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三明市旅游

三明市紅色旅游景點

  中共大田縣第一支部會址位于大田縣華興鄉京口村,年代為1929年。簡介:原為葉氏祠堂,又稱南陽堂,始建于明,坐南朝北,磚木結構,懸山頂。由門庭、矮圍墻、雨坪、天井、正堂及兩側耳房組成,占地面積469.17平方米,建筑面積為356.59平方米。1929年初,葉炎煌接受廈門市委委派,返回家鄉開展黨的工作,建立中共大田特支。南陽堂是中共大田縣第一支部主要活動地點之一,中共大田特支多次在此舉行重要會議,策劃打土豪分田地、減租減息、廢除屯田等斗爭,在大田革命斗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見證了現代史上大田人民可歌可泣的奮斗篇章,是大田共產黨的“搖籃”,也是大田革命的歷史坐標,在大田人民武裝革命斗爭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外墻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中共大田縣第一支部會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詳細]
  山坊閩北紅軍獨立師第一團駐地舊址群位于將樂縣大源鄉山坊村,年代為1936年。由謝氏家廟、富貴房祖厝、謝氏大院組成,整體格局保存較好,總占地面積169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499平方米。1935年初,閩北紅軍獨立師師長黃立貴率獨立師第一團向將樂、邵武、泰寧三角地帶挺進,揭開了創建將樂九仙山游擊根據地的序幕。1936年5月,黃立貴、馬長炎分別率領第二、第六縱隊在將樂進行游擊活動,大源成為閩北紅軍游擊隊活動的重要區域之一。游擊隊在大源山坊村謝氏家廟建立閩北紅軍獨立師第一團黨支部、謝氏大院建立游擊隊營地、富貴房祖厝建立起秘密的地下交通情報點。閩北紅軍獨立師于1938年改編為新四軍第三支隊五團,北上抗日。2020年11月,被公布為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各舊址四周圍墻各向外延伸20米。……[詳細]
  陳塘紅軍第四醫院舊址年代:1933年座落地點:寧化縣石壁鎮陳塘村簡介:舊址為建于清末的張氏祖屋,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850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由門樓、下廳、天井、正廳、后廳、兩側過雨亭、護厝等組成。1933年,原設于江西瑞金的紅軍第四醫院隨軍進駐此地。現保存有紅軍標語20多條、漫畫13幅。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陳塘紅軍第四醫院舊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濟屏鄉蘇維埃政府舊址(舉人厝)位于屏山鄉屏山村。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屏山紅四軍駐地舊址(玉潤堂)位于屏山鄉屏山村。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尤溪閩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尤溪縣坂面鎮京口村后溪自然村,年代為1935年。簡介:原為張氏祖厝,始建于清光緒年間(1875-1908),民國初建成,占地面積約1665.3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708.2平方米,兩進院落,由門前彎曲石通道、門坪、門亭、內空坪、下堂、天井、廂房、正堂、護厝、大圍墻組成。 1935年5月,中央人民委員會決議成立“閩贛省革命委員會”,轄區22個縣,12月改為“閩贛省蘇維埃政府”,張氏祖厝作為政府辦公地點。該舊址為目前福建省僅存的閩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保護范圍:東至后溪南岸,西至圍墻外10米,南至圍墻外10米,北至圍墻外10米。2018年,尤溪閩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福建省立師范學校舊址群位于永安市大湖鎮大湖村、坑源村,年代為1939—1945年。由賴榮厝、大厝、上晶厝、賴氏家廟、若駒公房組成,總建筑面積9822平方米。前身為1903年陳寶琛在福州創辦的全閩師范學堂,1936年與省立莆田、尤溪等 4校合并為省立師范學校,1938年遷至永安文廟;1939年由于日軍轟炸永安,省立師范緊急遷往永安大湖,1942年改為福建省立永安師范學校;1945年10月遷回福州。賴榮厝、大厝、上晶厝、賴氏家廟、若駒公房為省立師范在大湖期間的校舍。福建省立師范學校舊址群是永安抗戰文化形成、發展、壯大的重要見證。2020年11月,被公布為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賴榮厝、大厝、上晶厝、賴氏家廟、若駒公房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詳細]
  尤溪革命烈士陵園位于西城鎮團結村鯉魚山。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武陵林大藩烈士故居位于武陵鄉桃溪村。為一般不可移動文物。……[詳細]
  武陵革命烈士陵園位于武陵鄉武陵村。為一般不可移動文物。……[詳細]
  桂峰蔡氏宗廟位于尤溪縣洋中鎮桂峰村,年代為清。由蔡氏宗祠與祖廟兩處建筑組成。宗祠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坐南朝北,建筑面積421平方米。由門前空坪、門樓、內空坪及石旗桿、內臺階、高臺明、下堂、中天井、廂房、正堂、后花臺、水井等組成。祖廟始建于明末,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建,坐南朝北,建筑面積967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由空坪、照壁、石旗桿林、下堂、中天井、廊廡、高臺明、正堂、五級后花臺、兩口小水井、兩側石護坡、花園等組成。……[詳細]
