。”三皇寨景區自然風光奇特,人文景觀豐富,森林環境優美,主要人文景觀有蓮花寺、清微宮、安陽宮、三皇寺、盤古洞、玉皇廟等。自然景觀有好漢坡、龍脊峽、猴子觀云海、老虎石、龍頭、龍尾、駱駝石、象門關、一線天、飛來石、吊橋、三仙石、石林、千佛迎賓、懸空棧道……[詳細]
44、京華園 AAAA
京華園
  京華園景區于1993年元月8日建成開業;占地面積199800平方米;是民營、集體創辦,歸新鄉縣小冀鎮京華村;經營管理屬河南省京華實業公司;景區已于2005年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景區。景區游覽線路:入山海關,到北方民族區各景點,過中心廣場,去東海,上天地宮,向南到南方各民族點,來佛祖閣、太空城、迪斯尼,出嘉峪關,游覽線路導向科學合理,形成環線。京華園景區是一處人文景觀,它區別于古寺、禪院、宮殿的單一文化架構,融儒學、道學、佛學為一園,主題鮮明,形象而簡明地展現祖國上下五千年優秀文化史及各族民俗民情的優美畫卷。它用蜿蜒起伏的長城作圍,宛如祖國的版圖。山海關、嘉峪關、居庸關挺拔屹立,黃河、長江橫貫其間;海上的臺灣寶島、索道與陸地相連;高達50米的“天地宮”,設“歷代名君殿”、“名臣名將府”、“中原名人館”。特別是“中原名人館”可能是國內景區第一家,充分反映了黃河燦爛文化……,各族建筑和布局基本按照聚集區分設,錯落有致,風格各異,古色古香;蒙古包、維吾爾經房、苗族吊角樓、傣家竹樓、佛塔,以及各……[詳細]
45、焦作陳家溝 AAAA
焦作陳家溝
  陳家溝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溫縣城東5公里處的清風嶺中段,原名常陽村。明洪武年間,山西澤州人陳卜遷至該村,因村中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隨陳氏人丁繁衍,該村更名陳家溝。陳卜善武藝,精拳械,曾設武學社于村中,始開陳氏世代習拳舞械之風。明朝末年,陳氏第九世陳王廷,依據祖傳拳術,吸取民間諸優秀拳種之精華,結合導引、吐納術、中醫經絡學,創編了一種新的內功拳種,按陰陽轉換之意取名太極拳。陳氏十四世陳長興,廣開傳拳之門,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即是其著名高徒。之后,陳氏太極拳逐步演變出全國有代表性的“楊、武、吳、孫”等諸大流派。陳家溝原名常陽村。明朝洪武年間,山西省澤州人陳卜舉家搬遷到這里,因為村中有三條南北走向的深溝,隨著陳氏人丁興旺,村名改為陳家溝。明末清初,陳家第九世陳王廷在此創編太極拳,并逐漸衍化成陳、楊、吳、孫、和等諸多流派,在全世界150多個國家或地區廣泛傳播。陳家溝村位于溫縣城東5公里處清風嶺中段,南臨黃河,與伏羲畫卦臺、河洛匯流處隔河相望,南水北調工程依村而過,全村有10個居民小組、3000余人,耕……[詳細]
46、杜甫故里 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杜甫故里
  杜甫故里位于鞏義市區東10公里的站街鎮南窯灣村的筆架山下,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就誕生在筆架山下的窯洞里,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陽,他的曾祖父在鞏縣任縣令時,將家遷于此。杜甫一生創作了3000多首詩,流傳下來的有1400多首,他的詩深刻反映了唐代的社會矛盾,充滿著憂國憂民的深厚感情。杜甫的詩政治性現實性、人民性、藝術性都很強,唐代詩人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元稹也說:“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毛主席稱杜甫的濤是“政治詩”。所以長期以來,杜甫的詩被稱為“史詩”,杜甫也被后人尊為“詩圣”。鞏義是詩圣的故鄉,是河洛水土培育了詩人高尚的性情,詩人在長大后的顛沛生活之中還寫下過“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詩句來表達他對故鄉的思念與深情。鞏義市人民也為這片土地上誕生了杜甫這樣的偉大詩人而感到驕傲與自豪。詩圣杜甫在國內受到人們千百年來的崇敬與熱愛,在國際上同樣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尊敬,在一九六二年斯德哥爾摩舉行的世界和平理事大會上杜甫被列為世界文化……[詳細]
朝歌文化公園
