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旅游

江蘇省4A級風景區介紹

江蘇學政文化旅游區
  江蘇學政文化旅游區位于江蘇省江陰市,占地7萬多平方米,是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作為學政文化旅游區的核心——江蘇學政衙署是昔日江蘇八府三州考秀才的地方,其規模宏大,設施完備,園內景點眾多而號稱“江南官署之冠”。學署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建立,至1904年科舉制度廢除,歷時292年,有124任學政。江蘇學政,是整個江蘇省科舉時代主持考試秀才的官署。學政的全稱提督學政,又稱提學使,掌一省教育事務,每省一人,以侍郎、京堂、翰、詹、科、道、部屬等-中進士出身者派充,三年一任。世稱“學臺”。其品級從從九品到正二品大小不等。由于朝廷對科考的重視,所以不論學政原來品級高低,地位與本省總督、巡撫平等。歷史沿革江蘇學政衙署的前身可以上溯到北宋初年,那時稱萬春園,是一位孫姓人家的私家園林。明代初年朱元璋……[詳細]
連云港桃花澗
  桃花澗桃花澗源自錦屏山馬耳峰。千回百轉匯集成滔滔澗水流下南坡。這里峰巒峻秀,春來遍開桃花,因以為名,現已開辟為新的旅游景點。山上既有挺拔的林木,又有裸露的石骨,頗具中國畫的風味。景區的下面,即著名的錦屏磷礦礦區。1979年冬,桃花澗發現了四五萬年前古人類活動的遺址,出土的舟伏、漏斗狀石器,與日本九州出土的這類石器形制大體相同。據專家考證,那時期海平面普遍下降,日本與連云港之間形成一條陸橋,兩岸的古人類曾不斷互相往來和交流。桃花澗遺址位于連云港市海州區錦屏鎮桃花村錦屏山南麓桃花澗西側。遺址堆積物厚約2米,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通過采集和試掘,得到的石器標本有舟狀石核、兩極石核、漏斗狀石核,半錐體石核、刮削器、尖狀器、人工石片和小石葉等。據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鑒定,這批石器標本為……[詳細]
63、蘇州小石湖 AAAA
蘇州小石湖
  導游位于蘇州西南城郊,距古城七公里,由石湖度假村、風景游覽區、影視文化區、風情餐飲區組成。歷史:相傳春秋時,越國挖溪攻打吳國,橫截山腳鑿石開渠以通蘇州,故名石湖,越國名臣范蠡在滅吳后,帶著西施由這里歸隱太湖,故附近有鎮名蠡墅。石湖景區以吳越遺跡和江南水鄉田園風光見勝,擁有眾多的古寺、古塔、古墓以及宋代著名田園詩人范成大等人的別墅。石湖串月行春橋位于茶磨嶼東,石湖北諸,又名長橋、九環洞橋,因為橋下洞函中不僅流過一條小河,而是幾處溪流分別流經其不同的橋孔,故人稱九環洞橋。橋上有重級石欄,游人可隨處坐憩。橋面俱石砌成,平展光滑,橋身九洞相連,湖水越洞而出,水清映物。農歷八月十八夜,秋月如練,石湖行春橋九個橋洞,各挽一汛月影,形成串月之絕景。石湖精舍南宋末著名田園詩人范成大歸隱石湖養老,自號石湖老人……[詳細]
64、龍背山 AAAA
龍背山
  龍背山森林公園是一座大型綜合性生態觀光、人文尋訪、休閑游樂的主題性旅游公園,占地5.5平方公里,公園內有文峰塔、水景瀑布、歷史名人館、科教名人館、藝術名人館、花卉園、果園、茶園、游樂園、垂釣中心等分景區,公園處處花團錦簇,鳥語花香,綠化覆蓋率達95%以上。站在108米高的文峰塔上,可一攬宜興風貌。最佳旅游時間3-4月杜鵑、桃花、梨花開放,5月采油桃、杏,4-12月薔薇花開放,6月采楊梅,7-8月采梨。龍背山森林公園地圖龍背山森林公園位于宜興城區南側,占地550公頃,園內丘陵起伏,植被茂密。公園于2000年著手建設,已投入資金3億元,各項基礎設施已經到位。文峰塔、歷史名人館、科教名人館、藝術名人館等一大批景點已建成開放。園內上萬平方米草坪綠意盎然;桂花園、杜鵑園、薔薇園鑲嵌于青松翠竹間,而巖碧……[詳細]
淮安市博物館
