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保定市旅游

保定市紅色旅游景點

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
  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位于河北省阜平縣城南40華里處。它距北京280公里,距省會石家莊100公里,距保定140公里,距佛教勝地五臺山70公里,處在阜平、石家莊、定州、忻州和保定的交匯點上,交通十分便利。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0領導創建的第一塊敵后根據地,曾被譽為“敵后模范的抗日根據地及統一戰線的模范區”,為中國抗戰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48年4月,毛主席率領中央機關從陜北來到晉察冀的邊區阜平縣城南莊,居住工作了46天。期間,召開0中央-擴大會議,審視度勢,調整了南線戰略,為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毛主席還親自起草了《紀念一九四八年五一勞動節口號》,第一次具體描繪了新中國的藍圖,成為新中國成立的動員令。為了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教育激……[詳細]
2、狼牙山 AAAA國家級森林公園
狼牙山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西部的太行山東麓,距縣城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崢嶸險峻,狀若狼牙而得名。如今,這里既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又是一座國家級森林公園。作為一處旅游勝地,品位很高。 狼牙山-,以八路軍五勇士浴血抗擊日寇舍身跳崖而聞名于世。其實,狼牙山還是一座雄險奇偉,景色秀麗的名山。早在兩千年前的戰國時期,“狼山競秀”就是當時燕國十景之一。遠遠可以看到群山中的一個山頭上,有一組白色建筑,五角五層的狼牙山三烈士紀念塔,兩座五角亭,一座石牌坊,一圈圍墻。  狼牙山攬紅色教育與綠色旅游于一身,及愛國主義教育、山岳風光、溶洞、森林浴、三角文化、五大優勢于一體,獨具特色,是教育健身的的最好游覽之地。 狼牙山,以八路軍五勇士浴血抗擊日寇舍身跳崖而聞名于世。狼牙山是一座雄險奇偉、景色秀麗的名山,……[詳細]
冉莊地道戰遺址
  冉莊地道戰遺址位于河北省清苑縣,1961年3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1月被共青團中央確定為全國青少年教育示范基地,1997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AAA級景區。主要景點有:冉莊地道戰紀念館、冀中冉莊地道戰展廳、冉莊地道戰遺址保護區等。冉莊地道戰紀念館建于1959年,當時隸屬于冉莊村,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實際任務的需要,紀念館幾度變更,2004年3月成立清苑縣地道戰遺址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暨清苑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管理委員會,為縣委直屬正科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紀念館由聶榮臻元帥題寫館名。冀中冉莊地道戰展廳于1991年建成,1997年重新布展,楊成武將軍為展廳題寫門匾,展廳內珍藏著大批革命文物,利用聲、光、電等現代化展示手段再現了當年情景。冉莊地道戰遺……[詳細]
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
  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坐落在唐縣城北2公里處的鐘鳴山下。1986年落成。占地面積45950平方米,建筑面積2300平方米。主體建筑分為“白求恩紀念館”、“柯棣華紀念館”和“紀念堂”。整個建筑氣勢宏偉,造型精美,為中國傳統民族風格。兩館共展出珍貴歷史圖片300余幅,實物200多件。詳細介紹了白求恩、柯棣華大夫光輝的一生,反映了兩位國際主義戰士的高尚情操、精湛醫術、高度的責任心、滿腔的工作熱忱和無私奉獻精神。建館以來,來訪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有-、王鶴壽、劉瀾濤、楊成武、呂正操、-等;有來自加拿大、印度、日本、新西蘭等十多個國家的國際友人。1997年紀念館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紀念館與唐縣縣城連為一體,可在縣城食宿。城內有不同檔次的賓……[詳細]
史家寨晉察冀邊區機關舊址