  朝歌文化公園是以淇河邊的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鹿臺遺址為中心而建設的大型殷商主題文化公園。鹿臺相傳為殷紂王的宮殿區,《史記》載:“武王伐紂,散鹿臺之財”,所以鹿臺又被史學家成為“中華第一古金庫”和民間財神之源。文財神比干和武財神趙公明皆產生于紂王之鹿臺。同時,這里又是中國殷商文化的核心區,《封神榜》朝歌古城名聞天下。朝歌文化園規劃占地380畝,總投資3.3億元,其中文化園主體建筑鹿臺博物館投資1.2億元,建筑面積約2萬平方米,采用商代“四阿重檐、茅茨土階、泥墻木骨”的高臺建筑形式,高38米,分上下5層,是以鹿臺遺址和《封神演義》為文化淵源而修建的群眾性、開放性公共文化旅游場所,具有游覽、娛樂、休閑等功能。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淇水大道與泰山路交叉口……[詳細]
48、花洲書院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花洲書院
  乍提花洲書院,也許知道的并不多,因為它畢竟沒有嵩陽書院、白鹿洞書院、岳麓書院、應天府書院等中國古代四大書院聲名顯赫,但倘提到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則人們一定會耳熟能詳,花洲書院雖在名氣上不能和四大書院相比,但也是我國古代很有影響的高等教育機構。書院創始花洲書院始建于宋代慶歷年間,北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教育家、思想家范仲淹任鄧州知州期間創建了書院內講學堂——春風堂、藏書樓、齋舍,并在書院東側創建百花洲,重修覽秀亭,構筑春風閣,花洲書院因百花洲而得名。公元1045年,范仲淹謫知鄧州,為學風不興而憂心忡忡,感到百花洲一帶環境幽靜,景色宜人,是理想的治學場所,于是在百忙中謀劃,創辦花洲書院。并且,公余到書院講學。一時鄧州文運大振。范仲淹的兒子、官至觀文殿大學士的范純仁,以及官至崇文院校書的張載,曾任鄧州知州的韓維,均“從師范仲淹學于花洲書院”。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任葉縣尉。曾到花洲書院瞻仰范公遺跡。作詩云:“范公種竹水邊亭,漂泊來游一客星。神理不應從此盡,百……[詳細]
49、臨潁小商橋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潁小商橋
  小商橋位于臨潁縣黃帝廟鄉小商橋南小商河(潁河故道)上。橋為敞肩單孔石拱橋,長20.87米,寬6.67米。大拱競夸11.6米,矢高2.13米,矢跨比為1/5,拱券面厚0.65米,小拱凈跨2.13米,矢高1.2米,兩岸小拱腳間距20.2米,主拱和小拱均由20道拱石并列砌筑而成,主孔每塊拱石間均由咬鐵連接。券面石浮雕有天馬,獅子,蓮花和幾何圖案,拱之上端置有獸,伸出橋身。橋墩下部四角有高浮雕金剛力士像,雙肩扛拱,雙手上托,大小一尺左右,造型生動,風格古樸。據方志記載,小商橋始建于隋開皇四年(公元584年),但現橋主體結構屬北宋建筑風格,元、明、清歷代均有修葺。最大的一次修筑是元大德年間(公元1297-1307年)小商橋是一座時代較早的古石橋,造型優美,結構嚴謹,做工精致,是研究建筑和交通史的重要資料。1986年小商橋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國家文物局撥專款進行了大修。小商橋是一座坦拱敞肩的石拱橋,與河北趙州橋的結構基本類似,所以專家們推斷,此橋可能是趙州橋的實驗橋。橋長21.3米,……[詳細]
老子故里景區
  老子故里旅游區位于河南省鹿邑縣,由太清宮風景區、明道宮風景區與其他風景區組成。以我國古代偉大思想家、世界著名歷史文化名人老子的誕生與成長以及后人對其祭祀活動所遺留文物古跡為主體,配以周圍其他著名的歷史遺跡人文景觀,并與該地所特有的自然景觀相結合的一個集歷史文化、自然風情、休閑養生為一體的綜合旅游區。老子故里旅游區的重點以太清宮景區、明道宮景區和老子天下第一園景區為中心,充分發揮其人文景觀優勢,向游客展示一個真實的老子故里形象。同時,發掘商周大墓等歷史遺址、楚漢相爭的垓下古戰場、陳摶故園、武平封侯處(武平城)等遺跡,展示老子故里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展示古代戰場波瀾壯闊的場景,展示三國曹氏縱橫馳騁、爭奪天下的雄心。老子故里旅游區共有旅游資源單體272個,分屬6個主類、15個亞類、36個基本類型;優良級旅游資源137個,其中五級38個、四級35個、三級64個,普通級旅游資源135個,其中二級72個、一級63個。老子故里旅游區的資源優勢可以用“專”、“真”、“根”、“全”、“遠”、“高”、“名”……[詳細]
萬歲山·大宋武俠城