  淮安市博物館始建于1959年3月,系綜合性歷史博物館,是全市的文物收藏、陳列和考古研究中心。淮安市博物館新館一期工程占地七畝、建筑面積5000㎡,位于江蘇省淮安市健康西路146-1號,于1997年10月建成,并對外開放,是一座融古典風韻與時代氣息為一體的現代化建筑。博物館新館,主樓高四層、局部五層,四周嵌貼大理石,四十八級大踏步直上二樓,顯得莊嚴宏偉,潔凈典雅。為確保文物安全,各展廳及庫房內均安裝了現代化的防盜報警設備、閉路電視監控、自動消防報警及消防器材等設備。館名由愛新覺羅.溥杰先生題寫。作為地市級綜合性歷史博物館,全館管理機構健全,具有較高的科研攻關及田野考古發掘能力。學術研究成果豐碩。先后在《中國文物報》、《中國考古》、《東南文化》等國家、省、市級文博學術刊物上發表《淮陰高莊戰國墓銅……[詳細]
66、團氿風景區 AAAA
團氿風景區
  團氿風景游覽區位于宜興市區西部,是太湖風景區陽羨景區重要組成部分。風景區南部現為建設中的氿南風光帶和環科園居民區建設用地,東部為氿濱路及已建成的氿濱公園、任坊公園,北部為農田村莊,西為新寧杭公路和新長鐵路并與西氿相連。團氿公園以水面為主要景觀,規劃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氿面以東,通過氿濱路的拓寬改造和世紀廣場的建設,形成開敞式的濱湖綠地廣場區;第二部分為氿面以南,環科園以北,通過氿南景觀大道把氿南風光帶及兩個主題景園——宜園和瓊洲連接,以園林景觀形式再現宜興歷史、文化名勝入自然風光;第三部分氿南路以北,氿北路以南,規劃定位具有自然風味的綠化景觀風光帶,氿北路北側開發建設成為具有特色的度假居住區。宜園是一個以小橋流水為基調、古典形式的現代江南園林,是團氿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籌建于2003年初……[詳細]
67、盂城驛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盂城驛
  盂城驛開設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高郵南門外,是明代遺留下來的一處驛傳建筑。盂城驛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驛站。盂城,高郵的別稱,盂城驛故而得名。  盂城驛原規模宏大,有正廳五間、后廳五間、送禮房五間、庫房三間、廚房十間、馬神廟一間、馬房十二間、前鼓樓三間、照壁牌樓一座。驛北為驛丞宅,驛旁秦郵公館,堤上有迎賓房的皇華廳,東南有馬飲塘……  明代驛站功能有二:一是供過往使臣投宿,相當于現代的招呼待所或賓館。凡持有“驛關”的-,可按官階高低及仆從多寡免費享受驛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車、夫馬;二是郵送過境公文。明制:在主要郵路上一般是每隔10里設一郵鋪,次要郵路則是20-30里不等。盂城驛是我國古代南北大動脈——京杭大運河上的一處重要驛站。  盂城驛于1995年修復并對外開放。……[詳細]
宜興竹海風景區
  宜興竹海風景區位于江蘇省宜興市區西南31公里的湖父鎮境內,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國家風景名勝區、省級森林公園、無錫旅游十八景及宜興十佳景點之一。風景區橫跨江蘇、浙江、安徽三省,方圓幾十多萬畝的竹子,堪稱“竹的海洋”。景區總面積達1萬畝,為華東地區最大的竹資源風景區,故有“華東第一竹海”之稱,由于竹海風景區的湖父山區離太湖最近,流域最明顯,因而,從竹海山上流下的溪流又有“太湖第一源”之稱。宜興竹海風景區位于蘇、浙、皖三省之界,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國家風景名勝區、省級森林公園、無錫旅游十八景及宜興十佳景點之一。宜興盛產竹,自古有“竹的海洋”之稱。竹海綿延蘇、浙、皖三省,縱橫八百余里,形成了一片翡翠的海洋。竹海風景區處于竹的海洋中心,萬畝翠竹隨山勢起伏,好似波濤翻滾,綿流不絕,素有“華東第一……[詳細]
陽山桃花源景區
