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4A級風景區介紹

21、華門 AAAA
華門
  華門由基座、主門與閣.樓三部分組成,是一座突出造型氣勢兼容各時期古建風格的宏偉建筑,每一部位都包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首先展現在我們面前的華門大臺階,就是一座寓意華夏文明之源的文化景觀。華門主門正前方長達25米的瀑布墻,代表著孕育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之水高懸而下,華夏文明由此淵源。基座平臺上方一雙巨手托著一尊陶盆,體現了勞動創造歷史的思想。陶器是人類由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堯舜時期的主要用具,“巨手托陶”的石雕正象征著堯舜時期的文明地位。中間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21個彩球,代表著堯舜之后夏、商、周、秦、漢等二十一個歷史朝代,生動地展現著中華五千年文明從堯舜開始源遠流長的歷史進程。我們前面56級黃褐色的臺階代表著56個民族,寓意中華文明由各民族歷經五千年共同創造。臺階兩側車輪造型的欄桿在中國建筑史上尚屬首次采用,雄渾厚重的石雕車輪,仿佛中華五千年的歷史,如車輪滾滾,前轍后繼,一往無前。華門大臺階獨具匠心的設計所體現的華夏之源和根祖文化的主題,使人一進華門就產生追根……[詳細]
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
  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景區位于革命老區左權縣麻田鎮,距左權縣城45公里,距山西省會太原195公里。是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4A級旅游景區。目前,景區分八路軍總部舊址和八路軍總部紀念館兩部分。總部舊址占地總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于1980年對外開放。2011年以來,投資2000余萬元,本著“修舊如舊、以期恢復四十年代抗戰時期舊貌”的理念,對總部大院、鄧小平舊居、左權舊居進行了修繕,并對中共中央北方局、野戰政治部、后勤部、北方局黨校、魯藝學校、《新華日報》報社等舊址進行了恢復,讓游客真切體驗和感受到當時八路軍的真實抗戰生活。2007開工建設,2012年9月竣工的紀念館總投資1.2億元,是山西省紅色旅游景點中展覽路線最長、文物實物最多、內容最全的專題紀念館。紀念館位于麻田鎮上麻田村西山腳下,與麻田總部舊址相互呼應、融為一體,是集教育、旅游觀光為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占地總面積7.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400平方米,展陳面積達3800平……[詳細]
23、朔州崇福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朔州崇福寺
  崇福寺位于朔州市朔城區東街北側,是一處規模宏敞,殿閣群居的古寺廟。創建于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遼時曾作為林太師衙署,亦稱林衙院。遼統和年間改名林衙寺,金天德二年(1150年)題額“崇福禪偉”,建筑壯麗。現存山門及觀音、彌陀、地藏、文殊諸佛殿,并有藏經閣、鐘鼓樓等。布局嚴謹,主次分明。藏經閣位居殿前,為他處所罕見。彌陀寺,是規模較大的金代建筑。殿內金代塑像壁畫保存完好。