  國家AAAA級景區——萬歲山大宋武俠城是一座以“大宋武俠”文化作為核心旅游產品定位的多景觀大型旅游景區,園區占地500余畝,北攬東京大道、復興大道、連霍高速,南鄰翰園碑林、龍亭等景區,地理區位優越、自然風光優美,建筑風格獨特。萬歲山大宋武俠城常年致力于打造中國魅力武俠主題景區,園區內市井街鋪林立,步入其中令游人有穿越古今、時光倒流之感。其中精心打造的由宋代武俠傳奇故事組成的實景劇演藝陣容,以逼真的視覺效果、融入式互動體驗以及震撼的演出特技,達到全景式展現大宋武俠豪情及江湖百態,成為國內武俠實景演藝的經典和代表,景區通過旅游產品以及各類文化演藝的系統性組合,全方位為廣大來汴游客打造武俠尋夢之旅。武俠豪情視覺盛宴景區目前推出了以大型水滸實景馬戰《三打祝家莊》、特色儀式性實景劇《神舟船奇》、融入式實景劇《水滸街》為代表的50部(每天100多場)武俠實景劇,其中以《三打祝家莊》、《十字坡》、《水滸街》、《風雪山神廟》為代表的水滸題材演出,集中再現了名著中眾多綠林好漢的江湖豪情;以《七俠五義》《岳……[詳細]
52、豫西大峽谷 AAAA
豫西大峽谷
  豫西大峽谷風景區,位于豫、秦、晉三省結合部的三門峽市盧氏縣官道口鎮境內。峽谷呈東西走向,象一條由西向東延展的飄帶,由大大小小99級瀑布及300多個潭池組成。每當汛期來臨,潭上飛珠濺玉,霧氣騰騰,聲響如雷,氣勢磅礴;風和日麗時節,瀑布則如白練懸空皎美絕倫。豫西是指河南省內、省會鄭州以西地區包括洛陽、三門峽、平頂山三個城市,即洛、虢、鷹三市。西接陜西,東靠中原,北依太行,南鄰黃河。位處亞歐大陸橋東段豫西地處晉豫大峽谷以南,南陽盆地以北,以平原為主。東經111°08’—133°45’,北緯33°08’—35°05之間。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夢回豫西:老袁】豫西大峽谷風景區位于豫、陜、晉三省本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結合部的三門峽市盧氏縣官道口鎮境內。盧氏是一個具有2116年歷史的古縣,屬我國河洛文化發祥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燦爛,歷史悠久。相傳,秦末博士盧敖避戰亂于熊耳,煉丹治病,撲滅瘟疫。死后百姓立廟祀之。至西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建縣,即以其姓氏命為縣……[詳細]
53、洛陽白馬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白馬寺
  白馬寺位于河南洛陽城東10公里處,在漢魏洛陽故城雍門西1.5公里處,古稱金剛崖寺,號稱“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第一所官辦寺院。它建于東漢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是國家AAAA景區。據史料記載,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的某天晚上,漢明帝劉莊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神仙,金色的身體有光環繞,輕盈飄蕩從遠方飛來,降落在御殿前。漢明帝非常高興。第二天一早上朝,他把自己的夢告訴群臣,并詢問是何方神圣。太史傅毅博學多才,他告訴漢明帝:聽說西方天竺(印度)有位得道的神,號稱佛,能夠飛身于虛幻中,全身放射著光芒,君王您夢見的大概是佛吧!于是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訪求佛道。三年后,他們同兩位印度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回到洛陽,帶回一批經書和佛像,并開始翻譯了一部分佛經,相傳《四十二章經》就是其中之一。皇帝命令在首都洛陽建造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以安置德高望重的印度名僧,儲藏他們帶來的寶貴經像等物品,此寺即今天的洛陽白馬寺。據說是因當時馱……[詳細]
萬仙山(萬仙居)
