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龍巖市旅游

龍巖市紅色旅游景點

開化鳳凰塔
  開化鳳凰塔始建于元泰定年間,由進士方森捐建,命名“文塔”,是老縣城八景之一。塔身七層,塔尖高聳入云,登臨塔頂,百里峰巒,盡收眼底,故稱“文塔凌霄”。因建于鳳凰山上,又稱“鳳凰塔”。曾被列為浙江省二級文物保護單位。1958年被拆毀后,仍保留塔址。2013年,為恢復縣城古八景,濃厚城市文化底蘊,滿足廣大百姓的美好愿望,縣委縣政府決定在原址上重建鳳凰塔,重建工程于2015年9月正式破土動工。重建的鳳凰塔沿襲宋代建筑風格,七層八面,塔身為閣樓式,四周建有回廊,塔高49.7米,總建筑面積1489.5平方米。鳳凰古塔可以說曾是開化的一個地標性建筑,如今重建的鳳凰塔又成了新時代開化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每天18:00-22:30,華燈初上,全身通亮的鳳凰塔更是在夜色中熠熠生輝。值得驚奇的是,站在鳳凰塔上可以……[詳細]
瞿秋白烈士紀念碑
  瞿秋白烈士紀念碑陵園坐落在福建省長汀縣西門街羅漢嶺,占地面積17510平方米。面臨長汀縣城大街,背靠羅漢嶺山麓,廣場寬大,花木錦繡,是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瞿秋白烈士紀念碑建于1952年,文革期間遭人為破壞。1985年6月18日,為紀念瞿秋白就義50周年,舉行了新建紀念碑揭碑儀式,碑通高30.59米,磚混結構,貼金碑名由全國政協副主席陸定一題寫,大理石碑文由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撰寫。1985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中宣部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被列為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現場教學點。陵園內建有瞿秋白紀念館和瞿秋白就義處。景點位置福建省龍巖市……[詳細]
紅四軍前委機關舊址(望云草室)
  紅四軍前委機關和政治部舊址位于龍巖市連城縣新泉鎮新泉村溫泉路望云草室。望云草室原系建于清代咸豐年間的書院,為一廳四室的磚木結構小平房,翹角門樓,條石門框,石門樓橫額刻“望云草室”四字,兩旁石刻正楷豎聯為“座中香氣循花出,天外泥書遣鶴來”,正廳橫匾刻唐代詩人韓愈行草字體“鳶飛魚躍”四字,墻壁上還保留當年紅軍宣傳標語“打倒潮州廣州去──鐵的紅軍”。1929年6月和12月,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兩次進駐新泉,都在“望云草室”居住和辦公。6月10日,為麻痹國民黨龍巖陳國輝部,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紅四軍由上杭舊縣進抵新泉休整,在此住了7天。紅四軍政治部、紅四軍前敵委員會機關均設于此。在此期間,紅四軍領導著重研究了紅軍向何方發展等重大問題,策劃三打龍巖城的計劃;指導建立連城縣第一個紅……[詳細]
福音醫院舊址
  龍巖福音醫院座落于長汀縣城北山腳下,土木結構平房,建筑面積1871平方米,四周圍墻,地勢前低后高,共有房間30間。1902年英國傳教士來長汀,1904年始建至1908年落成,命名為“亞盛頓醫館”。1926年改名福音醫院,由傅連璋負責。1927年9月-、-、賀龍、葉挺、-等率“八一”南昌起義部隊路經長汀,醫院熱情為起義軍服務,接收了300多位傷員。1931年福音醫院成為中央蘇區的紅軍醫院。1932年毛澤東同志曾在福音醫院養病。次年福音醫院搬往瑞金,改名為“中央紅色醫院”,傅連璋同志為院長,1966年按原樣修復。1988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龍巖市……[詳細]
舊縣區蘇維埃政府舊址(敦和堂)
  舊縣區蘇維埃政府舊址(敦和堂)位于舊縣鎮河西村,俗稱為桅桿屋,清朝雍正二年(1724)動工始建,耗時20多年。清同治三年(1864),遭太平軍燒毀后重建,保存直今。坐北向南,占地2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1000平方米,四進五列客家圍屋式建筑,磚木結構,正廳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1929年起,不僅承擔著中央蘇區基層政權組織辦公重任,還在較長時期內是中央蘇區紅色交通線上的一個交通站。保護范圍:東側向外延伸4米至水溝,南側向外延伸20米至圍墻,西向外延伸4米至水溝,北向外延伸4.8米至陳振生宅圍墻。建設控制地帶:東側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10米至水溝,南側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35米至村道北沿,西側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20米至陳遠賢宅西側,北側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15米至陳振華宅前小道。……[詳細]