福州崇福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郊北嶺象峰南麓,距市區約8公里,該寺創建于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初名“崇福院”,建筑規模較小,后遭廢圮。崇福寺坐北朝南,外觀古樸、莊嚴,門前雄獅端坐,寺內,殿閣五重,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17米,面積23400平方米。崇福寺創建于唐代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由唐代大將軍、朔州人、鄂國公尉遲敬德奉旨建造。到遼代,寺被改為林太師府衙,后又改為寺廟,取名林衙寺。金代熙宗年間,寺廟擴建,大興土木。金代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金朝海陵王完顏亮題額“崇福禪寺”一直至今。崇福寺,有山門、天王……[詳細]
24、大寨景區 AAAA
大寨景區
  聞名于世的大寨,位于太行山西部,山西省東側,物華天寶,人文薈萃,風景秀麗,是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山西省著名特色旅游景區、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十大名村”之一,大寨展覽館是全國第二批紅色景點。山負虎踞龍盤之雄,水占含華毓秀之勝的省級大寨森林公園,松濤淺唱,秀色四季,諸美迭見,亭臺廊榭和自然景觀水乳膠融,宛若天成。大寨是舉世無雙的世界名村,人文名勝得天獨厚。眾多的中央領導,軍界將領,社會名流及五大洲政壇要人曾到大寨參觀訪問,七溝八梁一面坡留下了他們的足跡身影,特殊的文化沾潤使大寨益發顯得詩意蔥蘢,魅力無窮。大寨是華夏農業文明的佳作名篇。首戰白駝溝、三戰狼窩掌、奮力戰洪災、三不要三不少、搬山填溝造平原、科學種田等至今膾炙人口,留下史跡斑斑。團結林、知青林、紅碑、軍民池、周恩來紀念亭、虎頭山標志石、大寨全景、墓園、賈進財墓地、郭沫若詩魂碑、孫謙紀念碑、團結溝渡槽、大寨文化展示館、大寨展覽館、大寨村標樓、大柳樹、-故居、大寨生態園等眾多特色景點構成了全國著名的紅色旅游景區,這里旖旎動人的精……[詳細]
25、忻州古城 AAAA
忻州古城
  忻州古稱秀容,位于太原五臺山途中,為忻州行署,地委駐地。春秋時,忻州屬晉國,戰國時歸趙,秦漢時屬太原郡。雁門郡,太平郡。隋代為新興郡、雁門郡。唐、五代、宋時為忻州定襄郡。金、元、明、清為忻州、代州、保德州。民國初年為雁門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大部分地區屬晉察冀,以西屬晉綏。1949年建忻州專區。忻州城始建于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忻州古城是按照中華民族傳統規劃思想和建筑風格建設起來的城市,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的結晶。歷代多為郡、州治所,險關要塞,人杰地靈,商賈往來,兵家必爭,故有“晉北鎖鑰”之稱。忻州文化積淀深厚,傳統藝術源遠流長,有“摔跤之鄉”“民歌海洋”之譽。地靈人杰,也養育了不少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頗有影響的人物,如班婕妤、楊家將、元好問、白樸、薩都剌、徐繼畬等就出自忻州。忻州老城“跨西崗而城,崗占城之半,是為九龍之塬”。“明萬歷二十六年十月,忻州城墻修竣后,四座城門,連同洞門八座,洞門城門重重相對,……[詳細]
26、青龍古鎮 AAAA
青龍古鎮