  新鄉萬仙山,國家級4A級風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內著名的休閑旅游勝地、避暑基地、影視基地、寫生基地和拓展培訓基地。該景區位于輝縣市西北部太行山腹地沙窯鄉境內,總面積6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72米,距新鄉市70公里。景區由中華影視村——郭亮、清幽山鄉——南坪、人間仙境——羅姐寨三個分景區組成。這里群峰競秀,層巒疊嶂,溝壑縱橫,飛瀑流泉,既有雄偉而蒼茫的石壁景觀,又有妙曼而秀雅的山鄉風韻。集雄、峻、奇、險為一體。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四季景色迷人,春天花團簇錦,嫩飾赤巖;夏天綠漫峰巒,山丹點綴;秋天云高天藍,紅葉盡染;冬天雪填溝壑,冰掛高懸。夏季平均氣溫比山外低5度左右,是理想的避暑勝地,世外桃源。萬仙山匯聚百里太行赤巖絕壁的精華,赤紅色的懸崖高越百米,似凝固的巖瀑石幕,曲折、盤旋、迂回、流暢的圍、隔、堵、截出八條深澗峽谷。飛瀑、洞穴、老樹、古寨、石墻、石街、石房子組成一個個鮮亮的景點。進入萬仙山腹地,環顧一座座奇峰,多層重疊,赳赳向上,直刺云天,姿態……[詳細]
三門峽甘山森林公園
  三門峽甘山森林公園位于三門峽市陜縣南部窯店林場境內,距三門峽市區30公里,距離市區28公里,車程40分鐘屬國家3A級旅游區(點)。景區總面積為3800公頃,最高峰海拔1884以米,公園內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植物種類多達1500多種,動物20余種,林木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夢回甘山老袁】自然風景具有奇、秀、艷、幽、靜特色,春夏秋冬景色各異、別具一格,風景十分秀麗。主要景點有蝴蝶溝、鐵瓦廟、祖師廟、鐘樓、馬武寨、崔氏洞等。正在開發的項目有:甘山別墅山莊、甘山會議中心、甘山民族民俗游樂場、甘山植物園、甘山養鹿場、射擊場、人工湖、甘山滑雪場。三門峽甘山森林公園是休閑度假、回歸自然的好去處。巍巍甘山(又名干山、常蒸山)矗立于崤山南麓、南瞰伏牛。西臨秦嶺,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林區面積12萬畝,植物近三千種,珍禽異獸百余種,漫山遍野奇山異峰,奇樹異草,林木茂密,山花爛漫,百鳥爭鳴,溪水潺潺,風景旖麗,秀色可人。甘山歷經滄桑,人文文化豐富,廟宇遍布,典故傳說優美動人。神秘莫測的崔氏洞,古樹參天的望……[詳細]
56、洛陽關林廟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關林廟
  •這里埋葬著關羽的首級,是祭拜關二爺的圣地。•可以觀賞到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親筆御匾。•廟內有一百多尊清代的石刻小獅子,生動活潑,栩栩如生。景點介紹在洛陽市城南約7公里的關林廟,規模不大,但是香火極旺,因為這里埋葬著蜀漢名將關羽關二爺的首級(頭顱)。根據古代封建禮制,帝王墓為“陵”,王侯將相墓為“冢”,只有圣人的墓才能稱為“林”。兩千年來,關羽的地位從王侯一直上升到武圣人,能與“關林”相媲美的也只有山東曲阜的孔林。明朝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在漢代關廟的原址上,開始建廟種植柏樹,清朝乾隆年間(1735—1799年)加以擴建,基本形成如今的關林廟的規模。關林廟的建筑規格是按照傳統的宮殿式修建的,游客進入關林大門后,步行沿著中軸線向前游覽,依次可以看到關林廟的大門、儀門、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等祠廟部分,在祠廟的后面,就是埋葬著關羽首級的墓冢(地)。當你來到關林廟,除了拜祭武圣人關二爺之外,還有很多亮點值得你去觀賞。明代(修建)儀門上……[詳細]
57、西峽龍潭溝 AAAA
西峽龍潭溝
  龍潭溝生態旅游區龍潭溝自然生態風景區位于河南省伏牛山脈腹地的西峽縣雙龍鎮,距西峽縣城30公里,311國道途經此地,交通極為便利。景區景點集中,瀑布密集,融山秀、石奇、水澈、林茂、潭幽于一體,被譽為“中原一絕,人間仙境”。龍潭溝景區位于河南省西峽縣雙龍鎮化山村,地處伏牛山西段,距西峽縣城30公里,311國道途經景區,交通極為便利。1980年后成為人們向往的旅游勝地,在2000年被譽為河南省首龍潭溝_山門家服務標準化示范景區、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核心景區,并于2011年成功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景區全長12公里,現對游客開放有5公里,自然落差近千米,整個山體猶如兩條巨龍盤踞,分別顯現龍首、龍口、龍角和龍身。山體兩岸石壁陡峭,花崗巖體雄奇壯觀.景區內聚集了大小19道瀑布和72潭,群瀑疊落飛瀉直下,潭深水幽奇石遍布,整個山體如兩條巨龍盤臥,并有數條小龍飛舞,景點分布均勻,以瀑密、石奇、潭幽、水澈、林茂組成完整的風景體系,被譽為“中原第一瀑布群,天然奇石博物館”。自然景觀瀑布龍潭溝全長12公里,……[詳細]
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