山塘兵工廠舊址
  山塘兵工廠舊址位于龍巖市新羅區江山鎮山塘村,年代為1927-1930年。簡介:始建于清嘉慶十六年,坐北朝南,土木結構,占地面積330平方米,為單廳兩邊房帶兩護厝建筑。1927年9月,在郭滴人等的領導下,山塘鄉農民協會在此創辦鄉兵工廠,前后制造和生產-、大批手-、-等,為發展閩西革命武裝奠定了重要基礎。1930年8月,中共閩西特委決定在龍巖湖洋建立閩西紅軍兵工廠,山塘兵工廠將人員、設備遷入湖洋,并入閩西紅軍兵工廠。閩西紅軍兵工廠后來又遷往永定虎崗、長汀四都、汀州、瑞金,最后與江西官田修械所合并,成為中華蘇維埃中央兵工總廠,是當時全國各蘇區中最大的軍工企業。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山塘兵工廠舊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閩西國共和平談判舊址暨毛澤民同志舊居
  閩西國共和平談判舊址暨毛澤民同志舊居,位于龍巖市中心街心花園下井巷,建于光緒三十四年,原系龍巖縣商會所在地,磚木結構,二層樓房,占地面積425平方米。建筑面積900平方米。1932年4月,紅軍東路軍攻打漳州時,毛澤民住此并籌集經費。“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等項主張。1937年2月,中共中央發表《中央給中國國民黨三中全會電》,提出了五項要求和四項保證。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同月初,根據中央指示,閩西南軍政委員會代表鄧子恢、謝育才等在龍巖縣商會同國民黨閩西當局就閩西南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具體事宜進行談判,經過力爭和必要的妥協,于7月29日在六角亭舉行簽字儀式,正式達成協議,實現了閩西國共合作抗日的新局面。1975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紅色交通線接頭點舊址(通濟庵)
  紅色交通線接頭點舊址(通濟庵)位于舊縣鎮新坊村,建于明代嘉慶五年(1800),咸豐元年(1851)重修,坐北向南,占地約400平方米,單層平房硬山頂,磚木結構,上下廳一天井,下廳抬梁式木構架,上廳起六根石柱,抬梁式木構架,面闊三間,供三寶、大佛觀音等神像,下廳左外墻立碑四方。1931年至1934年間,中央紅色交通線經過此地,在此設接頭點。保護范圍:東側向外延伸1米至李建文宅西側,南側向外延伸5米至村道南沿,西向外延伸1米至小道,北向外延伸7米至村道北沿。建設控制地帶:東側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10米至李建文宅東側,南側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5米,西側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10米至鄧榮先宅東側,北側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30米至舊白公路南沿。……[詳細]
紅四軍司令部舊址(中興堂)
  中興堂位于上杭縣古田鎮八甲村,建于清嘉慶十年(1805年)。屬圍垅式建筑,房屋布局為一正三橫。1929年12月,毛澤東、朱德、陳毅等率領紅四軍進駐古田,紅四軍司令部設在中興堂。朱德同志住在后廳左廂房。紅四軍進駐古田后,毛澤東、朱德、陳毅等人在這里召開了各級-表聯席會議,號召到會的同志共同起來肅清各種非無產階級意識。經過10多天的學習和討論,代表們加深了對黨內各種非無產階級錯誤思想的認識,提出了糾正辦法。除積極協助毛澤東工作外,朱德還在這里起草了“關于軍事問題的報告”,在古田會議上宣讀。同時撰寫了《新游擊戰術》,這是一部嶄新的馬列主義軍事著作,它注重實踐和戰例,用生動通俗的語言剖析軍事理論。……[詳細]
新泉革命紀念館
  連城縣新泉革命紀念館,建于1959年3月,行政隸屬于連城縣文化體育局,編制2個,在職2人。宗旨是負責新泉革命舊址群及館藏文物的保護與管理,連城縣革命史及中共黨史文物史料的征集、整理、保管、研究、陳列宣傳。定位是舊址保護、收藏、展示、研究和講解于一體。轄內新泉革命舊址群其中六處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中小學校傳統教育基地、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國防教育基地、省級黨史教育基地等。便民措施:全年免費對外開放,對觀眾及廣大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地址:連城縣新泉鎮新泉村幸福路5號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4:30~17:30)乘車路線:319國道、205國道、龍長高速公路等……[詳細]