  青龍鎮的整個建筑群像一條騰飛的巨龍。古鎮南北長5華里。鎮南頭彎道形建筑群為龍尾;鎮西彎形建筑為彎曲向后蹬的龍的右腿;鎮東曲起通向塌崖坡的道為龍的左腿。因此道向河邊,恰似龍爪剛露出水面;風水坡弓形舊道是龍的右前腿;龍王廟彎曲的坡道是龍的左前腿,下街是龍脖,大十字是龍爪;河坡是龍頭,五里長街為龍身,龍頭上河神廟等兩處廟宇的水井為龍眼。鎮東一條大河由南至北滾滾而去,遠遠望去,青龍鎮猶如一條出水巨龍,騰空而起。鎮外有一土塔,原為春秋時傳遞軍事信息的烽火臺,遠看猶如一支巨筆。青龍鎮兩側店鋪林立,都是明清建筑。老爺廟、泰山廟、奶奶廟、河神廟、文昌祠、龍王廟、大王廟、茶皇廟等寺廟雄踞古鎮四周,殿宇雄偉,或如展翅雄鷹、或如異怪猛獸保護著古鎮的吉祥、平安。王氏家族居住20堂11樓3個花園及其他民居。建筑風格各異,建筑水平高超,木雕、磚雕、石雕設計奇巧,工藝精湛。尤其是五里長街上的五道閣全國罕見。所謂閣,既非臺榭,也非牌坊,它是樹立在大街上類似城門樓的建筑。頭道閣位于鎮中央。往南行一華里為二道閣,規模與頭道……[詳細]
金沙灘旅游區
  金沙灘在縣城南30公里處的黃花梁腳下,是當年宋、遼交戰的古戰場,也是傳說中楊繼業兵敗罹難的地方。如今金沙灘早已改變了昔日風沙彌漫的荒涼景象,縱橫交錯的防風林帶和碩果累累的經濟林,既給其披上常青綠裝,又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金沙灘古戰場因楊繼業父子可歌可泣的抗遼壯舉而聞名于世,楊繼業父子作為一代忠烈古令傳誦,有關金沙灘古戰場和楊繼業父子抗遼的傳奇故事,當地民間更是有口皆碑為紀念楊繼業父子英雄業績和他們浴血鏖戰的古戰場,這里相繼有冠以古戰場名字的金沙灘鎮政府,金沙灘林場、金沙灘火車站、金沙灘煤運站、金沙灘農牧場等金沙灘鎮是這一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并成為懷仁縣經濟開發區之一,金沙灘旅游區更成為人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整個景區以林海為軀,古戰場為魂,集生態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置身其中,既能領略到自然風光的清幽旖旎,又能感受到歷史文化的渾厚凝重。……[詳細]
28、郭峪古城 AAAA
郭峪古城
  郭峪古城位于陽城縣北留鎮郭峪村,是太行山麓一座唐初建置的城堡。城堡依山傍水,城墻雄偉壯觀,城頭雉堞林立。城內豫樓高聳,古廟森嚴,官宅豪華,民居典雅,是中國鄉村獨具特色的古代建筑。占地面積17.9萬平方米,現存老獅院、小獅院、陳氏12宅、王家13院等明代民居40院1100間,是一座典型的城堡式村落。現存古堡墻高12米,寬5米,長1400米,堞樓、城垛、城門、水門俱全,堡墻上開鑿有三層628眼藏兵洞,居住與防守功能兼而有之。城內古老的巷道以石條鋪就,曲徑通幽。巷道兩邊均聳立著兩層樓高的明代民宅。豫樓底層墻厚2米,設有石碾、石磨、水井等生活必備設施,通過石門暗洞,可進入兩條暗道分別通向城外。二層設有炮眼,三層以上均為住所。頂層墻厚0.8米,設有垛口和堞樓。郭峪古城建于明崇禎八年,是一座避難自保的防御性城堡。城墻磚石建造,城頭列垛450個,敵樓13座,古城總面積17.9萬平方米。內墻分三層用磚石修砌窯洞627.5眼。由于有了這層層密密的窯洞,因此被稱為“蜂窩城”,城堡內一座30多米高的“豫樓”,……[詳細]
侯馬彭真故居
  彭真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國務活動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的主要奠基人,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彭真故居位于山西省侯馬市垤上村,1902年10月12日,彭真同志出生于垤上村西溝的兩孔窯洞中,窯洞坐西向東,洞內除了土坑、鍋灶和幾件簡陋的木制家具外,別無它物。彭真同志原名傅懋恭,在故居居住和生活了19個春秋,7歲時便開始幫父親下地干活,幫母親紡線,12歲時上過幾天私塾,17歲時考入當時的曲沃縣第二高小,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彭真開始萌生反帝反封建愛國思想,被學生們推選為宣傳隊長,帶領學生上街-,開展禁煙、禁,-、禁纏足、-洋貨的斗爭,初步顯示了高超的組織才能和領導才能。