  史家寨村位于阜平縣城東北20公里處。抗日戰爭期間,這里是晉察冀邊區和冀晉區(后改為北岳區)黨政軍領導機關駐地。分布在史家寨及其附近村莊山坡上的一排排窯洞,便是當年邊區機關的舊址。從雷堡村至史家寨大東溝,東西8里,從紅土山村至史家寨村下漕溝,南北6里,方園近50平方華里地帶中的史家寨、雷堡、廟兒臺、家北、槐樹莊、紅土山6個村莊中的大小17道山溝里,共挖有石窯洞400多個,建土坯楦窯100多個。1983年阜平縣人民政府公布史家寨窯洞群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43年秋,日寇對阜平縣進行了三個月的“大掃蕩”,大量房屋被毀。在住房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晉察冀邊區領導機關發揚延安精神,親自挖窯洞住。當地群眾也積極參加。從1944年1月開始,經過兩個多月的時間,大部分窯洞基本完成。機關住下后繼續挖,一直挖到抗……[詳細]
高蠡暴動紀念館
  高蠡暴-動紀念館座落在高陽縣城東南15公里西演鎮北辛莊村南,占地面積1.05萬平方米,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高陽縣位于冀中平原,是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本世紀30年代初的高陽、蠡縣地區,正處在社會大動蕩時期。國民黨反動派的搜刮,地主、資本家的盤剝,加上天災-,使廣大民眾處在水深火熱之中。1932年8月27日,高陽、蠡縣一帶的農民在中共河北省委和保屬特委的直接領導下,掀起了一場震撼華北、影響全國的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大規模的農民武裝暴-動。暴-動隊伍從蠡縣的宋家莊至高陽縣的北辛莊間,途經20多個村莊,打擊-武裝,解救貧苦百姓,所到之處勞苦大眾紛紛響應和支持。暴-動隊伍攻占了北辛莊后,經過整編,正式成立了河北紅軍游擊隊第一支隊,有3000余人,長短槍120支,并建立了地方蘇維埃政府,極大地振……[詳細]
布里留法工藝學校舊址
  河北省高陽縣趙堡鄉布里村南。1917年8月,蔡元培、李石曾、吳玉章在此創辦中國第一所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1918年改名布里留法工藝學校。培養學生二百多名,1920年停辦。學校舊址為坐北朝南四方院落。有平房11間,含教室、實習工廠、蔡和森辦公室,現辟陳列館,陳列文物、照片。布里留法工藝學校位于保定市高陽縣西演鎮布里村東南部,始建于1917年8月,創辦者為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發起人之一李石曾(高陽籍人)和老同盟會會員段子均(高陽布里村人)。這里共培養留法學生200多人,為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培養了一大批棟梁之材,在偉大的勤工儉學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中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1917年夏季,李石曾到高陽縣布里村,探望好友段子均,二人共同商議在布里村成立“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為李在法國創建的豆腐公司招募華……[詳細]
冀中三五烈士紀念館
  冀中三五烈士紀念館位于蠡縣小陳鄉張村營村西。1944年5月15日(農歷三月初五),八路軍某部24團三連200多名戰士,奉命在蠡縣小陳鄉張村營村截擊裝備精良的2000余名北進的日偽軍。在擊退日偽軍數十次進攻、打死打傷600余名敵人之后,120余名戰士英勇犧牲,其中很多都是蠡縣人,年齡最小的段國安犧牲時年僅15歲。此役的慘烈程度在冀中抗戰史上實屬罕見,烈士們用鮮血捍衛了中華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尊嚴。為記錄冀中人民子弟兵英勇殺敵的戰斗歷史,發揚和傳承革命烈士優良傳統,解放后,蠡縣縣委、縣政府在張村營村修建了冀中“三五”烈士陵園,并將其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年,尤其是清明節前夕,都會有成千上萬的人來此緬懷先烈。2007年該村對烈士陵園進行了改建裝修,新建了紀念館,搜集整理了相關資料,制作了展室,當年……[詳細]
阜平烈士陵園
  阜平烈士陵園 阜平縣革命烈士陵園建于1959年12月,位于縣城東寺大街街北小派山半山腰,從平地通往烈士陵園大門66個石條臺階,陵園正門鐫刻“烈士陵園”四個鎦金大字。大門正面聳立一尊人民子弟兵戰士手握鋼槍沖鋒向前的石膏塑像。整個陵園占地四萬平方米,分上、中、下三院,中院東西廂房為陳列館,正廳在上院為烈士紀念堂,共有房屋29間,兩個八角亭,陵園布局嚴謹,層次分明,建筑典雅肅穆。每年春節、元宵節常有縣民來瞻仰參拜,清明節常有教師學生來祭掃陵墓。1986年縣政府又投資15萬元,在陵園后山頂建八角涼亭一座,山腰建六角亭兩座,使陵園更有氣勢。縣烈士陵園烈士堂設有1123位革命烈士靈牌。園外陵區有上百名革命烈士的墓碑,有二十四軍赫光軍長及紅軍戰士的墓和碑;有八路軍烈士的墓和碑,有阜平各界人民立的……[詳細]
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