  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位于豫鄂交界的桐柏山脈中段,總面積108平方公里,是古“四瀆”之一淮河的發源地和江淮兩大水系的天然分界線。這里自然景觀奇絕,人文景觀薈萃,分為淮源、桃花洞、太白頂、水簾洞四大各具特色的區域。有豫南第一高峰海拔1140米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頂,享譽海內外的佛教禪宗白云系祖庭云臺禪寺,譽為天下“三十六洞天”之一的水簾洞。河南四大名寺之一的水簾寺,險幽神秘的淮河源等以及新開發的三條黃金旅游線路,通天河《西游記》文化游、盤古溪生態游、情人谷休閑避暑游等各類景觀118處,其中一類景觀46處。集雄、奇、險、幽、秀于一身,兼具南疆北國之神韻,被有關專家評價為“比華山之險,與黃山競秀”。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旅游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具有源遠流長的淮源文化,影響深遠的佛道文化,歷史悠久的盤古文化和在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具有重要地位的蘇區文化。景區具有完整的過渡帶森林生態系統和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被專家譽為中原地區天然生物基因庫和自然博物館。1982年這里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96年被批……[詳細]
洛陽花果山國家森林公園
  這座花果山可不是齊天大圣的老家,而是地處洛陽市宜陽縣西南部的女兒山,俗名石雞山。山與嵩縣、洛寧毗鄰,距洛陽市區90公里。花果山屬冰川期地貌,群峰點點,林濤起伏,重巖疊嶂,山石奇特,景色十分秀麗。1991年被國家林業部定為森林公園。公園總面積180平方公里,主景區4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1.8米。主要景區有北部、南部、石院墻、七峪溝、大里溝、岳頂山等,景點以天然石猴、水簾洞、唐僧石、摞摞石、寒心石、登云梯、玉皇頂等較為出名。簡介:花果山屬冰川期地貌,群峰點點,林濤起伏,重巖疊嶂,山石奇特,景色十分秀麗。1991年被國家林業部定為森林公園。公園總面積180平方公里,主景區4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1.8米。主要景區有北部、南部、石院墻、七峪溝、大里溝、岳頂山等,景點以天然石猴、水簾洞、唐僧石、摞摞石、寒心石、登云梯、玉皇頂等較為出名。花果山風景區位于古都洛陽西89km的宜陽縣穆冊鄉境內,總面積4810公頃,主峰海拔1831.8m。森林覆蓋率達87.4%,年平均氣溫14.4度,夏季最高氣……[詳細]
60、千唐志齋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唐志齋
  千唐志齋位于新安縣鐵門鎮,是已故國民黨起義將領張鈁先生所營園林“蟄廬”的一部分。興建于民國21~23年間(1932~1934年),包括15孔磚質窯洞、3個天井和1條走廊。著名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予以命名并用古篆題額。整個建筑里里外外,鑲滿了大大小小的墓志和書法、繪畫石刻。現存各類藏石1413件,其中唐代1185件,宋代88件,明代30件,五代22件,北魏2件,隋2件,西晉1件,元1件,清2件,民國7件。此外,還存墓志蓋19件及其他各類書法、繪畫、造像、經幢、碑碣54件。這些志石是由原齋主人張鈁先生從民間各地,主要是洛陽一帶搜集而來的。所獲北魏志石歸于佑任,唐志石歸張之寶齋。他早年參加同盟會,是辛亥革命時期陜西新軍起義的策動者之一。1965年病逝于北京寓邸,其墓也遷到廬內東北角。唐志石主身分形形色色,他們的各種社會活動顯示著有唐一代的文治武功,和它300年間各個時期的政治狀況及社會動態,因此有“石刻唐書”之稱。以文字形體而論,篆、隸、行、楷,般般具備;以書藝流派而言,漢晉的鐘、王,唐初的虞、……[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一道欧美AⅤ视频 | 伊人激情在线视频 | 中文日韩欧免费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视频专区 | 亚洲精品最新自产拍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