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4A級風景區介紹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位于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渡江大道東段。其前身為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園。2009年,在紀念中央紅軍從于都出發長征75周年之際,中共于都縣委、于都縣人民政府為了弘揚長征精神、緬懷先輩偉績,投資近千萬元對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園進行改造擴建,興建了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紀念園占地面積60畝,由入口小廣場、主題雕塑、集結廣場、紀念廣場、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等組成。園區綠化率達85%以上,環境十分優美,是一處集愛國主義教育、觀光游覽、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紀念園。在紀念園東側是2004年興建的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紀念館占地面積5.75畝,建筑面積1100平方米,展廳兩層。陳列采用文字、圖表、照片、聲、光、電等現代化手段,直觀展示中央紅軍出發長征的歷史,再現中國革命偉大轉折及蘇區人民支援紅軍的歷史場景,是目前全國唯一一處了解中央紅軍長征出發歷史的主題性紀念館。紀念園自開放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來園參觀指導。紀念園也先后被中宣部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詳細]
22、御窯廠窯址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御窯廠窯址
  國家4A級旅游景區。位于景德鎮老城區中心地帶的珠山中路。元代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鎮珠山設浮梁瓷局,負責為皇家監造御用瓷。皇帝派員到景德鎮監制宮廷用瓷,創造出無數陶瓷精品。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將浮梁瓷局改建為御廠,宮廷瓷器開始注明皇帝的年款。清代康熙年間御廠改稱御窯廠,到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止,綿延近七百年。是我國燒造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工藝最為精湛的官辦瓷廠。由于御窯廠的特權所在,歷來薈萃著景德鎮的陶藝精英和能工巧匠。它雖然專為皇帝燒制瓷器,而客觀上則為中華民族創造了大量瓷文化的奇珍異寶。除了不少流失于海外,至今尚有許多陶藝珍品珍藏于故宮博物院,并向海內外游客展示。御窯廠是官窯的象征,是陶藝瑰寶的搖籃。歷來,人們對御窯廠充滿神秘感與好奇心。御窯廠代表了明清時期中國陶瓷技術和藝術的最高水平,現存遺址及其背景環境是研究御窯廠歷史沿革、管理制度、燒造工藝的重要依據,也是研究歷史文化名城景德鎮城市發展脈絡的重要基礎。中國是古代世界陶瓷手工業最為發達……[詳細]
23、安義古村群 AAAA
安義古村群
  安義古村由羅田、水南、京臺三個自然村組成,呈三角形分布。三個村都有千年以上的歷史,都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和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并以“最具神秘色彩、最有田園風光、最有古郡風韻、最有鄉村風貌”的“四最”特點,躋身江西“十五”生態旅游系列。京臺村建于唐武德元年(618年),開基者為徐州人劉宗緒、劉宗壽兄弟,其父親系南北朝陳國豫章(今南昌)太守劉廣德,因父死和戰亂移居于此。明初武寧李姓人奉旨遷入,遂成二姓相處之村。該村歷史悠久,古跡甚多,成為影視拍攝勝地。水南村是克昌公第15代孫黃一能從羅田村遷出另建的新村,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有630多年歷史。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20余棟。該村以房屋雕飾精細、保存名俗用品較多而著稱。羅田村是一個擁有2000人的大村。它自唐廣明元年(880年)開基至今,已有1120多年歷史。開基始祖名黃克昌,湖北蘄州羅田縣人,為躲避戰亂來到此地,壘石為屋,墾荒造田,娶妻生子,建起了村落。后來子孫不斷繁衍,有些人還遷徒外地,發展成一個個黃姓村落,使羅田黃氏成為江西黃氏的……[詳細]