  狼牙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河北省易縣西南部45公里處,距保定50公里、北京160公里、天津240公里。主要由狼牙山五勇士陳列館、五勇士紀念塔、跳崖處、北婁山烈士陵園等組成。狼牙山是一座英雄山,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41年9月25日五勇士為掩護八路軍主力及人民群眾安全轉移而將日寇引向絕路,最后彈盡路絕,舍身跳崖,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壯士悲歌。狼牙山是生態名山,綠色天然氧吧。森林覆蓋率達到80%,山上喬木、灌木、藤類、草本等植物物種豐富,共有9種類型,96科325屬817種。狼牙山是歷史名山,文化底蘊深厚。山上遍布廟宇、古洞,傳奇眾多。三教堂同時供奉儒、道、佛三祖--孔子、老子、如來,堪稱中華奇觀。狼牙山是風景名山,風光秀麗獨特。由五坨三十六峰組成,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孕育出雄奇險峻、氣勢……[詳細]
博野毛主席像章文化展館
  河北博野毛主席像章文化展館是迄今為止河北省最大的毛主席像章展館,其展現形式在全國也是獨樹一幟。 展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博野縣城區,總面積約680平方米,收藏像章25萬余枚,館內展有167塊以毛主席像章為主要展現形式的主題展板,310余幅紅色宣傳畫,260余尊毛主席瓷像等展品。像章 的表現內容主要有1893年毛澤東韶山誕辰、創建井岡山革0據地、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延安紅色政權、開國大典等。制作材料既有鋁、鐵、瓷等普通材料,又有木頭、竹 片、海綿、玻璃、熒光等特殊材質;像章大小從最小的1.2厘米到最大的38厘米不等;形狀則分圓、方、齒輪、心形、其它異形等不一而足。 展館的建設共分二期完成,其中展館一期主要是以中國的世界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展現背景,通過藝術呈現,將獨特的紅色內涵融入對我國的壯美山……[詳細]
晉察冀烈士陵園
  晉察冀烈士陵園位于唐縣軍城鎮南關村。所處位置相傳宋代名將楊六郎閱兵教場。總占地面積67畝,這里背靠高聳的古城遺址,東臨古老的通天河,四周群山環繞,園內綠樹掩映,墓碑林立,風景異常秀美。晉察冀烈士陵園原為晉察冀邊區抗戰烈士公墓,始建于1940年2月,那時戰火紛飛,物資缺乏,敵人騷擾,邊區軍民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先后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完成。可是1941年卻兩次遭到敵人的嚴重破壞,炸毀了紀念塔等主要建筑,1942年邊區軍民又利用間隙進行修復。建國后黨和政府又撥專款多次組織修繕和擴建,使陵園結構完整,建筑協調,墓林相間,相得益彰,定名為晉察冀烈士陵園。陵園坐西朝東,以中間的白求恩墓為中軸線,南側是柯隸華墓,北側是瓊尤恩墓,拾線而上的是烈士公墓和晉察冀邊區抗戰烈士紀念塔遺址。晉察冀烈士陵園是一處埋葬……[詳細]
晉察冀邊區政府及軍區司令部舊址
  晉察冀邊區政府及軍區司令部舊址,位于阜平縣史家寨鄉花山村。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中國共產黨以阜平為中心創建了全國第一個敵后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9月,邊區軍民發揚延安精神,放手發動群眾,在史家寨村及周圍小山莊的黃土坡上開挖窯洞。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3月,窯洞修建基本完工,共挖土石窯洞400多個,建土坯碹窯100多個,成為當時晉察冀邊區政府、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和政治部、晉察冀邊區黨校、晉察冀日報社、邊區公安局等邊區黨、政、軍機關駐地。1983年,阜平縣人民政府公布史家寨窯洞群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晉察冀邊區政府及軍區司令部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革命烈士紀念碑亭
  碑亭在程委村西北隅,程委地段醫院院內,碑亭共八塊石碑,碑文記述了在抗日戰爭中為民族解放事業英勇戰斗不怕犧牲的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并刻有268烈士的姓名、籍貫、職務、是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體位置:革命烈士紀念碑亭在程委村西北隅,程委地段醫院院內……[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激情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 | 亚洲阿v天堂在线2017 | 偷偷做久久久久网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直播 | 在线免费观看91AV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图片区 |