  無錫陽山桃花源地處無錫城西南15公里的陽山腳下孟村林浜上,南臨美麗的太湖,北靠京杭大運河,新長鐵路、錫宜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捷。境內有四座山丘,其中大陽山頂有古代火山噴發口,山明水秀,地貌多異,土壤肥沃。陽山盛產水蜜桃,無錫陽山鎮是陽山水蜜桃產業的省級龍頭企業,現有水蜜桃栽培基地面積30000多畝,投產面積10000多畝,年產量12000噸以上。種植桃農張伯年先生多年來精心培育,主要品種以湖景蜜露為主其他多品種。陽山水蜜桃是無錫著名特產之一,已有近七十年的栽培歷史。產于中國著名桃鄉江蘇無錫市陽山鎮,陽山水蜜桃以其形美、色艷、味佳、肉細、皮韌易剝、汁多甘厚、味濃香溢、入口即化等特點而馳名中外。陽山水蜜桃早桃品種5月底開始上市,7月15日前后,甜度最高的湖景桃也將大量上市。……[詳細]
70、闔閭城遺址 AAAA
闔閭城遺址
  闔閭城遺址位于常州市武進區雪堰鎮城里村和無錫市胡埭鎮湖山村之間,為春秋晚期城址。2007年,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與無錫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辦公室組成聯合考古隊,對闔閭城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對城壕、水門和城內水道情況進行探測,確認了闔閭城遺址大城的存在,被國家文物局評為“200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闔閭城最外為大城,近似長方形,東西長約2100米,南北寬約1400米,面積約2.94平方公里。城外有長方形環壕,環壕轉角近似直角,為人工開筑。闔閭大城的城垣地表部分已被毀不存,僅在大城西南角位置發現寬約34米城垣的墻基。大城中部以城垣為隔,分為東、西兩小城。目前東、西兩小城的北墻已不存,兩城間的隔墻和南墻保存相對較好,高1~4米,墻基寬30~32米,均為堆筑而成。東、西城的環壕也基本完整。……[詳細]
徐州蟠桃山佛教文化景區
  徐州蟠桃山佛教文化景區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坐落于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蟠桃山麓,占地面積1100余畝。其中主體為寶蓮寺,始建于南北朝時期劉宋永初年間,同為北魏永興年間,原是中國第一座有印度風格的寺廟,其祖師法顯大師也是歷史上第一位西行取經歸來的高僧。千余年來歷經滄桑,幾度興廢,先稱龍華寺,后名洪峰寺、紅蓮寺,在清乾隆年間定名寶蓮寺,于解放前夕荒廢。重建的寶蓮寺內八殿、兩閣、一院,建筑特色盡顯盛唐風格的恢弘大氣,其間宮塔交遞、雅致經典。天王殿、伽藍殿、祖師殿、觀音殿、地藏殿、七佛殿、文殊殿、普賢殿、通天閣、藏經閣、方丈院、上客堂、齋房、僧寮等逐次排開,鐘樓、鼓樓分布在寺門兩側,所有建筑以通天閣為中軸南北展開,廊院回環,尊卑有序,各安其位,相得益彰。其中,七佛殿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大雄寶殿,建筑面積2……[詳細]
72、龍王廟行宮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王廟行宮
  龍王廟行宮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三批1982年3月龍王廟行宮清康熙、乾隆宿豫縣皂河鎮2001年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王廟行宮坐落于江蘇省宿遷市西北20公里處的古鎮皂河。龍王廟行宮,原名為“敕建安瀾龍王廟”。該建筑群始建于清代順治年間,改建于康熙23年。后經雍正、乾隆、嘉慶皇帝的復修和擴建,形成了現在占地36畝、四院三進封閉式合院的北方官式建筑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頓于此,并建亭立碑,帑金修繕,故又俗稱為“乾隆行宮”。行宮在“文革”期間一度遭到破壞,從1999年開始,對龍王殿、御碑亭、鐘、鼓樓等建筑物進行了大規模修繕,恢復了“敕建安瀾龍王廟”的歷史原貌。龍王廟行宮整體呈長方形,內外宮墻。建筑群布局嚴整,規模宏大,軸線分明,左右對稱,中軸線上建筑物主次清晰,錯落有致。自南……[詳細]
牛首山文化旅游區