鳳凰溝風景區
  江西省鳳凰溝原名江西省鳳凰溝風景區,因為地處南昌縣黃馬鄉,又名黃馬鳳凰溝或南昌鳳凰溝。江西省鳳凰溝風景區現已成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十佳農莊、中國2012年度最受歡迎景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五星級園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也是江西省攝影家協會創作基地、江西省散文協會創作基地、江西省最大最受歡迎的戶外婚紗攝影基地。鳳凰溝以生態農業為主題,以農業帶動鳳凰溝旅游業的鳳凰溝生態旅游,黃馬鳳凰溝風景區是集采摘、野戰、觀光、休閑與會議為一體的農業生態示范園。江西省鳳凰溝風景區位于南昌縣黃馬鄉省蠶桑茶葉研究所,離南昌市區大約40分鐘車程。江西省鳳凰溝風景區擁有茶葉、蠶桑、綠化苗木、果業等成熟生態產業體系,其中生態茶園2150畝,標準化高產示范桑園100畝,生態旅游果園650畝,生態景觀花卉苗木基地5000畝,水面1000畝。園區內山清水秀,綠樹成蔭,環境幽靜,空氣清新,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候鳥成群,為人們享受綠色、親近自然、感受歡樂的世外桃源。江西省鳳凰溝園內綠……[詳細]
江南宋城歷史文化旅游區
  江南宋城歷史文化旅游區位于章江、貢江及贛江交匯處贛州市章貢區的河套老城區,是國家4A級景區,街區總占地面積3.22平方公里,主街長度345米,整個街區占地面積143畝,包括五個歷史文化街區(郁孤臺、姚衙前、灶兒巷、南市街和慈姑嶺)和一個傳統風貌街區(新贛南路)及文保單位所處的區域。街區范圍內有郁孤臺、宋城墻、八境臺、蔣經國舊居、中共特委遺址等文保單位,包括陽明書院、廣東會館、李政道(諾貝爾獎獲得者)舊居、張樂平(著名漫畫家,三毛流浪記作者)舊居、會昌學公館、安遠學公館、龍南學公館、九華古閣等歷史建筑。江南宋城項目運營以來,3個月完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創建,榮獲江西省文旅融合示范項目十佳、2020年度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首批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江西省省級旅游休閑街區、省級商業街區改造提升試點街區等多項榮譽稱號,入選第一批贛州市非遺小鎮、第三批章貢區青少年綜合性實踐基地。其中“云上宋城”贛州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智能檢測與管理系統也成為江西省文化和旅游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一座贛州城,半部……[詳細]
上饒集中營景區
  聞名于世的上饒集中營,是“皖南事變”的歷史產物。主要囚禁皖南事變中談判被扣的新四軍軍長葉挺和彈盡糧絕被俘的新四軍排以上干部及愛國進步人士760余人。景區座落于江西上饒市城區南部(今茅家嶺街道境內),景區總體面積2平方公里,擁有革命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紀念館、紀念亭等紀念性建筑物及23處遺址、遺跡,景區可分五大參觀游覽區。上饒集中營名勝區是全國重點文物和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重點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十大紅色旅游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為了緬懷在集中營犧牲的近200名革命烈士,繼承先烈遺志,黨和人民政府于1955年在茅家嶺建立革命烈士陵園,陸續修建了革命烈士公墓、紀念碑、紀念館、紀念亭等建筑物。該陵園1988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為第二批全國重點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此后,相繼由南京軍區、江西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由國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共青團中央和解放軍總政治部聯合命名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饒集中營景……[詳細]
漢代海昏侯國考古遺址公園