  朱德率紅四軍第二、第三縱隊出擊閩中大田史跡群舉人厝、玉潤堂、蛇形厝位于大田縣屏山鄉屏山村、楊梅村,均溪鎮玉田村,年代為1929年。1929年8月,朱德率領紅四軍二、三縱隊和前委機關從漳平進軍閩中,進入德化縣路口鄉、濟屏鄉(現為大田縣屏山鄉)一帶開展革命活動,留下了紅四軍二、三縱隊和前委機關舊址舉人厝、紅四軍駐扎地舊址玉潤堂、紅四軍第二縱隊駐扎地舊址蛇形厝等革命史跡。舉人厝,因出過文、武舉人而得名。清代建筑,坐西朝東,建筑面積為121.06平方米。8月22日,部隊抵達濟屏鄉(現屏山鄉),前委機關和指揮部設于此。玉潤堂,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積為495.5平方米。8月22日,部隊抵達濟屏鄉(現屏山鄉),部分紅四軍駐扎于此,在正堂次間檻窗的墻壁上留有“菜□□、米6文、油□□,共□□元。紅軍”標……[詳細]
  桃源分水隔烈士墓位于桃源鎮翁厝村。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陳塘紅軍第四醫院后勤部舊址新厝里位于寧化縣石壁鎮陳塘村,年代為1933年。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積約為1037.98平方米。由畔池、前坪、大門、門廊、天井、對廳、主堂、后廳、廂房及兩側橫屋組成。1933年初,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在陳塘設立紅軍第四醫院,主要收治在東線戰斗中的傷病員,其中后勤部設于陳塘村新厝里。……[詳細]
  林畬紅軍史跡1930~1931年座落地點:清流縣林畬鄉塘堀村簡介:由毛澤東舊居(詒燕第)、工人夜校(即潤暉第)、紅軍井、紅軍醫院(由一座民居和一個天然溶洞組成)、紅軍橋、烈士墓等組成。1930年1月15日,毛澤東率紅四軍第二縱隊經連城入清流,宿營林畬鄉塘堀村,在此召開群眾大會。次日,開赴明溪。行軍期間毛澤東寫下了著名的《如夢令·元旦》一詞。1931年6月,第二次反“圍剿”勝利后,為了擴大中央根據地,部份紅軍由泰寧、將樂、明溪進入林畬,成立了林畬鄉蘇維埃政府。保護范圍:舊址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林畬紅軍史跡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坂面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駐地舊址(坂面嘉山堂)位于坂面鎮坂面村半山36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水尾革命舊址群位于建寧縣客坊鄉水尾村,年代為1934-1935年。簡介:舊址群包括閩贛基干游擊隊司令部舊址、蘇區銀行舊址、紅軍醫院舊址、蘇區兵工廠舊址、建寧縣蘇維埃政府、紅軍被服廠舊址等6處。舊址群見證了1934年5月至1935年3月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 廣昌和建寧縣城失守后,閩贛第二作戰分區、閩贛兩省建寧、寧化、廣昌三縣游擊隊、閩贛基干游擊隊在建寧西南部和閩贛邊區進行反“圍剿”和反“清剿”的游擊斗爭歷史。這些舊址外墻尚有蘇區時期留存下來的較清晰的革命宣傳漫畫和革命標語。2018年,水尾革命舊址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各單體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詳細]
  里田紅四軍駐地舊址豫章公廟位于清流縣里田鄉里田村,年代為1930年。俗稱“凹頭廟”,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1),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重修并增建右側書齋,現存建筑為清代風格。坐西朝東,建筑面積638平方米。1930年1月,朱德率紅四軍第1、3、4縱隊由連城北團進入清流的李家寮,翻越鰲峰山后,經嶂下、留坑、江坊、長校等地抵達里田,部隊曾于豫章公廟內駐扎。2020年11月,被公布為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舊址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詳細]
  江坊紅十二軍駐址柳恕婁謙堂位于清流縣長校鎮江坊村,年代為1931年。始建于清光緒年間(1892),坐東北朝西南,平面呈不規整的梯形,由前后兩堂和左、右橫屋組成,建筑面積約1141平方米。1931年1月,紅十二軍部分進駐清流里田、長校一帶,協助中共福建省委工作團發動群眾開展分田分地運動,并相繼建立了荷坑、下謝、長校、黃石坑、江坊等鄉蘇政權和里田區蘇政權,部隊曾駐扎江坊柳恕婁謙堂。留存紅軍標語6版20條(幅)。2020年11月,被公布為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舊址四周各外延伸20米。……[詳細]
  山兜中共地下黨聯絡點舊址(山兜松林堂)位于湯川鄉山兜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一区在线官网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a∨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五月婷婷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vv在线播放 |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