1922年,從家鄉侯馬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并于1923年加入中國0。從此,他告別家鄉,投身到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中。由于年久失修,到80年代,這座住過傅家5代人的百年老窯,窯頂出現裂縫,部分窯體開始坍塌,下雨漏水,為保護革命文物,侯馬市政府對它進行了小規模的加工整修。2002年,在……[詳細]
閻景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晉南獨一無二的巨商豪宅李家大院,位于運城市以北38公里處的萬榮縣閻景村。西臨209國道,東靠桃花谷,北依奇峰突兀的孤峰山,南眺百里鹽湖,堪稱風水寶地。李家大院景區占地面積1000余畝,建筑面積10萬多平方米,由古建區、仿古區、新建區、服務區、農業生態園、笑話博覽園六大部分組成,是一個集吃、住、游、娛樂、購物、健身為一體的多功能文化旅游勝地。李家大院創建于清道光年間,距今近200年。原有院落20組,現存院落11組,另有祠堂、花園等。整個建筑為豎井式聚財型四合院,同時又吸納了徽式建筑風格,融合了中國南北兩大建筑特色。古院落群布列有序,層次分明;體量宏闊,用材肥碩;結構嚴謹,堅固耐用;通風透光,守備森嚴;裝飾考究,古樸典雅。傳統四合院藏風聚氣,精致大宅門接地通天。李家大院建筑的磚雕、石雕、木雕及鐵藝等飾品,處處顯示著晉南民間多子多福、三星高照、五福臨門、松鶴延年、耕讀傳家、富貴平安等吉祥含義,形象生動地體現了晉南的民俗、民風和文化特點。另因西院院主李道行留學英國,娶英國女子麥克蒂倫……[詳細]
31、陽城海會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陽城海會寺
  海會寺亦名龍泉寺,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城東北15公里大橋村西,為陽城縣境內主要寺院之一。該寺創建于唐,初名郭峪院,唐昭宗乾寧元年(894年)賴賜名額為“龍泉寺”,后歷代重修,增修,規模宏大,明清之遐邇聞名。海會寺亦名龍泉寺,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城東北15公里大橋村西,為陽城縣境內主要寺院之一。該寺創建于唐,初名郭峪院,唐昭宗乾寧元年(894年)賴賜名額為“龍泉寺”,后歷代重修,增修,規模宏大,明清之遐邇聞名。解放前后損壞嚴重,現存多為明清遺物。雙塔為現存的主要建筑,由宋代磚塔和明代舍利塔構成。明代舍利塔,八角十三級,高約40米。下部三層圍成八角城垛式,第十層支出平座,上置八根擎檐柱,成為高塔中的一層空中樓閣,并在此層重點使用琉璃構件,塔每層各面均仿照宋塔設置佛龕,并局部使用琉璃。2006年05月25日,海會寺作為明至清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海會寺景區是一座唐宋帝王兩賜名額的千年古剎.整個景區依山傍水,風景秀麗;九曲龍泉,綠水潺潺;擎天雙塔,巍峨壯觀;……[詳細]
32、孝義三皇廟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孝義三皇廟