  漢代海昏侯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鐵河鄉、大塘坪鄉境內,以紫金城城址與鐵河古墓群為核心。根據考古和史料記載,遺址年代為公元前63年至東漢末年,由紫金城城址、歷代海昏侯墓園、貴族和平民墓地為核心的一系列重要遺存構成,為研究漢代侯國建城制度、人文歷史、社會經濟等提供了全面的歷史資料。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典型漢代列侯國都城聚落遺址。由海昏侯國國都紫金城城址、海昏侯劉賀墓園、城址西部及南部墓葬群組成,這樣完整的布局在我國考古學史上屬首次發現,是研究西漢侯國歷史最典型的大遺址,具有重大學術意義。海昏侯國遺址公園規劃總面積12.03平方公里,目前一期建成并向游客開放項目為游客中心及服務配套設施、遺址博物館和劉賀墓園。紫金城城址與鐵河古墓群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東北部,鄱陽湖西岸,東臨贛江,地處大塘坪、鐵河兩鄉境內。南距南昌市城區45公里,向北與永修縣古吳城鎮相距約20公里,北距九江市70公里。紫金城遺址位于新建區鐵河鄉陶家村……[詳細]
28、通天寨 AAAA
通天寨
  石城通天寨位于距離石城縣城7公里的大畬村,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其中景點以各種形似人或物的山石為主。游覽通天寨途徑有二,一是沿南門拾階而上,上山路比較難走,但返程不累;二是從北門步梯而下,較為輕松,返程須另辟蹊徑。通天寨不算大,景區景點相對集中,在方圓2公里的核心區內,集中分布有大畬荷花觀光園、古民居南屋、通天寨生態樂園、通天巖、玉盂寺、凈土巖、試劍石、石筍干霄、鐘鼓石等景觀,整個游程大約兩三個小時,有較為完善的游步道和指示牌。山上的看點,一是一陰一陽的“生命之門”丹霞地貌奇觀,二是天然形成的千佛丹霞,三是比較少見的巖面龜裂地貌。山上有一處玻璃觀景臺,可站在透明玻璃上觀景拍照,體驗凌空的感覺。若是七八月來到通天寨,山下的荷花盛開,在荷花園里以荷塘為前景拍通天寨丹霞山體的全景照,景致最佳。通天寨,是久負盛名的丹霞地貌風景區,位于距石城縣城七公里的大畬村。因寨上主巖外如兩指相箝,內若兩掌半合,仰視蒼穹通天而得名。寨上怪石如林、猶如丹霞橫空;滿寨龜裂石板,美稱仙人犁田;寨中清泉四季流淌,竹木青翠如……[詳細]
楊岐山風景名勝區
  楊岐山風景名勝區位于萍鄉市上栗縣境內,距城區25公里,是一個以優美的自然景觀為外延,以豐厚的人文景觀為內涵,構成融自然風光和宗教文化為一體的重點風景區。楊岐山層巒疊翠,山勢嵯峨,四時秀色,氣候宜人,素有“二十四景”之稱。“二十四景”為:涌泉池、千丘田、觀音崖、老虎洞、烏龜洞、前沽塘、后沽塘、仙魚塘、寒婆巖、張口獅子崖、關門石、楊岐石窟、-曬果、猴子扒石、斗牛石、鐵籠關虎、小天池、三島湖、山頂泉、方竹林、棋盤石、別有洞天,子午泉、案山關等。它以峰巒之旖旎,溪澗之蜿蜒,巖石之突兀,云霧之纏繞,嵐光之掩映,成為古今游人的慕游之處。楊岐山位于萍鄉市上栗縣境內,距萍鄉城區25公里,是一個以優美的自然景觀為外延,以豐厚的人文景觀為內涵,構成自然風光和宗教文化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楊岐山山勢蜿蜓跌宕,林木蔚然深秀。張口嶺、萬仞峰、龍峰如筆架橫亙,張口嶺雄居中央,宛如雄獅昂首,張口滾球,萬仞峰、龍峰護衛其側。萬仞峰高峰沖列,陡峭崎嶇;龍峰盤旋夭矯,勢若游龍。從張口嶺遠眺,丘陵起伏,阡陌縱橫,村落如星,栗水……[詳細]
30、東生圍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生圍
  安遠東生圍景區位于江西省安遠縣城南20千米處,由東生圍、磐安圍、尉廷圍、米升圍及尊三圍遺址等景點組成。東生圍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東生圍竣工。安遠東生圍景區建筑總面積14.4萬平方米,用地面積1237畝。其中游客服務中心建筑面積2240平方米;休閑廣場占地面積2.7萬平方米,包括可容納15輛大巴、246輛小車的停車區;商業街建筑面積1355平方米;米升圍系列工程占地約17畝。東生圍俗稱老圍,位于安遠縣城南20公里的鎮崗鄉老圍村,東徑115°19′18〃,北緯25°00′12〃。此圍建在寬闊的田段中間,東靠近鎮樟公路,南距鎮崗圩0.5公里,西臨安定公路和鎮江河。是一個交通方便,通往國家森林公園三百山的必經之地。東生圍是一座集防御、防火、防水、防盜于一體的人居客家方圍。東生圍建于清道光年二十二年(1842年),落成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歷時8年,耗資巨大,為陳氏朗庭所建。此圍座東朝西,初建時為五扇大門三層樓房。同治五年(1866年)在圍的東……[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 亚洲人成人一区在线观看 | 网址你懂的免费在线观看 | 日韩亚洲欧美国产动漫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成αⅴ人 | 三a视频在线观看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