  牛首山又名天闕山,因山頂東西雙峰形似牛頭雙角而得名。牛首山風光秀美,素有“春牛首”春牛首之美譽。古有牛首煙嵐、祖堂振錫等金陵美景,還遺存了很多歷史古跡,如岳飛抗金故壘、鄭和文化園等。佛頂宮近年,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將在牛首山被長期供奉,游客可于特殊佛教節日前往佛頂宮瞻禮,具體瞻禮舍利的時間可致電景區咨詢,4001656363。佛頂宮利用原有礦坑建地宮,地下六層,地上三層,本身就很氣派莊嚴,值得一看。此外,你還可以參觀佛頂塔、佛頂寺等景點。千年歷史牛首山是一座佛教名山。梁朝天監二年(503年)司空徐度修建的佛窟寺是牛首山的第一座寺廟,南唐后主李煜更名為弘覺寺;唐代宗“曾夢牛首山辟支佛來見”故有辟支塔。唐代,被譽為“東夏之達摩”的法融禪師在牛首山創立了牛頭禪宗,古稱“江表牛頭”,牛頭禪宗的創立使印……[詳細]
74、常州博物館 AAAA
常州博物館
  常州博物館創建于1958年10月,是一所集歷史、藝術、自然為一體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目前館藏文物3萬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51件(國寶級文物1件)、二級文物245件、三級文物2945件。文物藏品中的良渚玉器、春秋戰國原始青瓷器、宋元的漆器與瓷器、明清書畫,均為館藏特色。常州博物館內設有江蘇省唯一一家少兒自然博物館,擁有各類自然標本8148件,已形成了以皮毛類動物、海洋動物、國內外精品昆蟲、地區性中草藥、礦物晶體及古生物化石為特色的六大收藏系列,其中圣賢孔子鳥化石、翁戎螺、金斑喙鳳蝶等一批化石和生物標本世界罕見,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2005年3月23日,常州博物館、規劃館兩館工程立項,同年5月26日開工建設,2007年4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常州博物館位于常州市新北區龍城大道1288號,毗鄰市……[詳細]
75、鎮江博物館 AAAA
鎮江博物館
  鎮江博物館是一座地方歷史綜合藝術博物館,創建于1958年。是利用原英國領事館舊址改建而成,占地29000平方米。五幢東印度風格的建筑依山而建,錯落有致,1995年建成了1780平方米文物庫房,館舍面積達到3500平方米,1996年11月被國務院頒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館收藏原始社會至明清各個時期文物近3萬件,一級文物82件(套)、二級文物317件(套),其中吳國青銅器、六朝青瓷器、唐代金銀器、宋代絲綢服飾、京江畫派獨具特色。鎮江博物館現有職工31名,大專以上學歷23人;高級職稱7人;中初級職稱19人,擁有職稱人數占全館的84%。年舉辦各類展覽15個,接待觀眾10余萬人。該館科研工作成績突出。《鎮江地區商周臺形遺址與土墩墓遙感考古研究》曾獲國家文物局科技進步三等獎;《吳國青銅器綜合研究》……[詳細]
76、亭林園 AAAA
亭林園
  亭林園位于江南水鄉昆山城內西北隅。園中玉峰山形似馬鞍,百里平疇,一峰獨秀。1906年始辟地為馬鞍山公園,1936年為紀念顧炎武(號亭林)改名亭林公園,2000年更名亭林園。占地850余畝,綠水青山,秀色相映。風景特點“東南第一山”,文征明贊玉峰語也。玉峰勝跡悠遠豐厚,古有七十二景,梁代慧聚寺,號稱“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為之濫觴。玉宇瓊臺、妙峰塔、鳳凰石、文筆峰,神靈來儀;昆石、瓊花、并蒂蓮,是謂玉峰三寶;山間一覽、野鶴、林跡之亭,翠微之閣,登攀歇望,人文薈萃。山前有亭林紀念館、昆曲博物館,柏木蔥蘢;山后有夏津梅花之墩、遂園家山之軒,竹林深幽;康熙幸臨,染翰留詩,品味高雅,宜仰宜觀。東山洞窟奇詭,有朝天、黃泥、連環之別;西山生態景區新構,有玉峰文化遺址、羅漢莼菜古橋、良渚文化巨雕,又有老人峰……[詳細]
鹽城市大洋灣景區