  三皇廟,位于山西省孝義市城區賈家莊村三皇廟街中部,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清年間曾多次擴建和修葺,但現存建筑結構最早者為元代遺構。像這樣原址、原貌、廟群保存完好的三皇廟,專家共識國內罕見。該廟南北寬59米,東西長84米,兩進院布局。遒勁有力的“三皇廟”額匾鑲嵌于始建山門的門額上。中軸線建有樂樓、三皇殿。頭院南建碑廊一處,北角設掖門,為一、二進院出入通道。兩進院自然地平落差較大,故掖門前設踏步緩解。二進院三皇正殿座西向東,殿內正面供奉太昊伏羲、神農炎帝、軒轅黃帝,兩側配祀古代十大名醫,南北山墻繪有與名醫有關的故事。壁畫色彩明艷,線條清晰,兩側耳殿左供財神,右奉牛馬王。正殿門額上高懸木刻“三皇廟”豎匾一塊,為明嘉靖進士四川按察使邑人梁明翰贈。丹墀下古松參天,旗桿懸斗分豎正殿左右。南北兩側廡廊各一排,現制鐘鼓分置其中。大殿對面是明清以來幾經重建的樂樓,做工考究,雕刻華麗,高懸民國八年所刻額匾一塊。-凸體金字“海市蜃樓”,由晚清書法名家秦龍光所書。樂樓天花板彩繪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將,神彩各異,……[詳細]
八路軍文化園
  八路軍文化園位于武鄉縣城內,整個景區由前廣場、游客咨詢服務中心、勝利大道、軍藝社、勝利壇、實景劇場、八路村等七部分組成。園內三場常態演出:實景劇“反掃蕩”,影視蒙太奇體驗劇“太行游擊隊”,軍民同慶“《歡慶勝利》大巡游”,通過聲、光、電等科技手段,幽默詼諧的表現形式,喜慶熱鬧的民俗風情,生動再現了八路軍將士與當地老百姓軍民同心、共同-日寇的歷史場景。地址:長治市武鄉縣太行西街類型:文化旅游區等級:AAAA游玩時間:建議3-4小時電話:0355-6456666開放時間:9:00-18:00門票:八路軍文化園成人票90元……[詳細]
34、東湖醋園 AAAA
東湖醋園
  東湖醋園位于太原市東山高速公路和建設北路之間的馬道坡26號,占地面積20000多平方米,是山西省第一家動態展示傳統與現代老陳醋生產工藝流程和老陳醋歷史文化內涵的公司化、工廠化博物館。東湖醋園的陳列堂和醋療園。分別收集了我國西漢以來各種釀醋器具、農耕器具和700余個醋療藥方,以古今器皿展示、文獻典籍摘記,圖片照片-,產品實物陳列等形式充分展示了山西老陳醋的歷史文化底蘊。臨近仿古建筑美和居醋坊,迎面而來的是既酸又香的老陳醋氣味。進入古色古香的美和居醋坊,猶如來到了500年前的老陳醋作坊,老醋芳香、撲鼻沁心,醋味十足,難以忘懷。作坊內“蒸、酵、熏、淋、曬”的老陳醋制作工藝和步驟一覽無余,游客參與部分制作過程或者盡興品嘗老陳醋“綿、酸、香、甜、鮮”之感的姿態可親可敬。山西老陳醋集團有限公司以山西老陳醋文化為主題建立的“東湖醋園”,繼被有關方面認定為全國工農業旅游示范景點后,又獲準了旅游商標注冊。這是我國惟一的一個醋文化旅游園,也是國內第一個獲準注冊的醋園旅游商標。山西老陳醋集團有限公司是在山西老……[詳細]
35、平遙城隍廟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平遙城隍廟
  城隍廟位于平遙城內城隍廟街中段,整個廟群坐北朝南,總占地7302平方米,前后共四進院落。它是一所規制齊全,宗教、歷史文化、內涵豐厚的道教廟觀,除正殿和寢宮外,主要由六曹府、土地祠、灶君廟、財神廟四大部分組成。布局規整、層次分明、氣勢宏偉、風格別致。臨街廟門之外,是寺廟標志性建筑--高大的木結構牌樓,為四柱三門十一踩斗拱規制的歇山頂建筑。牌匾額書城隍廟三字,系當地著名書法家趙望進先生之筆。背面楷書威靈百里四大金字,配有青石獅和拴馬柱,柱上題善游此地心不慚,惡過吾門膽自寒,直接道出了城隍廟宗教文化的主題。山門廊下正墻書善惡報應四個碩大楷書,增加了森嚴肅穆的氣氛。山門兩側下塑有相對而立的神馬兩匹,精神抖擻,有馬童挽牽,傳說為城隍爺出巡城廓時的坐騎。而在山門廊下東西兩墻繪有守門神神荼、郁壘的巨大畫像,堅甲利刃,相當威風。在城隍廟的第二進院落兩棵三百多歲的老槐立于院心。古樸蒼天,枝繁葉茂。前院正面是戲樓背面,但由于戲樓為回廊式重檐歇山頂結構,戲樓背墻兩側各開六角窗一個,中間為懸山式街門樓,門樓往里……[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色久悠悠五月婷婷 | 日韩欧美一本书道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 亚洲中心精品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