伍洪祥故居
  伍洪祥故居位于泮境鄉元康村紅心組,坐南朝北,建于清代,二層土木結構簡易樓房,占地110平方米,通進深11米,通面闊10米,平面布局呈長方形,上下層各三間,一樓西側第一間為伍洪祥出生地,前有天井,左側有小廂房。伍洪祥(1914年11月-2005年9月),1928年參加革命,為革命作出過卓越貢獻,曾任福建省代省長、省委書記處書記、省政協主席等職。保護范圍:東向外延伸1米至圍墻,南向外延伸14米至村道北沿,西向外延伸5米至伍壽堂宅外坪圍墻,北向外延伸1米至伍天榮平房南側。建設控制地帶:東側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4米,南側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10米至村道南沿,西側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10米至村道,北側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10米至水溝。……[詳細]
中共閩粵贛邊臨時代表大會舊址
  中共閩粵贛邊臨時代表大會舊址:吳氏公祠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白沙鎮白沙村西北1公里,為白沙吳姓祖祠,建于清末,坐西朝東,中軸線上為大門、前廳、天井、正廳、前廳兩邊各有回廊與正廳相連。正廳面闊12米,進深6米,抬梁構架,單檐歇山頂土木結構。整座祠堂占地2000平方米。1937年10月12日,中共閩粵贛邊區臨時代表大會在此召開,會議聽取方方同志從延安回來的傳達報告,討論貫徹忠言指示,決定取消閩西南軍政委員會,成立中共閩粵贛邊區臨時省委,選舉張鼎丞為省委書記,該會議對指導閩西今后對敵斗爭,發展閩西南和閩粵贛國共合作等產生了深遠影響,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沙吳氏公祠見證了這一重要歷史事件。2001年被新羅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政治部和司令部舊址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政治部和司令部舊址,位于龍巖市和平路62號,松濤山下的原市政府大院內,與中山公園毗連,系1927年時任福建省防軍混成第一旅旅長的軍閥陳國輝所建。該樓為單體騎樓式磚木構二層洋樓。平面呈方形,坐東朝西,占地面積361平方米。建筑面積750平方米。1929年6月19日,中國工農紅軍第紅四軍在毛澤東、朱德、陳毅等的率領下,第三次攻克龍巖城消滅了著匪陳國輝旅局后司令部設于此。軍長朱德在此居住期間,主動做通了當地民匪頭目劉烈波等的思想工作,使當地土匪主動投靠紅軍,加強革命力量,取得了工作經驗,這為古田會議決議的形成特別是決議中對綠林(土匪)的處置方法提供了活生生的素材,發揮了作用。1985年被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巖聲報創辦地桐岡書院
  巖聲報創辦地桐岡書院位于龍巖市新羅區東肖鎮中心小學內,年代為1921年。簡介:建于清乾隆丙戌年(1786),坐北朝南,土木結構,占地面積1050平方米。沿中軸線依次為圍墻、灰坪、大門、前廳、天井、中廳、正廳、后院。中廳面闊14米,進深6米,通高5米,抬梁式木構架,單檐歇山頂。兩側為護厝,大門內側有回廊與中廳相連。1921年春,鄧子恢、陳明、章獨奇等在此組織進步讀書會“奇山書社”。1923年9月,在書社的基礎上創辦閩西第一個宣傳馬列主義的刊物《巖聲》報,對閩西革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保護范圍:建筑東、南、西滴水線和北石砌基礎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巖聲報創辦地桐岡書院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共福建臨時省委反第四次“圍剿”會議舊址
  中共福建臨時省委反第四次“圍剿”會議舊址位于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城郊南屏山朝斗巖寺大雄寶殿。1932年2月18日,中共福建臨時省委在長汀召開第四次反“圍剿”緊急會議,作出了《關于執行中央局“關于在粉碎敵人四次‘圍剿’的決戰前的黨的緊急任務”的決議》。決議要求充分發動群眾,擴大紅軍,展開武裝斗爭,積極地配合中央紅軍,爭取獲得第四次反“圍剿”戰爭的全面勝利。南屏山朝斗巖寺大雄寶殿始建于明代,清代重建,1986年維修,坐南朝北,由山門、空坪、大殿及廂房組成,占地面積260平方米。中共福建臨時省委反第四次“圍剿”會議舊址于1961年5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共龍巖臨時縣委機關舊址——董邦小學