  鹽城大洋灣旅游風景區,位于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南洋鎮。大洋灣旅游風景區,頗具蘇中平原特色和黃海之濱雅韻。新、舊洋灣環繞四周,形成“B”形的港灣和島嶼,是近郊一處原始生態保持完好的“世外桃源”。整個灣內地勢平坦,局部起伏,河網水系密布,宜農宜牧,適應性廣泛。河蕩水色秀美,民俗風情淳樸,灣內蘆葦搖曳,白帆點點,漁舟唱晚,一派水鄉澤園風光。大洋灣河水清澈,盛產魚蝦,野禽成群,洲上樹木豐茂,田園如畫,溝汊縱橫,魚鳥歡躍。……[詳細]
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
  關于西津渡,可以用“唐宋元明清,一眼望千年”來概括。千年古街依然存留著毗鄰相連的雕花木樓,是尋訪古建筑以及懷古的好地方。位于鎮江城西的云臺山麓,是依附于破山棧道而建的一處歷史遺跡。西津渡古街是鎮江文物古跡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區,是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所在。這里共有文物保護單位12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漫步山腰上的千年古街,品味鎮江的老城風貌。景點介紹西津渡也稱為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位于鎮江市區西北,從金山公園往東步行十五分鐘就能到。這里有一片歷史氣息濃郁的老房子,著名的西津渡古街就坐落于此。西津渡自三國時期便是渡口碼頭,后因江岸逐漸北移,渡口早已不在,只留下了西津渡古街擱在云臺山的山腰上。從東邊登幾十步臺階便可上到山腰的西津渡古街,……[詳細]
大報恩寺遺址公園
  大報恩寺碑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整公布大報恩寺碑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南京中華門外大報恩寺遺址公園位于南京中華門外,北鄰外秦淮河,南接雨花臺,東至1865園區,西至雨花路,整個園區占地面積約200畝。大報恩寺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專家組譽為“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寺廟遺址”,今天來到園區可探尋600年前的香水河、香水河橋、永樂碑、宣德碑、御道、明代水工設施、三大殿遺址、畫廊遺址、油庫遺址、義井以及燒制琉璃構件的官窯等,當年大報恩寺的“宮闕規制”一目了然。地址:南京市秦淮區雨花路1號類型:古跡寺廟等級:AAAA游玩時間:建議2-3小時電話:025-52009999官方網站:http://www.besdchina.com/開放時間:周一-周日9:00-……[詳細]
80、蠡園 AAAA
蠡園
  景點級別:4A景點介紹:蠡園,地處風光秀美的蠡湖之濱,是國家重點名勝區“太湖”的主要景點之一。它占地123畝,其中水域面積約五分之二,以水景見長。蠡湖,原名漆湖、五里湖,相傳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偕美人西施泛舟于此,湖因人而得名,園因湖而得名。民國初年,青祁村人虞循真在湖畔建青祁八景,號稱“山明水秀之區”。1927年至1936年,同村人王禹卿父子在虞的幫助下,利用原有基礎,建蠡園;1930年王的親戚陳梅芳在其西側再建“漁莊”,又名“賽蠡園”。建國后,于1952年擴建蠡園長廊,與漁莊相連;1980年前后又拓建“層波疊影”新區;仍以蠡園名以上全部景點。該園三面環水,遠眺翠嶂連綿,近聞長浪拍岸;南堤春曉,桃紅柳綠;枕水長廊,步移景換;假山聳翠,曲折盤旋;亭臺樓閣,層波疊影。當代大文豪郭沫若詠有佳句:“……[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五月定向久久可爱视频 |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香蕉亚洲视频在线 |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 | 亚洲午夜AV中文免费在线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