  中共龍巖臨時縣委機關舊址——董邦小學位于新羅區曹溪街道董邦村小學(現為董邦幼兒園園址)內,始建于清末,坐西朝東,占地面積320平方米,系土木結構單層瓦平房,前后兩廳,兩側回廊。天井處建有走廊,走廊抬梁式,瓦屋面,懸山頂,獨具特色。1928年4月底,中共龍巖臨時縣委遷于此地辦公,并在此長達一年零兩個月。期間領導了聲勢浩大的“民國十八年龍巖縣大暴-動-”,組織農民武裝配合毛澤東、朱德率領的紅四軍開展“三打龍巖城”等一系列重要革命活動,領導全縣革命斗爭從低潮推向高潮。該舊址成為龍巖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和領導中心。2018年被新羅區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7、光榮亭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光榮亭
  在土地革命時期,才溪區人民在擴大紅軍、生產支前、根據地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1933年6月,福建省蘇維埃政府授予才溪區“第一模范區”的光榮稱號,獎勵“我們是第一模范區”的石碑一塊。7月,福建省蘇維埃政府為表彰才溪人民的突出貢獻,在才溪老圩上興建“光榮亭”一座,省蘇維埃政府獎的石碑豎立在亭的中間。紅軍長征后,-反動派在才溪復辟,才溪人民遭受嚴重的摧殘和-,光榮亭也被敵人徹底毀壞,但是省蘇維埃獎給他們的那塊光榮的石碑,仍被才溪人民冒著生命危險保存了下來。全國解放后,重建了光榮亭,請毛澤東同志題寫“光榮亭”三個大字,據說這是毛澤東一生題寫的兩處亭名之一。光榮亭位于龍巖市上杭縣才溪鎮下才村。1933年建,1934年毀,1955年重建。占地面積580平方米,仿歐式建筑,磚木結構。設七孔拱門,……[詳細]
紫金山紅色交通站——太伯廟
  紫金山紅色交通站——太伯廟位于新羅區紅坊鎮北洋村蒙公山上,建于1929年,是一處宗教建筑。建筑占地面積896平方米,坐西朝東,由大門、前廳、天井、正廳及兩護厝組成。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四軍和中共閩西地方黨組織為了向駐上海的黨中央聯絡匯報工作,從1929年開始建立了一條從龍巖至上海的地下交通線。該廟為紅色交通站之一,主要由廣東大埔、汕頭及詔安、平和,經龍巖悠遠、黃坑、赤坑來到該廟,并由此分支到上杭石銘、蘇家陂、大陽壩、永定虎崗以及連城、長汀直至紅都瑞金,該交通站保證了秘密交通的安全暢通。1949年6月中旬,龍巖縣游擊隊在此改編為閩粵贛邊縱獨立第五團。……[詳細]
白土暴動舊址
  白土暴-動-舊址:東肖犀牛排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東肖鎮菜園村犀牛排,舊址坐北朝南,為一廣場,占地面積3600平方米。北為司令臺,中為紀念碑和廣場,南入口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標志碑。1928年8月6日,龍巖、永定、上杭三縣農民暴-動-武裝在此集中,舉行白土暴-動-并首次攻打龍巖城。1938年3月1日,新四軍第二支隊在此集中,開赴皖南抗日。1993年7月,東肖鎮人民政府在此設立東肖革命烈士紀念碑。遺址是閩西三縣舉行聯合暴-動-并首次攻打龍巖城、反抗陳國輝-統治的英勇嘗試所在,具有重要的革命歷史意義。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共閩西特委舊址(樹槐堂)
  中共閩西特委機關舊址樹槐堂位于上杭古田蘇家坡村,建于明末清初。整座建筑座西朝東,面闊7間,進深6間,磚木結構,三合土地面,建筑面積672平方米,占地面積1100平方米。一正兩橫布局,正樓分前、中、后三進廳堂,后廳為兩層堂屋,中、后廳左、右兩側均設有廂房;兩橫為南北兩側護厝。1929年10月,中共閩西特委從上杭城遷至蘇家坡,特委機關就設在樹槐堂,在這里領導閩西地方黨的各項工作,開展土地革命斗爭,協助紅四軍的各項工作,一直工作到1930年3月,為領導建立和鞏固發展閩西革命根據地作出了應有的貢獻。隨同特委機關來到蘇家坡的毛澤東攜賀子珍就住在樹槐堂后廳左側的小0。在這間小0里,身患瘧病的毛澤東一邊養病,一邊代表紅四軍前委指導閩西特委的工作,在這里工作和生活了40多天。他化名“楊先生”,工作之余,經常……[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三上悠亚久久精品 |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男人的天堂 | 一级a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日产在线首页 | 在线观看免费无毒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